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8)
2023(7466)
2022(6541)
2021(5978)
2020(5476)
2019(12532)
2018(12481)
2017(24559)
2016(13695)
2015(15453)
2014(15773)
2013(15972)
2012(15063)
2011(13678)
2010(13858)
2009(12767)
2008(13286)
2007(12150)
2006(10133)
2005(9239)
作者
(42503)
(35657)
(35614)
(34278)
(22731)
(17400)
(16420)
(13979)
(13263)
(12833)
(12099)
(12016)
(11453)
(11439)
(11343)
(11343)
(11135)
(10542)
(10455)
(10226)
(9050)
(8908)
(8819)
(8203)
(8142)
(8062)
(8056)
(7984)
(7398)
(7286)
学科
(59036)
经济(58985)
管理(37064)
(36750)
方法(31388)
(29211)
企业(29211)
数学(28290)
数学方法(27971)
(15986)
(14952)
(13778)
中国(13305)
(10992)
贸易(10991)
(10688)
(10562)
(10311)
财务(10291)
业经(10279)
财务管理(10264)
地方(10167)
农业(9789)
企业财务(9698)
(9071)
银行(9031)
(8891)
金融(8889)
(8544)
(8393)
机构
大学(206355)
学院(203674)
(83026)
经济(81243)
管理(74614)
研究(70670)
理学(64615)
理学院(63816)
管理学(62372)
管理学院(61987)
中国(52452)
科学(46092)
(43527)
(40728)
(38754)
(37848)
研究所(34652)
业大(33981)
中心(32781)
农业(32601)
财经(31373)
(30572)
(28452)
北京(27297)
经济学(26474)
(26193)
师范(25878)
(25011)
经济学院(24221)
(24088)
基金
项目(136448)
科学(105685)
基金(99320)
研究(94183)
(88634)
国家(87984)
科学基金(73277)
社会(58573)
社会科(55593)
社会科学(55574)
(52702)
基金项目(52294)
自然(49201)
自然科(48025)
自然科学(48007)
自然科学基金(47150)
(45434)
教育(43914)
资助(42181)
编号(36846)
重点(31549)
(30848)
成果(30539)
(28775)
(27408)
科研(27160)
计划(26666)
课题(25800)
创新(25780)
教育部(25735)
期刊
(85312)
经济(85312)
研究(55994)
学报(38682)
中国(36696)
(35761)
科学(32788)
(31267)
大学(28066)
学学(26711)
管理(24681)
农业(23772)
教育(18333)
(17746)
金融(17746)
技术(16530)
财经(15763)
经济研究(14373)
(13483)
(13225)
业经(13062)
问题(12124)
统计(11797)
(11247)
技术经济(10682)
(10324)
(10293)
理论(9603)
业大(9578)
决策(9430)
共检索到292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森  李亮  
通过对不同直径落叶松枯枝含水率和环境条件的室内连续观测,分别使用Nelson模型和Simard模型作为平衡含水率响应模型,估计可燃物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响应函数,然后以参数估计值预测可燃物含水率,分析比较建模样本数和平衡含水率模型不同对参数估计和含水率预测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Nelson模型的直接估计法在建模样本数较大时(84个),结果稳健,预测误差小,方法是有效的。2)采用Simard模型直接估计可燃物时滞和平衡含水率时,在建模样本数较少时,其预测效果不如Nelson模型,但当建模样本数较多(超过84)时,2个模型预测效果没有显著差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壮  李亮  金森  
在春季防火期内按林型内凋落物的不同空间位置的分类标准采集白桦林的地表死可燃物,并依此放入由小到大的铁丝网中,在室内进行试验,记录数据,对两种林型分别采用NelsoN模型和simard模型作为平衡含水率对温湿度响应模型,使用直接估计法对地表死可燃物的含水率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基于NelsoN模型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误差往往小于基于simard模型,一般来说基于NelsoN模型的含水率预测效果要好于使用simard模型预测含水率效果。但是,对于白桦林的腐殖质和混合可燃物则两者相差不大,预测效果都比较好,误差要求在3%以内都可以使用;(2)对于白桦林内凋落物及半腐殖质,误差要求在3%以内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林   向敏   丁波   
【目的】森林不同层凋落物的含水率决定了林火垂直蔓延和地下火发生的可能性,建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直接估计法作为目前应用最广的枯落物含水率预测方法,使用该方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的含水率,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对凋落物含水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蒙古栎-红松混交林和白桦林下4层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在春季防火期内以日为步长监测其水分动态变化情况,并使用直接估计法建立预测模型,分析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1)蒙古栎-红松混交林和白桦林的OLn层和OLv层凋落物含水率并没有显著差异,而白桦林内OF层和OH层的凋落物含水率显著高于蒙古栎-红松混交林;2)两个林分内OLn层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Olv层、OF层的含水率变化具有相关性,而与OH层不相关。OLn层和OLv层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空气温度都不相关,与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雨具有相关性,且随着距离采样时间的越长,相关性逐渐减弱;3)对于蒙古栎-红松混交林,4层凋落物不同含水率预测模型误差没有显著差异,但表层凋落物使用Nelson模型效果较好,而下层凋落物使用气象要素回归模型较好,Simard模型对于各层凋落物含水率预测均不适用。对于白桦林,气象要素回归模型预测效果优于直接估计法,但与Nelson模型都没有显著差异,随着距离表面越远,直接估计法预测凋落物含水率越不适用。【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对直接估计法中关键参数: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等进行校正,提高直接估计法进行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预测精度,对凋落物含水率研究和森林火险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林  向敏  丁波  
