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5)
2023(5089)
2022(4520)
2021(4214)
2020(3700)
2019(8919)
2018(8962)
2017(17465)
2016(9479)
2015(10555)
2014(10371)
2013(9871)
2012(8787)
2011(7829)
2010(8038)
2009(7095)
2008(6788)
2007(5754)
2006(4924)
2005(4330)
作者
(25205)
(21102)
(20983)
(20166)
(13520)
(9984)
(9683)
(8375)
(7976)
(7583)
(7302)
(7170)
(6699)
(6697)
(6562)
(6456)
(6315)
(6100)
(6097)
(6073)
(5236)
(5163)
(5155)
(4962)
(4864)
(4706)
(4692)
(4523)
(4205)
(4145)
学科
(39853)
经济(39826)
管理(24895)
(23025)
方法(22417)
数学(20264)
数学方法(19744)
(19452)
企业(19452)
中国(9508)
(8673)
业经(8085)
理论(7859)
(7676)
(7401)
地方(6642)
(6121)
贸易(6117)
(5946)
农业(5838)
技术(5629)
(5554)
环境(5357)
(5143)
(4968)
(4953)
金融(4953)
(4926)
教学(4924)
银行(4924)
机构
大学(126473)
学院(125680)
管理(51622)
(50320)
经济(49338)
理学(45542)
理学院(45058)
管理学(43813)
管理学院(43606)
研究(39639)
中国(29740)
(26531)
科学(25285)
(21436)
(19530)
中心(18747)
(18617)
业大(18487)
研究所(17988)
(17701)
财经(17643)
(16582)
北京(16519)
师范(16419)
(16196)
经济学(15451)
农业(14588)
(14321)
(14122)
经济学院(14005)
基金
项目(89722)
科学(71414)
基金(65803)
研究(63917)
(57642)
国家(57240)
科学基金(50030)
社会(40050)
社会科(38180)
社会科学(38170)
(35208)
基金项目(34691)
自然(33839)
自然科(33150)
自然科学(33147)
自然科学基金(32511)
教育(30779)
(29914)
资助(27747)
编号(26303)
重点(20466)
成果(20395)
(19560)
(19186)
(18659)
创新(17823)
科研(17582)
课题(17459)
大学(17024)
教育部(17002)
期刊
(49851)
经济(49851)
研究(32731)
中国(23327)
管理(19256)
学报(18228)
科学(17580)
(15532)
(15520)
教育(15270)
大学(14077)
技术(13532)
学学(13014)
农业(10919)
统计(9021)
(8469)
金融(8469)
经济研究(8332)
(8068)
财经(7754)
图书(7723)
业经(7710)
决策(7294)
技术经济(6840)
(6699)
(6616)
资源(6294)
问题(6162)
科技(5716)
商业(5579)
共检索到175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新保  朱建军  陈建群  
虽然相对传统的GIS数据模型而言,人们对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大量的时空数据模型已经被提出了。在综述已有时空数据模型时,就如何区别时空数据模型的异同,众多研究人员和学者更多地是比较模型优缺点或罗列和陈述各模型针对某一案例的实践和应用,而没有阐述模型间的本质区别,没有过多地解释模型扩展及其关联性,也就无法跟踪已有模型的扩展、变异和发展趋势,最终导致在选择模型的应用、实践和整合其他非-时空数据模型时,不能做出最优抉择。与众多相关时空数据模型的综述文献不同,本文进一步提升和归纳已有模型,主要集中叙述众多相关时空数据模型的扩展和关联性,阐述模型间的本质区别,呈现模型的演变过程,从而为人们在应用和实践时空数据模型时提供科学的指导,为模型的扩展和新模型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履华  孙在宏  曲欣  吴长彬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面体混合的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并对三维地籍的变更及时空关系进行研究,为三维地籍管理提供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三维地籍数据模型的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拓扑关系和时空关系设计,并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1)面体混合的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具有逻辑明确、检索方便、运算简单且易于维护等特点,解决了传统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在展示效率、拓扑和空间分析等方面的不足;(2)面体混合的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基于现有二维地籍数据结构进行扩展,兼容性好、实现成本低;(3)采用二维驱动的三维地籍变更方法,并基于改进的基态修正时空数据模型,实现三维地籍产权体的动态更新和历史关系管理,将三维地籍管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青青  龙志和  
文章将局部空间相关性和时间序列相关性引入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框架,提出时空相关面板数据模型。在模型估计上,为克服极大似然估计法(ML)在运算上的困难,文章提出采用等权重GMM和最优权重GMM估计方法估计模型误差项方差系数及序列相关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估计模型参数,解决了经济计量实证研究中同时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序列相关性情形下的参数估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晋  
