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6)
- 2023(9053)
- 2022(7893)
- 2021(7076)
- 2020(6301)
- 2019(14596)
- 2018(14591)
- 2017(28239)
- 2016(15677)
- 2015(17909)
- 2014(18270)
- 2013(18339)
- 2012(17137)
- 2011(15706)
- 2010(16084)
- 2009(15080)
- 2008(15290)
- 2007(13821)
- 2006(11972)
- 2005(10730)
- 学科
- 济(63995)
- 经济(63934)
- 业(44055)
- 管理(44020)
- 企(31882)
- 企业(31882)
- 方法(31273)
- 数学(27244)
- 数学方法(26954)
- 农(19643)
- 学(17474)
- 中国(16986)
- 财(15938)
- 农业(13463)
- 业经(13341)
- 地方(13284)
- 环境(13170)
- 贸(12734)
- 贸易(12730)
- 易(12361)
- 制(11774)
- 和(11160)
- 理论(9967)
- 银(9954)
- 务(9919)
- 银行(9909)
- 财务(9893)
- 财务管理(9868)
- 行(9408)
- 划(9403)
- 机构
- 大学(237069)
- 学院(234609)
- 济(92008)
- 经济(89861)
- 管理(87538)
- 研究(82147)
- 理学(75353)
- 理学院(74380)
- 管理学(72898)
- 管理学院(72454)
- 中国(60915)
- 科学(54953)
- 京(51640)
- 农(46033)
- 所(44075)
- 财(41225)
- 研究所(40580)
- 业大(39043)
- 中心(37788)
- 江(36608)
- 农业(36521)
- 财经(33152)
- 范(32750)
- 北京(32421)
- 师范(32369)
- 经(29898)
- 院(29261)
- 州(28850)
- 经济学(28381)
- 师范大学(26156)
- 基金
- 项目(159184)
- 科学(123624)
- 基金(114577)
- 研究(112089)
- 家(101889)
- 国家(101085)
- 科学基金(84608)
- 社会(69842)
- 社会科(65955)
- 社会科学(65933)
- 省(62446)
- 基金项目(61321)
- 自然(55973)
- 自然科(54556)
- 自然科学(54534)
- 自然科学基金(53544)
- 划(53337)
- 教育(50987)
- 资助(46888)
- 编号(45475)
- 成果(37616)
- 重点(36889)
- 发(34758)
- 部(34708)
- 创(32210)
- 课题(31192)
- 科研(31066)
- 计划(30746)
- 创新(30219)
- 教育部(28840)
- 期刊
- 济(100524)
- 经济(100524)
- 研究(62360)
- 中国(43984)
- 学报(43498)
- 农(40374)
- 科学(38147)
- 财(32379)
- 大学(31370)
- 学学(29393)
- 管理(28490)
- 农业(27332)
- 教育(22020)
- 技术(19564)
- 融(18272)
- 金融(18272)
- 业经(16603)
- 财经(16053)
- 图书(15986)
- 经济研究(15493)
- 业(15182)
- 经(13835)
- 问题(13592)
- 版(13124)
- 资源(12915)
- 技术经济(11667)
- 书馆(11315)
- 图书馆(11315)
- 理论(11069)
- 统计(11043)
共检索到341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洪波 杨桂山 万容容 吴业
首先结合研究区实际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际单价进行了修订,根据昆山市1985~2006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分析了昆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并利用STIRPAT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对数回归模拟。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来看,昆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85~2006年总体呈减少的趋势,但是存在阶段性特征,其减少幅度也呈现差异性。1985~1997年阶段持续不断减少,年平均减少率达到9.51%;1998~2006年阶段平均减少幅度小,年均减少1.05%,但是存在很大波动,这一阶段有5年生态服务价值反而是增长的。(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
昆山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驱动力 差异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建华 高中贵 张露 彭补拙
在Con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基础上,计算了1994-2002年江苏省昆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建设用地对耕地和水域面积的占用,引起了昆山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下降。9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量下降了8.9%,人均占有量(Ave(ESV))下降了13.0%。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弹性系数都小于1。水域面积的变化则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起到放大作用。耕地面积的变化主要是影响昆山市的粮食安全问题,而水域的变化则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娜 唐明方 付晓 李爽 吴迪 吴钢
乌梁素海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北方生态屏障,其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运用回归分析对土壤保持、碳储量、产水量、食物供给与水质净化在2000—2010年、2010—2018年、2000—2018年的服务变化和空间变化格局进行分析,在流域尺度上探讨降水、气温、坡度、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对各项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土壤保持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坡度、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草地、耕地面积,碳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第三产业产值和各类用地面积,产水量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食物供给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第一产业产值、耕地面积和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和人口密度对水质净化影响较大。通过识别研究区的主导驱动因素和驱动机制,有助于掌控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规律,优化生态管理对策,为生态保护政策的可持续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娜 唐明方 付晓 李爽 吴迪 吴钢
