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9)
- 2023(14812)
- 2022(13014)
- 2021(12258)
- 2020(10023)
- 2019(22608)
- 2018(22564)
- 2017(43322)
- 2016(23434)
- 2015(25930)
- 2014(25282)
- 2013(24356)
- 2012(21974)
- 2011(19633)
- 2010(19263)
- 2009(17798)
- 2008(16773)
- 2007(14110)
- 2006(12331)
- 2005(10568)
- 学科
- 济(88526)
- 经济(88422)
- 管理(66810)
- 业(60513)
- 企(51303)
- 企业(51303)
- 方法(39853)
- 数学(34248)
- 数学方法(33801)
- 中国(25252)
- 农(23025)
- 财(21613)
- 业经(21370)
- 地方(20080)
- 学(19526)
- 贸(16805)
- 贸易(16796)
- 易(16296)
- 环境(15713)
- 理论(15690)
- 制(15452)
- 农业(15191)
- 和(14433)
- 务(14085)
- 财务(14018)
- 财务管理(13988)
- 技术(13659)
- 企业财务(13229)
- 划(13157)
- 银(12645)
- 机构
- 大学(315661)
- 学院(315566)
- 管理(127311)
- 济(119798)
- 经济(116984)
- 理学(111347)
- 理学院(110091)
- 管理学(108104)
- 管理学院(107543)
- 研究(102280)
- 中国(74078)
- 京(66383)
- 科学(65372)
- 财(53783)
- 所(49369)
- 农(46904)
- 中心(46546)
- 业大(46518)
- 研究所(45419)
- 财经(44145)
- 江(44062)
- 范(43279)
- 师范(42904)
- 北京(41032)
- 经(40266)
- 院(38214)
- 农业(36761)
- 州(36495)
- 经济学(35599)
- 师范大学(34843)
- 基金
- 项目(226553)
- 科学(179343)
- 研究(165905)
- 基金(164965)
- 家(143363)
- 国家(142233)
- 科学基金(123534)
- 社会(105067)
- 社会科(99433)
- 社会科学(99409)
- 省(88725)
- 基金项目(88383)
- 自然(80917)
- 自然科(79070)
- 自然科学(79055)
- 自然科学基金(77574)
- 教育(76063)
- 划(74795)
- 编号(67919)
- 资助(66226)
- 成果(53763)
- 重点(50570)
- 部(49002)
- 发(48047)
- 创(47628)
- 课题(46362)
- 创新(44380)
- 科研(43228)
- 国家社会(42888)
- 教育部(42326)
- 期刊
- 济(126961)
- 经济(126961)
- 研究(89076)
- 中国(55883)
- 学报(49252)
- 科学(45836)
- 管理(45098)
- 农(42294)
- 财(39369)
- 大学(37018)
- 教育(36179)
- 学学(34801)
- 农业(29943)
- 技术(26339)
- 融(22914)
- 金融(22914)
- 业经(22494)
- 经济研究(20580)
- 财经(20228)
- 图书(17750)
- 问题(17584)
- 经(17264)
- 科技(15668)
- 业(15040)
- 理论(14888)
- 资源(14584)
- 版(14496)
- 现代(14386)
- 商业(14169)
- 技术经济(13992)
共检索到442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传明 Gabor Horvath
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3~2018年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数据,利用非格兰杰因果检验、复杂网络等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动态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发现:样本考察期长三角城市群总体雾霾污染指数及天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冬季、春季及对应月份雾霾污染相对较重;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空间网络相对稳定,各城市间都存在关联关系,整网关系紧密度逐年提升,但空间影响等级结构则渐趋松散;基于考察期污染指数均值及空间网络核心度的二维时空标准,可将长三角城市群细分为四种区别性治理类型。最后,提出长三角乃至全国城市群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林 仇方道 谭俊涛 王长建
区域性、持续性的雾霾污染对城市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经济发展、外商投资、旅游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研究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可为雾霾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依据。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雾霾污染的演化规律及其时空跃迁机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局部空间结构较稳定,空间依赖效应较弱;空间格局的演变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整合性;城市雾霾污染的类型更趋向于保持不变,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较少;调控—经济制约、投资—外资驱动、调控—结构制约三种驱动/制约模式呈现出自北至南由同向发展向同向制约分布的空间格局。最后,提出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林 仇方道 谭俊涛 王长建
区域性、持续性的雾霾污染对城市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经济发展、外商投资、旅游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研究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可为雾霾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依据。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雾霾污染的演化规律及其时空跃迁机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局部空间结构较稳定,空间依赖效应较弱;空间格局的演变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整合性;城市雾霾污染的类型更趋向于保持不变,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较少;调控—经济制约、投资—外资驱动、调控—结构制约三种驱动/制约模式呈现出自北至南由同向发展向同向制约分布的空间格局。最后,提出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文勇
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是区域分工的高级形式,探究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对于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影响雾霾污染的机理基础上,利用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引致的城市功能专业化增强对区域雾霾污染有显著抑制作用,提高城市功能专业化程度不仅有助于降低本地区的雾霾污染水平,对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也有抑制作用。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减霾作用在中心城市组、非中心城市组、非G60科创走廊城市组的检验中均成立;相对于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的功能专业化程度提高对雾霾污染的抑制作用更大。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劳动力禀赋效应降低区域雾霾污染。最后从构建功能互补发展格局等方面阐述了政策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芳 汤然
选用2008—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中27座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数据作为衡量城市雾霾水平的代理指标,以区位熵指数作为衡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抑制城市的雾霾污染。研究还发现邻近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的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调节产业行政壁垒改善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由此得出建议:第一,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推动制造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政府应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同时在政策上引导企业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第三,雾霾治理上应该形成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各地区间协调配合形成治霾合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进
基于长三角区域2018-2022年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的数据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密度总体上趋于增大,由最初的“强横向、弱纵向”的结构特点,逐渐演化出“强横向、强纵向”的特征。(2)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行政主导特征显著,其网络结构具有明显的非梯度分布的层级特征,省级行政主体在网络结构中起关键主导作用。(3)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受省级行政边界的影响较为明显,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范围内的城市各自形成了联系较为紧密的合作子集,省界内城市在开展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表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跨省界的协同治理联系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或省界城市。(4)城市间距离、行政区划对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长三角区域合作“三级运作”结构模式、推动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结构扁平化发展、增强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纽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大气污染 协同治理 社会网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孙芹 杜梅 李玉
