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5)
- 2023(12575)
- 2022(10638)
- 2021(9676)
- 2020(8065)
- 2019(17833)
- 2018(17697)
- 2017(33030)
- 2016(18225)
- 2015(20465)
- 2014(20847)
- 2013(20208)
- 2012(19129)
- 2011(17522)
- 2010(17988)
- 2009(17348)
- 2008(17005)
- 2007(15698)
- 2006(14143)
- 2005(13096)
- 学科
- 济(90255)
- 经济(90151)
- 管理(60257)
- 业(50480)
- 企(44404)
- 企业(44404)
- 方法(30638)
- 数学(25752)
- 数学方法(25379)
- 财(22380)
- 中国(21833)
- 制(20719)
- 地方(20522)
- 学(20339)
- 业经(18606)
- 农(18321)
- 体(16586)
- 理论(14105)
- 地方经济(13809)
- 融(13421)
- 金融(13414)
- 银(13351)
- 务(13331)
- 银行(13314)
- 财务(13285)
- 财务管理(13255)
- 行(12711)
- 企业财务(12621)
- 环境(12438)
- 和(12351)
- 机构
- 大学(273164)
- 学院(270810)
- 济(115721)
- 经济(113205)
- 管理(98080)
- 研究(96233)
- 理学(83333)
- 理学院(82296)
- 管理学(80754)
- 管理学院(80244)
- 中国(73123)
- 京(58015)
- 科学(57225)
- 财(56688)
- 所(49386)
- 研究所(44231)
- 财经(43622)
- 江(43171)
- 中心(42898)
- 农(42266)
- 经(39274)
- 业大(37194)
- 北京(36673)
- 经济学(36622)
- 范(36080)
- 师范(35656)
- 院(34917)
- 州(33476)
- 农业(32844)
- 经济学院(32370)
- 基金
- 项目(171104)
- 科学(134643)
- 研究(124953)
- 基金(124094)
- 家(108320)
- 国家(107413)
- 科学基金(91669)
- 社会(81168)
- 社会科(76824)
- 社会科学(76809)
- 省(66530)
- 基金项目(64336)
- 教育(58444)
- 自然(57520)
- 自然科(56198)
- 自然科学(56180)
- 划(55522)
- 自然科学基金(55210)
- 资助(51215)
- 编号(49289)
- 成果(42423)
- 重点(39265)
- 部(38253)
- 发(36684)
- 课题(36085)
- 创(34963)
- 制(34844)
- 国家社会(33822)
- 教育部(33209)
- 创新(32821)
共检索到429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宗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冰
诺思假定:第一,人类社会是非各态历经世界,其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第二,人类为了理解和控制环境,即建立秩序的努力无所不在。人类通过个体的心智模型产生的信念形成社会文化,以此来感知世界,并依所持有的信念理解环境变化、规范社会和塑造未来;从应对物理环境的不确定性转到人文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从人格化交换向非人格化交换的转变,是人类演化遇到的最大挑战;由于人类的文化信念里包含着非理性和错误的认知,因此历史上的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包括苏联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多数都不能有效地应对这种变化;西方世界的兴起和美国的成功反映出实现长期经济增长需要构建具有适应性效率的结构和体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卫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侯婉薇
新制度主义是一个植根于现存经济理论和学说的特定的共识集合,而非一个明确的学派。同时,新制度主义还是一个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体系。文章考察了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开拓者道格拉斯·诺思绵延数十年对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和研究,具体分析了其不同时期制度研究的方法与路径。从发现制度的意义到关注制度变迁,再到将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相关分析引入其宏观制度分析框架,诺思对经济绩效和经济增长的关切始终未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中国经济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始终渗透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中国经济改革路径的性质应界定为"帕累托改进"过程,"改革过程会是非帕累托改进"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将静态描述与动态优化分析结合起来考察改革的调整成本,中国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改革过程中,应适时地将边际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推进;较一低层次的局部改革应尽可能一步到位;要尽可能扩大有利于改革的政治支持,减少不利于改革的寻租行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和旺
"可信承诺"不仅是国家理论的核心问题,而且是经济体所面临的最紧迫、最重要的一个问题。Schelling开创了对可信承诺问题的分析。诺思将可信承诺问题置于发展研究的中心位置,在经济学文献中将权力、可信承诺与政治制度乃至经济绩效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国家(政府)的"本质两难"充分说明政治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承诺问题。政治制度是可信承诺的装置,它约束了国家机会主义行为,鼓励了生产性活动。
