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8)
- 2023(17435)
- 2022(14594)
- 2021(13219)
- 2020(11092)
- 2019(25123)
- 2018(24572)
- 2017(47304)
- 2016(25429)
- 2015(28695)
- 2014(28713)
- 2013(28573)
- 2012(26267)
- 2011(23720)
- 2010(24314)
- 2009(23098)
- 2008(22932)
- 2007(20784)
- 2006(18594)
- 2005(17170)
- 学科
- 济(130317)
- 经济(130186)
- 业(93592)
- 管理(85017)
- 企(82012)
- 企业(82012)
- 方法(48801)
- 数学(39131)
- 数学方法(38833)
- 农(35570)
- 业经(34921)
- 中国(33458)
- 财(32933)
- 地方(29988)
- 农业(24773)
- 制(23065)
- 务(22740)
- 财务(22685)
- 财务管理(22643)
- 学(21740)
- 贸(21673)
- 贸易(21660)
- 企业财务(21316)
- 易(20924)
- 技术(20653)
- 和(20368)
- 理论(19586)
- 银(18071)
- 银行(18039)
- 策(17958)
- 机构
- 学院(378468)
- 大学(371046)
- 济(166440)
- 经济(163196)
- 管理(145723)
- 研究(128416)
- 理学(124051)
- 理学院(122663)
- 管理学(120839)
- 管理学院(120134)
- 中国(99859)
- 京(78036)
- 财(76035)
- 科学(75797)
- 所(65708)
- 农(63029)
- 财经(59806)
- 江(59203)
- 研究所(58855)
- 中心(58177)
- 经(54016)
- 业大(52140)
- 经济学(51107)
- 北京(49539)
- 农业(49279)
- 范(48203)
- 师范(47781)
- 州(47034)
- 经济学院(45871)
- 院(45483)
- 基金
- 项目(237694)
- 科学(188418)
- 研究(176757)
- 基金(171720)
- 家(147731)
- 国家(146375)
- 科学基金(126810)
- 社会(114532)
- 社会科(108590)
- 社会科学(108562)
- 省(95030)
- 基金项目(90598)
- 教育(80311)
- 自然(79555)
- 划(78050)
- 自然科(77730)
- 自然科学(77709)
- 自然科学基金(76357)
- 编号(71534)
- 资助(69461)
- 成果(57521)
- 发(56228)
- 重点(53407)
- 部(52157)
- 创(51854)
- 课题(49711)
- 创新(47793)
- 国家社会(47011)
- 业(46586)
- 发展(45867)
- 期刊
- 济(199724)
- 经济(199724)
- 研究(114519)
- 中国(76114)
- 财(61922)
- 农(59260)
- 管理(58708)
- 学报(52210)
- 科学(51295)
- 农业(40139)
- 大学(39798)
- 学学(37758)
- 融(37255)
- 金融(37255)
- 教育(36820)
- 技术(36815)
- 业经(33835)
- 经济研究(31826)
- 财经(30632)
- 经(26582)
- 问题(25477)
- 业(23307)
- 技术经济(22272)
- 贸(20569)
- 商业(19522)
- 世界(19277)
- 现代(18339)
- 统计(17863)
- 国际(17763)
- 策(16811)
共检索到583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文富 徐凤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本文实证分析了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关系,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深入分析物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并验证了物流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一些弊端和不足,有助于实现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从不协调到协调、或从一般协调到高水平协调的良性循环效果,促进整体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空间计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云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等数量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我国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物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同时,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引发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我国物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投入产出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闫葳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利用实证手段深入分析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全国以及分区域角度分别对此进行了研究,选取上海、河南以及重庆分别代表东、中、西部地区,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物流业 区域经济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对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也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并应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来定量测度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物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相关性 灰色系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同步推动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莫凤莹
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奢侈品消费和物流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论表明,物流业发展和奢侈品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整体而言,物流业发展对奢侈品消费呈现正向作用。从第1期到第5期,物流业发展显著促进了奢侈品消费增长,且促进作用递增。但到第6期,物流业促进奢侈品消费增长的作用开始递减,但整体促进作用仍然较大。物流业发展对奢侈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同时,奢侈品消费增长也促进了物流业发展。从第1期到第4期,奢侈品消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作用递增,但递增幅度较小。但到第5期,奢侈品消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开始递减,但递减幅度较小,奢侈品消费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较为平稳。方差分解表明,物流业对奢侈品消费的解释贡献度以及奢侈品消费对物流业的解释贡献度均呈递增趋势。从贡献度大小来看,物流业对奢侈品消费的贡献较奢侈品对物流业的贡献度大。
关键词:
物流业 奢侈品消费 VAR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甘信华 刘峰
以物流业和三次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理论的模型和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物流业与三个产业发展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看,中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之间呈现出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发展趋势,短期波动也起着正的影响作用;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看,中国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单向的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有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柏青 卢珍珍 李丹
本文基于哈肯模型及我国1996-2011年29个省市的物流业、第三产业和我国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 8.0软件的实际操作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通过对物流业、第三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进行两两检验分析以及对序参量的检验,研究了物流业发展状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系统的序参量,并与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较高的协同性,物流业的发展能较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建
政府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政府对自身进行的深入改革,经济发展是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在致变因素,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文章旨在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政府管理创新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政府管理创新 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光
为深入研究物流业对推动国民经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首先对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市场供需调节、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的作用与贡献,并运用投入产出法对自2002-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对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具有强劲的推动力和推动效应。
关键词:
物流业 国民经济 推动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朋飞
在阐述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1996-2012年中国的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借助动态耦合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演化态势。结果表明:1996-2012年间,中国物流业综合指数先是缓慢下降然后又快速上升,而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耦合演化态势来看,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1996-2001年从低级共生向协调发展过度和2002-2012年协调发展两个阶段。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动态耦合 中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毅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我国顺势推出了碳金融服务,这一举措盘活了碳排放资源,使得物流企业能够将剩余碳排放量用于交易,从而获得更多金融资金支持。因此,物流企业将通过多种措施达成节能减排目标,从而使其为获得更多金融资金而进行低碳化发展。然而目前,碳金融能否切实促进低碳化发展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碳中和目标下碳金融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以期为传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贷款融资率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中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贷款利率在滞后一期中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股票融资率在滞后四期中将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碳排放交易水平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碳排放交易水平显著正向作用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滞后一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显著负向作用于碳排放交易水平,滞后二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显著正向作用于碳排放交易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绩才 吴坚
根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浙江省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浙江省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物流周转量、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物流业产值的不断增加;但现代物流业仍处在初级阶段,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应进一步寻求物流产业的整合集聚和优化升级。
关键词:
协整 格兰杰因果关系 物流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翁启伟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政府对于各行业的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物流产业本身虽然会造成大量碳排放,但也能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运输效率,进而节省能源,因此,如何科学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无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深入阐释二者关系,为政府优化物流企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二者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其中2007-2009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010-2019年增速较快,达到较高发展水平。我国经济低碳化水平较高且增速较快,2010-2011年低碳化水平虽然显著降低,但2012年后便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到2019年达到较高水平。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明显升高,2008-2009年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达到低谷,但随后升至较高水平。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的协调性上升明显,通常物流产业发展进程较经济低碳化更为滞后,随着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二者协调性不断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