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0)
- 2023(5902)
- 2022(4870)
- 2021(4454)
- 2020(3585)
- 2019(8060)
- 2018(7849)
- 2017(15203)
- 2016(8225)
- 2015(8583)
- 2014(8532)
- 2013(8336)
- 2012(7952)
- 2011(7184)
- 2010(7061)
- 2009(6531)
- 2008(6455)
- 2007(5676)
- 2006(5092)
- 2005(4612)
- 学科
- 济(32739)
- 经济(32711)
- 管理(23559)
- 业(19900)
- 企(15323)
- 企业(15323)
- 方法(14326)
- 环境(13462)
- 数学(11437)
- 数学方法(11318)
- 学(10484)
- 农(9488)
- 地方(8509)
- 划(7818)
- 财(7285)
- 中国(6955)
- 业经(6807)
- 资源(6757)
- 农业(6630)
- 规划(5960)
- 环境规划(5761)
- 发(5281)
- 土地(5234)
- 理论(5230)
- 生态(5120)
- 和(5053)
- 制(4999)
- 技术(4991)
- 务(4912)
- 财务(4906)
- 机构
- 学院(118316)
- 大学(115960)
- 管理(43492)
- 济(42437)
- 研究(42367)
- 经济(41463)
- 理学(37519)
- 理学院(36983)
- 管理学(36193)
- 管理学院(35987)
- 中国(30875)
- 科学(30249)
- 京(25562)
- 农(24795)
- 所(21964)
- 业大(20950)
- 研究所(20472)
- 中心(19804)
- 财(19673)
- 农业(19637)
- 江(18135)
- 范(17680)
- 师范(17470)
- 财经(16224)
- 院(15939)
- 北京(15920)
- 州(15068)
- 经(14770)
- 省(14356)
- 师范大学(14215)
- 基金
- 项目(86050)
- 科学(67954)
- 基金(63796)
- 家(58162)
- 国家(57722)
- 研究(56902)
- 科学基金(49122)
- 社会(37280)
- 社会科(35453)
- 社会科学(35438)
- 基金项目(35180)
- 自然(34184)
- 省(34015)
- 自然科(33311)
- 自然科学(33298)
- 自然科学基金(32707)
- 划(29245)
- 资助(25880)
- 教育(24364)
- 编号(20140)
- 重点(19829)
- 发(19588)
- 部(17869)
- 计划(17750)
- 创(17436)
- 科研(17190)
- 创新(16452)
- 国家社会(15911)
- 科技(15231)
- 大学(14856)
共检索到166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兰英 高敏 袁迪 单新钰 易凯源 张喆
【目的】分析昆明市不同游憩性绿地鸟类群落组成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城市绿地环境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对昆明市3种游憩性绿地(建城区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和社区绿地)进行鸟类调查,使用冗余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种游憩性绿地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不同居留型鸟类多样性与绿地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1)3种游憩性绿地共记录到鸟类176种31 058只,隶属于17目53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2)公园绿地鸟类物种丰富度、多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街旁绿地其次,社区绿地最低,但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相反情况。(3)冗余分析显示:除绿地形状指数外,其他内部环境因子对提高鸟类多样性均具有促进作用。(4)多元线性回归表明:50和400 m缓冲区内建筑指数与鸟类多样性呈负相关;距市中心距离与鸟类多样性呈正相关;距滇池距离与街旁绿地鸟类多样性呈负相关;距山体距离与街旁绿地鸟类多样性呈正相关,与社区绿地鸟类多样性呈负相关。【结论】未来游憩性绿地建设应减少周边建筑对公园绿地和街旁绿地的影响,增加异质景观生境,重点营造社区绿地内部植被群落丰富度。图3表3参28
关键词:
鸟类 季节 游憩性绿地 居留型 昆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勇 张利 张英 袁冬梅 曾双贝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2008年人口数量、公园面积等数据全面详细的调查,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昆明市区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分析;运用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难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造公园绿地使其具有防灾功能的建议。
关键词:
GIS 公园绿地 应急避险 昆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琦,赵筱青,陈玉姝
本文结合生态城市对绿地建设水平的要求 ,分析了昆明城市绿化的地理背景特征、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由重建城市生态及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角度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雅琪 张磊
昆明市地处西南地区,雨水资源丰富,干湿两季分明,降雨年内分布不均造成季节性干旱缺水,是全国14个缺水严重的城市之一。文章针对昆明的季节性缺水问题,立足于昆明市属公园绿地,针对公园的用水量和水质要求,探讨在已建成的城市公园内,如何进行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同时将中水作为公园绿地的补充水源,提出一套系统两种水源的模式,通过雨水和中水的互补互换,既合理控制了雨水收集、储存、净化系统的规模,又减少了中水的使用量。在减少了对现有公园景观环境破坏的同时,提高了景观水体的水质,提升了公园整体环境的质量,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水资源利用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海涛 王丽娟 李红娜 张帅 王波
