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9)
- 2023(5018)
- 2022(4098)
- 2021(3754)
- 2020(3014)
- 2019(6522)
- 2018(6402)
- 2017(11539)
- 2016(6261)
- 2015(6766)
- 2014(6289)
- 2013(6004)
- 2012(5496)
- 2011(4851)
- 2010(5061)
- 2009(4824)
- 2008(5208)
- 2007(4732)
- 2006(4176)
- 2005(3674)
- 学科
- 管理(27753)
- 业(25697)
- 企(25137)
- 企业(25137)
- 济(24315)
- 经济(24291)
- 技术(10793)
- 财(9497)
- 方法(9125)
- 技术管理(8760)
- 业经(7173)
- 务(7070)
- 财务(7064)
- 财务管理(7053)
- 中国(6777)
- 企业财务(6744)
- 理论(6638)
- 数学(6487)
- 制(6381)
- 数学方法(6363)
- 学(5970)
- 银(5476)
- 银行(5470)
- 行(5172)
- 农(4945)
- 融(4745)
- 金融(4745)
- 划(4615)
- 体(4163)
- 和(4114)
- 机构
- 大学(88615)
- 学院(88017)
- 济(36188)
- 经济(35443)
- 管理(35391)
- 理学(30524)
- 理学院(30167)
- 管理学(29699)
- 管理学院(29523)
- 研究(28273)
- 中国(22673)
- 财(18844)
- 京(18431)
- 科学(16514)
- 财经(14504)
- 所(13389)
- 江(13335)
- 经(13072)
- 中心(13013)
- 研究所(11973)
- 北京(11413)
- 范(11411)
- 经济学(11331)
- 师范(11308)
- 农(11001)
- 州(10918)
- 业大(10891)
- 财经大学(10875)
- 商学(10357)
- 院(10322)
- 基金
- 项目(57265)
- 科学(46960)
- 基金(42788)
- 研究(42392)
- 家(37328)
- 国家(37021)
- 科学基金(32930)
- 社会(28627)
- 社会科(27210)
- 社会科学(27202)
- 省(22890)
- 基金项目(22743)
- 自然(20884)
- 自然科(20466)
- 自然科学(20462)
- 自然科学基金(20122)
- 教育(19206)
- 划(18845)
- 编号(15970)
- 资助(15710)
- 创(15458)
- 创新(14652)
- 成果(13342)
- 重点(13292)
- 部(12484)
- 国家社会(12236)
- 发(12205)
- 制(11983)
- 课题(11452)
- 新(11089)
共检索到134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太生 康绍忠 胡笑涛 张富仓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检索有关资料 ,综述了基于时间、空间土壤水分调控的果园时空亏缺调控灌溉技术———调亏灌溉(RDI)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APRI) ,阐明了两种灌溉技术的概念、理论依据、节水优产机理和研究进展 ,提出了考虑果树生育期和根区供水模式交互作用的时空综合调控技术 ,分析了RDI和APRI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密侠 康绍忠 蔡焕杰 马祥华
20012003年对玉米进行了调亏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苗期重度、中重度、中度及轻度水分调亏灌溉可使玉米株高分别降低35.7%,29.9%,22.7%和14.2%;叶面积分别降低43.4%,34.7%,31.4%和26.3%;根数分别减少40.0%,31.2%,18.7%和12.5%;根系长度分别降低11.0%,10.0%,2.0%和1.0%;根系重量分别降低32.0%,19.0%,5.0%和-1.4%;根冠比分别增加29.3%,39.9%,33.6和36.5%;根系长/株高分别增加38.4%,28.4%,26.8%和15.4%。苗期经受不同水分调亏处理的植株,拔节期恢复正常供水后其株高、...
关键词:
玉米 调亏灌溉 节水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一霞 李洋 朱海涛 蔡昆争 黄飞 王维
【目的】探明抗旱性不同的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L)水稻与其受体亲本在灌浆期亏缺灌溉条件下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运转及籽粒充实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介入巴西陆稻IAPAR9抗性基因片段的单片段代换系W27-3-5-2-4-3-3-5-7和受体亲本华粳籼74为材料,利用水平分根系统在水稻花后7 d设置全根水层(两个分隔室内均保持浅水层,W/W)、半根水分亏缺(一个分隔室内保持浅水层,另一个分隔室内土壤水分控制在-30—-40 kPa,W/D)、全根水分亏缺(两个分隔室内土壤水分均控制在-30—-40 kPa,D/D...
