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9)
2023(14510)
2022(12945)
2021(12209)
2020(10427)
2019(24018)
2018(23774)
2017(46548)
2016(25052)
2015(27871)
2014(27403)
2013(27069)
2012(24259)
2011(21740)
2010(21775)
2009(20453)
2008(19656)
2007(17012)
2006(14941)
2005(13283)
作者
(69509)
(57260)
(57074)
(54507)
(36634)
(27504)
(26151)
(22534)
(21772)
(20666)
(19547)
(19411)
(18142)
(18007)
(17896)
(17685)
(17123)
(16984)
(16360)
(16338)
(14048)
(13996)
(13970)
(13241)
(12969)
(12756)
(12749)
(12658)
(11594)
(11135)
学科
(93744)
经济(93633)
管理(69871)
(67063)
(55673)
企业(55673)
方法(46400)
数学(40503)
数学方法(39848)
(27844)
中国(25985)
(23502)
(21841)
税收(20387)
(20219)
业经(20126)
(20110)
(19577)
(17904)
银行(17867)
地方(17738)
理论(17477)
(17050)
贸易(17035)
(16786)
(16737)
财务(16707)
财务管理(16677)
(16426)
企业财务(15754)
机构
大学(339422)
学院(338397)
管理(135435)
(130476)
经济(127579)
理学(117075)
理学院(115839)
管理学(113406)
管理学院(112814)
研究(108470)
中国(85862)
(71978)
(68145)
科学(67921)
(53804)
财经(53016)
(51334)
中心(49587)
(49560)
业大(49316)
研究所(48659)
(48077)
北京(45642)
(42947)
师范(42565)
(40602)
农业(40157)
财经大学(39498)
(39469)
经济学(38905)
基金
项目(231618)
科学(181745)
研究(169066)
基金(168275)
(146060)
国家(144858)
科学基金(125061)
社会(105362)
社会科(99830)
社会科学(99806)
(90196)
基金项目(88712)
自然(82436)
自然科(80581)
自然科学(80564)
自然科学基金(79022)
教育(77807)
(75938)
资助(70937)
编号(70120)
成果(56743)
重点(51306)
(50421)
(48027)
(47667)
课题(47122)
创新(44712)
科研(44588)
项目编号(44230)
大学(43545)
期刊
(138642)
经济(138642)
研究(106648)
中国(62355)
学报(53028)
(51062)
管理(48793)
科学(47607)
(45892)
大学(39781)
教育(37387)
学学(37366)
(34602)
金融(34602)
农业(31391)
技术(29373)
财经(24310)
经济研究(23277)
业经(22631)
(20525)
图书(17801)
问题(17335)
理论(16983)
(16966)
(16451)
技术经济(16115)
统计(16074)
(15949)
实践(15777)
(15777)
共检索到501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乔伟  锁凌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乔伟  锁凌燕  
个人所得税递延政策一直被视作撬动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有力杠杆,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贴现效用模型,认为对于理性消费者而言,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会提升终身效用,消费者具有购买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内在动力。但是,经验事实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消费者是有限理性的,存在自我控制认知偏差,时间偏好具有动态不一致性,其行为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性的条件下,消费者对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意愿和购买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生何种变化,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二元心理系统假说"构建了准双曲线贴现效用模型,认为个体的短视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会导致消费者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量明显小于时间一致性条件下的最优需求量,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被削弱。通过个税递延优惠政策撬动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在机制设计、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颖  
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的特征大大改变了传统跨期决策问题的面貌,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会影响退休决策,而退休决策是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章将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性引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分析,详细分析了两期模型,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危素玉  
我国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启动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且采取了国外非常典型的EET模式,旨在利用税收优惠方式鼓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目前的税优设计还存在激励参保人群覆盖面窄、累退效应等问题,我国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税优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最终实现试点在全国的推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振翔  王亚柯  王珊珊  孙守纪  
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对建设高质量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一次有益探索,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分析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参保人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保者退休后的收入和消费都得到了提高。退休前收入越高、期望寿命越低的参保人,退休后商业养老保险收入提高越显著;且女性商业养老保险收入的增加低于男性。对参保者来说,商业养老保险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税收优惠带来的收益较少。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可以提升商业养老保险账户收益,降低亏损风险,参保人根据无风险收益率、工资增长率、年龄和养老目标基金的风险选取最优投资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鹏  张子欣  
