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6)
2023(17009)
2022(14637)
2021(13576)
2020(11430)
2019(25970)
2018(25894)
2017(48844)
2016(27132)
2015(30733)
2014(30751)
2013(30411)
2012(28678)
2011(26166)
2010(26604)
2009(24364)
2008(24162)
2007(21382)
2006(19252)
2005(17681)
作者
(83358)
(69099)
(68741)
(65262)
(44250)
(33355)
(31092)
(27213)
(26616)
(25110)
(23718)
(23718)
(22495)
(22186)
(21879)
(21488)
(20537)
(20537)
(20009)
(19987)
(17432)
(17415)
(17008)
(16085)
(15712)
(15677)
(15449)
(15372)
(14210)
(13889)
学科
(108008)
经济(107876)
管理(72616)
(71009)
(56140)
企业(56140)
方法(43273)
数学(36549)
数学方法(36049)
中国(33762)
(30628)
地方(28154)
(27745)
(25876)
业经(24814)
(22269)
农业(20712)
(20666)
银行(20596)
(19764)
(19334)
贸易(19312)
(19172)
金融(19169)
理论(18634)
(18623)
(17671)
环境(17127)
技术(16570)
(15477)
机构
大学(389324)
学院(386151)
(146406)
管理(144624)
经济(142813)
研究(141364)
理学(122549)
理学院(120975)
管理学(118533)
管理学院(117858)
中国(108681)
科学(91908)
(86526)
(74543)
(73089)
(70880)
研究所(67836)
中心(64026)
(61221)
业大(61211)
农业(57370)
北京(55760)
财经(54838)
(54773)
师范(54147)
(51394)
(49686)
(49535)
(46533)
师范大学(43746)
基金
项目(258820)
科学(200953)
基金(184969)
研究(184830)
(164603)
国家(163203)
科学基金(136866)
社会(112733)
社会科(106416)
社会科学(106386)
(101666)
基金项目(97668)
自然(91499)
自然科(89243)
自然科学(89214)
自然科学基金(87587)
(87503)
教育(84131)
资助(76838)
编号(75243)
成果(62755)
重点(59449)
(58424)
(55655)
课题(53645)
(52717)
科研(49884)
创新(49302)
计划(49117)
大学(46775)
期刊
(171478)
经济(171478)
研究(120722)
中国(84679)
学报(69710)
(67245)
科学(62733)
管理(54317)
(51973)
大学(50889)
教育(48105)
学学(47570)
农业(45776)
(41186)
金融(41186)
技术(32186)
业经(27868)
财经(26191)
经济研究(25944)
(24200)
图书(22996)
(22209)
问题(21944)
(19391)
科技(19246)
理论(19019)
资源(18323)
业大(17874)
技术经济(17779)
实践(17478)
共检索到600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龙梦洁  李芳  
旱灾不是所有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等级最重,却是受灾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旱灾的缓发性、后延性、复杂性特征,容易引发饥荒、贫困、政治冲突甚至社会动荡等风险,故旱灾的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自然灾害管理或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式对旱灾等自然灾害管理的作用有限,"综合风险防范"模式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的旱灾风险管理采用救助式管理模式,应对有余,防范不足。以HFA框架和国际减灾战略(ISDR)所提倡的"减轻灾害风险,降低社会脆弱性"为宗旨,对旱灾等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综合防范,使之成为国家社会管理的重要部分,乃是确保农业丰产丰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江涛  张贵  肖化顺  杨志高  余谦  
【目的】为减少因林地旱灾带来的森林资源损失,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BP)建立林地旱灾风险预警模型对湖南省林地旱灾风险进行实时预警,为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合理配置应急资源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提取到的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热带降雨测量任务(TRMM)数据提取到的降水量(JYL)和连续无雨日(CDWR)、高程(GC)、坡度(PD)、坡向(PX)、植被类型空间分布(ZB)等8个因子为自变量,以LST与NDVI反演得到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为因变量,基于PSO-BP算法建立林地旱灾风险预警模型,预测未来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来表征林地干旱程度,并以当日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以湖南省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2日的遥感数据提取的风险因子构建PSO-BP林地旱灾风险预警模型,预测2019年10月2—4日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的相关系数R值均达到了0.9以上,预测结果准确度高,能够很好地预测未来的林地旱灾风险情况。从实测结果可知,2019年10月4日湖南发生了旱灾,发生的地点集中在永州市、郴州市以及株洲市的南部区域,湘西小部分区域也有些许旱情,其余区域都无旱;10月4日是旱情最为严重的时期,但在10月2日已经有了干旱的苗头,且由于连续无雨日过长,干旱情况将持续加重;到了10月3日,干旱情况已经非常严峻,湘南等地区出现大面积干旱;直到10月4日,干旱情况再次加重,该实测结果与预测结果吻合。【结论】构建的PSO-BP林地旱灾风险预警模型能够科学有效地对湖南省林地旱灾风险进行预警,为林地旱灾的应急处置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冕  
