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2)
2023(13729)
2022(12027)
2021(11570)
2020(9492)
2019(21790)
2018(21795)
2017(43056)
2016(23294)
2015(25995)
2014(25749)
2013(25067)
2012(22895)
2011(20580)
2010(20495)
2009(19055)
2008(18125)
2007(15673)
2006(13697)
2005(11957)
作者
(63739)
(52651)
(52242)
(49785)
(33713)
(25049)
(23947)
(20543)
(20005)
(18920)
(17923)
(17476)
(16533)
(16457)
(16260)
(16235)
(15774)
(15686)
(15091)
(14997)
(12965)
(12912)
(12645)
(12031)
(11872)
(11788)
(11675)
(11640)
(10515)
(10297)
学科
(84934)
经济(84839)
管理(66251)
(62202)
(52071)
企业(52071)
方法(39311)
数学(34027)
数学方法(33586)
(24271)
(23566)
中国(22687)
业经(19606)
(17987)
贸易(17980)
(17579)
(17523)
地方(16980)
(16408)
农业(15901)
理论(15453)
(14930)
财务(14860)
财务管理(14833)
(14730)
银行(14696)
企业财务(13996)
(13989)
(13950)
(13887)
机构
学院(316911)
大学(315441)
管理(127774)
(125469)
经济(122609)
理学(110539)
理学院(109406)
管理学(107568)
管理学院(107007)
研究(102614)
中国(79901)
(65840)
科学(62215)
(59688)
(50250)
中心(47978)
(47787)
财经(47641)
(45835)
研究所(45562)
业大(45161)
(43339)
(41869)
师范(41546)
北京(41515)
(37821)
(37493)
农业(37240)
经济学(37039)
财经大学(35493)
基金
项目(216053)
科学(170132)
研究(162631)
基金(156068)
(134008)
国家(132853)
科学基金(114883)
社会(100854)
社会科(95485)
社会科学(95465)
(84241)
基金项目(82594)
教育(75063)
自然(74338)
自然科(72573)
自然科学(72559)
自然科学基金(71231)
(70697)
编号(68561)
资助(64584)
成果(55894)
(47792)
重点(47733)
课题(46469)
(45797)
(45160)
项目编号(42538)
创新(41920)
教育部(41492)
人文(40987)
期刊
(136469)
经济(136469)
研究(96351)
中国(56167)
管理(45705)
学报(45493)
(44206)
(43778)
科学(42431)
教育(37388)
(36233)
金融(36233)
大学(34834)
学学(32640)
农业(29950)
技术(26711)
业经(23751)
财经(22252)
经济研究(22138)
(18891)
问题(17281)
图书(16993)
理论(16607)
实践(15419)
(15419)
科技(14654)
现代(14632)
(14537)
技术经济(14459)
商业(14126)
共检索到461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彬  王去非  金雯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彬  王去非  金雯雯  
本文从时变视角研究了非正规借贷利率的货币政策反应,试图为二元金融结构下的货币政策选择提供参考。基于修正的IS-IM模型的研究表明,非正规借贷利率的货币政策反应受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市场间的替代性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非正规借贷利率的货币政策反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表现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能够有效引导非正规借贷利率走势,但长期来看政策效果有所弱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期出现暂时"失灵",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政策效果有明显改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市场间替代性的动态演化能够为以上结论提供合理解释。本文研究还发现,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市场利率间存在时变的同向变动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随滞后期数增加而衰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鑫媛  赵天奕  
金融市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和传导具有更加复杂和非可控的微观因素。本文尝试将非正规金融纳入研究框架,建立四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且持续时间较短,导致的通货膨胀上升幅度小。在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更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宪春  张屹山  李天宇  
准确识别中央银行政策偏好对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适应"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意义重大。文章在央行二次分段损失函数和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框架下,推导出转型时期我国最优非线性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了中央银行的政策反应特征,估计结果发现:第一,我国央行存在明显的"促增长"和规避经济收缩的非对称偏好,当经济增长缺口发生正向偏离时,货币当局整体上仍增加货币供给以刺激经济进一步增长,而当增长缺口发生负向偏离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强度大幅增加以规避经济收缩;第二,央行对通货膨胀目标反应相对不足,致使货币政策稳定物价的功能受限;第三,中国兼具转轨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特征,故我国央行更加偏好经济增长目标,但随着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也将随之调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好文  黎紫丹  余志伟  
基于粘性信息假说,通过拓展货币资产组合理论,并运用含有自变量滞后项的ARMA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股市对货币政策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变动率与利率r变动率的反应分别有3个月、6个月的滞后期,表明中国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较滞后,因而中国股市对货币政策反应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春喜  张紫薇  
