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9)
- 2023(13905)
- 2022(11873)
- 2021(11104)
- 2020(9113)
- 2019(20692)
- 2018(20295)
- 2017(38816)
- 2016(21254)
- 2015(23467)
- 2014(23061)
- 2013(22764)
- 2012(20459)
- 2011(18510)
- 2010(18004)
- 2009(16234)
- 2008(15540)
- 2007(13277)
- 2006(11402)
- 2005(9571)
- 学科
- 济(78957)
- 经济(78871)
- 管理(60145)
- 业(56735)
- 企(47062)
- 企业(47062)
- 方法(38200)
- 数学(32988)
- 数学方法(32627)
- 农(22308)
- 中国(20304)
- 学(19563)
- 财(19187)
- 业经(18760)
- 地方(15890)
- 贸(15438)
- 贸易(15433)
- 农业(15273)
- 易(14996)
- 技术(14320)
- 理论(13511)
- 和(13467)
- 环境(13425)
- 制(12818)
- 务(12409)
- 财务(12348)
- 财务管理(12331)
- 划(11804)
- 企业财务(11684)
- 银(10919)
- 机构
- 大学(296948)
- 学院(296025)
- 管理(119062)
- 济(110905)
- 经济(108491)
- 理学(104909)
- 理学院(103725)
- 管理学(101822)
- 管理学院(101322)
- 研究(97339)
- 中国(68552)
- 科学(65131)
- 京(62454)
- 农(54252)
- 业大(50555)
- 所(49010)
- 财(47631)
- 研究所(45617)
- 中心(43678)
- 农业(43060)
- 江(40749)
- 财经(39634)
- 范(39153)
- 北京(38687)
- 师范(38673)
- 经(36158)
- 院(35472)
- 州(33663)
- 经济学(32214)
- 技术(32131)
- 基金
- 项目(216619)
- 科学(168821)
- 基金(156159)
- 研究(153405)
- 家(138741)
- 国家(137570)
- 科学基金(117073)
- 社会(95249)
- 社会科(90232)
- 社会科学(90208)
- 省(85534)
- 基金项目(84252)
- 自然(78652)
- 自然科(76807)
- 自然科学(76783)
- 自然科学基金(75388)
- 划(72681)
- 教育(70042)
- 资助(62894)
- 编号(62579)
- 成果(49144)
- 重点(48430)
- 部(46281)
- 发(45930)
- 创(45628)
- 课题(42487)
- 创新(42447)
- 科研(41955)
- 计划(41154)
- 大学(39468)
- 期刊
- 济(113446)
- 经济(113446)
- 研究(79593)
- 学报(55189)
- 中国(49933)
- 农(48774)
- 科学(47763)
- 管理(40539)
- 大学(40304)
- 学学(38181)
- 农业(33965)
- 财(33603)
- 教育(31926)
- 技术(23730)
- 业经(20448)
- 融(20091)
- 金融(20091)
- 经济研究(18515)
- 财经(18011)
- 图书(17253)
- 业(17023)
- 科技(16730)
- 经(15260)
- 版(15173)
- 业大(15054)
- 问题(14980)
- 理论(14236)
- 技术经济(13489)
- 实践(13294)
- 践(13294)
共检索到404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姚柱 罗瑾琏
知识共享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凸显,并不断受到学者的重视,但现实情况中,尽管许多组织希望员工积极与同事进行知识共享,但许多员工在面对同事知识求助时会选择将知识隐藏起来。有学者分析其原因,认为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很有可能与其所遭受的工作压力有关,故本文以员工最普遍面临的一种工作压力——时间压力为视角,收集了405份有效问卷,旨在探讨不同性质的时间压力对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挑战性时间压力对内在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情绪耗竭和知识隐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阻碍性时间压力对内在动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情绪耗竭和知识隐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内在动机与情绪耗竭均在时间压力与知识隐藏之间起中介作用;(4)时间领导会弱化阻碍性时间压力对内在动机、情绪耗竭的影响。在高水平时间领导下,阻碍性时间压力对员工内在动机的负向影响和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会越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龙静 柳汝泓 刘龙均
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的框架,探讨了权力与地位的不一致对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以初创高技术企业的团队为研究对象,分两个阶段收集到54个团队255份领导与成员的配对问卷,运用Mplus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权力与地位的不一致会导致低权高位者的知识隐藏行为,这一行为主要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和角色压力对知识隐藏行为产生影响;团队精熟氛围削弱了权力-地位不一致与内部人身份认知以及权力-地位不一致和角色压力之间的关系,并削弱了内部人身份认知和角色压力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区分了权力和地位两个不同的社会层级,提出权力-地位不一致可能是工作的重要压力源之一,并通过揭示权力-地位不一致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联系的机制,进一步阐明了权力-地位不一致的复杂性。