土地是最基础与最重要的资源与资产,是国家经济政策拟定的依据,是实施规划纲要与落实方针政策的基础。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只有加大土地管理的力度,高效合理地利用土地,才能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领域,是土地产权得到保障的前提。目前的土地管理集中在对土地产权的管理,土地产权变化会涉及到地理实体时间、空间及属性的变化,时态GIS正好反映了此变化。目前时态GIS的研究集中在对时空数据模型的建构。时空数据模型决定了时态GIS系统的运行效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对时空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的构建的相应地提出了超过20种模型,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同的模型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炯  张丰  薛存金  
研究目的:研究能够支持土地利用综合历史回溯、变更历史回退等高级土地利用查询处理功能的新型土地利用变更数据模型。研究方法:对传统基于事件模型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模型进行系统实现和应用验证。研究结果:以事件驱动、基于时空过程描述的新型土地利用变更数据模型,能有效对土地利用级联时空变化建模,并构建全息时空数据库。研究结论:所提出的变更数据模型能够跟踪记录土地利用变迁过程,为实现高级土地利用查询处理功能建立了数据结构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勇  王颖  李建军  张尹  
加强林木种群内在关系的研究,将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深层次问题。采集了常绿阔叶林永久性观察样地的林分结构、地形、土壤等数据作为研究因子。通过2003年和2006年的相关数据,利用遗传算法(GA)的搜寻速度快和全局寻优效果优异的特点进行神经网络(ANNs)迭代训练和检测,得到了最精确的影响因子的阈值和权重。利用元胞自动机(CA)在时空格局演化模拟和空间局部优化方面的优势,依据影响因子的阈值和权重,确定了元胞自动机的转换规则,构建了常绿阔叶林种群种间关系演变的GANNs-CA模型。依据该模型预测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黎明,王英,文辉,曾澜,李军  
区域规划的空间信息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面向对象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数据建模技术,为区域规划空间信息整合提供了思路。本文以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提出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区域规划空间信息时空数据模型,并对所建立的主要地理特征类进行定义与描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谈国新  张立龙  
[目的 /意义]非遗的产生、发展与传承都依附于特定的文化空间,借助文化空间中有形载体的时空及属性等特征,可以构建时空数据模型来表达非遗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从整体上把握非遗的发展动态和规律,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法/过程]在对非遗的文化空间进行时空特征分析、载体类型划分和时空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非遗文化空间的时空数据模型,并选取孝感雕花剪纸传承人作为分析对象,建立其传承信息的时空表达模型。[结果 /结论]该模型能够表达传承人时空信息的变化,以此建立的原型系统能动态回溯和检索传承人的时空信息,并提炼出对其发展有所影响的一些信息,有利于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崇  郭达志  
 将城乡一体的地籍数据分为表征行政区划的行政区数据、反映土地所有权的宗地数据、反映土地使用权的宗地数据和反映土地利用状况的图斑数据4个图层,同时将后3个图层按乡镇分块来存储和管理,既遵循了土地自上而下的隶属关系,又符合多尺度表达地理信息的思想。使用元组级的数据模型,将变长的界址线链碎分为定长的界址线,将宗地的位置及其与界址线间的拓扑关系隐含在定长的界址线表之中,完全按照关系数据库的第一范式组织地籍信息系统的时空数据。另外,还设计了地籍实体的属性信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晓明  刘治国  
本文对信用评分领域大量的模型和方法以及相关文献做了细致的分类和综合比较,这些模型包括多元判别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法、Logistic回归分析和神经网络模型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元  刘云啟  李瑞杰  
纳入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初具体系,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地质学、经济学等领域。目前引入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越来越多,而国内对空间计量模型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通过追溯空间计量模型的演化进程,文章重点评述空间计量模型及其权重矩阵,指出空间计量模型所存在的不足及其未来可能出现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鑫华  
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RM)已经成为企业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但是关系营销的复杂性之一在于相同的关系营销努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为了帮助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更好地把握关系营销的内部规律,现将西方学者的关系营销理论归类整理成6种模型,其中前5个模型分别是从承诺-信任的观点、依赖的观点、交易费用观点、关系准则观点和资源的观点来研究关系营销,最后一个模型是对现有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后归纳总结而得到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尔阜  马良  
土地系统变化长期以来不仅是地理学研究热点,也是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领域关注的主题。构建模型模拟土地变化能够促进理解人地相互作用机制,模拟结果可为土地资源优化与资源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学科理论、应用多种方法构建土地变化模型,模型从早期关注自然覆被类型变化发展到对人类决策行为的刻画,从统计方法发展到更突出空间分布的元胞自动机方法,以及更聚焦土地变化过程的经济学方法和多主体方法。未来土地变化模型发展方向为:在多尺度进行多方法耦合,对土地变化过程进行更为明晰地刻画,将土地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