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4)
2023(11308)
2022(9559)
2021(8689)
2020(6969)
2019(15246)
2018(14978)
2017(28093)
2016(15086)
2015(16478)
2014(15725)
2013(15044)
2012(13424)
2011(12116)
2010(12044)
2009(11546)
2008(11006)
2007(9448)
2006(8372)
2005(7540)
作者
(40827)
(34222)
(34086)
(32554)
(21834)
(16409)
(15387)
(13021)
(13010)
(11865)
(11628)
(11530)
(10915)
(10723)
(10598)
(10520)
(10129)
(10077)
(9945)
(9827)
(8292)
(8200)
(8119)
(7885)
(7526)
(7505)
(7495)
(7483)
(6774)
(6640)
学科
(54284)
经济(54185)
管理(47010)
(39932)
(33846)
企业(33846)
中国(18860)
方法(18591)
(17313)
(15831)
数学(15481)
(15340)
数学方法(15259)
业经(14091)
地方(12515)
(12070)
环境(11637)
(10974)
(10442)
财务(10421)
财务管理(10394)
(9869)
农业(9854)
银行(9854)
企业财务(9828)
(9522)
贸易(9515)
(9460)
(9447)
(9226)
机构
学院(205522)
大学(203751)
(81968)
经济(80030)
管理(76220)
研究(70305)
理学(65537)
理学院(64708)
管理学(63562)
管理学院(63176)
中国(52469)
科学(42462)
(42120)
(41675)
(33889)
财经(32550)
中心(32427)
(31528)
研究所(30605)
(30012)
(29526)
(27944)
业大(27762)
师范(27677)
(26469)
经济学(26178)
北京(25353)
(24729)
财经大学(24262)
经济学院(23522)
基金
项目(142958)
科学(115065)
基金(105781)
研究(105498)
(92239)
国家(91539)
科学基金(79767)
社会(69842)
社会科(66215)
社会科学(66203)
基金项目(56212)
(55552)
自然(50756)
自然科(49588)
自然科学(49577)
自然科学基金(48642)
教育(48263)
(47223)
编号(42053)
资助(40477)
成果(33705)
重点(33173)
(32190)
(31401)
(31166)
(30646)
课题(29643)
国家社会(29606)
创新(28717)
教育部(27369)
期刊
(93365)
经济(93365)
研究(62254)
中国(40971)
(32901)
学报(29814)
科学(29335)
管理(28981)
(27832)
大学(23077)
学学(21973)
教育(21692)
农业(18352)
(18168)
金融(18168)
财经(15948)
业经(15883)
技术(15733)
经济研究(14905)
(13858)
问题(13363)
现代(10040)
(9676)
资源(9624)
(9591)
科技(9313)
(9185)
(8943)
商业(8720)
财会(8552)
共检索到304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林  仇方道  谭俊涛  王长建  
区域性、持续性的雾霾污染对城市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经济发展、外商投资、旅游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研究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可为雾霾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依据。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雾霾污染的演化规律及其时空跃迁机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局部空间结构较稳定,空间依赖效应较弱;空间格局的演变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整合性;城市雾霾污染的类型更趋向于保持不变,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较少;调控—经济制约、投资—外资驱动、调控—结构制约三种驱动/制约模式呈现出自北至南由同向发展向同向制约分布的空间格局。最后,提出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林  仇方道  谭俊涛  王长建  
区域性、持续性的雾霾污染对城市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经济发展、外商投资、旅游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研究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可为雾霾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依据。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雾霾污染的演化规律及其时空跃迁机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局部空间结构较稳定,空间依赖效应较弱;空间格局的演变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整合性;城市雾霾污染的类型更趋向于保持不变,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较少;调控—经济制约、投资—外资驱动、调控—结构制约三种驱动/制约模式呈现出自北至南由同向发展向同向制约分布的空间格局。最后,提出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传明  Gabor Horvath  
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3~2018年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数据,利用非格兰杰因果检验、复杂网络等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动态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发现:样本考察期长三角城市群总体雾霾污染指数及天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冬季、春季及对应月份雾霾污染相对较重;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空间网络相对稳定,各城市间都存在关联关系,整网关系紧密度逐年提升,但空间影响等级结构则渐趋松散;基于考察期污染指数均值及空间网络核心度的二维时空标准,可将长三角城市群细分为四种区别性治理类型。最后,提出长三角乃至全国城市群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斗斗  王凯  王龙杰  方远平  
伴随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产业生态效率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法,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度了城市群内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大部分城市产业生态效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其中苏州、上海表现最好也最为稳定。(2)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区域城市扩散效应不断增强,"东部独大"特征显著,局部城市空间差异明显,核心区域差异逐渐减弱,整体空间自组织效应增强。(3)各城市产业生态效率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进  
采用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对2003-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PM10年均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PM10年均浓度的平均水平,将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划分为低浓度、较低浓度、较高浓度和高浓度4种类型,分别计算了其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结果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有扩大趋势,并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低浓度类型和高浓度类型趋同的稳定性相对较大;短期内各地区大气污染类型发生跨级转移的可能性极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格局演化在空间上并不独立,受邻域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邻域污染水平等级越低,大气污染类型向下转变的概率越大,反之越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文勇  
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是区域分工的高级形式,探究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对于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影响雾霾污染的机理基础上,利用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引致的城市功能专业化增强对区域雾霾污染有显著抑制作用,提高城市功能专业化程度不仅有助于降低本地区的雾霾污染水平,对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也有抑制作用。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减霾作用在中心城市组、非中心城市组、非G60科创走廊城市组的检验中均成立;相对于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的功能专业化程度提高对雾霾污染的抑制作用更大。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劳动力禀赋效应降低区域雾霾污染。最后从构建功能互补发展格局等方面阐述了政策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玉桃  孙菁靖  张萱  
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高质转型的前沿阵地,在目前以经济集聚为要义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下,雾霾防治正面临新一轮的压力,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基于城市群集聚经济的视角,实证分析珠三角异质性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直接影响上,珠三角城市群各类环境规制的减霾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命令型环境规制可以发挥较好的短期减霾效应,投资型环境规制对雾霾的抑制效应具有跨期性,而费用型环境规制存在失灵现象。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存在倒N型关系,且大部分城市处于集聚加剧雾霾的第二阶段,尤其是在命令型环境规制的干预下,经济集聚需跨越更高的拐点才能进入抑制雾霾的第三阶段。(2)间接影响上,珠三角各类环境规制都能通过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产生作用,但无法释放有效的减霾效应,不过强化城市群的中心极化水平可以改善费用型环境规制的失灵问题。(3)反向影响上,珠三角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新时期区域雾霾防治和经济绿色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芳  汤然  
