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4)
2023(13919)
2022(12365)
2021(11467)
2020(9714)
2019(22410)
2018(21957)
2017(43131)
2016(23073)
2015(25969)
2014(25705)
2013(25157)
2012(22968)
2011(20460)
2010(20098)
2009(18235)
2008(17197)
2007(14641)
2006(12400)
2005(10279)
作者
(64399)
(53638)
(52930)
(50539)
(34155)
(25769)
(24137)
(21242)
(20470)
(18877)
(18386)
(17826)
(16759)
(16656)
(16646)
(16082)
(16075)
(15961)
(15406)
(15262)
(13110)
(12864)
(12860)
(12236)
(11962)
(11837)
(11728)
(11627)
(10673)
(10624)
学科
(93131)
经济(93030)
管理(67321)
(64728)
(54205)
企业(54205)
方法(49253)
数学(43772)
数学方法(43213)
(23933)
(23836)
中国(22056)
业经(19864)
(18307)
地方(17629)
(16295)
贸易(16291)
农业(16101)
(15843)
(15795)
财务(15772)
财务管理(15740)
技术(15710)
(15548)
理论(15356)
企业财务(14976)
(14133)
环境(14056)
(12669)
金融(12667)
机构
大学(322011)
学院(319597)
管理(133099)
(127468)
经济(124741)
理学(117360)
理学院(116153)
管理学(114047)
管理学院(113467)
研究(99956)
中国(72477)
(66768)
科学(61756)
(56412)
(48200)
业大(48162)
(47540)
财经(47036)
中心(46840)
(44237)
研究所(43742)
(43141)
(41563)
北京(41352)
师范(41169)
经济学(38659)
农业(37553)
(37147)
(36087)
财经大学(35500)
基金
项目(232013)
科学(183802)
基金(170070)
研究(169547)
(147349)
国家(146146)
科学基金(127415)
社会(107237)
社会科(101755)
社会科学(101731)
基金项目(90573)
(90132)
自然(83972)
自然科(82075)
自然科学(82054)
自然科学基金(80580)
教育(79246)
(75843)
资助(70498)
编号(68856)
成果(54191)
(51816)
重点(51357)
(48592)
(48233)
课题(46639)
创新(45268)
教育部(45090)
科研(44849)
大学(44157)
期刊
(127695)
经济(127695)
研究(89156)
中国(54767)
学报(48905)
管理(46159)
科学(45252)
(41736)
(41604)
大学(38042)
教育(35835)
学学(35793)
农业(29095)
技术(28955)
(24238)
金融(24238)
财经(22073)
业经(21069)
经济研究(20515)
(18691)
问题(16502)
图书(16373)
科技(15524)
理论(15462)
技术经济(15339)
统计(15180)
(14496)
实践(14265)
(14265)
(14156)
共检索到439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霄  谢萍  
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元化,学术创新能力之外的通用技能也越来越重要。基于《自然》杂志2019年"全球博士生调查"得到的15个国家的5 383位在读博士生的数据,利用OLS回归、似不相关回归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自主学习和与导师互动两种时间投入与博士生学术和通用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生的通用能力较好,但学术能力不足。在所测度的时间投入范围内,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并非随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加而一直提高,而是呈三次曲线的关系。分样本回归的结果保持稳健。另外,与导师互动的时间投入不仅显著促进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发展,还相对延缓下降拐点的出现。博士生与其自己"蛮干",倒不如多与导师交流,获得导师的指导,进而"巧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佳乐  
帮助博士生为学术生涯做好准备是培养单位的应尽之责,但尚不清楚现实中培养单位是否为博士生从事学术职业提供了足够支持,以及这种支持是否真的会作用于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6 812名博士生调查数据,使用Logit回归和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第一,中国博士培养单位提供的学术职业支持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第二,组织高度学术职业支持能够显著提升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概率,这一结论在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后仍保持稳健;第三,对持学术动机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而言,组织高度学术职业支持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显著大于持非学术动机的博士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璐璐   刘娟娟   郭菲   赵琳  
基于2020年对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生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由导师、研究团队和院校构成的研究共同体在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导师的师德师风及其在博士生学术成长关键期的指导对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品格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团队积极的学术氛围及博士生在团队中的科研参与在其学术品格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院校的学术氛围营造和硬件资源支持对于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亦具有比较重要的塑造作用。故须重视研究共同体对博士生学术品格的濡化功能,充分发挥研究共同体在提升博士生学术品格中的促进作用。为此应构建和完善“导师-研究团队-院校”三位一体的研究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博士生成长环境;同时,以增强博士生学术参与、加强导师关键期指导、营造包容互助的研究团队氛围、强化院校支持为切入点,涵育博士生的学术品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丹东   吕林海  
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婚育博士生的数量日益增多,结婚生子是否会妨碍博士生的学术训练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生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婚育状态博士生的学术经历与学术收获差异,结果表明有子女的博士生比其他博士生尤其是未婚博士生报告了更高的导师指导、项目参与和课程学习得分,并报告了更高的科研能力增长和整体满意度得分。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有孩子的博士生提高了师生交流、项目参与和课程学习的有效投入,因此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整体满意度。另外,在婚育与博士生学术经历以及收获的关系上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不支持婚育必然妨碍博士生学术训练的观点,未来的研究可结合更多指标对两者间的关系开展进一步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雅霜  熊静漪  