本文利用养老金替代率等指标,构建养老保障水平测算模型,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现有政策条件下,EET模式和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都不高,不同收入、不同性别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有较大差异。两种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总替代率和净替代率随收入的提高逐渐降低,总相对水平和净相对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上升;男性的养老保障水平高于女性;对中等收入和较高收入群体而言,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高于EET模式,高收入群体EET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更高,且收入越高,EET模式和TEE模式间养老保障水平的差异越小。政策调整模拟结果表明,提高缴费上限和领取年龄、降低领取税率有助于提升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因此,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方案,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强化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持续推进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危素玉  
(一)引入TEE模式以扩大参保人群范围只有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税优政策,广泛参与到商业养老保险中,才可能真正推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发展。为此,要逐步扩大参保人群覆盖范围。从国际经验来看,德国里斯特养老金中,政府除了采取EET模式,还提供了直接补贴的方式,来鼓励低收入人群、无固定职业的人群参与商业养老保险。但在我国,采取政府直接发放补贴的方式,可能不太合适。因为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与德国存在较大差异,德国为"橄榄型",中产阶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鑫  孙立娟  
基于2017年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职工对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超过40%的职工有意愿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经济购买力、教育程度以及对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职工的购买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养老规划意识的不足,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子女养老的过度依赖降低了职工的购买意愿。房产的增加对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参保需求呈现负向关联。在不同性质单位职工之间,影响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因素也存在群体差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建再  胡炳志  代宝珍  
本文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个税政策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养老保险个税递延的税式支出模型和替代率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对不同参数假设下的替代率和税式支出现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商业养老保险的个税递延对财政收入影响小,政府较小的税收让利可使商业养老保险达到较高的替代率水平。本文认为应从国家层面,减轻商业养老保险的个税负担,积极推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发展,以促进老龄化社会的和谐稳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祥佑  许莉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投保人既可以享受即期低税率的优惠,又可以获得跨期税率差异的收益,改善自身的福利水平。允许保费税前列支,相当于国家对投保人的一部分应税收入放弃了征税权,将降低即期税收收入,恶化当期政府的福利水平。由第三支柱承担一部分工资替代率比完全由第一支柱承担更有效率,有助于改善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国家实施个税递延是用即期较小的税收收入减少,换取未来较大的养老支出。在递延绩效无法折现的条件下,国家应通过立法促使政府启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祥佑  
为降低全社会对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依赖程度,增强制度的可调整性,我国亟需发展个人养老保险。通过让中高收入者承担一部分自我养老责任,国家可以集中财力做好低收入者的养老保障,使其成为个税递延税收优惠政策的最终受惠者。因此,社保制度第一支柱应坚持公平优先,第三支柱则应坚持效率优先。个税递延税收优惠能激励中高收入者投保个人养老保险,但也存在收入逆向调节的累退效应。然而只要能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社会应当容忍个税递延累退效应的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中国正在积极地完善三支柱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险个税递延优惠政策出台的共识基础已初步具备人口老龄化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给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各个方面都带来重大影响,对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所带来的冲击更是直接而深远。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之间求取平衡,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雅丽  刘洋  
我国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国务院办公厅在2008年12月8日颁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研究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的政策建议,正是肯定和确认了补充型养老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柯甫榕  涂东阳  钱敏  
在我国,试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政策环境越来越明朗,现实必要性也愈加突出在2012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针对保险监管年度工作重点,表示要突出抓好三件事,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包含其中。今年6月28~30日,保监会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洁  
2018年4月,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印发《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该政策的出台,在调动个人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趋势、提高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