关键词:
诺思 可信承诺 制度 经济绩效 国家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秀蓉 刘光岭
制度是博弈的纳什均衡。一般而言,博弈主体响应获利机会,产生了对新制度的诱致性需求,开始制度创新活动。但在随后的逐利博弈中,由于利益分割的对抗性,却可能使博弈陷入囚徒困境,表现为无序竞争下的激烈的利益冲突。随着冲突的加深,各个博弈主体产生了更强烈的对新制度——合作规则的渴望,表现为制定规则的讨价还价行为,并附以实施惩罚战略的承诺,但规则往往一再被破坏,因为此时新制度尚未达到纳什均衡,因而难以被遵守。于是,人们试图寻求某种强制性措施——可置信的承诺行动,以求改变收益支付,从而改变博弈均衡,使博弈在集体理性下达到纳什均衡——即新制度最终形成。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建标 曹利群
诺思的国家悖论被经济学家所熟悉,而他用交易费用分析制度变迁时的悖论却很少被人们所注意。诺思认为交易费用下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制度的变迁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同时,诺思也指出长期中交易费用是在不断增长。这种短期内交易费用的下降和长期内的增长构成诺思的又一悖论———诺思第二悖论。诺思第二悖论不仅仅是诺思的悖论,也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分析范式的悖论。对制度变迁的分析,我们需要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
诺思第二悖论 交易费用 制度变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胜利 国晓丽
诺思关于制度变迁的分析逐渐由"制度均衡"分析演变为"制度演化"分析,这既是诺思反省均衡分析的结果,也是深化制度变迁动力源及路径依赖理论的需要,全面地认识诺思制度变迁观演变对研究和推动经济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诺思 制度变迁 制度均衡 制度演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根良
本文通过对凡勃仑传统制度变迁理论与诺思近期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比较, 证明了两者在分析框架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而凡勃仑传统所包含的思想比诺思近期研究更具原创性。作者认为, 旧制度学派为制度经济学的深入发展将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借鉴, 但其理论结构亟需更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勇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是公认的发展经济学家。1993年刚获诺贝尔奖的道格拉斯·C·诺思则被认为是经济史专家。但两人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特别重视制度因素的分析。比较于用资本储蓄率去解释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或用单一货币量变动去说明经济增长与循环的货币数量学派,这种分析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变动提供了另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讨论刘易斯与诺思在制度分析上的异同,以求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向现代化市场经济制度演进、促进经济更快增长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道格拉斯·C.诺思 胡志敏
作者认为 ,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是提高经济绩效的重要先决条件。我们处于经济变迁的动态世界中 ,可我们用来理解世界的理论是静态的 ,而且是理想化的。我们用来理解和控制动态变迁着的世界的手段也实在不足以解决问题。过去 10年来 ,为重构俄罗斯经济所作的探索和努力就是非常好的例证。作者认为经济变迁是一系列变迁的结果 :一是人类的数量和质量的变迁 ;二是人类知识存量的增加 ,尤其是涉及到人类对自然的控制的知识发展 ;三是决定社会激励结构的制度模型的变化。因此 ,完整的经济变迁理论是将这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关键词:
经济变迁 制度变迁 信仰体系 正式规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盼 郭冠清
国有资产监督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保证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国有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和开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肩负更加重要的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监管主体的职责不清、机构部门的“不专业”“不管事”等问题。本文围绕监管主体的变迁过程,回溯近三十年来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的发展历程,总结国有资产监督工作的实践成果和面临的问题挑战,探析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制度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监督制度 监事会 “大监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荣
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为人们提供了正面的激励,促进了经济增长,所以制度是重要的。通过对诺思国家理论的延伸,我们得出结论,产权制度内生于资源的约束。一般情况下,贫乏的物质资源环境更可能导致无效率产权制度的出现。因此在进行比较制度分析时,应该深入到更基本的层面,看到制度背后的约束条件,即经济社会的资源状况。
关键词:
产权制度 制度变迁 交易成本 资源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