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纪大旱灾牵动着国人的心!2009年末至2010年初的正常季节里上演的一幕幕反常的旱灾悲歌,使中国西南五省(区、市)的大片区域几乎陷入绝境。人们从大地、生灵的悲悯中感受到自然界的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竟竟  郭志富  李治国  
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水旱灾害频发。综合利用灾害数据资料及信息扩散模型,从致灾和承灾两个层面对河南省水旱灾害进行风险评估与时空特征研究,为加强水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1988—2007年间发生水灾的年份主要是2003、2000、1998、1996、2005,旱灾年份是1997、2001、1999、1992、1988;②当降水距平百分率为20%、30%、40%时,发生水灾的概率分别为0.10、0.06、0.04,当降水距平百分率为-20%、-30%、-40%时,发生旱灾的概率分别为0.13、0.07、0.03;③水灾在5%、10%和15%受灾率时的风险概率分别为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  田红  杨玮  戴娟  吴蓉  
为了解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a)、累积湿润度指数(Ma)、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以及降水距平百分率(Pa)开展对比分析及在安徽省冬麦区适应性研究,最终选取CWDIa作为干旱致灾危险性最优指标。根据冬小麦期望减产率划分干旱危险性强度等级,计算超越致灾临界值频次,结合承灾体脆弱度及暴露度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开展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受地理位置、承灾体脆弱性等因素影响,不同干旱风险等级频率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冬麦区中北部干旱高风险频率较高,而南部高风险频率较低。1999/2000年典型年干旱风险也呈北高南低分布,减产率分布与干旱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自圆  蒋远胜  
Ehrlich和Becker(1972)在对保险需求的经典研究中得出自我保险和市场保险是相互替代的。但在农业旱灾风险管理中,农业旱灾保险和自我保险的关系还有待明确。因此,本文通过采用无差异曲线框架下的理论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旱灾风险管理中的自我保险与农业旱灾保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现有的农业旱灾保险制度设计是可行的。并且,在此制度设计下,农业旱灾风险管理中的自我保险和农业旱灾保险可以共存,但农业旱灾保险对自我保险存在有限替代作用。而通过同时提高农业旱灾保险保障水平和减少自我保险成本能够使农业旱灾风险管理水平最大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玉璧  张强  李耀辉  王莺  王劲松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由于干旱灾害所引发的水资源匮乏、粮食危机、生态恶化(如荒漠化)等,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本文介绍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领域的主要科技进展。在系统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干旱灾害风险分析,阐述了对干旱风险评估的科学认识,归纳了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评估方法。从科学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角度,思考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及未来科学发展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浩  江耀  王静爱  梁勤欧  
气候变化背景下旱灾频率、范围和强度的增加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解旱灾风险防范过程中,农户行为与政府目标的一致性程度,促进农户与政府风险防范协同一致,本文从提高经济收入和增强干旱适应两个维度评价内蒙古兴和县农户的种植策略及其与政府规划目标的一致性,并计算一致性指数。结果表明:(1)有81.67%的农户种植策略受经验影响较大,选择种植适应性较高的作物,农业种植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其种植策略更侧重干旱适应性,以保证稳定的农业生产;(2)根据农户种植策略与政府目标的差异,可将农户划分为4类,其中高收入-高适应型农户仅占9.98%,且主要分布在兴和县政府驻地附近,约有20.69%的农户属于低收入-低适应型,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北边界地带,其与政府目标的一致性水平较低,一致性指数平均值为-0.106,低收入-高适应型农户和高收入-低适应型农户分别占所有农户的60.26%和9.07%;(3)总种植面积和作物多样性两个因素对农户种植策略与政府目标一致性影响最大,其中作物多样性对经济收入偏低农户的目标一致性有正向影响,而对经济收入偏高的农户则具有负向的影响。本文可为旱灾风险防范相关政策制定,提升综合风险防范水平等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柳媛普  王素萍  王劲松  王芝兰  
