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6)
2023(11533)
2022(10257)
2021(9751)
2020(8135)
2019(18588)
2018(18639)
2017(35817)
2016(19439)
2015(21813)
2014(21309)
2013(21019)
2012(18752)
2011(16935)
2010(16737)
2009(15438)
2008(14533)
2007(12432)
2006(10694)
2005(9098)
作者
(54313)
(44813)
(44728)
(42325)
(28541)
(21453)
(20264)
(17787)
(17080)
(15849)
(15321)
(14815)
(14055)
(13957)
(13792)
(13634)
(13596)
(13375)
(12801)
(12677)
(11147)
(10855)
(10675)
(10200)
(10084)
(10040)
(10029)
(9867)
(8963)
(8922)
学科
(72879)
经济(72796)
管理(57998)
(54295)
(46311)
企业(46311)
方法(35177)
数学(29523)
数学方法(29152)
(20518)
(18579)
中国(18127)
业经(17604)
(17481)
地方(14403)
理论(14221)
农业(13964)
(13314)
(13309)
贸易(13301)
技术(12998)
(12908)
(12195)
(12024)
财务(11958)
财务管理(11942)
环境(11472)
企业财务(11270)
(11105)
教育(10721)
机构
大学(268998)
学院(268086)
管理(110984)
(100378)
经济(98089)
理学(97231)
理学院(96222)
管理学(94533)
管理学院(94074)
研究(84467)
中国(60510)
(56295)
科学(54355)
(44762)
(41536)
(40810)
业大(40780)
研究所(38216)
中心(38085)
(37067)
财经(36782)
(36227)
师范(35894)
北京(34978)
(33448)
农业(32080)
(30877)
(30824)
师范大学(28950)
经济学(28855)
基金
项目(190982)
科学(150343)
研究(140895)
基金(138270)
(119785)
国家(118764)
科学基金(102807)
社会(87134)
社会科(82433)
社会科学(82412)
(75257)
基金项目(74334)
自然(67851)
自然科(66277)
自然科学(66264)
自然科学基金(65058)
教育(64813)
(62971)
编号(59052)
资助(56330)
成果(47500)
重点(42054)
(41353)
(40228)
(40066)
课题(39426)
创新(37324)
项目编号(37006)
科研(36474)
教育部(35667)
期刊
(107274)
经济(107274)
研究(75218)
中国(45960)
学报(42163)
管理(39580)
科学(39273)
(37430)
(32405)
教育(31724)
大学(31559)
学学(29529)
农业(26541)
技术(22909)
业经(19490)
(18068)
金融(18068)
经济研究(16975)
图书(16720)
财经(16676)
(14125)
科技(14015)
问题(13707)
理论(13645)
(12907)
实践(12774)
(12774)
技术经济(12532)
情报(12437)
现代(12308)
共检索到372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孔繁士  刘占礼  翟运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有关知识转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而降粘技术的研究则成为其中的重点。笔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间维度是知识转移粘滞重要影响因素的观点,并建立了完善的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从时间维度对知识转移粘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款  刘国新  
从科研任务、团队成员、团队环境及团队氛围四个方面分析了科研团队内部粘滞知识的形成,建立了知识转移模型,模型描述了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随成员间交流次数的变化情况,并利用MATLAB对矩阵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团队成员的稳定性是实现团队内部高效知识转移的前提;成员间的知识交流需要达到一定的次数才能实现高效的知识转移;将专家引进团队有利于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团队内部知识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为了探明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文章尝试采用仿生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由知识菌种、知识酵母、知识媒以及进阶知识四种发酵要素组成的理论模型,透析其内部"转移发酵"的趋同、趋异和协同发酵过程,接着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遵循"转移发酵"规律,注重各发酵要素的培育,是确保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覃荔荔  王业静  
粘滞知识在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转移对于知识流动的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决定着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集群结构优化与升级。本文分析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立体结构,剖析了产业集群的内部和外部知识网络中各节点的联系,探讨了知识在该立体结构中各个层次的企业、集群中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各节点之间的流动,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粘滞知识流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以期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粘滞知识的转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胜  杨世信  
组织结构转移是知识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结构转移者与组织结构接收者的一种互动。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有关知识及其转移、组织结构及其转移和组织结构转移对组织变革、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此作简要评论,认为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结构的转移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具有知识转移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伟年  曾楚宏  王斌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此前被忽视的组织间知识转移问题开始成为战略和组织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于组织间知识转移的过程、影响因素和促进转移的方法和机制3个方面,其中又以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为重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柏洲  徐广玉  
