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3)
2023(9031)
2022(7743)
2021(7420)
2020(6211)
2019(14227)
2018(13941)
2017(26806)
2016(14774)
2015(16291)
2014(16272)
2013(15904)
2012(15255)
2011(13908)
2010(14539)
2009(13292)
2008(13806)
2007(12551)
2006(11332)
2005(10465)
作者
(44014)
(36706)
(36515)
(34923)
(23900)
(17762)
(16681)
(14079)
(13939)
(13737)
(12656)
(12483)
(12141)
(11902)
(11829)
(11277)
(10942)
(10905)
(10863)
(10723)
(9366)
(9178)
(9094)
(8513)
(8418)
(8411)
(8303)
(8206)
(7565)
(7484)
学科
(56293)
经济(56223)
管理(40851)
(38515)
(31688)
企业(31688)
方法(23729)
数学(20285)
数学方法(19805)
(15866)
(15838)
中国(15351)
(14525)
(12715)
贸易(12708)
(12395)
(12389)
业经(11456)
(11194)
理论(10882)
(10647)
银行(10621)
(10166)
(10084)
金融(10082)
地方(10034)
农业(9824)
(9509)
财务(9474)
财务管理(9451)
机构
大学(212672)
学院(211000)
(83745)
经济(81743)
研究(78051)
管理(75074)
理学(63511)
理学院(62683)
管理学(61133)
管理学院(60717)
中国(60415)
科学(48471)
(46201)
(42772)
(41399)
(38298)
研究所(37333)
中心(35376)
(34028)
财经(32690)
业大(30987)
农业(30232)
(29687)
北京(29478)
(29438)
师范(29121)
(27944)
(27069)
经济学(25636)
财经大学(24217)
基金
项目(133500)
科学(104351)
基金(96878)
研究(95546)
(85952)
国家(85222)
科学基金(71481)
社会(58907)
社会科(55789)
社会科学(55772)
(50878)
基金项目(49087)
自然(47363)
自然科(46348)
自然科学(46330)
自然科学基金(45508)
教育(45105)
(44185)
资助(42047)
编号(38093)
成果(33775)
重点(30848)
(29873)
(27966)
课题(27861)
(26958)
(26487)
科研(25673)
创新(25280)
教育部(25250)
期刊
(96569)
经济(96569)
研究(66653)
中国(46207)
学报(37294)
(35462)
(33408)
科学(32975)
管理(29942)
大学(27962)
教育(27687)
学学(26082)
(25944)
金融(25944)
农业(23881)
技术(18196)
财经(16560)
经济研究(15968)
(14266)
业经(13998)
(12767)
(12401)
问题(11946)
国际(11427)
(11363)
统计(10478)
图书(10402)
世界(9984)
理论(9809)
技术经济(9773)
共检索到335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旭东  李晓华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共同获得了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获此殊荣的原因之一是在其1977年的经典论文中提出了经济政策中存在时间一致性问题。该理论在货币政策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对货币政策中的时间不一致性研究做一综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谭旭东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的最新发展。首先简要介绍 Barro 和Gordon 框架下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会导致通胀倾向。接下来详细阐释了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并对事先承诺和相机抉择情形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相机抉择下存在稳定倾向,最后指出了改进相机抉择均衡的方法,并进行小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旭东  
本文对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模型加以修正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的提高,其有效性也相应提高。因此,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对于提高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刘枭  
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导致了政策的可信性问题,这已为实践所证明。本文提出,货币政策透明度以其声誉效应为基础,对时间不一致性形成双重约束:正向约束与逆向约束,正向约束,是限制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倾向;而逆向约束,是克服中央银行在反时间不一致性中的过度保守倾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谭旭东  
2007年3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改变了前几年平稳的运行格局,持续攀升,已连续12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其中8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超过6%,这已经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中国当前物价上涨性质及走势的判断,对于当前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业界仍然存在着争论。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更多地是从流动性过剩的角度来予以分析。本文另辟蹊径,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视角来剖析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兼评1993—1996年"软着陆"中所实行的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若雪  全骐  
