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1)
- 2023(6187)
- 2022(5162)
- 2021(4781)
- 2020(3604)
- 2019(7966)
- 2018(7796)
- 2017(14450)
- 2016(7491)
- 2015(8255)
- 2014(7757)
- 2013(7257)
- 2012(6086)
- 2011(5474)
- 2010(5385)
- 2009(5237)
- 2008(4832)
- 2007(4163)
- 2006(3647)
- 2005(3089)
- 学科
- 济(25717)
- 经济(25699)
- 管理(20002)
- 业(17505)
- 贸(15729)
- 贸易(15723)
- 易(15418)
- 企(14133)
- 企业(14133)
- 方法(10429)
- 农(9670)
- 数学(8397)
- 数学方法(8252)
- 中国(7814)
- 业经(7127)
- 农业(5979)
- 财(5804)
- 出(5594)
- 地方(5476)
- 关系(5454)
- 理论(5204)
- 制(4939)
- 口(4905)
- 出口(4902)
- 出口贸易(4902)
- 环境(4411)
- 学(4107)
- 银(4060)
- 银行(4058)
- 行(3915)
- 机构
- 学院(101134)
- 大学(95715)
- 济(42019)
- 经济(41216)
- 管理(36215)
- 理学(31471)
- 理学院(31204)
- 研究(31067)
- 管理学(30568)
- 管理学院(30405)
- 中国(22885)
- 京(18602)
- 财(18155)
- 科学(18087)
- 财经(14701)
- 农(14695)
- 所(14644)
- 江(14495)
- 中心(14359)
- 业大(13855)
- 经(13282)
- 研究所(13196)
- 经济学(12947)
- 范(12774)
- 师范(12654)
- 州(11908)
- 经济学院(11772)
- 院(11744)
- 技术(11663)
- 农业(11619)
- 基金
- 项目(68200)
- 研究(53442)
- 科学(53380)
- 基金(47826)
- 家(40891)
- 国家(40543)
- 科学基金(34651)
- 社会(33917)
- 社会科(32205)
- 社会科学(32200)
- 省(27939)
- 教育(25124)
- 基金项目(24427)
- 编号(23429)
- 划(22691)
- 自然(20577)
- 自然科(20101)
- 自然科学(20098)
- 自然科学基金(19688)
- 资助(19147)
- 成果(18425)
- 课题(16216)
- 发(15862)
- 重点(15596)
- 创(14938)
- 年(14660)
- 部(14629)
- 项目编号(14267)
- 性(14042)
- 创新(13834)
共检索到145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莺 张治国 刘成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易逝品的运输量在不断增加。在时变条件下的运输网络中,易逝品的运输成本和耗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文章在时变网络条件下,获得易逝品运输的成本和耗损的基础上,研究了易逝品运输的路径选择;给出了有达到时间限制的易逝品运输的路径选择模型;设计了路径选择的算法,并对算法的计算复杂性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关键词:
易逝品 运输 时变 耗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宽 王尔媚
解耦点是客户实时需求向供应链上游渗透的点。文章基于时变需求研究易逝品供应链中的最优解耦点决策与生产库存管理问题。建立了以偏差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动态控制系统,通过最优控制理论同时得到了最优解耦点的位置以及最优生产-库存策略,并研究了均匀生产模式下需求率和易逝率对最优解耦点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需求的增大,最优解耦点向末端客户移动以提高顾客响应速度;随着易逝率的增大,最优解耦点向供应链上游移动以减少库存成本。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长石 王松 罗亮 邓胜前
针对城市物流系统中的多物流中心联合配送问题,设计一种多物流中心处理方法共享物流资源;分析城市路网的时变特性,设计路段行驶时间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客户需求、时间窗、车辆不同出发时间、油耗、碳排放与联合配送模式等因素,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联合配送的开放式时变车辆路径规划模型,设计改进蚁群算法求解;实验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铮 林莎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将加速工业化进程,带来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制度非均衡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道路,而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别化战略,在国家层面,要制定科学的宏观战略,而对不同的地区则应设计不同的产业重点,以充分发挥稀缺资源的作用,促进中国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 非均衡 路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水亮 鞠彦兵
面对日益频发的各种灾害,尤其特大灾害,应急条件下的物流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已存的关于应急物流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文献中,普遍将物资运输的运输速度视作常量,或者以降低速度,以获得高可靠性,牺牲了应急救灾的宝贵时间,本文将运输过程中灾难对道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以及人们在应对灾难的特殊思维考虑在内,建立起了两个模型,分别通过经典算法Dijkstra标号算法和动态规划法求解。然后以具体的实例,验证了这两种算法可行性和对比之下的优劣性。最后,得出把动态规划思想应用于应急状态下的路径选择问题的研究中是可取的。
关键词:
应急路径 应急物流 物流管理 管理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晖
开放条件下,跨国公司与转轨国家经济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以市场开放、自由化、私有化等政策变量作为影响转轨进程的外生变量,建立一个跨国公司、转轨国家政府、国内企业三者之间的混合寡占博弈模型,分析开放程度、经济调控手段和跨国企业的投资策略等对转轨国家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以及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转轨国家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对国有企业完全民营化并非是改革的最优方案,对国有企业的部分民营化效果反而会更好,也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税率、技术、转移价格等也是影响转轨国家社会福利以及转轨国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京荣 俞建宁 李引珍