通过使用自编《博士生求学动机调查问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某"985工程"大学博士生的求学动机类型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博士生求学动机主要分为社会驱动型、工作驱动型、学术驱动型和理想驱动型这4种类型。学术驱动型和理想驱动型是当前博士生主导性求学动机类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安臣  沈红  
使用对全国12所大学913名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应用"教育生产理论"、"入学选择理论"以及"激励理论"构建分析框架,考察博士生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我国博士生接受的资助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取向不明显;资助类型与博士生学术产出、生源吸引以及学位完成时间存在相关关系;"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相对其他资助类型,在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吸引优秀生源、促进学位完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证实了资助是有效博士生教育的必要条件及其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有鉴于此,必须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水平,改善资助结构、提高资助效益,构建"绩效+公平"导向的资助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蔡旻恩  
构建了涵盖“入口–环境–投入–发展”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实证考察前沿交叉学科平台的博士生培养成效。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培养的博士生在读博动机、组织支持、学业投入与学术职业社会化等领域均具有优势,但在学术成果产出方面略有不足。延伸分析发现,导师支持的缺位是学术成果产出不足这一现象背后的症结所在。故此,前沿交叉学科平台亟待构建高质量的全职导师团队,为博士生培养提供充足师资支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范巍  
实证分析表明,毕业博士普遍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较好的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是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参与课题质量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是提高博士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国际视野和研究能力是博士生教育中最需要加强的方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迪  
基于我国38所研究生院高校1729名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学术型博士生抱负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及就业多元化的背景下,博士生的抱负呈现多元化、异质化的特征。自我承认和人际归属抱负、社群贡献抱负、社会认可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财务自足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并无显著影响。自我承认和人际归属抱负、社群贡献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较大;社会认可抱负对构想与实践能力、专业表达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作用较大,对前期准备能力的促进作用有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文钦  赵世奎  
对近年来西方学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主题进行了研究,将其归纳为博士生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学术指导与师生关系、流失率、完成率与修业年限、博士生教育的质量评估、博士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博士教育六个方面,指出这些研究可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三种取向,大部分研究仍然是纯经验性的,纯理论维度和历史维度的研究比较缺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莞荷  李锋亮  
基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内容,利用1322份学术型博士生样本数据,对导师指导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博士生对导师在学术方面的指导比较认可,但在博士生职业发展建议、科研补助等个人关怀与支持方面的评价偏低。研究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导师在培养学术创新能力、优化培养条件、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表现均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研活动投入时长和科研项目参与数量也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宁宁  
利用《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2016)》的有关数据,以33所研究生院高校的1007名工科博士生为分析对象,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现就读于不同等级高校的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前一学历来自不同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并不显著。此外,博士生前一学历高校等级和现就读高校等级的交互效应进一步证伪了出身于"985工程"高校、现就读于第一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能力最强的传统假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皑皑  沈文钦  
本研究使用2007年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从导师对博士生指导投入精力、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导师制度等方面选取一系列指标考察了目前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行为的特点、模式及其影响,并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好的学术指导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好的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包含两大共性:学生论文选题与导师专长契合度高,导师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同时,良好的导师指导也存在学科差异,对于人文学科,博士生更适宜"协商秩序"模式的指导,而对于工学博士生则更适合"技术理性"模式的指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谷志远  
本研究基于美国"基于调研评估‘研究-博士’项目(ARDP)"调查中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相关的调查数据,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现状以及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源优秀,具有多样性和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博士生完成学业年限较长且具有学科差异性;博士筛选及选拔机制严格,淘汰率高;博士生导师科研能力突出,学术能力和科研项目是选拔;博士生培养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博士生资助面广,资助力度较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丽  王前  
基于某省博士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的实证数据,确定并分析了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