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8)
- 2023(4341)
- 2022(3557)
- 2021(3506)
- 2020(2746)
- 2019(6492)
- 2018(6649)
- 2017(9379)
- 2016(6541)
- 2015(7617)
- 2014(7587)
- 2013(6523)
- 2012(6178)
- 2011(5997)
- 2010(6168)
- 2009(5068)
- 2008(4877)
- 2007(4613)
- 2006(4264)
- 2005(4036)
- 学科
- 教育(19190)
- 济(12455)
- 经济(12436)
- 中国(11218)
- 管理(9470)
- 学(7574)
- 业(7347)
- 理论(7148)
- 教学(6621)
- 企(5773)
- 企业(5773)
- 方法(4905)
- 发(4279)
- 数学(4068)
- 发展(3982)
- 数学方法(3921)
- 展(3860)
- 农(3859)
- 研究(3578)
- 财(3567)
- 思想(3562)
- 革(3496)
- 政治(3411)
- 改革(3244)
- 技术(3241)
- 思想政治(3186)
- 政治教育(3186)
- 治教(3186)
- 高等(3162)
- 德育(3152)
- 机构
- 大学(85541)
- 学院(79327)
- 研究(36505)
- 教育(31082)
- 范(24164)
- 师范(23955)
- 科学(23484)
- 京(21432)
- 济(20164)
- 师范大学(19948)
- 所(19479)
- 经济(19323)
- 中国(19079)
- 管理(18379)
- 研究所(17941)
- 农(15419)
- 理学(15376)
- 技术(15246)
- 理学院(14991)
- 北京(14810)
- 江(14596)
- 中心(14398)
- 管理学(14314)
- 管理学院(14149)
- 院(13439)
- 职业(13259)
- 农业(12468)
- 业大(12219)
- 教育学(11917)
- 州(11053)
- 基金
- 项目(50038)
- 研究(42113)
- 科学(39805)
- 基金(31140)
- 教育(29730)
- 家(28323)
- 国家(27905)
- 划(21768)
- 社会(21748)
- 科学基金(21435)
- 省(21354)
- 社会科(20112)
- 社会科学(20105)
- 成果(19854)
- 编号(19616)
- 课题(18817)
- 年(15858)
- 基金项目(14763)
- 重点(13999)
- 自然(13554)
- 自然科(13222)
- 自然科学(13213)
- 资助(13186)
- 规划(13148)
- 自然科学基金(12980)
- 部(12968)
- 发(12602)
- 性(11640)
- 项目编号(11592)
- 度(11493)
共检索到136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20世纪即将成为历史,21世纪的曙光已经依稀可见。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将送走20世纪的最后岁月,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在这世纪交替的最后几年,我们教育将为下个世纪做些什么准备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总结一下20世纪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看一看还有什么问题急待解决。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华 黄自敏
进入信息时代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又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来"生产"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我们的教师教育评价体系要做什么样的改变以促进和保障我们的教师教育从适合工业化时代向适合信息化时代转化?本文以教师教育评价为立足点,遵循基础教育变革→教师教育变革→教师教育评价变革的逻辑,及其反向,教师教育评价变革→加深和普及教师教育变革→加深和普及基础教育变革的辩证法来展示教师教育评价的变革。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教师教育 评价 变革 比较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鹏 刘凤彪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性不仅体现在传授技能经验,更体现在传承文明、传播思想、塑造灵魂上,这使得职业教育教师必然要担负起光荣的育人使命。职业教育教师应树立政治思维,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师德师风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同频共振,更好地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育匠事业,工匠精神应当成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以夯实人人出彩的教育基础。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保尔·莱斯塔 翁朱华
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日益增加。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还要在这急剧变化的全球知识社会中,教授学生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塑造具备21世纪技能的新一代教师的挑战,同时各国还需对现有师资力量进行技能升级,使之达到这一目标。电子学习作为一种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和多种全新职业发展机遇的途径,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本报告将探讨教师发展中应用电子学习所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以及电子学习实践的显现出来的趋势和问题。报告还将探讨高校和政府机构在教师发展领域开发、应用电子学习的策略案例,同时将包括报告人为UNESCO撰写的一本新书《电子学习时代的教...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红霞 王秀琴 王艳杰 牛爽爽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是中国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土化产物,是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区域内融合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本研究对北京市融合教育中小学共计155名行政领导、资源教师与任课教师开展区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职能期望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融合教育教师对区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专业指导"、"师资培训"、"管理与统筹",以及"研究与推广"的职能期望值较高,且四个维度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2)资源教师对特教中心的职能期望要显著高于融合教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3)接受培训时间长的教师对特教中心的职能期望显著高于从未接受过培训以及培训时间较短的教师;(4)城市教师对特教中心的职能期望高于农村教师。
关键词:
