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7)
- 2023(14778)
- 2022(12467)
- 2021(11639)
- 2020(9513)
- 2019(21454)
- 2018(21448)
- 2017(40071)
- 2016(22016)
- 2015(24562)
- 2014(24291)
- 2013(23578)
- 2012(21066)
- 2011(18936)
- 2010(18804)
- 2009(17168)
- 2008(16223)
- 2007(13990)
- 2006(12206)
- 2005(10715)
- 学科
- 济(86498)
- 经济(86405)
- 管理(60291)
- 业(55908)
- 企(46099)
- 企业(46099)
- 方法(36577)
- 数学(31207)
- 数学方法(30856)
- 中国(24654)
- 农(24000)
- 地方(20927)
- 业经(20726)
- 学(19632)
- 财(19360)
- 农业(16200)
- 理论(15037)
- 和(14697)
- 贸(14633)
- 贸易(14624)
- 制(14402)
- 易(14135)
- 环境(13720)
- 技术(12826)
- 教育(12525)
- 银(12333)
- 银行(12293)
- 务(12207)
- 财务(12133)
- 财务管理(12115)
- 机构
- 大学(302840)
- 学院(302432)
- 管理(118467)
- 济(113991)
- 经济(111347)
- 理学(103015)
- 理学院(101839)
- 研究(101328)
- 管理学(99927)
- 管理学院(99403)
- 中国(73300)
- 科学(65533)
- 京(64709)
- 所(50722)
- 财(50551)
- 农(48743)
- 研究所(46623)
- 业大(45974)
- 中心(45155)
- 江(43416)
- 范(42571)
- 师范(42193)
- 财经(41047)
- 北京(40497)
- 农业(38257)
- 经(37280)
- 院(37240)
- 州(35935)
- 师范大学(34107)
- 经济学(33503)
- 基金
- 项目(213081)
- 科学(167254)
- 研究(157224)
- 基金(152965)
- 家(133406)
- 国家(132271)
- 科学基金(113347)
- 社会(97744)
- 社会科(92426)
- 社会科学(92404)
- 省(84213)
- 基金项目(81402)
- 自然(73360)
- 教育(71907)
- 自然科(71622)
- 自然科学(71602)
- 划(70867)
- 自然科学基金(70266)
- 编号(65703)
- 资助(61390)
- 成果(53061)
- 重点(47936)
- 发(46297)
- 部(45636)
- 课题(45058)
- 创(44318)
- 创新(41278)
- 科研(40549)
- 项目编号(40491)
- 国家社会(39721)
- 期刊
- 济(125170)
- 经济(125170)
- 研究(86762)
- 中国(55545)
- 学报(49935)
- 科学(45184)
- 农(45151)
- 管理(42347)
- 教育(37972)
- 大学(37085)
- 财(36443)
- 学学(34268)
- 农业(31758)
- 技术(25913)
- 融(22950)
- 金融(22950)
- 业经(22126)
- 经济研究(20093)
- 图书(20091)
- 财经(18743)
- 问题(16231)
- 业(16040)
- 经(15942)
- 科技(15240)
- 理论(14535)
- 版(14406)
- 现代(13818)
- 书馆(13703)
- 图书馆(13703)
- 商业(13592)
共检索到432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王兆辉 闫峰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审视抗战文献可顺应世界潮流、把握国内趋势。时代化视域下抗战文献具有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发展的精神引领作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探讨抗战文献,有利于深刻理解抗战文献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利于推动抗战文献的时代化发展。
关键词:
时代化 抗战文献 文化形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冰梅
本文介绍了文献中心的成立背景及其管理体制、建设宗旨与目标及抗战历史文献资源,分析资源整合共享的机制及资源建设的效果,阐述网络服务系统的功能与特色、主要服务模式与服务成效以及文献中心今后的展望。
关键词:
抗战文献 文献中心 重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兆辉 闫峰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中心是重庆市实施抗战历史文化城市品牌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体现了重庆图书馆界抗战文献资源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的创新性实践探索,提出了建立抗战文献的全市一体化管理模式,完善抗战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网络体系,构建抗战文献的信息技术标准化系统,搭建海内外抗战文献的交流合作机制的发展思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扶小兰 唐伯友
据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大陆以外的重点抗战文献主要集中典藏于台湾地区国史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罗斯福总统图书馆和英国国家档案馆等机构。由于这些典藏机构的性质或职能存在差异,决定了其馆藏文献的性质、价值、数量、语种和载体形式各具特色,但它们又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语种多元、载体多样等共性特征。
关键词:
抗战文献 档案 报刊 日记 手稿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唐伯友 张天强
抗战文献的国际交流合作,是我国抗战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为实现抗战文献国际合作工作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在总结我国图书馆界前期相关工作实践和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了6种基本合作模式,并逐一分析其特点,试图为我国抗战文献资源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岩 李彭元
