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0)
2023(15613)
2022(13107)
2021(12202)
2020(9834)
2019(22432)
2018(22343)
2017(42471)
2016(23199)
2015(26147)
2014(26260)
2013(25361)
2012(22823)
2011(20610)
2010(20429)
2009(18840)
2008(17969)
2007(15725)
2006(13701)
2005(11889)
作者
(65258)
(53739)
(53597)
(50934)
(33987)
(25755)
(24422)
(21101)
(20495)
(19310)
(18326)
(17963)
(16976)
(16672)
(16390)
(16390)
(16229)
(15914)
(15390)
(15286)
(13211)
(13102)
(12755)
(12342)
(12144)
(12111)
(11937)
(11786)
(10771)
(10606)
学科
(86246)
经济(86113)
管理(68434)
(62511)
(53326)
企业(53326)
方法(37030)
数学(31137)
数学方法(30678)
业经(24235)
(23946)
中国(23667)
(23435)
(19278)
(17999)
理论(17046)
地方(16666)
(15823)
贸易(15814)
农业(15800)
(15359)
(15140)
财务(15057)
财务管理(15018)
(14703)
(14291)
银行(14255)
企业财务(14137)
技术(13981)
(13537)
机构
学院(321613)
大学(320501)
管理(126506)
(118756)
经济(115850)
理学(109198)
理学院(107993)
管理学(106001)
管理学院(105410)
研究(100720)
中国(75235)
(67677)
科学(63757)
(57011)
(49473)
(47410)
(47183)
业大(46738)
中心(46661)
财经(45518)
研究所(44846)
(44441)
师范(44060)
北京(42500)
(41186)
(39405)
(37273)
农业(36936)
技术(35792)
师范大学(35265)
基金
项目(220197)
科学(172037)
研究(165768)
基金(156625)
(135130)
国家(133945)
科学基金(115343)
社会(101964)
社会科(96326)
社会科学(96306)
(87256)
基金项目(82873)
教育(76741)
自然(73960)
(72708)
自然科(72146)
自然科学(72132)
自然科学基金(70798)
编号(70679)
资助(63451)
成果(57692)
重点(48789)
课题(48179)
(47171)
(46430)
(46102)
项目编号(43933)
创新(42782)
科研(41708)
大学(41634)
期刊
(132724)
经济(132724)
研究(93088)
中国(61240)
学报(49892)
管理(45586)
科学(44605)
(44012)
(43454)
教育(43215)
大学(37781)
学学(34709)
农业(30186)
技术(28796)
(25512)
金融(25512)
业经(23994)
图书(22496)
财经(21261)
经济研究(20547)
(18072)
问题(16697)
理论(16185)
书馆(15506)
图书馆(15506)
科技(15280)
实践(15137)
(15137)
(14991)
(14870)
共检索到465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琪  王东波  黄水清  李斌  孟凯  邓三鸿  
[目的/意义]本文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试图探究一套具体的技术方法解决古汉语时间描述所存在的省略、共指、歧义、模糊等问题,使得读者可以跨越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等体裁壁垒,获取不同史书中关于某一时间段的所有史料。[研究设计/过程]在梳理古汉语时间描述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时间为线索自动重组史书全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识别古汉语时间描述并进行语义解析,继而识别事件句并将事件句关联至时间描述,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纪传体史书《史记》和国别体史书《国语》的重组中,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结论/发现]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纪传体、国别体史书以时间为线索的重组问题,在有效减少人工标注的前提下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创新/价值]针对古汉语时间描述存在的歧义与共指等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以时间为线索自动重组史书全文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果丽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实训室环境文化现状的调研分析,以多维度的视角,探索了实训室环境文化的构建方法与途径,并在真实的项目中开展了实施与应用,取得了系列成效,为高职院校专业实训室、实训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江峰  冯钰童  王东波  胡昊天  张逸勤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入挖掘典籍文献,推进中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对推动历史学习、文化自信与文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命名实体识别研究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基础性环节,文章基于Bert-base、RoBERTa、guwenBert、sikuBERT、sikuRoBERTa预训练模型,以“前四史”和《左传》为研究语料,构建人名、地名、时间名等的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实验结果表明:sikuBert、sikuRoBERTa在无标点语料、小范围语料上能够取得较基准模型更好的效果;语体风格、语料规模对模型性能能够产生一定影响;Bert模型更为适应大规模语料任务。实验验证了基于四库全书繁体语料预训练的Bert模型在预训练、微调范式下的典籍命名实体识别的可行性,构建了一个基于sikuBert的典籍命名实体识别软件,为进一步开展典籍文本挖掘和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胜兰  王碧英  高日光  