降低知识粘滞程度,提升知识转移绩效,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构建知识粘滞、内部控制机制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剖析行为控制、结果控制在知识粘滞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使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多层次回归分析法就已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行为控制正向调节知识粘滞与知识转移绩效间的关系,而结果控制负向调节知识粘滞与知识转移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将对降低知识粘滞,促进知识转移有所裨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芹  
本文阐述了粘滞知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粘滞知识的产生机理,最后提出集群内成员应该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创造共同的知识情境、加强集群效应和培育共同的集群文化以降低粘滞知识的粘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永康   梅强  
知识转移粘滞现象会阻碍知识流动和分享,厘清知识转移粘滞的过程机制有助于进行高效的知识管控。通过对16家在孵企业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ISIA理论模型,具体包含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发送粘滞、知识互动粘滞和知识吸收粘滞4个主范畴,以及对应的18个子范畴。在此基础上,对理论模型进行饱和度检验,探讨主范畴的作用路径,并提出知识转移粘滞的管控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知识转移粘滞理论体系,并为知识转移粘滞治理提供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小勇  文亚青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知识源组织特性、知识接受组织特性、被转移知识特性、转移背景特性等层面因素与知识转移过程、合作持续时间、合作网络结构、合作透明度等权变因素,管理者可以针对阻碍知识转移的具体原因,根据权变因素对层面因素的作用机理,采取恰当的措施,促进组织间知识转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斌  张朝宾  吴洁  施琴芬  刘思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其获得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其所处的特定组织网络中不断通过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获取知识,而这一网络结构必然会对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从此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阐释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积极影响,接着分析其负面影响,然后提出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模型,最后针对如何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结构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新宇  吴宏  
《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签订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使技术的国际转移更多地通过贸易而非FDI的形式进行,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的短期静态收益受损,充分利用TRIPs中的一些条款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技术能力的重要条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金栋  徐宝祥  王欣  
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转移及其价值的实现,从这一角度出发观察产学研联盟中存在的知识转移,进而在知识生态视角下研究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转移过程,通过构造其中的知识生态系统和阐述系统的运行机理,以生态系统视角揭示了产学研联盟中知识转移重要环节和进化条件,为优化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链条和产学研发展对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果  齐二石  
为了最优化存在知识流失风险的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分析了受双方信任程度影响的知识发送方风险态度披露决策和知识接收方信息处理决策,及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探讨了政府应如何促进知识转移效果最优,并用算例验证了结论。研究表明风险厌恶方和知识接收方会积极最优化知识转移效果;风险厌恶方期望收益比风险偏好方高时,知识转移效果较易最优化;政府应制定政策调整知识发送方索要的赔偿金及监督成本,促进知识转移效果最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冲  
文章根据中国2002—2012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一步系统广义矩(sysGMM)回归方法,建立转移支付预期实证模型,对转移支付是否诱发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行为及其外溢范围以及其与税收竞争和财政竞争的综合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问题并非发生于个别省份,争夺转移支付的连锁反应促使各地区共同参与从而形成策略互补性质的竞争。其不仅对地方政府自主筹资产生了负面激励,同时在控制了自有财力下降的潜在影响和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后,仍能够发现预算软约束对财政支出的扩张效应。这种支出扩张中体现了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与财政竞争之间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