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1)
- 2023(5448)
- 2022(4548)
- 2021(4059)
- 2020(3349)
- 2019(7197)
- 2018(6892)
- 2017(12758)
- 2016(7087)
- 2015(7488)
- 2014(7145)
- 2013(6967)
- 2012(6305)
- 2011(5714)
- 2010(5643)
- 2009(4892)
- 2008(4737)
- 2007(3941)
- 2006(3316)
- 2005(2696)
- 学科
- 济(24992)
- 经济(24961)
- 业(20030)
- 管理(19604)
- 企(15078)
- 企业(15078)
- 方法(12370)
- 数学(11312)
- 数学方法(11241)
- 农(8407)
- 财(7412)
- 贸(6902)
- 贸易(6902)
- 易(6735)
- 学(6486)
- 中国(6269)
- 业经(5802)
- 农业(5793)
- 技术(4835)
- 务(4745)
- 财务(4735)
- 财务管理(4731)
- 环境(4573)
- 企业财务(4512)
- 制(4501)
- 银(4017)
- 银行(3979)
- 地方(3895)
- 产业(3851)
- 划(3763)
- 机构
- 大学(102467)
- 学院(102015)
- 济(39689)
- 经济(39086)
- 管理(37397)
- 研究(37362)
- 理学(33729)
- 理学院(33284)
- 管理学(32641)
- 管理学院(32476)
- 农(31769)
- 科学(27286)
- 中国(25947)
- 农业(25892)
- 业大(24458)
- 京(21041)
- 所(20954)
- 研究所(19787)
- 农业大学(17563)
- 中心(16438)
- 财(15851)
- 江(14004)
- 业(13687)
- 省(13551)
- 财经(13514)
- 科学院(13276)
- 室(13021)
- 院(12822)
- 经(12529)
- 北京(12430)
- 基金
- 项目(78914)
- 科学(60683)
- 基金(58752)
- 家(56062)
- 国家(55615)
- 研究(47275)
- 科学基金(45642)
- 自然(33017)
- 自然科(32296)
- 自然科学(32280)
- 基金项目(31903)
- 自然科学基金(31744)
- 社会(31223)
- 省(31147)
- 社会科(29709)
- 社会科学(29698)
- 划(27363)
- 资助(22820)
- 教育(20938)
- 计划(18610)
- 重点(18311)
- 科技(17005)
- 创(16981)
- 部(16708)
- 发(16615)
- 业(16426)
- 科研(16343)
- 编号(16062)
- 创新(15964)
- 农(15059)
共检索到134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义国 林琪 房清龙
在旱地设置旋耕(CK)、旋耕还田(RS)、免耕还田(NS)、深松还田(SS)和深耕还田(DS)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小麦花后旗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秸秆还田对土壤及水分环境的改变,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总效应为秸秆还田大于不还田。不同的秸秆还田模式光合特性表现为SS>NS>DS>RS,秸秆还田尤其减缓了灌浆中后期叶绿素的降解。秸秆还田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小麦出苗率,SS处理和NS处理出苗率最低,分别比CK低21.25%和16.5%,穗数较低,但由于光合能力较强,千粒质量最高,穗粒数也高于其他处理,SS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还田处理,综合本试验结果,...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小麦 光合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宁 刘义国 张洪生 李玲燕 林琪
为了确定旱地小麦秸秆还田量与氮肥的施用量,在青岛农业大学胶州试验站设不同的秸秆还田量与氮肥处理。研究了精量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N肥处理相比较,适量的秸秆还田能明显提高冬小麦叶绿素SPAD值,延缓旗叶衰老,改善旗叶光合性能,提高小麦千粒质量,但明显降低有效穗数。在同一秸秆还田下高水平氮比低水平氮处理的冬小麦旗叶衰老速度要慢、光合时间更长、产量也明显增多。在施氮225 kg/hm2(N2)下秸秆还田9 000 kg/hm2(J3)比其余处理可明显延缓旗叶衰老、提高光合速率、降低气孔导度、提高蒸腾速率,增加千粒质量。在该地区最具优势的氮肥与秸秆还田量是N2...
关键词:
氮肥 秸秆还田 光合特性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倩 贺明荣 代兴龙 贾殿勇
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S1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播种密度(60,75,90,105 kg/hm2)和3个施氮水平(0,180,240 kg/h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求通过改善光合特性,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为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冬小麦产量,且二者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密度对群体光合速率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灌浆前中期,而施氮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灌浆中后期,高产模式下二者的互作效应使得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灌浆期保持较高的水平,群体光合性能的改善引起籽粒产...