抗战爆发后,日军攻占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镇江等地,以“接收”为名掠夺江南地区文献,重要文献被运到日本,而被日军视为所谓“违禁”书籍被销毁,部分文献“归还”汪伪政权。汪伪政权接收文献被“分让”给日伪机构。被掠去日本的江南文献,只有少部分战后归还中国。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 文献掠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华
华侨抗战文献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其范围的界定是整理与研究的首要任务。它的文献类型主要有图书、档案、期刊报纸、照片、地图和影音资料、民间文献等。华侨抗战文献的分布具有海内海外的广泛分布、地域分布的相对集中性的特点,它广泛分布于海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与纪念馆等机构。
关键词:
抗战文献 华侨 历史研究 分布现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业根
公版文献是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其公共版权设置初衷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确保文化延续。对公版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不能过于倚重市场,而应由公共部门主导,强化公共产品属性,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性资源。当前公版文献资源数字化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主体不强、内容不全、保障不足的困境,应通过资源整合做强供给主体,推进开发拓展供给内容,加强统筹完善供给保障,实现公版文献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巧利 王晓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全面的抗战。在全民抗战中,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教育要为抗战服务的主张,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道路。抗战教育是动员人民、教育人民、组织人民的过程。抗战教育塑造了民族灵魂,启迪了民族智慧,振奋了民族力量,为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抗战教育精神和意义深远的启示。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抗战教育 抗战教育精神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芳 陈进 王昕
长期以来,图书馆对地方历史文献重发现和收藏、轻科学整理的状况,致使这些珍贵的文献得不到全面系统的揭示和充分利用。此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数字化建设为例,分析地方历史文献的特点及对其数字化的方案,通过行业扫描和自身环境分析,在数字化建设通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求真"、"求用"的补充性原则,从资料整理、数字化标准、元数据规范、质量审核、资源保存和过程管理六个方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地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管理和规范体系建设。
关键词:
地方历史文献 数字化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水乔
地方文献是自公共图书馆成立以来就注重收集的文献资料。作为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历史文献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基于目前仍有大量的民间历史文献散存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当在继承地方文献传统收集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系统收集。田野调查不但能收集到民间历史文献,还能够获取口头传说、仪式表演等"史料拓展"。田野调查和文献解读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民间历史文献的认识和视野。文献收集方面的田野调查方法、原件就地保存的原则,整理方面的归户性原则、保持文献原有系统的原则,数据库建设内容方面包括国家典章制度和儒学文献在内的"史料拓展",数据库建设方法方面以需求为导向、开展跨界合作,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民间历史文献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新的方法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静
加强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既是推进中共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科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客观需要,也是总结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经验规律,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的应有之举。本文对国家图书馆革命历史文献收集历史与存藏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对“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文献普查与总目编纂、专题文献整理出版、数字资源开发与数据库建设等相关实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面向未来,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在根本遵循上要继续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理探索上要加大力度构建革命历史文献学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在整理实践上要创新推动有利于革命历史文献保护利用的分类定级制度,以期产出更多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潮流,且能够回应党和国家重大关切,具有深远学术影响的高水平成果。参考文献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