从实践角度提出了克服员工知识分享困境的建议,通过改进层级晋升体系和营造团队精熟氛围提供组织支持,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刚 高梦竹 纪谱华 谢懿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主要考察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以及情绪耗竭和正念思维在二者关系之间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效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243份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均对员工知识隐藏存在显著正向作用;情绪耗竭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但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正念对挑战性压力源与情绪耗竭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但对阻碍性压力源与情绪耗竭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从双环学习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与知识隐藏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模型。从单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失效问题,提出知识共享失效源于管理者制定知识管理策略时仅停留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环思维模式上;从双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存在、发生以及与知识共享关系问题,提出管理者应从只关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一反馈环拓展到同时关注“结果导向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思维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管理者在制定行动策略之前,不仅要考虑知识共享的效用,还需考虑知识隐藏带来的障碍,在此假设的支配下才有可能实现组织学习的有效性与组织内部知识效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
双环学习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知识隐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荣成 王必好
知识共享是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但知识隐藏却在员工之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员工面临阻碍性压力时,这一现象特别明显。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压力认知交互理论,探讨阻碍性压力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以及阻碍性评价、辱虐型领导在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阻碍性压力对员工知识隐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阻碍性评价在阻碍性压力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起中介作用;辱虐型领导正向调节阻碍性压力与阻碍性评价之间的关系;辱虐型领导正向调节阻碍性评价在阻碍性压力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建议管理者要适当疏导员工对压力的认知,减少组织的知识隐藏行为,为共建知识型组织拓宽道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慧军 吕静
基于资源守恒理论,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等方法,构建并检验信任影响员工情绪耗竭的双路径模型。研究发现:(1)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对情绪耗竭均具有负向影响;(2)认知工作不安全感在认知信任与情绪耗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感工作不安全感在情感信任与情绪耗竭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交互影响员工情绪耗竭,高认知-低情感的信任组合对员工情绪耗竭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信任影响员工情绪耗竭的内在作用机制,为组织缓解员工情绪耗竭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笑峰 席酉民
基于社会交换、社会学习和调节焦点理论视角探讨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的道德人与道德管理者角色分别促进"员工—领导"和"员工—员工"积极互惠的形成,进而抑制员工知识隐藏;树立角色模范和沟通强化等领导活动有助于员工心理安全感和道德认同的提升;伦理型领导通过唤起员工促进型的调节焦点对员工知识隐藏产生影响,员工个体特质调节焦点调节了这一影响过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浩 黄剑
团队知识隐藏会对交互记忆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是交互记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为了揭示团队知识隐藏对交互记忆系统尤其对其行为要素的影响机理,本文整合了交互记忆系统理论和知识分享理论,以交互记忆系统为因变量,团队知识隐藏为自变量,团队情感信任为中介变量,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团队知识隐藏是交互记忆系统的阻碍因素,削弱了交互记忆系统的功能,并且不利于团队成员间信任关系,其中包括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的建立与维持。团队情感信任能够促进团队成员在信任彼此专长和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协调,并解释协调不畅的原因。研究揭示了交互记忆系统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发现了可信维度对协调维度的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魏峰 马玉洁