【目的】森林不同层凋落物的含水率决定了林火垂直蔓延和地下火发生的可能性,建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直接估计法作为目前应用最广的枯落物含水率预测方法,使用该方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的含水率,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对凋落物含水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蒙古栎-红松混交林和白桦林下4层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在春季防火期内以日为步长监测其水分动态变化情况,并使用直接估计法建立预测模型,分析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1)蒙古栎-红松混交林和白桦林的OLn层和OLv层凋落物含水率并没有显著差异,而白桦林内OF层和OH层的凋落物含水率显著高于蒙古栎-红松混交林;2)两个林分内OLn层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Olv层、OF层的含水率变化具有相关性,而与OH层不相关。OLn层和OLv层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空气温度都不相关,与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雨具有相关性,且随着距离采样时间的越长,相关性逐渐减弱;3)对于蒙古栎-红松混交林,4层凋落物不同含水率预测模型误差没有显著差异,但表层凋落物使用Nelson模型效果较好,而下层凋落物使用气象要素回归模型较好,Simard模型对于各层凋落物含水率预测均不适用。对于白桦林,气象要素回归模型预测效果优于直接估计法,但与Nelson模型都没有显著差异,随着距离表面越远,直接估计法预测凋落物含水率越不适用。【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对直接估计法中关键参数: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等进行校正,提高直接估计法进行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预测精度,对凋落物含水率研究和森林火险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森  李亮  赵玉晶  
采用Catchpole等提出的直接估计法分析实验室中3组不同直径(0.5,1.0,1.5cm)的兴安落叶松枯枝的失水过程,通过交叉验证研究所得模型的稳定性,并对模型的外推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枯枝的时滞和平衡含水率参数变化很小,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一直径的不同枝条在时滞、平衡含水率参数等方面存在差异。模型外推没有改变残差的正态分布,但外推后的残差增大。非外推残差集中出现在数值较小的区间上,而外推残差在这些区间上出现的概率下降,在非外推残差没有出现的数值较大的区间上出现的概率增加。研究给出枯枝在不同含水率预测值时不同残差出现的条件概率和均值。随含水率预测值的增加,残差有增加的趋势,不仅是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润鹤  刘元  李贤军  侯瑞光  乔建政  
在4个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水平下,对新鲜毛竹竹束进行了高温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束颜色和平衡含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能使竹束颜色均匀加深,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竹束的明度和黄蓝色品指数显著降低;竹材的平衡含水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本研究范围内,与对照件相比,通过高温热处理最大可使竹束明度、黄蓝色品指数分别降低66.28%、63.36%,平衡含水率降低41.9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曦  金森  
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报是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准确预测死可燃物含水率是做好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火行为预报的关键。平衡含水率法预测死可燃物含水率在物理上十分可靠,若研究对象可精确描述,理论上其含水率的预测是准确的。因此,该方法是重要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方法。本文对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表明:1)平衡含水率的预测模型主要有4种,其中Simard模型、Van Wagner模型和Anderson模型都是统计模型,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Nelson模型为半物理模型,在预测可燃物含水率上的效果好,应用广。2)可燃物类型影响平衡含水率,但具体机理还没有系统研究。3)对时滞的影响因子研究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则谟  
海口地区的木材平衡含水率蔡则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关键词木材平衡含水率,海口研究各气候区的木材平衡含水率(We)对木材干燥有重要意义,自50年代以来,华东、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及中南等地区的有关单位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伟奇  肖羽柏  陈莉  
根据1972-1974年在广州测定的数据,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得出 W_6=-2.657557-0.01391679t+0.2315497φ线性回归方程式。并用北京、哈尔滨、十堰、厦门等地的平衡含水率实测值与线式计算值、现行教科书中的曲线回归方程式进行比较。这些材料说明,在表示木材平衡含水率与周围大气温湿度之间变化规律时,线性回归方程优于曲线回归方程。另外,还对木材吸湿和解吸进行具体地论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伍威  张运林  满子源  