乌梁素海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北方生态屏障,其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运用回归分析对土壤保持、碳储量、产水量、食物供给与水质净化在2000—2010年、2010—2018年、2000—2018年的服务变化和空间变化格局进行分析,在流域尺度上探讨降水、气温、坡度、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对各项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土壤保持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坡度、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草地、耕地面积,碳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第三产业产值和各类用地面积,产水量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食物供给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第一产业产值、耕地面积和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和人口密度对水质净化影响较大。通过识别研究区的主导驱动因素和驱动机制,有助于掌控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规律,优化生态管理对策,为生态保护政策的可持续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婧昕 许尔琪 张红旗
[目的]恶劣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驱动着新疆特殊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人类又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来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需要研究其时空变化并辨识主要驱动因素,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构建了融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排序及服务功能强度矩阵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并耦合3种关键驱动因子以评估各个因子的驱动强度,实现对生态系统服务热点与冷点变化的驱动及迁移分析。[结果]2000—2010年全疆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增加,这一时期生态系统服务的热点区大部分转变为2010—2015年的冷点区,且15年来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现小幅下降趋势。3个时期北疆和南疆人为干扰强度均呈增加趋势,由其驱动的生态系统服务则相应减小;南疆地区植被覆盖范围极其有限,故对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强度低;降水在北疆和南疆都能够产生高生态系统服务,但降水量的不稳定性能够使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较大波动。相比于南疆地区,北疆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下能够体现出更强的抗性和整体性,从而实现相对高效的生态系统服务输出。[结论]对关键驱动因子作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有助于理解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变化的原因,从而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昂 吴俣思 黄莹 刘子逸 周欣颖 王一沛 刘杰 干晓宇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具有高空间异质性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驱动力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以四川省为例,对省内水生产、粮食生产、碳固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休闲游憩6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进行量化,针对服务的供需盈缺和空间聚集模式进行分析,并利用冗余分析法(RDA)在全省和生态分区2个尺度上对供需分别进行了关键驱动力的筛选,旨在为分区管控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6项服务在总量上均处于供需盈余状态;(2)所有服务供需分布、盈缺状况、空间聚集模式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该特征与生态区分布有明显关联;(3)降水量、耕地面积、坡度以及地区生产总值4项驱动因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性是造成研究区供给及需求分别呈现高度空间异质性的最主要原因;2个尺度上驱动力分析结果的不同,说明驱动力在四川省对服务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尺度效应;不同分区服务的主要驱动力的类型、影响顺序、影响方向存在的明显差异,说明在以四川省为代表的高空间异质性区域,供给与需求驱动力的分区探寻具有一定必要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洋 吕建树 毕军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净化服务能过滤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有助于防控流域非点源污染。准确表征该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索其驱动机制则是生态系统服务应用的前提。论文以太湖流域典型地区为例,利用空间分布式的生物物理模型,研究流域陆地水体净化服务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变特征,并借助GIS空间统计方法及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主导驱动力。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研究区59.19%、58.27%的面积分别为氮、磷净化服务的弱降低区。2000—2005年与2005—2010年两个时间段内研究区氮净化服务先下降后略有上升,其中苏州市区增幅最大;磷净化服务为下降趋势,以无锡和苏州市区降幅最大。气候因素和水网密度对水体净化服务具有显著正影响,而负向驱动力则存在差异。为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整主导因素,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净化服务,减少氮、磷排放,为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及水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惠梅 张安录
通过定量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和气候、GDP、个人储蓄和城市化水平等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以识别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控和管理青海湖区域生态保护。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估值,MATLAB.7.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08年青海湖流域的湿地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下降11.16%、13.23%,主要是受到GDP和气候暖干化的影响,但对GDP变化并不敏感,对城市化和气温变化极为敏感;(2)2000~2008年青海湖流域农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下降了57.93%,主要受气候暖干化和城市化的驱动所致,同时对城市化和气温变化极为敏感。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浩 吴吉林 龚磊 周懿桐