关键词:
群体光合 氮密互作 冬小麦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袁慧 马尚宇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侯君佑 盖盼盼 单雅敬
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安徽农业大学皖中试验站以皖垦麦076和皖麦52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后设置了0(W0),3(W3),6(W6),9 d(W9)4个渍水处理,研究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4 d,两品种W3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皖垦麦076的W9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皖麦52的W3和W6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W0但高于W9处理。渍水6,9 d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灌浆的平均速率,不同小麦品种在渍水条件下对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花后各渍水处理对小麦穗数无显著差异,皖垦麦076 W3处理的穗粒数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皖麦52的穗粒数表现为W3、W6和W9处理均显著低于W0,以W9处理最低,两品种千粒质量和产量均表现为W0>W3>W6>W9,渍水9 d时,两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34.99%,40.44%。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渍水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能力,影响了籽粒灌浆进程,降低了平均灌浆速率,导致千粒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产量。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小艳 李永飞 陈永伟 李鑫 李昱 张海宇 康建宏 吴宏亮
【目的】为应对春小麦后期高温引起的早衰,深入探究作物早衰的生理机理,为春小麦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春小麦品种‘宁春50号’为供试材料,以常温为对照(CK),设3个高温(HT)时段:花后10~12 d(HT1)、15~17 d(HT2)、20~22 d(HT3)测定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结果】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春小麦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产量,且以花后10~12 d高温胁迫影响最大。与CK相比,HT1花后15~25 d和HT2花后20~25 d时,春小麦旗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及叶绿素含量(Ca、Cb、Cx+c)均显著下降(P<0.05),胞间CO_2浓度(C_i)显著上升(P0.05)。此外,高温胁迫越早,对千粒重(TK)和产量(GY)的影响越大,与CK相比,HT1、HT2处理的TK分别降低23.43%、18.90%,GY分别下降15.07%、3.69%,HT3处理的TK与GY下降略低。【结论】高温胁迫显著影响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高温发生越早,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下降越快,影响程度表现为花后10~12 d>花后15~17 d>花后20~22 d。
关键词:
春小麦 高温 旗叶光合特征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晓然 孙绿 赵长星 林琪 刘义国 孟祥霞 王月福 王维华
为给华北旱作区小麦确定合理的追肥深度提供科学依据,以冬小麦济麦2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春季拔节期开沟施肥(0,5,10,15 cm)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各处理的小麦旗叶中POD活性、SOD活性都表现为W2>W1>W3>W0,mDA含量表现为W0>W3>W1>W2,可溶性蛋白含量则表现为W0一直低于其他处理,W2始终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肥料深施能够提高小麦旗叶中的POD和SOD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mDA的产生,从而延缓了叶片衰老。各处理小麦的产量表现为W2>W1>W3>W0,W1、W2、W3比W0每公顷产量分别提高了8.5%,14.0%,...
关键词:
追肥深度 旱地小麦 旗叶 衰老特性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海祯 梁哲军 齐宏立 王玉香 邵新胜 聂安全
以旱地小麦晋麦 4 7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时期水肥藕合方式对旱地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光合性能和产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拔节期水肥藕合方式 (补水 2 0m3+N2 0 P2 0 K16 )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分别比对照 (不补水 +N2 0 P2 0 K16 )高出 4 1 4 6 % ,31 79% ,10 5 2 8%和 97 8%。产量比对照高出 30 5 %。小麦增产影响因素通径分析为 :单位面积成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
关键词:
不同时期 旱地小麦 水肥藕合 光合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志芸 丁峰 谌洁 向开宏 马鹏 郭长春 马均
以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小麦或油菜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_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_0);副区设4个氮肥管理,不施氮(N_0),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10∶0∶0∶0(N_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N_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2∶2∶3∶3(N_3),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直播稻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稻或油–稻轮作下,氮肥管理对直播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秸秆还田显著影响水稻拔节期、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及群体干物质积累,同时油–稻轮作下其调控效应高于麦–稻轮作模式。秸秆不还田时,配合N_3施肥方式,可有效提高直播稻结实期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且在拔节期至成熟期间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秸秆还田下,配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管理模式,麦茬或油茬直播稻群体构建合理,结实期剑叶光合能力强,有效穗、每穗粒数较多,表现高产,产量最高可达10 090、10 693 kg/hm~2。综合分析,麦–稻或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配合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氮肥管理模式,能实现直播稻的高产稳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岩 位东斌 于振文 余松烈
