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3)
2023(10620)
2022(8749)
2021(8124)
2020(6287)
2019(14500)
2018(13959)
2017(26106)
2016(13778)
2015(15654)
2014(15442)
2013(15503)
2012(15058)
2011(14216)
2010(14258)
2009(13049)
2008(12926)
2007(11536)
2006(10653)
2005(9998)
作者
(40401)
(33607)
(33474)
(31684)
(21631)
(16089)
(15031)
(12988)
(12977)
(11915)
(11751)
(11181)
(10991)
(10834)
(10679)
(10365)
(9985)
(9673)
(9600)
(9380)
(8626)
(8102)
(8078)
(7719)
(7662)
(7623)
(7481)
(7348)
(6822)
(6748)
学科
(72236)
经济(72170)
(37020)
管理(34899)
(27080)
企业(27080)
中国(26572)
(23612)
方法(22458)
地方(21008)
数学(19406)
数学方法(19284)
业经(17548)
农业(15958)
(15789)
贸易(15773)
(15346)
(13754)
(13338)
(12951)
(12785)
银行(12774)
(12578)
(12403)
金融(12403)
地方经济(11492)
发展(10725)
环境(10708)
(10707)
(10702)
机构
学院(205080)
大学(204030)
(97823)
经济(96091)
研究(82969)
管理(74173)
中国(64799)
理学(62125)
理学院(61323)
管理学(60608)
管理学院(60177)
(45603)
科学(45372)
(42150)
(41940)
研究所(37694)
中心(35885)
(32853)
财经(32650)
经济学(31148)
(31050)
北京(30189)
(29798)
(29619)
(29386)
师范(29154)
经济学院(27892)
科学院(25176)
业大(25125)
农业(25046)
基金
项目(128517)
科学(102723)
研究(98582)
基金(94346)
(81672)
国家(80966)
科学基金(68589)
社会(66014)
社会科(62681)
社会科学(62670)
基金项目(48144)
(47486)
教育(43902)
(40706)
自然(39852)
自然科(38939)
自然科学(38932)
编号(38811)
资助(38683)
自然科学基金(38272)
(34528)
成果(32632)
(29793)
重点(29564)
发展(28870)
国家社会(28495)
课题(28491)
(28386)
中国(27033)
(26626)
期刊
(118825)
经济(118825)
研究(71360)
中国(49189)
(34086)
管理(31130)
科学(29357)
(29334)
学报(27573)
教育(24198)
(24144)
金融(24144)
农业(23791)
大学(21942)
学学(20366)
经济研究(20228)
业经(19748)
技术(17244)
财经(16836)
问题(15646)
(14971)
(14819)
世界(14270)
国际(14074)
(12867)
技术经济(10558)
(9969)
论坛(9969)
经济问题(9883)
现代(9869)
共检索到337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文龙  
新型城乡发展战略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认为产业扩散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二是认为城乡物质生活水平差距的缩小会降低农民城市化意愿,农民工依然有较浓的乡土情结。但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长期下降趋势导致产业扩散效应减弱,农民工的代际更替导致农民工城市化意愿的增强,乡土情结的淡化,时势的变迁要求对新型城乡发展战略进行合理调整。只有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进行资源的均衡配置,进一步提升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并将新农村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产业基础培育上来,不断加强新农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我们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尽早实现新型城乡发展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龙  
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实践主体,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战略的多变导致农业出现生产力真空,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只有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地区差异与农民工代际更替对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战略,并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纠正政府的错位、越位,减少政府的缺位,未雨绸缪地为农民工代际更替对中国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准备,积极地为城市生产要素下乡创造良好条件,才能有效兼顾农业发展的三重目标,避免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粮食安全与社会危机,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潘士远  金戈  
本文综述了研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变迁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析这三者关系的一般性框架。运用这一框架,本文对中国建国以来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演变以及产业结构的变迁进行了历史性考察。历史证据表明,中国改革前后经济增长巨大差异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日平  安祥生  
小城镇是城乡网络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城乡互动中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高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本文因此提出基于城乡统筹观的小城镇发展战略,指出小城镇发展应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双重推进,择优扶持;理念更新、制度创新;因地制宜、提升品质”的战略原则,从产业非农化、镇区城镇化和制度人本化三个方面推动小城镇发展,并提出相应支持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邕健  毛蒋兴  
阐明了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关系特征出发,指出资源开发中的狭隘资源观是导致这类城市城乡发展失调的根源所在。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即树立广义资源观,建立与广义资源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结构,构建与新型产业结构一致的城乡空间结构。阐明了城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并以河南省舞钢市为例,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论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忆邵  
本文从加速城镇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及城乡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的差异性等方面 ,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继而从协调城乡制度、加快城镇就业功能开发、整合城乡资源和市场、协调城乡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民市民化等方面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炳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重大决策。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发展模式十分必要。应主要以县级行政区为区域单元,实施统筹发展;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为主要内容,选择有效的突破口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建伟  
顺应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历史要求,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的嘉兴市已呈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趋势。农村信用社如何适应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的调研结论是:调整发展战略,优化经营资源的再配置,是农村信用社适应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中国城市化发展受到城市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城乡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体制改革等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是一个制度变迁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采取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推动了8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是否继续实行这一方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认为不能继续沿用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指导思想,而应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及城市化的趋势,把城市化的指导思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之兵  张可云  
过去30多年中国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然而究竟应该以何种规模的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始终存在争论。本文基于城市成本收益最优规模的罗伯特研究框架,利用中国143个城市数据采取分组估计方法进行检验,发现并不存在单一的最优城市规模。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利用齐普夫(ZIPF)法则和城市就业提供能力指数对中国现有城市规模体系进行研究,本文发现中国城市体系总体规模偏小且缺乏足够的就业提供能力。最后,本文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战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Joachim Von Braun  Ashok Gulati  Shenggen Fan  张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浚竹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我国发展战略规划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的时代特征及其变迁,对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理念、特点、形式以及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发展战略规划对于实现区域互补协调,提高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希冀为区域和城市制定实施发展战略规划,促进我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景鹃  
在互联网逐步完善背景下,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约有近8亿人使用网络购物、浏览资讯、工作、享受各类服务,加之电子商务市场日益规范,诚信系统得以优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为新兴经济电子商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的交易行为需要稳定的组织架构,主要源于产品(服务)经销售推广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需在确保卖方收益同时保障买方权益,优化配置新时代电子商务发展资源,营建高效、和谐运营氛围,为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组织架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以期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科学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录堂  
关键词: 城乡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