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9)
2023(8167)
2022(6797)
2021(6377)
2020(5163)
2019(11142)
2018(10942)
2017(19978)
2016(10226)
2015(10810)
2014(9873)
2013(9194)
2012(7983)
2011(7040)
2010(6870)
2009(6545)
2008(5835)
2007(5013)
2006(4133)
2005(3270)
作者
(24591)
(20643)
(20611)
(19252)
(12966)
(9775)
(9004)
(7863)
(7647)
(7127)
(6826)
(6749)
(6469)
(6333)
(6148)
(6104)
(6059)
(6051)
(6005)
(5742)
(4893)
(4730)
(4717)
(4704)
(4620)
(4578)
(4449)
(4437)
(4057)
(4016)
学科
管理(34982)
(34350)
(32126)
经济(32093)
(31095)
企业(31095)
技术(14886)
方法(12266)
技术管理(11728)
中国(10683)
业经(10067)
(9776)
数学(9742)
数学方法(9574)
(9496)
(7368)
贸易(7361)
理论(7290)
(7179)
(7056)
(6457)
银行(6448)
农业(6421)
(6201)
(6180)
财务(6168)
财务管理(6160)
地方(6086)
(6065)
(6043)
机构
学院(128284)
大学(124394)
管理(52607)
(50955)
经济(50008)
理学(46023)
理学院(45589)
管理学(44810)
管理学院(44554)
研究(37959)
中国(28982)
(23907)
(23744)
科学(22181)
财经(18943)
(18750)
中心(18674)
(17270)
(16650)
业大(16618)
(16233)
(16204)
师范(16044)
经济学(15503)
(15286)
研究所(15109)
商学(14911)
技术(14741)
商学院(14736)
(14284)
基金
项目(91597)
科学(74964)
研究(70748)
基金(66624)
(57227)
国家(56714)
科学基金(50751)
社会(46499)
社会科(44158)
社会科学(44151)
(38428)
基金项目(35325)
教育(32949)
自然(31551)
(31219)
自然科(30949)
自然科学(30942)
自然科学基金(30422)
编号(28512)
(26673)
资助(24304)
创新(23712)
成果(22052)
重点(20616)
(20307)
课题(19888)
国家社会(19294)
(19257)
(18930)
(18403)
期刊
(55273)
经济(55273)
研究(36128)
中国(26383)
管理(22348)
(18486)
教育(17806)
科学(16537)
学报(15930)
(15591)
大学(12633)
技术(12296)
学学(11854)
业经(11312)
(10924)
金融(10924)
农业(10813)
经济研究(9730)
科技(9106)
财经(8755)
(7692)
技术经济(6915)
商业(6655)
(6375)
论坛(6375)
问题(6176)
(6153)
(6096)
现代(5959)
职业(5917)
共检索到184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俞立平  王作功  
针对h指数缺乏中短期评价问题,本文从期刊评价的时间窗口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根本原因是期刊论文被引峰值滞后期导致的流量指标与存量指标同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新的指标:h_(1_n)指数和h_n指数,并基于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期刊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期刊评价对象的时间窗口是文献计量学的基本问题;h指数需要创新以便和期刊评价的时间窗口对应;h_(1_n)指数与h_n指数能够提供期刊评价的新的信息;期刊评价对象的时间窗口可以深化h指数的进一步研究;被引峰值滞后期导致的期刊评价时效性差问题难以解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回香  王妞妞  沈舒悦  杨丹丹  
[目的/意义]为充分利用学者已有研究成果,实现对学者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过程]针对h指数存在的忽略高被引论文、只考虑h核内论文未考虑h核外论文、忽略合著者对科研成果贡献的差异以及存在精确注水等问题,提出综合考虑学者学术影响力和学者活跃度的h_μ指数。该指数用基尼系数和篇均被引量处理h核内外学术论文被引量以度量学者学术影响力;在学者活跃度部分,基于布拉德福分区理论实现学者的分级评定,并通过学者既定时间窗内的学者发文量与同区学者平均发文量之比实现学者活跃度度量。[结果/结论]抽取情报学领域相关学者验证了上述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学梅  
为克服h指数评价普通科学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对h指数进行一次修正,设计出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m指数。并且在详细阐述hm指数的定义、原理的基础上,使用hm指数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界部分作者学术贡献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的结果,一方面检验利用hm指数评价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贡献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描述利用hm指数评价科研人员学术贡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最后总结利用hm指数开展学术评价存在的某些局限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俞立平  王作功  张再杰  
为了克服h指数对高被引论文重视不够、受载文量影响较大、区分度低等缺陷,本文提出了h_(top)指数,其基本原理是用h指数除以载文量的对数,然后再乘以高被引论文的比例。基于CNKI数据库和CSSCI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进行实证,分析h_(top)指数的数据分布以及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关系。h_(top)指数是个较全面的文献计量指标,适合进行界定评价对象时间范围的评价,可进一步修正h_(top)指数以解决作者合作问题,h_(top)作为文献计量指标进行进一步测试和推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丁楠  周英博  叶鹰  
