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2)
2023(6931)
2022(5850)
2021(5355)
2020(4224)
2019(9019)
2018(8841)
2017(16598)
2016(8642)
2015(9277)
2014(8782)
2013(8182)
2012(7200)
2011(6693)
2010(6687)
2009(6439)
2008(6073)
2007(5446)
2006(4871)
2005(4171)
作者
(22766)
(19177)
(18920)
(18036)
(11967)
(9220)
(8623)
(7345)
(7159)
(6568)
(6479)
(6426)
(5938)
(5903)
(5738)
(5686)
(5613)
(5546)
(5510)
(5381)
(4684)
(4594)
(4391)
(4382)
(4330)
(4104)
(4086)
(3998)
(3745)
(3735)
学科
(38681)
经济(38536)
管理(22897)
(19137)
(17302)
企业(17302)
方法(14348)
地方(11501)
中国(10680)
业经(10560)
(10218)
理论(9710)
数学(9677)
数学方法(9555)
(8881)
(8550)
地方经济(7467)
(7371)
农业(6698)
环境(6442)
(5745)
(5328)
贸易(5326)
教育(5133)
(5076)
(5058)
(5013)
金融(5011)
(5002)
经济理论(4729)
机构
学院(120366)
大学(118451)
(47612)
经济(46578)
管理(45124)
研究(39931)
理学(39449)
理学院(38914)
管理学(38168)
管理学院(37934)
中国(29098)
科学(24956)
(24099)
(21958)
(19244)
(18616)
师范(18496)
中心(18000)
财经(17666)
(17567)
研究所(17558)
(15886)
(15361)
经济学(15038)
师范大学(14951)
业大(14916)
(14631)
北京(14592)
(14288)
经济学院(13353)
基金
项目(82943)
科学(67301)
研究(63066)
基金(60537)
(52170)
国家(51727)
科学基金(45347)
社会(43392)
社会科(39943)
社会科学(39933)
(33241)
基金项目(32006)
教育(28926)
(27709)
自然(27550)
自然科(26920)
自然科学(26915)
编号(26540)
自然科学基金(26417)
资助(22784)
成果(21014)
重点(19286)
(19023)
课题(18199)
(17811)
国家社会(17546)
(17522)
创新(16268)
项目编号(16085)
科研(15705)
期刊
(56197)
经济(56197)
研究(34965)
中国(22137)
科学(16992)
(16493)
学报(16264)
管理(16031)
教育(15824)
(14508)
大学(12409)
学学(11630)
农业(10135)
业经(10047)
经济研究(9391)
技术(9272)
财经(8717)
(7986)
金融(7986)
(7612)
问题(6586)
资源(6567)
商业(6271)
(5589)
图书(5577)
科技(5417)
(5329)
现代(5318)
统计(5065)
(4964)
共检索到172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喜珍  
老龄社会是基于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辩证统一的人口年龄结构运动形式,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人口结构变迁的结果。个体发展具有时年性,社会发展也具有时年性。时年的递进是个体生命的进阶和社会年龄结构演进的有机统一。"先富后老"和"未富先老"的区分反映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在具体的社会时空运动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主体实践的健康时空型制的终极目标,是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在人口结构老龄化背景下的时代拓展和实践创新。它以老龄健康权利保障为核心,以老龄民生幸福及健康老龄化为价值旨归;以老年主体性、代际互动性、社会发展性为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孟祝  李珺  
基于老龄化不断加深与推进社会治理趋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结合我国老年教育实践的现实情形与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为促使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得以发展、完善,有必要从老年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出发,融入社会治理理念,通过优化一方牵头、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健全协商对话、良性互动的老年教育工作机制,确立保留存量、做足增量的老年教育发展思路,以及制定符合国情、权责明晰的老年教育法规条例,助益老年教育事业与老龄事业的持续有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惠  
积极老龄化理论认为,人口老龄化象征着人类社会的成熟,老年人口是社会的重要资源,他们的经验、智慧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应促进其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其潜能,参与社会建设,并保障其各项权利和机会。为此,老年教育工作应该在该理论指导下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福利救济观转向适应与潜能开发教育观;从兴趣爱好培养转向促进"健康、参与和保障";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红霞  冯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闲暇教育重要性日渐突出,以"健康、参与、保障"为特征的积极老龄化观念有利于改变老年人的传统心态,丰富老年人的人生体验,拓宽老年闲暇教育内容,丰富老年闲暇教育形式。在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发展老年闲暇教育,不仅需要老年人立足于自身的闲暇学习需求,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积极老龄化教育观,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重视,多种渠道给予保障,丰富老年闲暇教育内容,更要发挥高校和社区老年社团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马瑞廷  
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人口更多,且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存量丰富。有效开发与利用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对于补充劳动力短缺、促进经济增长、减轻社会负担、构建和谐社会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产性老龄化的视角分析我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制约因素以及开发策略,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推进延迟退休政策;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观;构建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丰富培训内容等措施,积极应对老龄化,促进生产性老龄社会的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袁希  
积极老龄化发展理念是"健康、参与、保障"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以积极老龄化为分析视角,研究我国老年教育问题,既能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也体现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老年教育的价值观正在由"闲暇教育"逐步转变为"实用技术教育",文化理念由"老年文化"逐步转变为"青年文化",而在工作实际中却存在社会知晓度不够高、管理机制不尽完善、专业化水平较低、相关法律缺失等问题。为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加大宣传力度,达成社会共识;全面统筹协调,优化管理机制;加强教育供给,满足多元需求;强化法治思维,完善教育立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艳英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有效满足市场养老需求,成为当前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首要举措。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让保险业积极参与养老产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深入探究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及影响养老产业发展的因素,阐述保险业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并说明保险业参与养老产业的举措及成效。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给出两者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俊龙  申远  王鸿江  