通过梳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我们发现基础货币投放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在大部分时间是不一致的。利用2000年至2013年的月度数据以及结构性VAR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证明,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是负相关的。这说明央行难以有效调控基础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其他政策工具。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是适应于外汇流动情况和外汇占款变化的被动调整,也与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以数量调控和直接调控为主有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少斌  刘朝阳  
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周期现象后,对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的时间动态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虽能对经济周期现象做出某些反应,但仍存在反应不足、反应过度和滞后性等问题,在分析了时间动态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春吉  
文章在Barro和Gordon(1983)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并用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GDP的季度数据来检验中国的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问题。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问题是存在的,中央银行迫于政府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而采取相机决策会带来较高的通货膨胀倾向,而由此造成的通货膨胀意外对实际产出的促进作用有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红驹  
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可能存在动态不一致性。如果中央银行预先公布了保持低通胀的最优货币政策,但在随后的执行过程中,企图利用公众已经形成的低通货膨胀预期,执行完全相机抉择的政策,那么公众的理性选择是根据中央银行的最优化问题,重新确定自己的预期通货膨胀,使中央银行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欧阳矩华  
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 ,即 Barro-Gordon的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模型 ;然后简单分析了几种防范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的理论模型和 Walsh的委托代理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 Svensson提出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一种防范动态不一致性的典型制度安排 ,而这种制度安排吸取了两种货币政策规范的优点 ,在许多国家的实践中被证明是成功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路继业  Najid Ahmad  张冲  
本文以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公众因事前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为核心,在新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运用主从博弈方法,对时间不一致性货币政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事前利益冲突是导致时间不一致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政策内生化建模的重要途径;第二,主从博弈能将事前利益冲突、序贯政策制定与理性预期引入模型,并对时间不一致性政策理论建模有重要意义;第三,模型构建应考虑目标差异、状态变量转移动态、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体制间的传导关系,使模型具有均衡解,并能分析解的经济性质;第四,增强可信性是解决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关键,一国应利用汇率和利率政策建立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承诺机制"或"名义锚",从而促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阳  
动态不一致性是指政府公开宣布的货币政策计划与执行的计划之间相分离。相机抉择的政策制订者总想从事短期行动 ,这与经济的最佳长期利益不一致。政府与公众根据预期影响经济的过程进行博弈 ,当存在政府与公众预期时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它对经济福利的影响最重要的在于政府政策要建立信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结银  
经验证据表明,很多国家都很难严格执行既定的气候政策。从理论上证明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在经济剩余、政府税收收入和碳排放的负外部性等多重目标约束条件下,实施碳税政策时会产生时间不一致现象。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公共资金的边际成本,由于企业投资的不可逆转性和沉淀性,相对社会最优而言政府也会在事后降低碳税率,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费和更多的碳排放。为克服时间不一致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建议政府应建立独立的碳排放管制机构,对碳税政策做出可置信的承诺,改变电源结构,鼓励减排技术的投资,完善碳交易市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诚  马捷  
take-it-or-leave-it式的环保政策是指,政府规定“如果企业达到既定的环保指标,就继续经营;否则,就关闭它。”本文证明,以社会福利最大化选择为标准的环保政策是时间不一致的。执行零社会福利选择为标准的环保政策才是政府的(Subgame PerfectNash)均衡战略,而且,它是惟一的。我们还讨论了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宁  
虽然国内文献证明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于我国流动性持续过剩的原因,或者我国货币政策持续扩张的原因,则很少给予理论解释。通过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发现无论是长期动态还是短期动态,我国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季度数据和Barro-Gordon模型的含义都是一致的。因此,我国存在用货币政策推高经济增长的行为。这一行为提高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并导致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产生正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