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5)
2023(2896)
2022(2371)
2021(2440)
2020(1983)
2019(4823)
2018(5104)
2017(9372)
2016(5208)
2015(5785)
2014(5865)
2013(5833)
2012(5021)
2011(4755)
2010(4975)
2009(4691)
2008(4748)
2007(3808)
2006(3801)
2005(3422)
作者
(14184)
(12170)
(11810)
(11537)
(7718)
(5838)
(5482)
(4736)
(4658)
(4319)
(4283)
(4253)
(4078)
(4001)
(3946)
(3598)
(3529)
(3453)
(3410)
(3356)
(3194)
(3021)
(2866)
(2734)
(2729)
(2722)
(2664)
(2653)
(2541)
(2335)
学科
(20045)
经济(20017)
管理(18403)
(14578)
(12976)
企业(12976)
土地(7947)
(7668)
中国(6330)
(6295)
(6079)
供销(5930)
(5930)
(5911)
体制(5243)
方法(5012)
资源(4945)
(4897)
业经(4686)
(4282)
经济学(4217)
数学(4187)
数学方法(4132)
地方(4126)
(4064)
农业(3688)
问题(3671)
(3530)
银行(3528)
(3466)
机构
学院(67239)
大学(67223)
研究(26806)
管理(26590)
(26348)
经济(25723)
中国(21892)
理学(21640)
理学院(21384)
管理学(21026)
管理学院(20888)
科学(16712)
(16330)
(14225)
(14145)
研究所(12762)
(12649)
(11946)
中心(11859)
北京(10724)
(10358)
师范(10301)
(10236)
(10043)
业大(9866)
财经(9596)
农业(9584)
(8963)
(8642)
师范大学(8363)
基金
项目(42905)
科学(33429)
研究(31695)
基金(30157)
(26880)
国家(26655)
科学基金(22453)
社会(19378)
社会科(18281)
社会科学(18273)
(16700)
基金项目(15355)
教育(14841)
自然(14813)
自然科(14247)
自然科学(14240)
(14136)
自然科学基金(13980)
编号(13580)
资助(12534)
成果(11347)
课题(9746)
(9685)
重点(9678)
(9469)
(8342)
(8238)
国家社会(8010)
教育部(7905)
(7784)
期刊
(35056)
经济(35056)
中国(23779)
研究(22280)
(11408)
教育(11394)
科学(11012)
(10897)
管理(10698)
学报(10259)
农业(7212)
大学(7090)
资源(6808)
(6733)
金融(6733)
技术(6435)
学学(6162)
业经(6079)
国土(5078)
经济研究(5053)
图书(4965)
财经(4795)
土地(4670)
问题(4268)
(4214)
(3968)
改革(3793)
(3793)
书馆(3731)
图书馆(3731)
共检索到118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锁发  
国土管理部门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精准发力、通过充分发挥土地杠杆的助推和倒逼作用,巧做产业转型升级"加减法",重塑发展新空间?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江苏省昆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在保障稳增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加注重土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南端,位于上海、苏州之间,素有“江苏东大门户”之称,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经济开放区,全境总面积921平方公里,总人口55.3万。昆山的农副业有着传统的优势,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其自然地理环境十分适宜于“工农贸”全方位主体开发。改革开放14年以来,昆山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以横向经营为起点,逐步向外向型经济延伸。工业生产在科技进步、开拓市场、调整结构中得到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树成  
改革开放30年,昆山率先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昆山巨变的成功实践经验是五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把解放思想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定不移培育壮大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载体,坚定不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实行外向配套发展战略,坚定不移不断引进和培养人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勇  
该文在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市场化改革必然性基础上,从基本思路、遵循原则和配置机制、开发机制与引导机制等方面系统设计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市场化改革路径,并就相应的制度创新设计进行了效果评价。分析认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市场化改革是可行的,改革必将使我国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土地释放出巨大的资源价值、市场价值、甚至产权私有化预期,为我国持续减少城乡差距、整体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汇风  
昆山市土地有偿出让的实践与启迪邹汇风昆山市地处江苏最东端,与上海毗邻。它是江苏省率先实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的县(市)级试点单位,经过六年时间的探索实践,业已取得丰硕成果,并积累了一定经验,走出了一条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城乡建设的成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剑鸣  
面对资源要素的天花板、生态环境的硬约束,昆山将资源管理利用的重点瞄准存量、低效用地,构建了"严格准入—优化供给—强化监管—存量盘活—资源统筹"的土地减量提质政策"闭合环",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依靠减量化和低效用地再开发产生的流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锁发  
2015年,江苏省昆山市设定了建设用地两个"零增长"的目标,即到2020年末,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超过2014年,实现建设用地规模"零增长";除市政功能设施及重大产业项目外,实现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零增长"。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昆山市国土资源局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政策助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逸  黄贤金  彭补拙  濮励杰  张健  
通过对江苏省昆山市高中低产水稻田、菜地、园地和抛荒地等土地利用类型98个土壤样点的检测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镉浓度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中低产水稻田、菜地、园地土壤镉浓度都超过土壤背景值(0.110 mg/kg)。6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低产水稻田土壤的镉浓度最高,其次分别为中产水稻田、园地、菜地、高产水稻田和荒地。与土壤标准值(0.20 mg/kg)相比,中产水稻田有20%样点超标,低产水稻田、园地、菜地分别有18.75%、11.11%、9.09%样点超标,而高产水稻田和荒地没有超标样点。工业废物排放和磷肥的使用可能是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镉浓度的重要原因,应该引起重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梅  曲福田  
研究目的:构建模型,对工业内部不同行业企业用地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化评价。根据定量化评价结果并结合 昆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产业调整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研究结果:昆山 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导向是大力发展电子及相关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促进食品、服装、皮革、金属发展;适当抑 止纸制品、化工、交通、塑胶行业扩张;适当引进机械生产。研究结论:必须根据各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的大小 和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产业调整和制定鼓励和抑制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祥凤  
本文依据公共住房适用对象的不同,将公共住房分为三类:廉租房、政策性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对于每类公共住房,政府和其他供应参与者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政府要起主导作用。文章认为,政府应按照区别对待、分类供应原则,采用建造、收购、补贴等方式,通过出租或出售形式,向住房市场的弱势群体分类提供廉租房、政策性租赁房、经济适用房,以此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肖广  
我国公共产品供应方式的选择,应采取“区分类别、分析比较、择优选择”的策略,即科学划分公共产品的类别,分别比较收税、收费这两种融资渠道的成本和效益,在不同类别的公共产品供给中分别选择最优的融资渠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虹  
公共住房的供应方式可以分为供给方补贴和需求方补贴两大类,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不同供应方式的效用、市场效应、资金支出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应开展住房保障需求方补贴试点;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可以两种补贴方式并存;在不同市场条件下,供给方补贴和需求方补贴应各有侧重,但最终应向需求方补贴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昼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乡镇现行行政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分析入手,以昆山市张浦镇为例,探讨了现行体制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就其改革过程中的实践探索进行了论述,并就"扩权强镇"改革对策、建议进行了设想,结论中指出"扩权强镇"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镇域经济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