本文从健康老龄化视域分析地方政府主导的"医养结合"模式实践效果及社会机构主导的"医养结合"模式成效,发现政府推进的"医养结合模式"实践效果较好,获得了制度效应、规模效应、系统效应;机构医养结合模式主要是互惠性效应,养老服务实践中取得一些成果,但是仅产生一些局部效应。在对我国医养结合模式实践效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需要在健康老龄化视域下,创新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产业服务模式,建立政府、社会与市场协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产业市场,创立政府兜底结合社会养老和市场养老的倒三角系统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李红霞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更为严峻,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1亿。"积极老龄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老龄化的新理论和发展战略。本文通过分析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进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包括大力宣传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激发老年人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热情、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制建设、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再就业的制度保障、构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等五项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丹下博文  李晓晖  
随着人口少子化、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日本出现了一个"购物弱者"群体,原有的购物场所、交通设施等方面的服务已不能满足这一群体的需要。为此,应该发展一种能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模式,充分利用已经存在但功能单一的服务设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制作购物者居住图,制定不同区域的应对措施,提高输送路线使用效率,积极引用IT技术,有效利用社会闲置设备,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并加强产业之间的合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建国   刘子琼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域,利用我国2002—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阻碍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社会保障支出由于城镇偏向性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共同富裕存在“逆推效应”,但二者交互作用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抑制效应,即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有效削弱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共同富裕的压力;(2)异质性检验表明,社会保障支出抑制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仅对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3)从支出结构看,社会救济支出、社会福利支出以及社会保险支出均显著削弱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改善人口结构、优化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结构等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切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李红霞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继续教育能够开发老年人积极发展的潜能,提高老年人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能力,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家要从战略层面上重视老年继续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积极老龄化的认识,了解继续教育对积极老龄化的作用,赋予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等各种权利,创新老年继续教育形式,保障老年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运华   冯玉莹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未来老年人养老质量的保障,也体现了老年人对未来老年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但对该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实证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基于医养结合的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原则,对构建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发现目前嵌入式养老机构重在养老轻在医疗,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存在着衔接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医护人员的服务主体不够专业、服务项目不够落实、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资源整合碎片化以及机构管理的多头监管等问题。研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我国医养结合的嵌入式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实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芳  何逍遥  曹传碧  
人口老龄化时代下,国家不断优化养老产业整体布局并鼓励各行业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养老产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政策导向下,保险行业与养老产业融合成为趋势,寿险企业作为保险行业布局养老产业的主体已通过多途径参与养老产业并形成不同的参与模式。本文在梳理了寿险企业参与养老产业的三种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剖析在融合过程中寿险企业面临数据共享障碍、提供的养老产品服务与市场需求存在缺口和参与养老产业面临内外部因素制约的问题,提出寿险企业要利用保险科技赋能行业间数据共享、创新养老保险产品与增值服务满足需求扩容、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控与风险机制建设,政府可以发挥"中间人"作用、优化寿险企业养老产品服务的政策导向、监管实时营造公平合作环境,医疗、健康管理机构也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明确医疗成本核算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及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参与质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苗  柴培培  
目的:分析全国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为人口老龄化视域下优化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方法以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与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配置的协调关系。结果:(1)考虑人口老龄化因素和财政拨款,全国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的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值提升,纯技术效率均值下降。(2) 2018—2019年人口老龄化与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整体协调发展度优于2015—2017年;各省份协调发展度呈现相对稳定、缓慢下降、逐步上升、上下波动等多形态现况。结论:人口老龄化对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有影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各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不均衡;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与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协调发展度有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