本文从改进指数、实证分析、数学模型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h指数和h型指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h指数的优点与缺点,并将其与论文总数、引文总数和篇均引文数等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比较,认为h指数和h型指数可能发展成为重要评价工具和核心评价参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常鏐鏐  高继平  师丽娟  
技术创新人才作为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和准确的评价与发现有助于为相关领域的人才配置、创新发展和战略布局提供参考。研究选择发明人专利数据,结合发明人履历信息,从发明人合作署名维度,综合专利生产力与影响力对发明人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从发明人贡献度视角对技术创新人才加以分类识别,识别结果可为领域人才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小强  赵星  
针对h指数计算中合著论文可能的影响,在前人的hI指数以及带权被引和W指数基础上,给出基于h核心的被引次数分权类h指数——hAW、hAW/h和hR,分别可测度构建于学者本人校正贡献的学术影响力,衡量学者校正贡献在h核心中的比重以及弥补hAW指数存在的同值缺陷,并讨论了这些指标的理论性质和实证特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新军  
针对目前期刊网络传播力的评价相对薄弱的状况,提出基于下载量的期刊hd指数,并以CNKI为数据源,选取哲学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hd指数用于评价期刊网络传播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探讨影响期刊hd指数的个性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龙艺璇  赵庆峰  赵星辉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研究主体评价存在的缺陷,对已有h指数进一步完善,使得对研究主体的评价更加公平公正。[方法/过程]在h指数基础上,创新性地考虑时间因素,提出一种新型指数Q指数。以随机选取的数理科学领域的四位学者为例,通过计算四位学者的Q指数验证该指数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结果/结论]结果显示,Q指数的变化过程可以反映出研究主体的发展趋势。因此Q指数可以作为人才发现、聘用教师、评定职称的依据,并引导科研人员朝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艳辉  傅绮媛  邱均平  
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预测逐渐受到期刊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Hirsch曾指出,相比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h指数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预测期刊h指数的未来发展相当于预测期刊影响力的未来演化。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数据源库,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13种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向量自回归、向量误差修正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动态预测期刊的未来h指数。根据集成预测方法,形成上述3个模型的集成预测值,并比较各模型和方法的精度。实证结果表明,集成预测方法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均小于3个单一的预测模型;同时,提升了预测稳定性,期刊h指数在未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图书情报领域的期刊学术影响力将保持良好的正向发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熊回香  叶佳鑫  丁玲  曾婷  
h指数是目前常用的科学计量指标之一,其通常被用来衡量学者的学术能力。针对h指数忽略高被引论文等问题,本文对不同h指数时论文的被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出了h指数一定时的论文平均被引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指标:hc指数。该指标由hc_1指数与hc_2指数构成,hc_1指数用来衡量学者的学术能力是否超出或低于当前h指数下的平均数值,hc_2指数用来衡量作者近年来的学术活跃程度。以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博物馆领域的学者为对象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hc指数能够较好地衡量作者的学术能力,缓解了h指数忽略高被引论文等问题,可用来发现近年来的活跃学者,并能依据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瑞斌  
h-b指数是h指数系列指标中的一员,本文首先明确了研究h-b指数的内涵和确定方法,然后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了图书情报学领域的20个主题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h-b指数的应用。研究发现,h-b指数在帮助研究人员定量判断学科研究主题的成熟度和选择高被引文献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王红星  
Hirsch教授提出的h指数在国内外信息计量和科学评价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一系列的类h指数随之出现。本文从相关学科、作者、来源期刊、出版年代、所属机构、基金项目等方面,对h指数进行了计量分析和对比研究,揭示h指数的发展历程,预测其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辉锋  
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乔治·赫什提出的一种旨在衡量科学家个人科研成就的指标。这一指标为传统的文献计算学研究和科技评价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本文论述了h指数的内涵、计算方法、与传统评价指标的比较,并详细分析了其有效性和缺陷,对其经验性应用作了综合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合艳  房俊民  苑彬成  
从指数的改进和应用两个角度阐述了h指数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总结了用h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的步骤,指出h指数今后可能的研究和应用重点,以期为h指数的继续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