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8)
2023(8828)
2022(7346)
2021(6985)
2020(5380)
2019(11652)
2018(11612)
2017(19676)
2016(11198)
2015(12647)
2014(12502)
2013(11217)
2012(9873)
2011(9114)
2010(9295)
2009(8257)
2008(7749)
2007(7098)
2006(6259)
2005(5549)
作者
(28139)
(23270)
(23164)
(22283)
(14644)
(11181)
(10732)
(8915)
(8745)
(8475)
(7968)
(7849)
(7355)
(7305)
(7127)
(7111)
(6907)
(6900)
(6863)
(6536)
(5762)
(5745)
(5549)
(5459)
(5355)
(5287)
(5159)
(5100)
(4716)
(4646)
学科
(36095)
经济(36063)
管理(27923)
(21886)
(17786)
企业(17786)
中国(13581)
地方(12660)
(11764)
教育(11214)
方法(10062)
业经(9832)
理论(9474)
教学(8873)
(8261)
农业(8002)
数学(7921)
数学方法(7710)
地方经济(7618)
(7466)
(7122)
环境(6773)
(6581)
贸易(6575)
(6541)
(6307)
(5912)
银行(5907)
(5782)
(5650)
机构
学院(142117)
大学(139631)
管理(46987)
(46781)
研究(45534)
经济(45300)
理学(39619)
理学院(39009)
管理学(37933)
管理学院(37659)
中国(33262)
(29737)
科学(28685)
(25228)
师范(25048)
(24080)
(23201)
(21891)
中心(21392)
(20111)
师范大学(19630)
技术(19563)
研究所(19548)
北京(18764)
教育(18743)
(18442)
职业(18383)
业大(17938)
财经(17737)
(17577)
基金
项目(91684)
研究(76104)
科学(71860)
基金(60210)
(50671)
国家(50100)
社会(45247)
科学基金(42928)
社会科(42527)
社会科学(42519)
(40008)
教育(38340)
编号(35396)
(32873)
基金项目(31070)
成果(30182)
课题(26409)
自然(24505)
自然科(23869)
自然科学(23865)
(23682)
自然科学基金(23346)
资助(22905)
(21922)
重点(21672)
项目编号(21263)
(20206)
规划(20020)
(19646)
大学(19417)
期刊
(60080)
经济(60080)
研究(45846)
教育(38891)
中国(36601)
学报(19072)
(18730)
(18393)
管理(17498)
科学(17231)
大学(15822)
技术(14587)
学学(12968)
农业(12836)
业经(12688)
(11385)
金融(11385)
职业(11353)
图书(10901)
经济研究(9300)
书馆(8057)
图书馆(8057)
财经(7859)
(7814)
论坛(7814)
商业(7125)
(7049)
(7022)
(6972)
问题(6797)
共检索到223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靳敏  何花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在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征程中,五四精神与时俱进、常讲常新,始终是广大青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新时代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离不开五四精神的传承。理清五四精神新发展的逻辑理路,阐明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价值,进而从丰富五四精神的内容、创新"五四"育人方式、完善"五四"育人机制三个维度探索新时代大学生五四精神的弘扬路径,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要坚持学深悟透历史内涵,深挖光大时代价值;永葆弘扬爱国精神,深入彰显时代主题;坚守坚定政治方向,擦亮办学治校鲜亮底色;精准把握青年特点,创新新时代工作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五四运动的发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五四精神最根本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激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海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充分借鉴通识教育的经验成果,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是应然的选择。应着重从道德教育的渗透、道德教育的环境和道德教育的互动等方面探究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隐性教育路径:渗透模式下要加强人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渗透和社会实践渗透,环境模式下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制度建设和校园媒体建设,互动模式下要加强价值澄清、自我教育和角色体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秀秀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形成的伟大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牢牢记住建党之初的愿望和誓言,无数革命先辈为了这个愿望和誓言抛头颅洒热血,始终践行着这伟大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继承并弘扬红船精神,做一个创新型人才,在奋斗中不断成长,在任何时候都要甘愿为祖国而奉献的时代新人,要时刻铭记红船精神,不忘革命先辈的初心,为了祖国更加强大而努力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艳萍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泓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8日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高校思政课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有助于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平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一个由亿万人民群众自觉参加的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评价并大力倡导雷锋精神,相继将弘扬雷锋精神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给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美辰  
历史上的塞罕坝经历了一个由美丽高岭到高原荒漠的生态巨变。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铸就了塞罕坝精神,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立足现实需要和问题短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握塞罕坝精神实质;加强网络空间规制,弘扬生态文明正能量;创新网络表达内容方式,提高宣传教育感染力;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提高网络宣传影响力;健全网络表达运行法规,净化网络舆论生态,打造宣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网络高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美辰  
历史上的塞罕坝经历了一个由美丽高岭到高原荒漠的生态巨变。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铸就了塞罕坝精神,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立足现实需要和问题短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握塞罕坝精神实质;加强网络空间规制,弘扬生态文明正能量;创新网络表达内容方式,提高宣传教育感染力;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提高网络宣传影响力;健全网络表达运行法规,净化网络舆论生态,打造宣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网络高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芦靖玮  
“吕梁精神”发端于抗日战争时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涵。“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高度凝结了“吕梁精神”的内涵,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需要利用好“吕梁精神”,把“吕梁精神”融入到育人过程中,关键在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创新宣传渠道、融入“四史”教育、以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欢  周德刚  
红船是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始终一心向民,同时代共命运,走在时代前列。新时代发扬"红船精神",有助于把过去的历史与当前的现状、未来的发展有效联系起来,树立民族自信,培养担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忠菊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农耕文化残留的小农思想影响着农业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农业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性与理论的指导性之间缺乏有效桥梁纽带,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成为制约因素。通过培育先进农业文化、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和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以"三农"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等途径,在农业高校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原  
廉洁是内化于心的思想观念、是外化于行的操守规范,具有公共性、发展性、实践性、价值性四个特点,在实践中创新路径:通过找准立足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教育内容;把握关键点,引入融媒体等辅助制度文化建设,搭建教育平台;聚焦发力点,以完善青年学生社会化成长推动物质文化建设,拓宽教育渠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舟珊  段翔  
近十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界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所学的知识能力,更能让学生更快捷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换为实际内容。因此,在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特点开展相关教学,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创意的就业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