- 年份
- 2024(5130)
- 2023(7139)
- 2022(5507)
- 2021(4963)
- 2020(4170)
- 2019(9223)
- 2018(9485)
- 2017(17578)
- 2016(10168)
- 2015(11416)
- 2014(11994)
- 2013(11187)
- 2012(9941)
- 2011(8964)
- 2010(9004)
- 2009(8470)
- 2008(8292)
- 2007(7523)
- 2006(6929)
- 2005(6236)
- 学科
- 济(38404)
- 经济(38357)
- 管理(26151)
- 业(22990)
- 企(18172)
- 企业(18172)
- 方法(14375)
- 中国(12637)
- 农(12466)
- 学(11037)
- 数学(11006)
- 数学方法(10875)
- 业经(10325)
- 制(9479)
- 地方(8960)
- 财(8838)
- 体(8519)
- 农业(8492)
- 理论(8473)
- 发(6721)
- 银(6678)
- 银行(6634)
- 行(6401)
- 融(6134)
- 金融(6127)
- 发展(5633)
- 展(5616)
- 和(5570)
- 体制(5542)
- 策(5335)
- 机构
- 学院(142960)
- 大学(141188)
- 研究(52806)
- 济(49278)
- 管理(49175)
- 经济(47916)
- 理学(41500)
- 理学院(40933)
- 管理学(39824)
- 管理学院(39587)
- 中国(39479)
- 科学(36245)
- 京(31449)
- 农(28825)
- 所(28194)
- 研究所(25928)
- 财(24137)
- 江(23732)
- 业大(23719)
- 中心(23258)
- 农业(22641)
- 范(22133)
- 师范(21803)
- 院(20066)
- 北京(19940)
- 州(18948)
- 财经(18704)
- 省(18015)
- 技术(17676)
- 师范大学(17362)
- 基金
- 项目(96115)
- 科学(74208)
- 研究(67661)
- 基金(67383)
- 家(61104)
- 国家(60581)
- 科学基金(50116)
- 社会(41248)
- 省(39168)
- 社会科(38857)
- 社会科学(38849)
- 基金项目(35726)
- 自然(33096)
- 划(32542)
- 自然科(32299)
- 自然科学(32288)
- 自然科学基金(31706)
- 教育(31026)
- 资助(27877)
- 编号(27364)
- 成果(22649)
- 重点(22139)
- 发(21416)
- 课题(20456)
- 部(19351)
- 创(18883)
- 科研(18498)
- 计划(18404)
- 创新(17657)
- 国家社会(16832)
共检索到219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新晏 张秀敏 陈小兰 张慧英 梅红
松华坝水库为昆明市区提供大约75%的用水量,同昆明人民的工作、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保护松华坝水库的环境,改善和提高水库的水体质量,于1995年两次对水库的浮游藻类进行了采集调查,共鉴定藻类48属66种。群落结构以蓝藻门、硅藻门、绿藻门为主。个体数量、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年平均分别为32.58×104个/L、1.93mg/L、3.1mg/m3。多样性指数为3.5。结合总磷、总氮、BOD、COD、透明度等几项指标,对松华坝水库的营养化程度初步评价为中营养型。并讨论和提出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水源,控制水体污染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松华坝水库,浮游藻类,监测评价,云南昆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严文逸 王绍祥 顾静 陈立婧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逐月对上海水源地——青草沙水库进行浮游藻类调査研究。2014年发现优势种25种,2015年只有12种,两年均出现的优势种为:不定微囊藻(Microcystis incerta)、伪鱼腥藻属未定种(Pseudoanabaena sp.)、小环藻属未定种(Cyclotella sp.)、镰形纤维藻奇异变种(Ankistrodesmus falcatus var.mirabilis)和平壁克里藻(Klebsormidium scopulinum)。2015年较2014年种类数大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广杰 况琪军 胡征宇
报道了大宁河2004年春季和2005年春季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数量、生物量以及C含量的调查结果,并应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大宁河蓄水后出现的富营养化现象和春季发生"水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建议。2004年春季,藻类优势种为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里海小环藻(Cyclotella caspta)和新星形冠盘藻(Stephanodiscus neoastraea);2005年春季的优势种为实球藻(Pandorina morum)、空球藻(Eu...