公司丑闻的频发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谦卑型领导"概念。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领导者的谦卑行为或特质,而缺乏对谦卑型领导内涵的澄清。以68位企业员工为样本,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质化研究得出,中国组织情境下的谦卑型领导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德行榜样、谦卑行为、沉稳睿智和下属导向,即中国组织更强调以德为先以及表现出更多的下属导向的行为,并且谦卑行为与较高的领导才能结合才会更有效。与其它本土领导行为相比,谦卑型领导与公仆型领导的不同在于谦卑行为,与真诚型领导的不同在于德行榜样、沉稳睿智以及下属导向维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绒  陈菊红  
组织植入是制造企业深入客户内部提供高级服务的重要行为方式,在数字服务化转型情境下呈现出新特征。然而,目前鲜有针对数字服务化情境下制造企业组织植入维度与量表的规范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获取资料,应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结果显示,数字服务化情境下制造企业组织植入由员工植入与智能设备植入两个维度构成:员工植入以员工入驻客户现场的形式,面对面为客户提供保姆式或管家式服务,其行为要素包括人际互动、知识共享、信息交换,以及由此构建的关系资本;智能设备植入以智能组件嵌入产品设备的形式,在线远程为客户提供运维服务,其行为要素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数据资源。此后,经过预调研与正式调研,开发包含13个题项的制造企业组织植入测度量表。因子分析等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量表信效度较高。结论可有效反映数字服务化情境下制造企业组织植入内容,填补当前组织植入维度与量表研究空白,为后续制造企业组织植入量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制造企业数字服务化转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浏   齐月   刘雏菲   李文祺   王东波  
古籍引书是古籍计算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探寻传统文化传承脉络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了计算人文下古籍引书研究的内涵,描述了该研究视角下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的引书和引典现象的异同,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库构建的技术现状。本文围绕知识表示、知识标注、知识补全与消歧,描述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构建的框架流程,并就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进行了引书知识库的构建尝试,分析了古籍引书知识库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园园  刘建华  段珅  柯迪  
品牌传承理论已经得到了营销学界的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大都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对品牌传承进行解析,关于中国本土文化情境下老字号品牌传承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界定了老字号品牌传承维度并开发了测量量表。结果显示,老字号品牌传承是一个多维结构,可分为商道传承、历史传承、产品传承、精神传承以及地域传承5个维度。这5个维度又包含了14个子维度,分别为诚信仁义、中庸之道、重义轻利、品牌故事、历史责任、社会责任、技艺传承、主业传承、品质传承、尚德精神、工匠精神、创新与创业精神、地域文化传承以及地域资源传承;同时,我们还通过严格的量表开发技术,形成了包含23个测量题项并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量量表。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为老字号品牌传承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还为老字号企业开展品牌传承驱动的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娜娜  朱坤豪  苗含雨  
数字统一是“全球数字化”背景下文化遗产领域的新概念。当前不断消亡的流散珍本古籍在资源联合研究、开发与应用上有着种种现实困境,梳理数字统一语境下的古籍建设经验对促进我国古籍保护有着重大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研法对国际数字统一古籍项目展开调研,将其梳理为保护、运行、法律与教育四个维度,归纳出数字统一古籍建设的数字采集、元数据描述、网页浏览、数字展览四大项目框架。研究发现,国际数字统一项目对我国古籍再生性建设具有参考价值,我国应健全数字化标准,建设本土数字统一古籍项目完整保存文化遗产,并创新古籍数字展览传播方式,同时还需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拓展全球化视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继彤  蒋伏心  
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和产业差异造就了不同特质的中小企业。然而,在学术研究和各国政策体系中,中小企业大多被先验地视为一个无差别的整体,这一认识导致中小企业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策效果。因此,从时间、空间及产业这三个维度去认识中小企业成长规律,把握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与不同产业内中小企业成长的差别化需要,相应地建立以时间、空间和产业为维度的三维政策体系,可以增强中小企业政策的针对性,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差异化需要,从而改善政策效果,真正起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昊天  邓三鸿  张逸勤  张琪  孔嘉  王东波  