通过问卷调查我国长三角地区8家企业的120位团队领导和390位员工,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探讨领导领地行为与下属知识隐藏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领导领地行为对下属知识隐藏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人际信任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团队竞争氛围不仅调节了领导领地行为与下属知识隐藏之间的关系,也调节了团队人际信任在领导领地行为和下属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揭示了领导领地行为对下属知识隐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充实了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研究,为实践中从领导者层面出发抑制知识隐藏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马臻 张艳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在线健康社区中用户主观知识隐藏行为的形成路径,对在线健康社区的用户管理和服务运营等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从使能和抑能的双重分析视角出发,以计划行为理论、解释水平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梳理出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研究模型。以"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网""39健康网"等在线健康社区为数据来源,通过"情境实验+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380份有效样本数据并利用SmartPLS 2. 0检验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用户的感知隐私风险正向促进主观健康知识隐藏意愿,感知社交收益负向抑制主观健康知识隐藏意愿。隐私关注正向影响感知隐私风险,社区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隐私风险。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均正向促进感知社交收益。健康共享自我效能负向抑制主观健康知识隐藏行为,主观健康隐藏意愿正向影响主观健康知识隐藏行为,健康知识素养对主观健康知识隐藏行为影响不显著。性别能调节感知隐私风险对主观健康知识隐藏意愿的影响,亦能调节健康共享自我效能对主观健康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用户 知识行为 知识隐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士健 孙专专 刘新民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员工社会网络对知识隐藏和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及知识势差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员工社会网络对其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隐藏在社会网络与个体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知识势差在社会网络与个体创造力之间、社会网络与知识隐藏之间起调节效应,并且在社会网络与知识隐藏之间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知识隐藏实现。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个体创造力 知识隐藏 知识势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天茹 贺爱忠
现有关于知识共享等积极知识活动的研究日渐成熟,但实践效果却差强人意,知识隐藏等消极知识活动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新热点。为了探究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以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为整体逻辑,构建了职场排斥通过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作用于知识隐藏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探讨宽恕氛围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针对中国本土企业员工收集了639份有效问卷,利用Mplu s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 st r ap、潜调节结构模型法对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存在正向影响;(2)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分别在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宽恕氛围通过缓和职场排斥对关系认同的负向影响进而对链式中介路径起调节作用,即宽恕氛围越高,职场排斥对关系认同的负向影响越弱,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越弱。从理性角度出发重新探究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影响机理是对以往研究的补充与丰富,启示管理者们在激励员工实施知识共享活动的同时,要注意采取措施抑制知识隐藏等消极知识活动,从而激活组织员工对知识资源的创造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红丹 刘微微
知识隐藏是指组织中的个体面对同事的知识请求故意进行隐瞒的行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综述主要基于定性研究方法,依靠作者的主观意愿构建理论框架,缺乏量化的客观分析。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期刊上的关于知识隐藏的国外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citespace4.0可视化软件,梳理了知识隐藏研究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和作者共现分析等多个维度,以期把握知识隐藏研究的基本现状;结合高频关键词分析,提取了知识隐藏研究的基础概念、结构测量、理论支撑、影响因子和作用机制五大主题,厘清了知识隐藏研究的演化脉络。结论是:(1)2007年之前,国外核心期刊发表35篇,知识隐藏处于现象描述的阶段,尚未发展为独立的研究主题;(2)2008—2013年,47篇文献主要聚焦于知识隐藏的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等方面,知识隐藏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3)2014—2019年,在131篇文献中,各类新兴结果变量及其影响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知识隐藏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尽管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如跨文化研究匮乏、理论视角狭隘、结果稳健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融合文化因素、拓展理论视角、增强结果稳健性等建议。
关键词:
知识隐藏 知识图谱 知识分享 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