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0)
2023(10381)
2022(9231)
2021(8740)
2020(7144)
2019(16993)
2018(16789)
2017(32697)
2016(17634)
2015(19661)
2014(19737)
2013(19552)
2012(17716)
2011(15895)
2010(15723)
2009(14188)
2008(13596)
2007(11574)
2006(10138)
2005(8614)
作者
(50574)
(41666)
(41352)
(39618)
(26734)
(19953)
(18867)
(16554)
(16038)
(14678)
(14537)
(13969)
(13139)
(12977)
(12909)
(12543)
(12493)
(12440)
(11887)
(11776)
(10277)
(10087)
(9944)
(9471)
(9288)
(9210)
(9192)
(9191)
(8275)
(8172)
学科
(69625)
经济(69551)
管理(48437)
(44218)
(36896)
企业(36896)
方法(32851)
数学(28597)
数学方法(28276)
中国(19830)
地方(16645)
(16487)
(15833)
(15075)
业经(14959)
(12878)
(11997)
银行(11964)
环境(11741)
理论(11741)
(11605)
(11251)
贸易(11243)
农业(11212)
(11131)
(10723)
技术(10320)
(9734)
(9693)
财务(9674)
机构
大学(246368)
学院(243533)
管理(100638)
(92192)
经济(89874)
理学(88021)
理学院(86961)
管理学(85375)
管理学院(84939)
研究(80293)
中国(59257)
(53222)
科学(52262)
(40385)
(39367)
业大(36994)
(36785)
研究所(36352)
中心(36115)
(33794)
(33771)
师范(33528)
北京(33526)
财经(33477)
(30524)
(29991)
农业(28935)
(28459)
师范大学(27563)
经济学(26823)
基金
项目(176147)
科学(138887)
基金(128459)
研究(126914)
(111865)
国家(110975)
科学基金(96284)
社会(79268)
社会科(75144)
社会科学(75123)
基金项目(70179)
(68122)
自然(64548)
自然科(63044)
自然科学(63032)
自然科学基金(61867)
(57906)
教育(57265)
资助(52032)
编号(51571)
成果(40604)
重点(38735)
(37964)
(36829)
(36279)
课题(34931)
创新(33817)
科研(33637)
大学(32483)
教育部(32378)
期刊
(97018)
经济(97018)
研究(71908)
中国(40709)
学报(38296)
科学(36452)
管理(35183)
(32070)
大学(28499)
(27961)
学学(26755)
教育(25380)
农业(22467)
(21091)
金融(21091)
技术(20138)
业经(15984)
财经(15122)
经济研究(14853)
问题(14230)
图书(14192)
理论(13255)
(12669)
科技(12549)
实践(12511)
(12511)
资源(12053)
现代(11757)
(11412)
(11360)
共检索到342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杰  张洪  
简要归纳了国内外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布局模式,提出了“向心”和“离心”两种模式,并围绕新昆明建设,重点研究商务中心空间布局,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区,重点建设4个二级商务中心,并探讨了其规划范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任赵旦  王登嵘  
新加坡的城市商业中心规划布局体系是在环状城市和新镇建设两个基本城市空间模式指引下塑造而成的,其中:最高级的城市中心区规模不断扩张,已成为聚合多元功能的中央活动区;3个区域中心有效地实施了分散商业中心战略,增强了城市人口郊区迁居的吸引力;次区域中心成为城市中心区外向区域中心过渡地区的服务节点;边缘中心与城市中心区紧密衔接,承担着分解CBD商务办公需求的职能;新镇内分新镇中心、小区中心、邻里中心3个层次,按标准配置社区商业。新加坡丰富的商业中心等级层次更能适应服务需求的平缓过渡,分散设置商业中心与城市中心区规模扩张并举实现了生活性商业设施和高层次商业设施的合理布局,而在单个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中又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琦  赵筱青  谈树成  何时香  
本文从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城市结构和规模等方面对昆明的城市化进行研究 ,针对昆明城市化特征及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相应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振坡  翟婧彤  贾宾  郑志恒  
以传统的商业布局理论为基础,结合人口、消费行为、交通等影响传统商业空间布局的因素,从交易成本、销售方式和营销模式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互联网因素对传统商业企业价值链的作用机理;然后分析电商兴起为传统商业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探讨新的商业模式下我国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的演变方向;最后基于不同业态提出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未来趋势,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嘉佳  熊理然  王锦  宋嘉  
昆明地处西南边疆,是中国城市化浪潮中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城市空间迅速扩张。本文运用西方新城市主义理念,总结大昆明城市空间扩展出现的交通、土地利用、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并提出控制及优化近期及中远期方案,为城市空间扩展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娜  施明华  
掌握我国社区商业的模式的当前状况和发展途径,有利于推动社区商业合理化进程,进而造就居民舒适便捷、企业盈利发展、社区和谐宜居几方共盈的理想局面,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社区商业整体水平。按坐落形态,城市社区商业的空间布局模式可分为街区型、组团式、零散式和大院式四种。本文分别阐述了四种社区商业模式的布局形态和空间取位,同时展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现实典型,并对其在运作中的利弊作了比较。通过本文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街区式、组团式社区商业是未来社区商业发展的主力模式,大院式社区商业随着商品房建设的发展,将越来越少,零散式社区商业会随着城市化进程而逐渐淘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一平  范淼淼  李萌  石昊昱  林帆  张文燕  胡加明  