本文通过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测度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时间间隔期和不同时点对于房地产价格的时变影响,利用2000~201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月度数据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1)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显著。以货币供应量为主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短期对房价的影响效果较好,此时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引起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但是中长期而言,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无效。以利率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短期和中期都能发挥作用,但是对长期来说是无效的;(2)从不同时点的脉冲响应来看: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存在部分负效应,但总体而言,具有正向影响;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在当期存在部分正效应,随后各期存在持续的负效应,且作用效果较为缓慢。最后提出在强调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央行应综合考虑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劣势相机抉择,以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传哲  谢方铭  王宁  
本文从时变角度重新审视了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使用货币供应量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季度数据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并通过蒙特卡洛抽样的方法得到以下两条结论:首先,货币政策实施后不同时间段内其对三次产业产出水平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即货币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其对第一、二产业产出水平影响程度大于第三产业,而随着时间推移,货币政策对第三产业产出水平影响程度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其次,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同一货币政策对同一产业产出水平的影响表现非对称性,即随着货币供应量增加,表现出"冲击相同,波动增大"的现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彬  金雯雯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率、信贷规模及银行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信贷市场通过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彬  金雯雯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姗  朱森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丽  李季刚  
利用广义矩估计法(GMM)考察现行双轨制的利率体系下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结合我国的经济数据及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利率平滑特征及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对管制利率及市场利率两种体系下的泰勒规则进行检验,结论显示存款利率并未根据通胀及产出的变动加以调整,而市场利率及管制较为放松的贷款利率对产出、通胀以及货币供给均能作出反应,对产出及货币供给的反应显著,但是对通货膨胀反应不足,即依据预期通胀、预期产出及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估计的前瞻性泰勒规则尚不具备稳定性,当前不宜将泰勒规则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强  贺畅达  
基于无套利动态NS模型(AFDNS模型)估计出的利率期限结构,本文从货币政策规则变化角度考察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影响。我们的经验结果表明:第一,时变系数Taylor规则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特征。第二,央行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的反应加强,将提高利率期限结构的短期端,降低长期端,使利率曲线变平缓;而央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加强则会导致整条利率曲线的上移,长期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系数更敏感,导致利率曲线变得更陡峭。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洪英群  陈捷思  
本文使用TVP-VAR模型并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最新宏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名义负利率政策下欧元区货币政策工具对中间目标M3,以及中间目标M3对最终目标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价格控制滞后值对M3增速的影响呈现由负转正的关系,而数量控制滞后值对M3增速的影响整体位于零轴以下,且随着负利率的实施变得负值程度越深。其次,在2012年底,数量控制对M3的影响先经历一个反效果,而后迅速转回正值发挥作用,2014年中与之类似。2016年底则呈现另一种情景,一开始数量控制看似效果极佳,而后迅速回归负值,最后彻底失效。另外,在2012年底,价格控制尚能够较好地发挥作用,至2014年中,虽然还是有效,但是几乎不发挥作用,再至2016年底,政策的实施伴随着一个巨大的负效果。在持续期内,价格控制的负效果大于正效果,最终成为一种牵绊。最后,欧洲央行M3对于最终目标通胀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方面,欧洲央行中间目标对最终目标的传导并未失效,并且在欧洲央行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之后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蔚立柱  陆长荣  
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用核心通货膨胀来取代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借助开放经济新凯恩斯模型,将国际收支余额纳入央行福利损失函数,通过一阶条件得到最优利率规则,考察核心通货膨胀在最优利率规则中的作用,并运用GMM法比较分析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反应,研究得出:与通货膨胀相比,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能避免利率过度调整,减少中国人民银行福利损失,能降低美联邦基准利率对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冲击;此外,外汇市场干预系数与实际汇率系数在核心通货膨胀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反应中呈现不同的特征。因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琼  付一婷  张都  
本文在中央银行福利损失函数中引入区制转移特征,分别推导出数量目标下以及价格目标下最优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并对比了各自的区制特征与政策目标选择倾向;随后本文利用TVPFAVAR模型验证了不同时期下货币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调控有着明显的“促增长”倾向,而利率调控则具有“稳增长”的目标,通胀缺口并不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央行仅在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时才会改变数量规则反应函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可以更加灵活的对较小的经济波动进行反应,进而达到逆周期调控的目的。货币供给量调控适合于对宏观经济进行长期的引导与调控,而利率调控则可以作为短期调控中更“主动”、更“积极”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