探索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助力于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市场价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片区2001~2019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并研究多个因素对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30亿元,2019年达到了3 696.97亿元。(2)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较为稳定,耦合度以中级耦合状态为主,耦合协调度以勉强协调状态为主。(3)NDVI、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呈现正向驱动关系,NPP、降水量和GDP为负向驱动关系。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关系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且受环境和社会的多重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志晖 丁登山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生态系统之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南昆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特点,对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58 292.77×104元;研究结果表明,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调节气候和蓄水的价值。因此,保护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 资源 价值评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以1987年和2001年两期大庆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系数及评估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66.59亿元下降到118.24亿元,下降率29.02%;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显著,杜尔伯特所占比重最高,为40.74%,肇州最低,仅占5.58%;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不同,2001年大庆市湿地、水体、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5.35%、28.76%、19....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惠梅 张安录 高泽兵 卓玛措
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估值、Matlab7.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及其与气候、GDP、个人储蓄、城市化水平等驱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以识别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域生态保护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08年青海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为119.226亿元,2008年比2000年下降3.98%;②2000-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气温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对气温、GDP和城镇化率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896、0.249和0.2988;③2000-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城市化率和气温具有很大的敏感性,敏感性系数分别为4.979和1.712。研究表明,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下降是气候暖干化和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结果。青海湖地区应该关注农牧民生计,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可持续的生态保护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包翠荣
[目的]分析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提高湿地生态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内蒙古湿地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内湿地环境因子进行了分级与综合评价。将所调查的影响因子划分为自然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两类,并参考国内外评价指标标准,从景观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环境指标、人为干扰指标和威胁指标等5个方面,构建湿地生态系统特征评价体系;筛选出天然湿地率、湿地斑块密度、湿地利用状况、人口密度、人类活动强度及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等18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分级,并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各指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对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具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水质级别、单位面积物种多度、植被覆盖度、威胁程度、富营养化程度及威胁因子数量,且景观指标中的景观多样性、湿地斑块密度及景观均匀度对湿地生态格局影响较小。[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应加强湿地生态保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屹 梁晨雪
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面临着水资源刚性约束强、跨域治理难度大、承载力不足等问题的严峻挑战。采用环境经济核算方法与水足迹评估了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描述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对价值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稳增长,呈现东南部高于西北部的区域差异特点。价值变化受农业总产值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城镇化率、旅游人数等也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到城市水治理中,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人口密度、推进跨域协同等措施加快绿色转型。本文探索性地编制城市群水资源生态系统账户并进行了核算,为突出生态服务功能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静 王丹 杨萍果
文章以临汾市2004年、2009年、2014年等3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分析。从土地利用转移方向来看,2004~2009年间,河流、湖泊和林地增加的部分主要由裸地和草地转化而来;2009~2014年间,河流、湖泊主要转变为林地,其次为裸地。从研究区的空间格局来看,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发展趋于不均衡,优势斑块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斑块的连通性增强。从生态服务价值的角度来看,临汾市生态服务价值量表现出增加趋势,所有土地利用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比较可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