城市公园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生态、美化风貌、防灾减灾等多重功能,对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空间公平性反映了一种社会效益与价值。基于此,选取昆明市二环内为研究范围,向外设置1km缓冲区,运用KD2SFCA模型对其中39个主要公园的空间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二环内公园空间公平性整体情况较好,但依旧有31.82%的街道公平性评价较差,且公平性值在空间中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未来昆明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参考性建议:在二环周边增设公园、加强社区公园和小区公园建设、加强公园配套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空间公平性 KD2SFC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琳 林森 赵琬玥 胡慧贞 陈龙清
采用InDel、EST-SSR和SSR组合分子标记技术研究94份引种至昆明地区的荷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筛选出的60对引物共扩增出204条条带,检测到等位基因233个。3种标记平均Shannon指数≥0.85,基因多样性指数≥0.52,多样性检出率较高。通过Mantel检测表明组合标记与各个独立标记的相关性r值均高于0.789 4。采用组合标记进行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均将94份种质资源划分为5个类群,与传统分类及种源地分类存在一定关联。美洲莲与亚洲莲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遗传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中美杂交莲也存在差异,分布于美洲莲或亚洲莲中。综上,引种至昆明地区的94份荷花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组合标记在荷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检出率较高,可为后续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种质资源和技术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立曦 陶莉 张先平
【目的】调查太原市城区绿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为太原市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调查太原城区绿地植物的组成、构成要素及垂直结构等,运用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综合评价绿地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结果】太原城区绿地共有维管束植物83科243属402种,主要分布在蔷薇科、菊科、豆科及杨柳科,且以引进种略多于本地种,栽培植物种类远多于野生植物种类;垂直结构以乔灌草型和乔草型居多,二者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不同功能绿地中,森林公园、附属绿地、龙潭公园和玉门河公...
关键词:
太原城区 绿地植物 物种多样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政 赵璠 王秋华 高仲亮 邓小凡 黄鹏桂
【目的】对昆明市2000—2015年的火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主要林火驱动因子,建立昆明市林火预报模型并进行火险区划,为昆明市林火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林火数据,选取气象、地形、植被、人为等17个林火驱动因子构建Logistic回归林火概率模型,并划分5个中间模型选取全样本的显著变量因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模型检验与评价,基于全样本的模型结果分析昆明市主要林火驱动因子,并计算得到林火发生概率的最佳阈值,根据Logistic模型结果划分五级火险区。【结果】海拔、距居民点距离、距铁路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月均地表温度、月均气压、月均相对湿度、月均风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等9个因子与昆明市林火发生概率存在显著关系;Logistic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达81.7%;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值为0.905;划分的最佳阈值为0.342;火险区划的五级火险区面积比率分别为48.82%、35.17%、11.26%、2.55%、2.20%。【结论】昆明市林火主要驱动因子是气象因子;昆明市高火险区集中分布在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呈贡区、西山区、安宁市等西南部地区。图4表3参2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梅象信 徐正会 张继玲 赵宇翔
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东坡5个垂直带和5个水平带22块样地旱季的蚂蚁群落与物种多样性。物种数目在2~13种之间,个体密度在6.2~1 808.2头.m-2之间,优势度指数在0.183 8~0.982 8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在0.049 9~1.554 9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072 0~0.724 0之间。在垂直带上,物种数目、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基本呈现递减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基本呈现递增趋势,这种规律性在中段太华寺垂直带表现最明显。水平带上,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只在2 250 m水平带上呈现从南向北依次递减规律。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来看,在西山森林公园东...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蚁科 群落 生物多样性 生态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芦建国 景蕾