基于依存型多层网络视角,利用2009—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包括合作网络、知识网络和城市-知识元素隶属网络在内的多层网络,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演化,构建ERGM模型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制的内在、外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处于弱联结状态;协同创新网络空间由"三足鼎立"格局向"多中心、多层次、趋平衡"格局转变;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领域出现空间聚集,各城市在不同领域各有侧重发展;协同创新网络形成受地理同配性、知识独特性和结构嵌入的影响,合作关系更倾向于中介2-路径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建明 罗能生
从协同治理长江中游城市群雾霾污染的角度出发,选取1998—201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雾霾污染的面板数据,基于莫兰指数、Getis-Ord指数G、STIRPAT和空间滞后SAR模型对雾霾污染的污染路径、时空演变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1998—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雾霾污染总体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其地理梯度分布大致为"江淮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总体平均>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雾霾污染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以武汉市和合肥市为中心表现为"热点"聚集区域,以南昌市和萍乡市为中心表现为"冷点"聚集区域;雾霾污染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依赖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城镇化是显著加剧雾霾污染的重要原因,而经济聚集和人口集聚则显著降低了雾霾污染。最后,政府和企业应当从调整研发投入比例,加快建立跨区域协同治理雾霾污染的体制机制等途径降低雾霾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娟 房良 王海银 金春林
目的:探究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网络结构特征,为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协同治理提供新的管理视角。方法:以长三角地区相关医保局为节点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密度及关联性、个体中心性和块模型角度分析价格联动网络结构特征。结果:第一,价格网络紧密程度低,稳定性差;第二,价格网络不均衡突出,不同医保局扮演角色不同;第三,价格网络板块空间聚集性明显,且存在空间溢出性。结论:医疗服务价格联动网络整体态势不容乐观,应充分整合网络优势,促进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协同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玉桃 孙菁靖 张萱
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高质转型的前沿阵地,在目前以经济集聚为要义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下,雾霾防治正面临新一轮的压力,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基于城市群集聚经济的视角,实证分析珠三角异质性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直接影响上,珠三角城市群各类环境规制的减霾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命令型环境规制可以发挥较好的短期减霾效应,投资型环境规制对雾霾的抑制效应具有跨期性,而费用型环境规制存在失灵现象。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存在倒N型关系,且大部分城市处于集聚加剧雾霾的第二阶段,尤其是在命令型环境规制的干预下,经济集聚需跨越更高的拐点才能进入抑制雾霾的第三阶段。(2)间接影响上,珠三角各类环境规制都能通过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产生作用,但无法释放有效的减霾效应,不过强化城市群的中心极化水平可以改善费用型环境规制的失灵问题。(3)反向影响上,珠三角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新时期区域雾霾防治和经济绿色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运用改进引力模型测度1990—2013年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联系强度,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及凝聚子群3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整体密度呈现提升态势,但以弱联结联系状态为主;上海市的点出度增幅最大,苏州的点入度增幅最大,长三角城市群联系不均衡性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结构相似的4个子群,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及杭州的联系紧密度最高,以中心城市带动其它城市的网络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建构;区位条件差异、要素空间流动、交通综合发展及政府政策推动影响着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时空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运用改进引力模型测度1990—2013年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联系强度,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及凝聚子群3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整体密度呈现提升态势,但以弱联结联系状态为主;上海市的点出度增幅最大,苏州的点入度增幅最大,长三角城市群联系不均衡性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结构相似的4个子群,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及杭州的联系紧密度最高,以中心城市带动其它城市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韬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2001-2012年产业变迁的相关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具有空间价值链布局的特征,选取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较为合适。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溢出因素的空间交互效应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对带动城市自身产业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各自变量的空间交互效应也较为显著,可认为是技术溢出、产业转接、基础设施共享等共同推动的结果,不同阈值空间权重矩阵下SDM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崔大树 袁璐
长三角城市群的信息辐射空间呈现复杂网络特性,网络密度和关联度较高,等级性较低,空间重构初步显现。城市群内中心性较高的城市普遍多于中心性较低的城市,网络联动效应明显,信息结构洞总体呈现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为多中心的开放网络化结构。宿迁、泰州和衢州等城市的限制度相对较高,但与核心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整个信息关联网络可分为8个子群,子群分布已弱化地域限制而出现跳跃性带动群体。依托8个子群为基础空间单元,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重构为辐射簇群(子群(1)、(2))、中介簇群(子群(3))、跳跃性簇群(子群(4)、(5))和初级簇群(子群(6)、(7)、(8))等四个"簇群"状空间组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进
采用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对2003-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PM10年均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PM10年均浓度的平均水平,将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划分为低浓度、较低浓度、较高浓度和高浓度4种类型,分别计算了其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结果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有扩大趋势,并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低浓度类型和高浓度类型趋同的稳定性相对较大;短期内各地区大气污染类型发生跨级转移的可能性极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格局演化在空间上并不独立,受邻域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邻域污染水平等级越低,大气污染类型向下转变的概率越大,反之越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