【目的】分析加拿大火险等级系统中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适用性,为该地区含水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更好的理解湿度码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以江西省南昌市茶园山林场典型林分马尾松林(MWS)、杉木林(SM)、柳杉林(LS)和毛竹林(MZ)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10月23日—2019年1月20日(江西省防火期)以非破坏性采样方法对其含水率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要素,利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气象要素和湿度码的相关性,选择气象要素回归法和湿度码回归法建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外推分析,得到预测模型精度和外推能力,分析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适用性。【结果】监测共进行90 d,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主要受相对湿度和降雨的影响,此外,马尾松还受空气温度极显著影响,柳杉和杉木含水率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2)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与细小可燃物湿度码、腐殖质码和干旱码都呈极显著负相关,且相关性逐渐降低;3)直接使用细小可燃物湿度码得到的含水率值与所有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实测值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43.717%~80.377%和49.576%~151.698%;4)气象要素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20.395%~40.765%和37.417%~59.175%,湿度码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19.366%~34.372%和33.895%~47.258%,湿度码回归模型误差显著低于气象要素回归模型;5)气象要素回归模型和湿度码回归模型的外推绝对误差均值分别为50.244%和45.824%,湿度码回归模型外推能力要优于气象要素回归模型。【结论】直接使用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并不适用,选择回归法对其校正,虽然较气象要素回归法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但依旧无法满足火险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还需对湿度码中关键参数:平衡含水率和失水系数等进行校正,提高基于湿度码预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精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勤  奥小平  何力春  
利用4年观测资料,进行了晋东南石灰岩区宜林荒山春季土壤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土壤解冻至6月上旬雨季到来之前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为土壤水分的跑墒阶段,这段时间坡向间、土层间的年际变化较大.经对17个气象因子的筛选,以气温、空气绝对湿度、降水量等9个因子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最紧密,每个气象因子按前5天、前10天、前20天三个时段,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阳坡、半阳坡、阴坡的5cm和20cm两个层次土壤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平均精度94.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英春  陈广元  艾沐野  孙怀发  
该文以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件锯解时因摩擦热造成的水分损失,试件在烘箱中烘干时间过长而产生的热分解,试件带热称重时重量传感器的温度效应等因素对采用称重法检测木材含水率的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获得了相应的修正公式,对多片试件平均含水率的传统计算法进行了修正.研究表明:锯解时木材水分损失对称重法测量精度的影响程度随含水率升高而增大;过长时间在烘箱中的热分解,带热称重时重量传感器的温度效应等对称重法测量精度除极精确的研究外,可以忽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佳荔  吕建雄  
该文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平衡态下杉木人工林木材的动态粘弹性质.测定的温度范围为-120~40℃,频率范围为0·5~10Hz.结果表明:①随着含水率增加,木材的贮存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增大.②在测定温度范围内观察到两个力学松弛过程,较高温度域的α力学松弛过程是由低分子量的半纤维素发生玻璃化转变引起的;低温域的β力学松弛过程是基于木材细胞壁无定型区中伯醇羟基的回转取向运动与吸着水分子的回转取向运动两者叠加而成.③力学松弛过程的损耗峰温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而向高温方向移动.④力学松弛过程的表观活化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海  
文章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视角,探讨了时变弹性CD函数的数理模型及统计学检验,并选取了一则实例,通过对照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似然比检验为非参数估计方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统计显著性检验,时变弹性CD函数在研究经济学问题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而非参数估计方法在实证研究时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秦瑞霞  徐华东  陈能志  甄宗霖  魏解东  
【目的】研究木材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构建含水率介电模型,为精准监测活立木的含水率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方法】以白桦、椴树、冷杉、水曲柳为研究对象,使用宽频介电谱仪测得不同含水率下木材介电谱,分析频率/含水率变化对木材介电常数的影响规律。在1 Hz~10 MHz频段内运用多种回归模型分析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优选适合用于木材含水率检测的频段和频率点,在优选频率下利用线性、二次多项式与三次多项式函数构建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评价并验证模型。研究不同树种含水率预测模型的差异与机理。【结果】在1 Hz~10 MHz频段内,1.3~10 MHz频段为测量木材介电常数的较理想频段,10 MHz是研究木材介电常数与含水率关系的最佳频率点。在最佳频率点上(10 MHz)采用二次多项式数据拟合构建的木材含水率介电模型,拟合优度高。模型验证得到4种木材含水率实测值和拟合值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5,均方根误差RMSE均低于0.14,相对分析误差RPD均高于2.5。不同树种有不同的介电模型,这主要与木材密度有关。【结论】介电谱可直观反映不同频率和含水率下木材的介电特性,在特定频率下,木材介电常数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木材含水率介电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在对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密度相近的树种可采用相同的含水率介电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