文本自动分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与关键步骤,是深度发掘非遗内在信息的前提。文章构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文本自动分词模型。探究了融入领域知识的机器学习模型CRF、深度学习模型Bi-LSTM-CRF和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RoBERTa、ALBERT在非遗文本上的分词性能,并对比了通用分词工具HanLP、Jieba、NLPIR的效果。在全部14种模型中,RoBERTa模型效果最佳,F值达到了97.28%,预训练模型中ALBERT在同等条件下训练速度最快。调用分词模型,构建了非遗文本领域词表和全文分词语料库,对非遗文本词汇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挖掘。开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自动分词系统(CITS),为非遗文本自动分词及分词结果的多维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工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彭梅  杨敏  戴婉琦  颜佳  
在新一代“数智”环境下,数据库建设如何融入新环境以适应新研究需要?传统数据库如何优化以增强竞争力并实现进一步增值?本文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以《中国近代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红色文献专题》(全文检索版)为例,围绕着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如何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这两个核心问题,从资源赋能、知识赋能、数据赋能和工具赋能等四个层面,探讨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策略。这些探索能为用户提供更完整的史料支撑、更优质的平台体验,进一步增强数据库的核心竞争力,给传统数据库在数字人文上的转向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魏丽坤  陈维政  
组织裁员行为是对员工关系的重大调整,裁员幸存者比照被裁者的遭遇,对组织的裁员行为做出公平判断,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达自己的公平感知。通过分析幸存者裁员公平感的内涵和维度,对研究局限和中国情景特征进行了探索,构建出本土化研究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秦进  陈琦  
在文献阅读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提炼出了23个网上零售服务可靠性的测量指标,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网上零售服务可靠性的构成维度以及各维度对于总体服务可靠性水平的贡献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上零售服务的可靠性由物流配送可靠性、信息可靠性、客户服务可靠性和网站技术可靠性4个维度构成;物流配送可靠性是最重要的维度,其后依次是客户服务可靠性、信息可靠性和网站技术可靠性。基于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网上零售企业服务可靠性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刚  郭琳  
供应商网络粘性是供应商网络成员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重要衡量尺度,是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方面特征的综合构念。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确立该构念的分析框架,在对相关企业走访座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供应商网络粘性的维度结构进行研究,得出维度结构由可替代性、关系价值、适应、网络联结、惯性和结构洞等六个维度构成,并实证检验了该构念和各个维度的信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诗  王东波  黄水清  
[目的/意义]指代消解是古文信息挖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文数字人文研究的技术支撑研究之一。文章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古代汉语文本的人称指代问题进行实验探索,旨于为古文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做出推进。[方法/过程]选取《史记》为语料来源,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的同时结合语料特征制定标注规范,人工构建实验所需的语料库;另外,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古代汉语文本的人称指代问题进行实验探索,并将文本划分为无词性字单位语料、无词性词单位语料、有词性词单位语料三种,探索不同分割单位与词性特征引入对指代消解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Bi-LSTM-CRF模型实验中引入词性特征,消解效果(F均值)达84.01%,而在未引入词性特征的情况下,BERT模型指代消解效果优于Bi-LSTM-CRF,F均值达82.43%。基于Bi-LSTM-CRF模型的无词性字单位文本实验与无词性词单位文本实验中F均值分别为74.13%、77.57%。所利用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古文句内人称代词指代消解问题,同时词性特征的引入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指代消解性能。[局限]仅针对句内、有且只有一条指代链的情况进行人称代词指代消解研究,同时文本量较小,实验具有一定局限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