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7)
2023(9687)
2022(8705)
2021(8341)
2020(7081)
2019(16373)
2018(16405)
2017(31534)
2016(17568)
2015(19732)
2014(19795)
2013(19723)
2012(18062)
2011(16270)
2010(16033)
2009(14653)
2008(14231)
2007(12230)
2006(10437)
2005(9030)
作者
(53236)
(44188)
(43852)
(41682)
(28407)
(21467)
(19777)
(17501)
(17016)
(15852)
(15174)
(14973)
(14083)
(14048)
(13719)
(13623)
(13505)
(13171)
(12727)
(12596)
(11266)
(10902)
(10764)
(10114)
(9968)
(9967)
(9879)
(9702)
(9060)
(8911)
学科
(66393)
经济(66318)
管理(46688)
(44604)
(37538)
企业(37538)
方法(32925)
数学(28220)
数学方法(27840)
(20550)
(16695)
中国(15498)
(15344)
业经(14074)
地方(12921)
理论(12648)
(11501)
(11279)
贸易(11274)
农业(11229)
(10916)
技术(10635)
环境(10307)
(10159)
教育(10101)
(9906)
财务(9847)
财务管理(9831)
企业财务(9315)
(9044)
机构
大学(252494)
学院(248336)
管理(98330)
(90425)
经济(88319)
理学(85998)
研究(85031)
理学院(85010)
管理学(83343)
管理学院(82916)
中国(58405)
科学(58211)
(54262)
(47849)
(44855)
业大(43902)
研究所(41657)
(39600)
农业(38342)
中心(37340)
(35184)
北京(34016)
(33064)
财经(32724)
师范(32661)
(30422)
(29723)
(28849)
技术(27941)
师范大学(26606)
基金
项目(178489)
科学(137190)
基金(127343)
研究(125095)
(113758)
国家(112856)
科学基金(94537)
社会(74927)
(70886)
社会科(70762)
社会科学(70742)
基金项目(68361)
自然(64742)
自然科(63198)
自然科学(63181)
自然科学基金(61994)
(60186)
教育(57288)
资助(53247)
编号(50871)
成果(41413)
重点(40201)
(38320)
(37462)
(36971)
课题(35021)
计划(34904)
科研(34885)
创新(34493)
大学(32681)
期刊
(94812)
经济(94812)
研究(68876)
学报(49494)
(43406)
科学(41723)
中国(41712)
大学(35445)
管理(34305)
学学(33455)
农业(31190)
(28103)
教育(27711)
技术(20321)
(16081)
(15857)
金融(15857)
图书(15230)
业经(15229)
财经(15001)
经济研究(14601)
业大(14082)
科技(13530)
(12808)
理论(12792)
(12568)
问题(12318)
林业(12262)
实践(12033)
(12033)
共检索到346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江巨鳌  黄志刚  屠乃美  
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引进的4个巴西旱稻品种和1个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在旱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ngara和Iapar-9株叶形态较好,生育期适中,适于长沙地区栽培;各供试品种和组合的产量以Tangara最高,水稻杂交组合新香优80次之;根系活力以Tangara的最大;新香优80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较旱稻品种高,Tangara又较其他旱稻品种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展宇  徐克章  吴磊  张治安  凌凤楼  
【目的】探讨旱作条件下旱稻、水稻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旱稻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个旱稻品种("旱9710"、"秦爱")和2个水稻品种("吉农8号"、"长白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旱作试验,于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及RuBP羧化酶活性。【结果】旱作条件下,在整个生育期,旱稻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水稻品种(P<0.05),旱稻品种叶片蒸腾速率显著低于水稻品种(P<0.05),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水稻品种(P<0.01);旱稻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RuBP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鸿  樊红柱  
本文研究了川西平原雨养条件下地膜覆盖对水稻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可使水稻提早返青,促进早发多发分蘖,迅速增加叶面积,减缓叶片早衰,增加根系重量,但使水稻齐穗期有所延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田玲  杨红  刘雯雯  黄欣阳  苗淑梅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5℃、pH值5.5、黑暗条件下菌核萌发率最高,达8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61℃、10mi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静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斌  吴蔚文  杨国才  
在螟虫自然发生和模拟螟害大发生条件下,通过亩有效穗、平均每穗着粒数、实粒百分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通径系数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亩有效穗数>平均每穗着粒数>实粒百分率>千粒重,以穗数变化较大,而千粒重较稳定。穗数与其它三因素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着穗数与实粒数、千粒重间存在较小的负相关,后两者彼此间几乎无影响。因此,生产上主要是协调穗数与实粒数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若其它因素不变,这四个因素分别增加1万穗、10万粒、1%、1克时,产量分别增加28.7公斤、42.6公斤、5.9公斤、25.7公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晨  龚海青  金梦灿  郜红建  
#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永会  汤亮  刘小军  曹卫星  朱艳  