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最丰富的场所之一。苔藓植物作为公园植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却常常因其矮小、景观特色不明晰而为人们所忽视,因此苔藓植物的相关研究也往往滞后于其他植物。通过对南京市11个公园绿地苔藓植物的调查,共记录苔藓植物20科34属51种,其种类多集中于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常见种类有扭口藓Barbula unguiculata,立碗藓Physcomitrium sphaericum,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卵叶青藓Brachythecium rutabulum,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和狭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angustifolium等。公园内苔藓种类一般为3~30种,以丛集型苔藓为主,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群落差异性较显著。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11个公园样点的主要苔藓植物盖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环境因子与前2个排序轴的相关性系数表明:影响地面苔藓植物分布的环境因子分别为湿度、人为干扰、郁闭度以及与主干道距离,其中人为干扰和湿度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最显著。图2表5参35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萍 崔梅艳 李矜霄 刘树华
根据1993—2016年昆明市24 a太阳辐射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昆明市地面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4 a来昆明市地面接收年太阳辐射量在4620.21~6221.65 MJ/m~2之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2016年,最小值出现在2008年,平均每年的太阳辐射为5598.06 MJ/m~2,且整体上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昆明市干湿季分明,干季(11月—次年4月)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为2825.22 MJ/m~2,雨季(5—10月)较少,为2774.41 MJ/m~2;一年中地面接收太阳辐射量最多月份在4月,其值为604.75 MJ/m~2,最少的是12月,其值为361.01 MJ/m~2,相差243.74 MJ/m~2。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有一个突变点为2014年,但不明显。年小波分析表明,近24 a昆明市各年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主周期为15 a;季节小波分析发现,干季比雨季振幅大,其主周期都为19 d。近24 a昆明市地面太阳辐射受自然和人为因子共同影响,其中自然因子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人为因子中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工业总产值,且自然因子的作用大于人为因子。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昆明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韦建平
昆明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利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从昆明市绿色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浪费以及以水污染为代表的环境问题,并对昆明市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昆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野 艾东 王数 方一舒
为确定昆明市空间布局,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昆明市全域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分区。结果表明:1)昆明市生态保护核心区面积为7 032.11 km~2,占全区面积的34.75%,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红线保护区,对保证粮食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2)昆明市生态保护涵养区面积为4 444.31 km~2,占全市面积的21.15%,集中分布在北部的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以及富民县;3)生产生态扩展区面积为7 711.87 km~2,占全市面积的36.70%,主要分布在建设开发区外围,包括禄劝县西南部,富民县东北部和西南部,寻甸县西南部,东川区东部,石林县东南部,晋宁县,西山区等地;4)建设开发核心区面积为1 554.98 km~2,占全市面积的7.40%,集中分布在昆明市的都市核心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仁 韩刚 李琳 韩汶
针对基于出行的时空特征分析在解释老年人不同活动出行行为差异上的不足,根据昆明城市老年人407份有效问卷调查和54份追踪访谈,对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出行行为特征参数间的关系进行建模计算,得到了属性、活动因素与出行行为以及出行行为各参数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不同活动的出行特征差异显著,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出行行为特征参数间有较强的关联性,表现为活动对出行方式和出行强度、出发时刻对出行方式、出行方式对出行强度具有较强的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柏文 彭仑 张志勇
昆明市旅游业历经10年的辉煌之后,出现了"规模增长,地位下降"的尴尬态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21世纪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传统的旅游要素,而是更倚重于现代旅游要素。昆明与新兴旅游城市的差距就在于现代旅游要素的相对稀缺。昆明已经进入到"项目驱动发展"、"竞合激烈"、"危机并存"的旅游发展时代,为防止目的地继续老化和衰退,昆明应该借东南亚作为昆明旅游和加快旅游增长要素的转变,深度改革和发展旅游产业,建设和创新旅游品牌、产品和项目,改革和创新旅游管理服务机制和体制,方能重塑旅游辉煌,再续旅游神话。
关键词:
昆明市 旅游业综合改革 旅游新业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