关键词:
大宁河 水质评价 生物测试 水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江源 彭秋志 廖剑宇 李敬瑶
通过文献研读,本文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相关研究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有关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浮游藻类特征与河流生境关系密切,现有的相关研究显示,中国河流中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种属所占的百分比,浮游藻类的平均细胞密度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河流的生境特征;②国内外迄今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案例表明,在流速较缓的大河中下游河段,浮游藻类的特征可作为评估和指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有效指标;③中国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问题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系统性不强,需要加强调查与分析,建立不同类型河流中浮游藻类的本底特征数据库,构建适合我国河流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张晟 常剑波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16条一级支流以及重庆市35座大中型水库的调查资料,分析天然河流与水库两种不同水流条件下,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和透明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水库环境中,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与总磷以及与透明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在河流条件下则没有明显的关系。由于三峡库区江段大多数支流的营养水平已达到富营养化状况,当三峡水库建成、水流条件发生变化后,在支流河口等水域存在爆发“水华”的风险。为此,我们根据1998年枯水期,在三峡库区长江江段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40条支流河口实测的总磷浓度,利用所建立的水库环境中总磷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对三峡成库后在局部水域爆发“水华”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了分...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叶绿素a 总磷 水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婷 丁建华 谢树莲
对6个鱼塘的浮游藻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其中3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其余3个未采用。结果表明,各鱼塘内分布的浮游藻类共4门18科42属57种及变种,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的种类较多,分别为28种和16种。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的鱼塘相比,绿藻门没有显著变化,蓝藻门的种类数明显减少,硅藻门种类数明显增加。各鱼塘浮游藻类的细胞丰度显示,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蓝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绿藻门次之,再次是硅藻门,而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绿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硅藻门次之,再次是蓝藻门。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组相比,水质状况较好。
关键词:
鱼塘 微孔增氧 浮游藻类 水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尼 周序协 张桂蓉 魏开建 阮宜兵
为了解武汉市大茶湖的水质状况,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对该湖区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周年调查。从大茶湖的定性、定量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60属89种。根据浮游藻类的种类及数量,利用指示生物法和藻类多样性指数法(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大茶湖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中,绿藻门和蓝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次之为硅藻门。污染指示藻类中,指示富营养型(α-ms)和中-富营养型(β-α-ms)的藻类占据优势,分别占污染指示藻类总数的48.72%和23.08%。藻类的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4...
关键词:
大茶湖 浮游藻类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琦琳 金玉 铁程 李爱军 施择 张榆霞 李颖
表征藻类生物总量的藻密度与水质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2012年夏季对滇池网格布点40个,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对浮游藻类的密度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共发现滇池游藻浮游藻类9个门66属157种。对6项理化指标和5项生物指标构成的30对关系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相关性最好的7对关系依次为:TN-藻密度(r=0.779 4)>TN-蓝藻密度(r=0.752 5)>TP-藻密度(r=0.701 8)>TP-蓝藻密度(r=0.660 9)>可溶性TN-蓝藻密度(r=0.567 2)>可溶性TN-藻密度(r=0.546 1)>可溶性TN-蓝藻比例(r=0.535 1)...
关键词:
滇池 藻类密度 水质营养理化指标 相关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佳 沈红梅 谢树莲
对汾河流域太原段6个样点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汾河太原段化学需氧量(COD)、总磷和氨氮的水平较高,重金属镉、铬和铅污染都比较严重,其中镉污染尤其突出,水质处于从V类水向劣V类水过渡阶段;②汾河太原段浮游藻类共计有89属,224种,其中蓝藻门23属103种,绿藻门37属75种,硅藻门19属36种,甲藻门4属4种,隐藻门3属3种,裸藻门、金藻门和黄藻门各1属1种。优势种主要有小席藻、银灰平裂藻、尖针杆藻等14种,均为α-中污和β-中污指示种;③汾河太原段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水质污染情况逐渐加剧,处于中度污染状态,个别地段达到重...