本文讨论了多属性条件下的城市交通网络的路径选择问题。当路径的客观信息已知时,出行者对所关注的属性给出具体的主观偏好值。由于出行者的主观偏好与客观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这种偏差,在此建立了单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解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路径选择问题的求解步骤,其实现过程简单可操作。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主观偏好对路径选择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运筹学 路径选择 模型 多属性 偏好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朱婷 王旭磊 赵来军
研究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路径优化(VRP)问题,考虑了该问题的3个方面:1)路径选择涉及运输时间与运输风险两个目标;2)运输时间与风险具有时变特性;3)道路节点的服务时间窗限制。本文以运输时间和风险为多目标,综合考虑以上约束,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蚁群算法进行求解。求解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计算帕累托最优路径,决策者可结合实际问题和决策偏好作出最合适的决策,同时运输企业可依据不同时刻的运输结果制定车辆的出发时刻表,监管部门可通过合理规划各路径的服务时间窗及允许停留等待的节点来调节各路径运输时间及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江涛 杨金风
在明确易逝性技术产品的定义以及易逝性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本文从战略规划、组织学习、正确的顾客导向三方面对如何超越易逝性技术加以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是:需要在战略上重视易逝性技术,以把握长远发展机会;加强组织学习,才能突破原有技术和管理系统的惯性;正确顾客导向会提高组织对市场反应的主动性与灵活性。
关键词:
易逝性技术 战略规划 组织学习 顾客导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涛 侯星星 茆俊亚 郭文文
深远海无人船在开发渔业资源时,面临着续航能力不足和路径规划算法收敛慢、精度低等问题,为尽可能减少渔业无人船在实际任务执行过程中环境影响和最大限度地优化航行路线,在保证其安全航行的前提下,设计了以路径长度、转舵和海流能耗等多个参数最小为目标的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对无人船在航行时海域环境和任务目标的分析,建立了时变海流干扰下的无人船多目标计算模型,采用改进的自适应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法通过引入多项策略进行统筹优化。该算法应用于复杂水域下渔业无人船多目标优化领域的仿真实验,证实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多目标相较于3个单目标仿真结果对总目标值的优化率分别提高了9.2%、1.7%、11.9%;不同海流状态下的仿真路径表明了相较于传统的以距离最优算法能够节省更多的成本,有效地提高了无人船全局航迹的规划性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原 朱梦昕
金融环境的日益开放,经济体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促使金融风险涉及范围逐步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深,金融风险的相互传导又加剧了各经济体的风险不确定性。明确开放条件下风险特殊性、探究传导条件和路径、把握传导机制并设计相应防范对策为阻断金融风险传导,促进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和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风险防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星 田龙鹏 向婧
本文将美元周期纳入中国金融周期测算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和评价,并运用TVP-VAR模型分析金融周期不同阶段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时变性,同时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模型。研究表明:(1)2005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国金融发展呈现三个周期;(2)金融周期与跨境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具有一致性,金融周期上行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入,而金融周期下行则可能引发跨境资本流出;(3)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呈现倒"U"特征,伴随金融周期指数的不断提升,跨境资本净流动先上升后下降,且三次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4)纳入金融周期后的监测预警指数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为有效应对顺周期金融风险,需建立逆周期管理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吴安兵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吴安兵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也逐渐向产出缺口与通胀率目标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目标转变,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对通胀与产出的调整仅表现为先递增后递减的短期正向效应,且2006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通胀治理偏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01年之前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短期负向效应,而后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桑东升 何晓琦
在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创建的X效率理论中,理性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是经济活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变量。本文对理性和压力的关联作了分析,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个体会按概率进行理性选择。此,还应用美国1967~2001年的家庭收入数据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
关键词:
理性 不确定条件 理性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