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
2023(1286)
2022(1137)
2021(1076)
2020(975)
2019(1878)
2018(1870)
2017(3051)
2016(1813)
2015(1935)
2014(1890)
2013(1854)
2012(1828)
2011(1581)
2010(1651)
2009(1568)
2008(1524)
2007(1523)
2006(1330)
2005(1234)
作者
(6293)
(5353)
(5267)
(4994)
(3199)
(2574)
(2323)
(2098)
(2027)
(1939)
(1895)
(1766)
(1707)
(1703)
(1698)
(1643)
(1605)
(1598)
(1563)
(1543)
(1368)
(1335)
(1298)
(1252)
(1230)
(1201)
(1193)
(1192)
(1127)
(1117)
学科
管理(5432)
(4583)
经济(4582)
(3583)
(2805)
企业(2805)
环境(2437)
(2229)
及其(2197)
(1948)
(1906)
(1843)
防治(1808)
(1803)
中国(1747)
(1631)
(1618)
银行(1606)
(1591)
(1509)
(1417)
方法(1371)
污染(1370)
业经(1325)
地方(1277)
(1268)
金融(1268)
农业(1235)
规划(1220)
制度(1219)
机构
学院(24013)
大学(23658)
研究(10290)
(8325)
经济(8018)
中国(7869)
(7542)
管理(7499)
科学(7164)
农业(6056)
(5993)
理学(5897)
理学院(5813)
管理学(5650)
管理学院(5615)
(5458)
研究所(5431)
业大(5250)
(5144)
中心(4811)
(4699)
(4459)
(3874)
(3686)
(3631)
农业大学(3613)
科学院(3456)
北京(3408)
技术(3311)
(3185)
基金
项目(16562)
科学(11996)
基金(11196)
(10926)
国家(10860)
研究(10647)
科学基金(8413)
(6805)
社会(6022)
自然(5951)
(5898)
基金项目(5876)
自然科(5783)
自然科学(5773)
社会科(5690)
社会科学(5687)
自然科学基金(5652)
资助(4729)
教育(4601)
重点(4123)
计划(4020)
科技(3926)
编号(3916)
(3758)
(3410)
科研(3368)
(3238)
(3210)
(3190)
成果(3189)
期刊
(11166)
经济(11166)
中国(7291)
(7193)
学报(6789)
研究(6597)
科学(4935)
农业(4885)
大学(4705)
学学(4604)
(3929)
(3157)
金融(3157)
管理(2937)
(2771)
教育(2659)
业大(2206)
(1923)
技术(1908)
农业大学(1874)
财经(1510)
林业(1490)
科技(1414)
资源(1411)
问题(1395)
会计(1368)
(1345)
业经(1342)
中国农业(1339)
(1325)
共检索到41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冰峰  胡跃峰  周明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的污染,本文介绍了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化学污染物的种类、特点、来源及对人的危害,分析了昆明10户居室内有害物质的随机抽样检测结果,并就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周祖光  
人的一生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与某些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有4个方面的来源:外界环境、人体自身、室内装修和不合理生活习惯;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慢性的、长期的,在生活中应警觉与室内空气污染有直接联系的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治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对策,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推动绿色人居环境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鸿鹏  朱静雅  杨印生  
继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之后,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农业作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农业生产、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隐性危害,因而其防治工作的进展对整个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含义、特征、来源、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和管理措施,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秀健  阳素  
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光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危害程度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光污染的内涵及其危害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光污染立法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亚莉  钱小娟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渐严重,已成为导致河流和湖泊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危害,并提出从农田源头污染和径流污染2个方面采用生态工程措施防治农田面源污染,介绍并讨论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措施,包括生态农业、水土保持、植被缓冲带、湿地系统与生态渠系统等。生态工程措施立足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自身的平衡,与传统技术相比,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更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曲格平  
防治大气环境污染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紧迫课题之一。从70年代初开始,大气污染的防治以改造锅炉、消烟除尘为中心。80年代初,工作重心转移到改变城市能源结构和煤炭的利用方式上来,1984年10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颁发的《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对煤炭加工、分配和利用,城市集中供热、城市气化、燃烧设备以及烟气净化等四个方面从技术政策上作出了明确规定。由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雨东  
根据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和特点,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对非点源污染控制与治理的主要政策措施作了简要评析,主张用技术手段、管理体制和经济手段等来监控和治理非点源污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林  张宪尧  赵坤  周杨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及工业化进程,空气污染防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来以莱芜市为例,分析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并从能源结构调整、扬尘综合整治、机动车排气管理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少福  杨太保  
通过对近十年来兰州市噪声监测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得出了近十年来兰州市噪声源构成、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和城区各区噪声的污染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原因。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监管、城市规划、技术、声环境网络化建设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针对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楠  
文章介绍了办公室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成分及危害,阐述了办公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及污染防治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溶冰  赵谦  王丽艳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是对领导干部受托环境责任的绩效考核,在审计试点中,地方政府可能采取"和谐锦标赛"或"环保资格赛"两种相异的应对策略。本文以2015年开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作为一次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其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因果效应。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受传统考核晋升模式影响,地方政府采取"环保资格赛"的逻辑成立。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相比,显著降低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约束性指标PM_(10)(PM_(2.5))的排放浓度,削减了SO_2等生产性敏感污染物的排放峰值,但并未带来空气质量的全面整体改善。同时,对空气污染临界值(AQI=100)敏感的高污染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在试点中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理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上述异质性分析的结论为"环保资格赛"逻辑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本文还利用Logit模型对推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长期效应进行估计,回归结果显示,在审计试点期间,试点城市官员晋升概率与空气质量改善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该项制度的推行,长期而言有助于扭转GDP导向晋升模式的痼疾,通过"进步学习"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本研究为考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石碧涛  
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公众对环境污染防治的支付意愿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绿色发展,需有关各方协同努力,居民主体是一个基本的力量。城市居民对空气污染防治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如何作用?以粤港澳大湾区中九个城市的居民调查为样本,将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环境质量指标纳入分析框架,通过Ordered Probit回归方法对影响居民空气污染防治支付意愿的不同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产业结构布局和升级状况,以及居民的本地居住时间、年龄、个人收入、对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认知判断以及性别等显著影响居民支付意愿。本地居住时间越长、年龄越大、认为空气污染越严重、个人月收入越高的男性,越愿意支付空气污染治理费用。但学历、体育锻炼方式、污染致病信息的掌握程度以及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改善当前空气污染防治效率和提高居民支付意愿的对策建议,包括发展绿色产业、增强居民支付能力、提高环境质量信息透明度、出台普惠性的疾病预防方案与措施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