关键词:
水稻 水分亏缺 产量 物质运转 籽粒充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红岩 李天来 张洁 王磊 陈元宏
在设施内设置4个灌水处理,分别间隔2(CK)、4(处理1)、6(处理2)和8d(处理3)浇1次水,均以浇水后土壤水分张力计回零为准。结果表明,番茄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随生长发育的进行而逐渐提高,蔗糖含量下降;各时期处理3番茄果肉中糖分含量最高,其次为处理2,其余2处理果实糖分含量最低。蔗糖合成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逐渐升高,水分亏缺提高了这2种酶的活性,但降低了成熟期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亏缺灌溉提高了番茄叶片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同时提高了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的含量及糖酸比,增加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但严重亏缺灌溉可明显影响植株上部果实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凇仪 邢浩男 杨启良
以2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分处理模式——常规灌溉和3种水分亏缺灌溉(分别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60%、50%、40%),比较分析在三七营养生长期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微环境及三七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亏缺(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60%),三七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剪口长增长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土壤中细菌占微生物菌落数的比例较大,与微生物总菌数的变化趋势相同;随水分亏缺度增大,土壤中真菌菌落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放线菌与细菌菌落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土壤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水分亏缺度为田间持水量的50%时,脲酶活性达到最大,为0.15 mg/(g·d);当水分亏缺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大,分别为3.57 mL/g、439.5μg/(g·d);土壤中放线菌、细菌菌落数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三七的株高、叶柄长、叶长、叶宽和剪口长增长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在本试验中,营养生长期大棚栽培的三七实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的灌溉方式为最佳方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冬玲 邹志荣
阐述了高效设施农业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中的水分环境调控要求和措施。认为设施农业中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应以水分环境调控要求为依据。并简介了当前我国高效设施农业中应合理选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形式
关键词:
高效设施农业 水分调控 节水灌溉技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雪雄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 ,提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重大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在他们的领导下 ,通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措施 ,成功地抑制了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上半期出现的通货膨胀 ,使过热的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 ,辅之以其他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又成功地治理了自 2 0世纪 90年代末以来的通货紧缩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祥 张鑫 黄翠 骆永丽 李勇 金敏
为了探究外源亚精胺(Spd)对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动态、结实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泰科麦33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WW(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和水分亏缺WD(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 2个水分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外源Spd对水分亏缺下小麦强势小花的发育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加快了弱势小花的发育进程。正常灌水条件下喷施Spd显著提高了小麦穗基部的可孕小花数(FF)、结实粒数(GN)和结实率(GS)。正常灌水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提高1,2,3,4花位的结实粒数,分别提高4. 6%,9. 1%,21. 8%,57. 1%和0. 7%,1. 4%,4. 1%,31. 5%,同时提高弱势小花内源Z+ZR的含量,在开花前2~6 d,强势小花的Z+ZR高于弱势小花,水分亏缺处理强势小花和弱势小花的ABA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从开花前14 d至开花期,小麦小花中Spd、Spm和Put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正常灌水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处理后提高小花中内源Spd和Spm,降低Put的含量,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 01%和20. 83%。因此认为,水分亏缺条件下外源喷施Spd,增加了弱势小花内源Spd、Spm和Z+ZR含量,提高弱势小花(Z+ZR)/ABA的比值,同时加速弱势小花的发育,抑制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进而改善结实特性,从而提高小麦穗粒数,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关键词:
水分亏缺 小花发育 结实特性 亚精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建国 严昌荣 何文清 刘克礼
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日益严重的状况,根据国家气象局整编的1957~2001年(45 a)黄河流域93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应用1998年FAO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计算潜在蒸散量,研究黄河流域水分变化特点,尤其是水分亏缺时空格局。同时,应用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生成黄河流域区域的水分亏缺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水分亏缺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十分复杂,受气候、地形和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总体上,水分亏缺由北向南逐步递减,流域北部水分亏缺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流域水分亏缺在年际间的变幅具有增大趋势,在年内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春季、夏季的亏缺量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洪元 李富阁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必须完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建军
产业组织理论自产生以来,不断演化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产业组织理论从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几方面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突破和创新。本文在评析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主要观点及缺陷的基础上,从理论观点与新发展两个方面对新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
新产业组织理论 突破 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时东
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时东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经济理论和改革实践上有了新的突破,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无疑将推动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德练 齐瑞娟 张明才 李召虎
为了探讨节水灌溉下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在华北平原旋耕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溉处理(常规灌溉W1、节水灌溉W2和无灌溉W3,冬小麦全生育期总灌溉量分别为150,75,0 mm)对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量氮、基础呼吸、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灌溉量可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基础呼吸。随着灌溉量的减少,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随之降低;而W3可显著提高脲酶活性。土壤含水量随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水分胁迫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但有降低铵态氮含量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酶 微生物量氮 微生物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一菁 戴柯伟 陈新海 韩国强 庄重光 陈向镇 董国华 何华勤
应用本项目组研制的茶园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的"定时灌溉"模式,控制铁观音茶树微喷灌的间隔时间分别为5(T1处理)、10 d(T2处理),以无灌溉为对照.结果表明:T1处理下铁观音茶树的叶片水势保持在-1.70--1.90 MPa,而T2处理和CK下,不同时期茶树叶片水势的变化幅度较大;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单叶干重分别提高32.0%和29.1%;T2处理的茶多酚含量最高,T1处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CK的咖啡碱含量最高.可见,运用茶园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铁观音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铁观音茶树 节水灌溉 控制系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侯玲玲
水资源及其有效利用,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考察灌溉技术采用的节水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稀缺性视角检验节水效应的异质性,并进一步对灌溉水回弹效应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技术认知充分、家庭资本充裕以及参与合作社将提高农户灌溉技术采用的概率;从节水效应来看,高效灌溉技术可实现单位面积粮食生产节水22%~62%,但是灌溉面积扩张与种植结构变动会导致灌溉水的回弹效应,若不加以限制,节水效应将被新增用水完全抵消;此外,不同水资源禀赋水平下,灌溉技术采用对粮食生产用水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在水资源短缺尚未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阶段,预先推广高效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更优。据此,本文从政府、地区和农户3个层面提出粮食生产节水利用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