选用2008—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中27座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数据作为衡量城市雾霾水平的代理指标,以区位熵指数作为衡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抑制城市的雾霾污染。研究还发现邻近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的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调节产业行政壁垒改善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由此得出建议:第一,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推动制造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政府应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同时在政策上引导企业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第三,雾霾治理上应该形成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各地区间协调配合形成治霾合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柱  许理  
文章以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边界效应形成机制以及运用β收敛模型,在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趋同性分析的基础上,参照重力模型并运用Barro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边界效应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β收敛和一体化边界效应时间分析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差距减少,经济趋同性明显,一体化发展态势良好,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边界呈现显著的中介效应;从省际城市间边界效应分析看,其中上海、江苏9城市和浙江9城市间边界呈现显著的中介效应,而安徽8城市与上海、江苏9城市和浙江9城市间边界效应不显著;从中心—外围城市边界效应分析看,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边界屏蔽效应显著,而分阶段分析表明这种屏蔽效应自2017年后有所弱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任毅  郭丰  高聪聪  
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14-2017年面板数据,分析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雾霾污染的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雾霾污染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年均PM_(2.5)浓度呈下降趋势,PM_(2.5)浓度呈现出"夏低冬高,春秋居中"的季节变化特征,PM_(2.5)月浓度均值呈U型分布。(2)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城市PM_(2.5)浓度高于北部城市,南部城市雾霾污染较为严重,雾霾污染范围呈缩小趋势。(3)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石家庄、邢台和衡水表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承德、张家口和秦皇岛表现出显著的低-低集聚。(4)人口密度、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绿化水平与雾霾污染正相关,经济增长、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与雾霾污染负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泽玄   韩会然   杨成凤  
文章基于2010和2020年分县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老龄化指数增长模式等方法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县域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空间集聚说”分析非老年人与老年人的动态迁移来把握老龄化地区的整体变化,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厘清人口老龄化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县域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老龄化程度加深,形成4个重度老龄化阶段县域集聚区,“区—县逆二元结构”凸显;苏皖半环形老龄化增速带和浙皖团块状老龄化增速带共同推动城市群老龄化进程;老年人口密度空间集聚趋势加强且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市辖区。(2)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迁移配置总体使区域老龄化程度加深,且除替代集聚外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高度老龄化区域是特定迁移配置主导的结果。(3)从区域经济水平、社会保障、自然因素、定居成本4个方面剖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发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通过影响区域人口净迁移率、青壮年人口净迁移率、老年人口净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对区域人口老龄化进程施加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泗薪  孙敏  
文章基于2013—2021年长三角地区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面板数据,先构建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再通过新冠疫情前后数据计算,分别对每个都市圈机场群与城市群发展指标总贡献、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比较分析,据此精准判定三大都市圈每年的耦合协调等级。实证发现:从空间上看,上海都市圈无论是耦合度还是耦合协调度,都始终高于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从时间上看,上海都市圈近九年来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状态,而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在遭遇疫情冲击后,耦合协调等级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后两者的机场系统和城市系统亟待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同时应高度契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路径嵌入并提高发展韧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云朴   赵鸿洋  
基于2016—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从创新禀赋、溢出禀赋出发,以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溢出环境、溢出广度为二级指标,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溢出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指标权重、评价各城市创新溢出水平,再分析其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创新投入、溢出广度对城市创新溢出具有重要影响;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的创新溢出效应显著,滁州、安庆、铜陵、宣城、池州、盐城的创新溢出水平偏低;长三角城市群总体创新溢出水平增强,呈现出东南强、西北弱、多中心的分布特征。最后,就激发城市创新溢出效益、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提出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廉水  王长源  石喜爱  
雾霾污染已经成为当今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该文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对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雾霾排放效率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了一种考虑冗余指标削减以提升雾霾排放效率的策略。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雾霾排放效率较高;中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雾霾排放效率总体较低;绝大多数城市存在投入指标冗余的情况,需进一步削减以提升排放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定  曹卫东  范娇娇  朱胜清  杨迎  
基于城市物流的投入产出指标,借助数据包络分析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2002—2011年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的总体演化趋势、结构和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以及演化机制。分析表明:12002—2011年间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总体效率不断上升,但生产要素存在着较大的挖掘空间,物流业投入仍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2各个城市物流发展效率表现出差异化特征,城市物流发展的效率高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未能一致。3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空间异质性增强,但沿海港口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均呈现出较高的物流发展效率。研究认为:区位优势、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投资、技术的进步共同促进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