融合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职能期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林敏 吴雨宸 宋萑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重塑教师教育的权威性和知识传递方式,对教师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学界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隐忧主要体现在主体性危机层面,本质上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即人和人工智能二元对立。然而,在现实情境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已以其空前类人化的特性挑战我们对人机关系的传统理解。本文首先提出以“多主体网络”理论视角理解教师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将人工智能视作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主体。在此视角下,新型人工智能参与教师教育体系将触发传统教师教育颠覆、联动的转型,引发教师教育目标、课程、模式、评估等的深刻变革,为职前教师培养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研和自主学习,以及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衔接带来全新变化。同时,这种转型可能导致网络不稳定,引发新兴科技教育资源的分配、技术变革与课程更新的错位以及社会对教师教育转型的理解问题等挑战,需研究者和实践者持续关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林敏 吴雨宸 宋萑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重塑教师教育的权威性和知识传递方式,对教师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学界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隐忧主要体现在主体性危机层面,本质上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即人和人工智能二元对立。然而,在现实情境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已以其空前类人化的特性挑战我们对人机关系的传统理解。本文首先提出以“多主体网络”理论视角理解教师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将人工智能视作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主体。在此视角下,新型人工智能参与教师教育体系将触发传统教师教育颠覆、联动的转型,引发教师教育目标、课程、模式、评估等的深刻变革,为职前教师培养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研和自主学习,以及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衔接带来全新变化。同时,这种转型可能导致网络不稳定,引发新兴科技教育资源的分配、技术变革与课程更新的错位以及社会对教师教育转型的理解问题等挑战,需研究者和实践者持续关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静漪
混和教育业已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典型教学模式。为了应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和教育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互联网+"背景下混和教育中的角色分流与转换进行解读,并提出教学能力促进的具体路径,以期使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发挥其更好的功用,同时,为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师资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杨航 刘方琛 李姗泽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春华
本文从父母的学历和职业两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社会阶层与教育的关系。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由于父母职业和学历的不同,存在差异。拥有高学历的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较高。相同职业的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呈现高度的一致性。无论女孩还是男孩,父母都给予了同样高的教育期望。在不同地区,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存在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涛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校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引路人,教师是否具备强烈的教育情怀,对于诠释教育精神、职业素质、教学责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教育情怀也是教师职业信念、价值观念、职业态度的直接展现。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革新,党对高校教师队伍给予了厚望,更需要教师形成教育情怀,为党和国家培育好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教师教育情怀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性、循环渐进、长期实践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个人意识提升,更需要良好客观环境。因此,主要立足教师本人、客观环境,提出教师教育情怀培养路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育情怀 职业精神 时代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高等教育研究》已由当初一本学校办的内部刊物发展成为如今一份全国性的学术期刊,乃至被誉为我国"高教研究的一面旗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发展、大提高,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期刊也日益走向繁荣,作为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刊,《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三十而立"之后,做到"四十不惑"?值此《高等教育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邀请了部分国内外知名高等教育学者,共绘期刊未来发展蓝图。我们坚信,在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倾力支持下,《高等教育研究》一定会越办越好,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的教育。教育学教育的对象涉及师范生、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师、非教育职业的大众。就针对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学教育而言,需要以时代为背景,确立教师立场和实践立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教育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激发教育学之趣,引发教育学之需,形成教育学之养,养成教育学之眼,培养教育学之觉等。
关键词:
教育学教育 教师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卫金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开展教育、科研和实践等工作的能力,包括制订课题的实验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学术论文等内容。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因此,提升科研能力不仅是高校思政教师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国家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乐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