关键词:
浮游藻类 水质分析 污染 汾河太原段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婧 顾静 张饮江 彭自然 何培民
上海白莲泾生态环境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区的重点建设项目。2006年3月至9月对白莲泾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浮游藻类与水质理化参数的关系。共检出浮游藻类181种,隶属于7门82属,主要优势种为水华微囊藻、铜绿微囊藻、不定微囊藻、湖泊鞘丝藻、巨颤藻、小席藻和扭曲小环藻;浮游藻类密度年平均值为21.03×104ind./L,生物量年平均值为4.027 mg/L;浮游藻类的香农威尔多样性指数为0.94~2.47,丰富度指数为0.58~2.75,均匀度指数为0.39~0.78;涨潮时生物密度均值为17.60×104ind./L,生物量均值为0.775...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宗逊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云南省昆明市的重要饮用水源。长期以来,省、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源的保护,在饮用水源的环境保护与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近年来,随着下游昆明主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水源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原来重建设、轻管理的保护—建设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水源保护要求。本文在分析以往松华坝水源保护工作的基础上,面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水源保护模式提出了初步的概念框架,并论述了其组成及基本内容。
关键词:
松华坝 水源保护区 水源保护 概念框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华锦欣 王克勤 张香群 翟子宁 朱晓婷
昆明松华坝水源区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也是面源污染来源地。针对昆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坡耕地磷素的流失,本研究在水源区迤者小流域内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通过1a的野外标准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等高反坡阶减缓土壤磷含量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1)等高反坡阶通过减少径流泥沙输出从而降低坡耕地土壤磷素的减少速率,其对地表径流的调控率在6.08%~63.35%,产沙调控率在20.10%~66.46%;(2)等高反坡阶措施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效应,使其较原状坡面全磷含量提高了22.22%,磷素含量与侵蚀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等高反坡阶处理对土壤速效磷的流失具有调控作用,雨季开始前两小区速效磷...
关键词:
等高反坡阶 坡耕地 磷素 松华坝水源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梦娇 董为贞 张真 朱旭华 郭美华 孙旭锋 刘其根
为了解实验室研发的应急处置对南江水库蓝藻水华的治理效果和在治理过程中的水质变动情况,分别对南江水库在修复前、中和后的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修复后TN、TP浓度显著下降,优势种从修复前的唯一优势种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变化为修复后的鞘丝藻(Lyngbya)、水华束丝藻、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隐球藻(Aphanocapsa)以及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浮游植物生物密度从修复前(39.2±0.52)×10~(7 )cells/L下降为修复后的(5.5±0.13)×10~(7 )cells/L;生物量从修复前(24.64±3.25)mg/L下降为修复后的(7.97±1.56)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修复前期显著低于修复中期(P<0.05)。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WT)、总磷(TP)是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总磷(TP)是蓝藻水华暴发的关键性因子。上述结果均表明该项应急处置能够大量削减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降低叶绿素含量,在短期内对蓝藻水华的控制效果显著。
关键词:
南江水库 应急处置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葛红星 尼倩 陈钊 李健 常志强 赵法箴
设置26、28和30℃3个水温处理组,研究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28℃处理组虾池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与30℃处理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3个水温处理组间的活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养殖前期(5月15日—29日),3个水温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密度呈增大的趋势;5月29日之后,26和28℃处理组的微藻密度相对稳定,而30℃处理组呈上下波动的趋势.26、28和30℃处理组分别检测出浮游微藻3门15种、3门16种和4门17种.(3)试验期间,各水温处理组虾池水体中均未检测出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4)26℃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卵形衣藻及硅藻门的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普通小球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28℃处理组的浮游微藻总密度呈升高的趋势;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卵形衣藻及硅藻门的牟氏角毛藻;普通小球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30℃处理组的浮游微藻密度呈"M"型趋势;前期优势种较少,以普通小球藻和牟氏角毛藻为主,普通小球藻的优势度最高;中期之后,牟氏角毛藻取代普通小球藻,成为最主要的优势种;养殖中期,铜绿微囊藻也演替为优势种;随着养殖的进行,牟氏角毛藻逐渐成为优势种,优势度逐渐增大,在养殖的后期演替为唯一优势种.(5)26、28和30℃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0~1.64、1.07~1.69和1.26~1.83;随着养殖的进行,26和28℃处理组的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30℃处理组呈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的趋势.(6)随着养殖的进行,各处理组水体中的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整个养殖期间,26、28和30℃处理组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32、0.32和0.2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浮游微藻 水温 优势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岚 袁沅 蔡庆华
对大神农架地区大型水库库湾-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期间藻类的营养吸收生长构建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模型反映了时间变化的整体趋势并可模拟藻类生物量峰值。通过改变初始磷浓度,系统均可达到两种藻消亡的平衡态,且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同营养水平水体中水华暴发的可能性和强度。展示了动力学系统内部的变化可在一定范围内反映真实世界,通过系统内参数的调节,系统可达到或远离平衡态,以朝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