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2)
- 2023(6673)
- 2022(5555)
- 2021(5313)
- 2020(4742)
- 2019(10720)
- 2018(10618)
- 2017(22485)
- 2016(11448)
- 2015(13148)
- 2014(12801)
- 2013(12961)
- 2012(12060)
- 2011(10811)
- 2010(11292)
- 2009(11476)
- 2008(10763)
- 2007(9826)
- 2006(9072)
- 2005(8583)
- 学科
- 济(46503)
- 经济(46436)
- 业(44996)
- 管理(42750)
- 企(40066)
- 企业(40066)
- 融(26811)
- 金融(26811)
- 银(24988)
- 银行(24986)
- 行(24156)
- 方法(23666)
- 财(22874)
- 数学(21221)
- 数学方法(21113)
- 中国(20525)
- 务(18365)
- 财务(18340)
- 财务管理(18314)
- 企业财务(17777)
- 制(17035)
- 业经(11709)
- 农(11569)
- 中国金融(11244)
- 体(10982)
- 体制(9799)
- 贸(8958)
- 贸易(8944)
- 易(8833)
- 农业(7793)
- 机构
- 大学(169864)
- 学院(168300)
- 济(74323)
- 经济(72828)
- 管理(70309)
- 理学(59682)
- 理学院(59239)
- 管理学(58646)
- 管理学院(58325)
- 中国(48565)
- 研究(47573)
- 财(43054)
- 京(34337)
- 财经(34019)
- 经(30762)
- 财经大学(25669)
- 中心(25454)
- 融(24412)
- 金融(23955)
- 江(23459)
- 经济学(23400)
- 科学(22638)
- 所(22493)
- 北京(22362)
- 银(21602)
- 经济学院(21376)
- 商学(21159)
- 商学院(21012)
- 银行(20775)
- 州(20538)
- 基金
- 项目(97153)
- 科学(77705)
- 研究(74511)
- 基金(73743)
- 家(61034)
- 国家(60522)
- 科学基金(53848)
- 社会(49394)
- 社会科(47119)
- 社会科学(47110)
- 基金项目(39188)
- 省(35322)
- 教育(33750)
- 自然(33214)
- 自然科(32505)
- 自然科学(32497)
- 编号(32024)
- 自然科学基金(32007)
- 资助(31121)
- 划(29413)
- 成果(27742)
- 部(23157)
- 项目编号(21692)
- 人文(21042)
- 教育部(21032)
- 重点(20473)
- 性(20465)
- 国家社会(20438)
- 创(20176)
- 制(19996)
共检索到263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冯玉梅 王春峰 房振明
本文从动态角度检验了时变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股权融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Wilcoxon秩和检验、方差比检验以及Fama-MacBeth回归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倾向于在信息披露之后公告新股发行;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告前后两个定期报告皆具有信息含量,但发行公告之前的定期报告没有向市场传递更好的信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征 范从来
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应该避免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减少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国内外仍有不少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我国还呈现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说明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存在一定理论依据。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结论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找到充分的理由。我国不合理的制度背景,产生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鸿志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此理论也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和负债能力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股权融资偏好 信息不对称 资产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亚军 刘丽芹
一般以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与低有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又一基本原因是管理者的内生融资偏好。如果公司绩效影响管理者的财富(或职位、声誉等),管理者的偏好将支配公司的融资决策。对称信息条件下,管理者将有充分的股权融资偏好;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果管理者对公司项目(或资产)拥有私人信息,且厌恶风险,管理者将最大限度地使用股权进行融资。最后,本文提出,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是内生的,治理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所产生危害的基本思路是"疏",而不是"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路 马亚军
一般以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与低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管理者的内生融资偏好。如果公司绩效影响管理者的财富(或职位、声誉等),管理者的偏好将支配公司的融资决策;对称信息下,管理者将有充分的股权融资偏好。不对称信息下,如果管理者对公司项目(或资产)拥有私人信息,且厌恶风险,管理者将最大限度地使用股权融资,直至达到均衡。最后,本文提出,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是内生的,治理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所产生危害的基本思路是“疏”,而不是“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鸿志 何小锋
本文从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重要因素,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公司融资 信息不对称 资产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红枫 米雁翔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股权众筹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甚于传统融资市场,这极大地阻碍了股权众筹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股权众筹的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以信号理论为基础,利用京东东家私募股权融资平台上83个融资成功的创投板项目对股权众筹项目质量的信号进行研究,并深入到信号质量层面探究信号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描述、人力资本、起投金额、社交互动是项目质量的正向信号而不确定性是反向信号,领投人的投资不是项目质量的有效信号;项目不确定性负向调节了质量信号对融资绩效的作用。根据不确定性的高低,本文区分了项目描述和人力资本代理变量的"真伪":当项目的不确定性高时,项目简介的文本长度和是否有视频是"真信号",项目团队成员数目是"伪信号";而当项目不确定性低时,项目简介的文本长度和是否有视频是"伪信号",项目团队成员数目是"真信号"。本文结果为项目发起方提升融资绩效以及股权众筹平台优化机制设计提供了应用参考。
关键词:
股权众筹 信号理论 不确定性 信号质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红枫 米雁翔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股权众筹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甚于传统融资市场,这极大地阻碍了股权众筹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股权众筹的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以信号理论为基础,利用京东东家私募股权融资平台上83个融资成功的创投板项目对股权众筹项目质量的信号进行研究,并深入到信号质量层面探究信号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描述、人力资本、起投金额、社交互动是项目质量的正向信号而不确定性是反向信号,领投人的投资不是项目质量的有效信号;项目不确定性负向调节了质量信号对融资绩效的作用。根据不确定性的高低,本文区分了项目描述和人力资
关键词:
股权众筹 信号理论 不确定性 信号质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魏卉 孙宝乾
本文以沪深股市2006—2015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结合我国的产权性质,考察了会计稳健性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并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讨了会计稳健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可能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第一,会计稳健性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信息不对称水平是会计稳健性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一个中介变量。第二,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信息不对称 股权融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健梅 索奇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健,严太华
在存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本文拓展了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有股东与经理人两者的加权收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目标偏向于经理人收益最大化,而且给经理人带来了较大的控制权收益,而上市公司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又弱化了因信息非对称而造成的权益价值低估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原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天荣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顺序方面表现出了与现代财务理论和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惯例不相吻合的特征,融资顺序倒置,过分偏好股权融资。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志刚
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负面影响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司债券融资的成本增加 ,从而使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倾向于银行融资 ,故欲加强公司债券融资的发展 ,就必须有效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公司债券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源于金融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体制问题。因而解决公司债券融资发展障碍的根本措施在于大力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程并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发展。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公司债券融资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管征 张世坤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发和配股。如何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Myers和Majluf框架模型下,运用Wu和Wang(2002)模型对上市公司正确选择配股或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市场的修正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增发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首选方式,但从外部流通股股东和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应该提倡采用配股方式。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增发方式 配股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