在旱地 大田条件 下研究 了深 耘 断根 对 旱地 高产 小 麦花 后根 系 干重 及产 量 的影 响。 结果表明,4 个处 理中以 冬前深耘 断根最好 ,起身期 深耘 断根 与对 照( 不断 根) 次之 ,冬 前和 起身 期 都深耘断根 效果最差 。冬前深 耘断根 可增加中 、下层根 系的重 量和 比率, 降低 根系 生长 冗余 性,控 制最高总茎 数,提高 成穗数及 成穗率 ,使子粒产 量中来 自花后光 合器 官输 送的 比例 增加, 从而 使产 量提高,因 而在旱地 高产麦田 应推广 冬前深耘 断根。
关键词:
小麦 旱地 深耘断根 根系干重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贤清 贾志宽 韩清芳 王维 丁瑞霞 聂俊峰 李永平
【目的】探索免耕/深松隔年轮耕模式对冬小麦花后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传统翻耕3种耕作处理,在宁南旱区进行连续4年定位试验,2010年测定小麦花后土壤水分、旗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与传统耕作相比(对照),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的0—200 cm土壤贮水量平均分别增加15.24%、23.45%(P<0.05);旗叶面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平均分别提高12.78%、8.89%和25.20%(P<0.05)、11.19%;旗叶日均净光合速率(Pn)平均分别提高1.55和1.68μmol.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月明
弱筋小麦扬麦9号5个密度处理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光合产量存在着差异,以基本苗240万/hm2处理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群体LAI变化、群体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群体透光率垂直分布及旗叶、籽粒中合成的蔗糖含量等几个重要光合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其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品质也符合国标弱筋小麦优质水平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弱筋小麦扬麦9号高产优质栽培应合理增加基本苗,科学运筹肥水,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提高后期群体光合能力,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是实现其高产优质的关键。
关键词:
密度 弱筋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荣 康建宏 慕宇 苏玮 吴宏亮
【目的】本文研究了喷施叶面肥对花后干旱胁迫下春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宁春4号为材料,不喷施任何肥料的处理作为对照CK,叶面肥分别设置喷施清水、2%尿素、2%磷酸二氢钾、8%微肥、10%SOD叶面肥、10%复合氨基酸、2%富硒肥、8%旱地龙和4%农家宝共8个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结果】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增加了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经济系数。说明喷施叶面肥能有效缓解花后干旱对春小麦叶片光
关键词:
春小麦 花后干旱 叶面肥 光合特性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慕宇 米美多 孙立影 朱荣 康建宏
【目的】本文研究了氮素基追比对花后高温胁迫下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人工模拟高温,对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荧光特性和产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高温胁迫下,宁春4号与宁春47号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P_n,G_s,F_v/F_0,F_v/F_m和PI下降显著,热耗散量子比率F_0/F_m升高,C_i变化不明显。但在高温和氮素互作下,氮肥基追比为3∶7和4∶6条件下春小麦旗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P_n,G_s,F_v/F_0
关键词:
春小麦 高温 氮素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义国 林琪 王宁
为探索适宜的秸秆还田量与氮肥耦合量,大田条件下设置2个氮用量和5个秸秆还田量处理,研究了小麦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饱和蒸汽压亏缺(Vpdl)日变化及产量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的秸秆还田量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旗叶光合能力,且随氮供应量增加小麦旗叶Pn增加。随秸秆还田量增加,小麦光合指标和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更高的氮供应可以容纳更多的秸秆还田量。6 000 kg/hm2秸秆量配施氮肥150 kg/hm2和9 000 kg/hm2秸秆量配施氮肥225 kg/hm2是合适的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量。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供应 光合日变化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学善 屈会娟 李金才 黄钢 陈尚洪 陈红琳 刘定辉
以冬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研究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和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对冬小麦出苗和光合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可增加小麦的出苗数、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形成高产群体。播种过深和水分不足成为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秸秆阻碍对小麦出苗也有一定影响。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提高了小麦的成穗数、群体干物质积累,同时也提高了叶片光合性能及群体的光合生产效率。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主要促进了穗粒数的提高,穗数和千粒重也有所提高,进而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在本试验中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连续全量还田处理对冬小麦出苗、光合生产以及产量的增加效应高于单季秸秆还田,玉米秸秆单季还田的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