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2)
- 2023(17782)
- 2022(15186)
- 2021(13953)
- 2020(11567)
- 2019(26403)
- 2018(25927)
- 2017(50144)
- 2016(26748)
- 2015(29877)
- 2014(29861)
- 2013(29844)
- 2012(27814)
- 2011(25292)
- 2010(25779)
- 2009(24164)
- 2008(22768)
- 2007(20032)
- 2006(18002)
- 2005(16511)
- 学科
- 济(128730)
- 经济(128608)
- 管理(75445)
- 业(73392)
- 企(58886)
- 企业(58886)
- 方法(50520)
- 数学(44104)
- 数学方法(43725)
- 中国(37978)
- 地方(32650)
- 农(31253)
- 融(29311)
- 金融(29309)
- 财(28657)
- 银(27752)
- 银行(27707)
- 业经(27016)
- 行(26768)
- 学(25020)
- 制(23409)
- 农业(22030)
- 贸(20872)
- 贸易(20854)
- 易(20074)
- 环境(18499)
- 理论(18217)
- 地方经济(17998)
- 务(17876)
- 财务(17803)
- 机构
- 大学(384554)
- 学院(383364)
- 济(165843)
- 经济(162421)
- 管理(148716)
- 研究(135732)
- 理学(127491)
- 理学院(126039)
- 管理学(124020)
- 管理学院(123322)
- 中国(106814)
- 京(82645)
- 科学(80296)
- 财(75921)
- 所(68259)
- 中心(61748)
- 研究所(61606)
- 财经(60174)
- 农(59308)
- 江(56965)
- 经(54624)
- 业大(53154)
- 北京(53153)
- 经济学(51509)
- 范(51047)
- 师范(50585)
- 院(49126)
- 州(46618)
- 经济学院(46227)
- 农业(45810)
- 基金
- 项目(253991)
- 科学(200295)
- 研究(188028)
- 基金(184427)
- 家(159672)
- 国家(158315)
- 科学基金(136162)
- 社会(120337)
- 社会科(114255)
- 社会科学(114228)
- 省(98479)
- 基金项目(97065)
- 自然(86352)
- 教育(85500)
- 自然科(84308)
- 自然科学(84294)
- 自然科学基金(82800)
- 划(82640)
- 资助(76851)
- 编号(76214)
- 成果(62240)
- 发(58039)
- 重点(57031)
- 部(56300)
- 课题(53009)
- 创(52371)
- 国家社会(49832)
- 创新(48893)
- 教育部(48663)
- 科研(47910)
- 期刊
- 济(188957)
- 经济(188957)
- 研究(122228)
- 中国(77770)
- 学报(56689)
- 财(56334)
- 管理(56101)
- 农(53958)
- 科学(53218)
- 融(48525)
- 金融(48525)
- 大学(43282)
- 教育(41735)
- 学学(40705)
- 农业(36745)
- 技术(33531)
- 经济研究(31224)
- 财经(30361)
- 业经(29087)
- 经(26024)
- 问题(23985)
- 技术经济(20044)
- 理论(19329)
- 图书(18971)
- 业(18507)
- 贸(18447)
- 统计(17460)
- 商业(17424)
- 现代(17418)
- 世界(17315)
共检索到591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春
近些年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论证较多,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倾向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的观点,认为二者关系中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和"时滞效应",并用某一区域经济金融20年的发展数据来实证了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二者间的时滞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运用规范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来验证经济发展速度与资金投入数量的关系,初步判断区域经济发展中资金紧缺可能只是资金供需结构上的失衡,而并不全是资金总量上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利用"预期调控"来削减负面效应的观点。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时滞 回归 预期调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王国强
基于中国1992-201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对金融偏离度的测度以及运用双门槛回归检验,证实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而是呈现出促进和抑制的差异,即存在非均衡性。由于非均衡以不同机制大幅降低了金融市场对资本的有效配置能力,相对于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向上或者向下的过度偏离都抑制了实体经济增长,从而说明金融发展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需要金融部门主观上的支持,客观上也需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相适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实体经济 非均衡 双门槛回归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君
本文采用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我国30个省份(地区)2000—2015年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展开深入研究。文章构建包括金融系统因素和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非线性模型,重点考察在金融系统变化情况下,保险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渐进影响效应及传递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通常其金融系统的资金配置效率和投资效率也更有效,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强拉动效应,其中寿险的融资功能比财险经济补偿功能更具经济增长效应;而地区金融风险程度增高,则会大幅度提高该区金融系统的投资风险,进而弱化财险和寿险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深化金融改革与管控金融风险的若干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君
本文采用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我国30个省份(地区)2000—2015年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展开深入研究。文章构建包括金融系统因素和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非线性模型,重点考察在金融系统变化情况下,保险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渐进影响效应及传递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通常其金融系统的资金配置效率和投资效率也更有效,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强拉动效应,其中寿险的融资功能比财险经济补偿功能更具经济增长效应;而地区金融风险程度增高,则会大幅度提高该区金融系统的投资风险,进而弱化财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 李新波
对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比较显著。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区域金融 经济增长 金融深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建国
本文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方法,研究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运用过度识别约束的协整检验以及弱外生性的检验方法,我们发现了东部和中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金融中介发展具有弱外生性。同时,我们也发现实际利率在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和金融中介发展的作用效果不尽相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陈习琼
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云南省金融活动的区域化运行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且两者之间的外延基本重合。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金融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政府应关注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云南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经济差异 云南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雯羽 贝多广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县域经济体的信贷可得性,有助于县域经济增长,而其发展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本文运用2014-2018年县级面板数据,通过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政府干预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县域经济增长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政府干预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子指标回归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数字化程度和使用深度对县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与主回归一致。(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完善传统金融市场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增长。(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政府的调节作用是单向的,西部地区则为倒U型,本文分析了地区差异的内在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经济增长必须由原来的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增长方式转向依靠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方式。本文通过构建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推动高于后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本文在单整、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上海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上海区域金融发展对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上海地区存在金融发展引起经济增长的单项因果关系,同时上海区城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跨期影响间隔为一期;上海地区存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部跨期影响。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这种内在关系是对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其他城市"金融中心热"的最好诠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子铱 魏政 张涛
文章通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方法,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发达地区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欠发达地区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则无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中介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景武
本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则存在相互抑制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区域金融存在显著的差异。事实上,就我国转轨经济而言,区域金融差异的形成与变化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偶然结果,而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制度主导到地方政府制度主导再到市场经济主体主导的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绳周
运用1980—2004年间相应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更多的依靠信贷规模扩张来推动经济增长,而东部地区更多的依赖于金融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区域金融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晶 卢家昌
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江苏省1980—2010年相应数据,分别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量推动作用显著,内部结构则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总量研究 结构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查奇芬 王亚娜
在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方法,从中观层面上对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间互相作用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区域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作用关系的差距,剖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成因,提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区域金融业发展应予区别对待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