论文利用全国基准基本站地面气温、降水资料,NCAR/NCEP土壤湿度资料及各类经济数据,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和云南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气候变暖后四川东南部、云南和贵州西部危险性增加;西南地区中部到东南部成灾环境敏感性较高,气候变暖后四川东部、贵州及云南东部敏感性增加;承灾体易损性主要分布于西南中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耕地面积比重越高的地区易损性程度越高;四川中部、云南东北部、贵州南部及重庆西部防灾减灾能力较高。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最高区域为云南东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玲燕  王慧敏  马显莹  陈军飞  马剑锋  
基于云南省近年来大范围持久性干旱的反思,分析云南省旱灾管理现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旱灾风险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推行云南省旱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将旱灾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损失评估、风险决策与控制4个步骤为主线贯穿旱灾风险管理过程,构建了云南省旱灾风险管理框架。通过鱼骨图分析,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2个类别识别判断影响云南省旱灾风险的10个因子。从风险管理理念、制度体系、预警与调度系统、科技支撑水平、应急水源和应急服务及灾后补偿保障6个方面提出了云南省旱灾风险管理行动对策,为云南省建立长效的抗旱减灾管理机制提供了重要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留克  程明浩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信贷部门存在着“重放款轻收贷”的思想,使贷后检查成为“三查”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应加强跟踪检查,坚持分析预测,抓住突破口,采取对应措施,自觉和灵活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综合防范贷后风险的发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垠  范从来  
近年来环境问题引发的自然灾害已成为世界上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而引发灾害的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和核危机。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令全世界震惊,并如当头一棒,使得更多人警醒: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珍惜生命。所以我们应本着灾害经济学中损失最小化的目标原则,尽早实施有效行动以减低应对灾害风险的投入。一是高度重视科技减灾工作,加强预测和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的规律性研究;二是加强这方面科研队伍和研究机构的建设;三是积极推广、加强预测和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的科技教育,普及抗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集结全人类的智慧共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林  
甘、宁、青历史旱灾研究袁林一、频次分析结论笔者分6个时期,对西汉至民国甘宁青地区历史旱灾作了频次分析,从中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结论。1.西汉至民国年间,平均约3年(2.88年)中就有五年发生旱灾。隋至民国时期的1369年中旱灾发生年为601年,平均约2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静  杜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从科技创新、农田基本建设、金融创新等方面加强农业灾害管理。本文首先立足于风险管理理论架构,从环境变化和粮食安全视角探讨农业旱灾风险管理;随后基于湖北省旱灾现实和旱灾特征,从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控制型风险管理、以农业保险为代表的融资型风险管理以及内部风险抑制几个方面分析湖北省旱灾管理的不足;最后,从技术革新、制度建设、机制创新3个维度提出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对策,以期助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静  杜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从科技创新、农田基本建设、金融创新等方面加强农业灾害管理。本文首先立足于风险管理理论架构,从环境变化和粮食安全视角探讨农业旱灾风险管理;随后基于湖北省旱灾现实和旱灾特征,从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控制型风险管理、以农业保险为代表的融资型风险管理以及内部风险抑制几个方面分析湖北省旱灾管理的不足;最后,从技术革新、制度建设、机制创新3个维度提出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对策,以期助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