利用有关资料,对昆明城市太阳辐射资源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得知,昆明地区太阳辐射具有独特的分布特征,为太阳能的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太阳能热水器在干季晴好天气时增温效果显著。通过对不同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和不同增温率的太阳能热水器等的计算,可以看出昆明城市太阳能热水器的节能效应是十分显著的,但仍有较大空间。加大昆明城市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工作对于城市太阳能利用将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鹭  王淑芬  
北京城城址几经移动,城市位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北京城市的生长与变化也不可避免。建国以来,对现代北京城市的位置定位与选择,进行了多次探讨与激烈论争。在论争中形成的诸多城市定位方案,既是今天城市发展的重要参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的历史局限性。需要从生态的角度对北京城市今后位置的迁移与选择进行探讨,从超越城市本身的宏观空间角度对新的城市位置进行思考。从生态屏障的角度来看,北京城市的位置不应当向西北部移动,而应当向东南部移动。同时要严格保护北京城市的西北农田、森林和城市水源地,形成城市与西部山区间的缓冲地带,使北京城市的发展对西北部山区生态屏障不至于产生严重的负面扰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涛  
本文研究在制造业外部性与服务业作用下,城市内部不同地理位置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影响,具体探讨企业到城市中心地理距离(中心距离)与企业TFP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GMM方法,研究发现:中心距离对企业TFP影响显著。制造业外部性和服务业共同作用,促使城市内部不同地理位置对企业TFP影响有所不同。本文采用城市几何中心以及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果稳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亮  王婧  
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它为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提供依据,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的需求。在研究各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的现状及变化特征,指出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构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少丽  陆玉麒  顾小平  裴友法  刘涛  
应急避难场所是保障城市安全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其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为市民提供服务的效果。以徐州市为例,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五个指标分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布局相对合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重叠率偏高;各组团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服务范围大致相当,服务人口的数量有较大差异;分区尺度上,居民接近应急避难场所的机会相对均等,需要调整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分区较少。相关结论可为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调整与优化及新建设施提供可靠的布局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华  董千里  
陆港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建设发展的趋势。我国陆港发展虽然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已经在我国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各地规划建设已有近百家陆港。在当前陆港建设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文章拟从我国陆港发展布局的现状出发,基于各类文献及访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各地陆港的实地调研,总结分析我国陆港空间布局现状、面临的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索我国陆港空间布局的演化规律及深化方向,文章的研究结果有助于陆港经营主体更好地把握陆港未来空间演化规律,避免盲目建设,有效提升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邬跃  杨洋  
对物流节点的概念、类别、形成过程及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区域物流节点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基础,是物流作业、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聚集地。在科学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物流节点进行分类、排序、隶属分析,确定空间布局,最后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莫菁洁  王晓东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物流节点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等,是完整物流系统的依托和基础。本文分析了物流节点的空间布局原则,提出了构建物流节点空间框架的基本方法,为区域中心城市建立区域物流中心提供了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博  王冬艳  李红  姜珊  石璞  刘蜀涵  陆红  
掌握区域行业信息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行业空间分布之间的联动关系,是指导行业用地供给和实现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之一。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以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地类与行业单位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布局进行梳理,得出结论:1通化市中心城区各地类与行业单位分布均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系数均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尺度条件下,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种主要地类空间结构性较强;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其他商业与服务业空间结构性较弱;制造业,其他工业与采矿业,其他公共管理服务业基本呈随机分布;2依据行业单位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均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