【目的】建立水稻主茎上不同叶位叶片茎鞘夹角动态变化的模拟模型。【方法】基于不同株型品种和氮肥处理的水稻试验,连续观察并记录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的茎鞘夹角,进一步利用动态建模技术构建水稻主茎不同叶位茎鞘夹角的动态模拟模型。【结果】水稻茎鞘夹角随生长度日(GDD)不断加大,夹角从开始形成到基本稳定大致经历3个叶龄,且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茎鞘夹角随叶位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第三叶的最大茎鞘夹角最大。利用Logistic方程可以描述不同品种、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茎鞘夹角随GDD的变化过程,使用直线型分段函数可以描述最大茎鞘夹角随叶位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引入品种参数(第三叶位茎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霞  岳延滨  刘岩  曹宏鑫  葛道阔  魏秀芳  
目的建立基于生物量的水稻根系主要几何参数动态模型,为水稻功能-结构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08和2009年设置3个品种[两优108(V1,杂籼)、86优8(V2,杂粳)和南粳43(V3,常规粳稻)]和2个氮肥水平盆栽试验获取根系形态及根干重等指标,采用SPSSv13.0与Excel2007处理试验数据,RMSE检验模型。结果利用2008年观测资料,通过分析不同品种与施肥处理下水稻单株总根长及根直径与生物量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单株总根长动态模型;根据立体几何原理,构建了基于生物量的水稻总根体积与总根表面积动态模型。经2009年独立试验资料检验,单株总根长、总根体积及总根表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裴雪霞  周卫  梁国庆  孙静文  王秀斌  艾超  李双来  
【目的】土壤生物肥力是土壤质量的直接反映,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可以为提高土壤质量及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以长期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长期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氮磷钾(MNPK)配施对黄棕壤性水稻土磷脂脂肪酸含量(PLFA)、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SMBC、SMBN、SMBP)、及与氮磷转化有关的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总PLFA含量、真菌/细菌比值、真菌PLFA相对含量、SMBC、SMBN、SMBP含量,及土壤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促进AM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圣刚  黄胜奇  江洋  蔡明历  曹凑贵  唐湘如  黎国喜  
以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为材料,研究大田条件秧苗的秧龄及栽插密度对水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秧苗秧龄处于35~55 d和栽插密度处于1.8×105~3.0×105蔸/hm2时,水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叶面积指数随着秧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秧龄对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收获产量存在显著影响。栽插密度对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收获产量产生显著影响。而且,秧龄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李明海  杨媚  郑丽  赵东  周而勋  
构建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系统,并获得了一批pTHPR1转化子。为明确这些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在转化子库中抽取10个经过验证的转化子,从温度、pH值、碳源、氮源和光照5个方面比较了它们与野生型菌株(GD-118)在生长速度、菌落颜色、菌核颜色和菌核数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5℃和35℃且pH值为5.0、7.0、8.0时,以葡萄糖和半乳糖为碳源、以甘氨酸为氮源且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培养,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有明显差异,有些转化子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野生型菌株,有些转化子菌丝生长速度则明显慢于野生型菌株;在10℃和35℃且pH值为4.0、5.0、6.0时,以葡萄糖为碳源、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广生  徐才国  靳德明  崔克辉  曹凑贵  蔡明历  骆炳山  
选用4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在分蘖盛期进行不同程度的节水处理,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节水处理期间及处理结束后,植株有机物的运转及根系分布均可发生改变,以减轻干旱伤害;分蘖盛期节水处理导致水稻耗水量的下降由处理期间及处理结束后植株耗水量的减少两部分所组成,节水潜力大,但在品种及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分蘖期适度节水胁迫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处理期及处理结束到完熟期的水分利用效率;节水处理对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影响在品种与处理间存在差异,一定程度节水处理可提高某些品种的产量与稻米品质,但也可使一些品种的产量下降,故节水抗旱栽培应选择适当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际  郭熙盛  张祥明  王允青  
【目的】研究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稻田无机氮供应特征。【方法】于2007—2010连续4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方法。试验设传统翻耕、免耕两个处理,4次重复。供试水稻品种为皖稻68。【结果】免耕显著提高了水稻生育前期耕层土壤NH4+-N含量,但是降低了水稻生育中、后期耕层土壤NH4+-N含量。同时免耕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NO3--N含量,降低了主要生育时期10—20 cm土层NO3--N含量,有利于减少耕层土壤NO3--N的淋失。免耕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表层土壤的富集。0—10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比翻耕处理显著增加,而10—20 cm土层上述养分含量明显低于翻耕处理。免耕提高了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凌祖铭  李自超  余荣  穆平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早熟粳型水稻品种 8个和陆稻品种 7个 ,在盆栽保水、盆栽旱种和大田旱种 3种栽培条件下 ,比较水稻品种和陆稻品种的穗长、穗粒重、实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和株粒重等产量性状 ,叶片水势、叶片鲜重、气孔阻力、植株高度和叶片卷叶度等生理及其它地上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 :旱种条件下水稻、陆稻产量都低于保水栽培的产量 ,水稻品种的抗旱系数 (旱种产量 /保水产量 )低于陆稻 ;旱种下株高低于保水种植 ;陆稻品种的叶片水势均高于水稻品种 ,且叶片水势与抗旱系数密切相关 ;旱种条件下陆稻气孔阻力低于水稻品种 ,保水条件下并无规律性 ;品种间叶片鲜重差异不大 ,但陆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