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0)
2023(8866)
2022(8047)
2021(7726)
2020(6479)
2019(15172)
2018(15353)
2017(29583)
2016(16336)
2015(18467)
2014(18534)
2013(18294)
2012(16744)
2011(14940)
2010(14745)
2009(13260)
2008(12749)
2007(10903)
2006(9329)
2005(8039)
作者
(47671)
(39463)
(39331)
(37321)
(25100)
(19061)
(17820)
(15839)
(14964)
(14045)
(13549)
(13137)
(12421)
(12374)
(12234)
(12173)
(12001)
(11774)
(11146)
(11060)
(9916)
(9562)
(9491)
(8922)
(8884)
(8862)
(8745)
(8589)
(8107)
(7992)
学科
(60538)
经济(60471)
管理(45048)
(43014)
(35825)
企业(35825)
方法(29948)
数学(25880)
数学方法(25590)
(16453)
中国(15131)
(14521)
(14375)
业经(13527)
地方(12838)
(11487)
贸易(11483)
(11138)
农业(10958)
理论(10797)
(10665)
技术(10047)
环境(9878)
(9853)
(9570)
财务(9511)
财务管理(9496)
教育(9192)
企业财务(9001)
(8679)
机构
大学(226948)
学院(225700)
管理(92771)
(83316)
经济(81263)
理学(81205)
理学院(80305)
管理学(78894)
管理学院(78509)
研究(74989)
中国(53266)
科学(49715)
(48859)
(39847)
(38457)
业大(37223)
(36122)
研究所(35553)
中心(33626)
农业(31579)
(31163)
北京(30929)
(30121)
师范(29837)
财经(29761)
(27154)
(27101)
(26219)
技术(24998)
师范大学(24182)
基金
项目(162178)
科学(125938)
研究(117850)
基金(115889)
(101917)
国家(101043)
科学基金(85703)
社会(70744)
社会科(66847)
社会科学(66827)
(64289)
基金项目(62672)
自然(57732)
自然科(56336)
自然科学(56323)
自然科学基金(55288)
(54605)
教育(53562)
编号(49022)
资助(47731)
成果(39419)
重点(36034)
(35147)
(34397)
(33877)
课题(33518)
创新(31498)
科研(31341)
项目编号(30379)
计划(30368)
期刊
(87980)
经济(87980)
研究(63422)
中国(39183)
学报(39137)
(36133)
科学(34981)
管理(32359)
大学(28126)
学学(26348)
教育(26226)
农业(25758)
(25289)
技术(19167)
(15723)
金融(15723)
业经(15018)
图书(14157)
(13504)
财经(13277)
经济研究(13273)
科技(12091)
理论(12042)
实践(11387)
(11387)
问题(11377)
(11078)
情报(10680)
技术经济(10517)
(10278)
共检索到315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云宗  乔蕊清  谢福来  刘玲玲  宁东贤  
采用 Griffing 方法Ⅰ ,利用6 ×6 完全 双 列杂 交对 旱 地冬 小麦 主 要性 状 的配 合力 、反 交效应和遗 传规律进 行了研 究。结果 表明,研究 的8 个性 状中, 株高、主穗 长、千粒 重、单 株重 的一 般配合力、特殊配合 力和反交 效应方 差达显著 或极显 著水平;穗 下节 长、成 穗率 的一 般配 合力 和反 交效应方差 达显著差 异,穗粒 数仅反 交效 应 方差 达显 著 水平 ,而 结实 小穗 三 种方 差均 不 显著 。大 多数性状的 遗传背景 是加性 基因效应 占优 势; 旱地 小麦 农 艺性 状 具有 较高 的 遗传 力, 而产 量性 状 具有较低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雄  介晓磊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紫粒小麦有关品质性状及穗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紫小麦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效应值差异较大。高原115×陇春23、高原115×宁春4号等6个组合的SCA在5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选择优质紫小麦的优势组合。②紫小麦同一穗部性状不同亲本间的GCA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陇春432×宁春4号是选择紫粒品种穗部性状的理想组合。黑小麦76×陇春23组合是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单穗粒重的最好组合。③从配置的16个组合分析,黑小麦76×陇春23这一组合无论是品质性状还是产量性状都有较高的SCA效应,应作为重点组合加以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灿军  冀天会  王书子  高海涛  王翠玲  杨子光  
利用水地和旱地两种生态型的品种 ,采用 4× 4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 ,对水旱品种间杂交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水地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对杂种后代主要性状的影响 ,除千粒重外 ,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旱地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主要对株高、穗下节长、单株穗数、收获指数等与抗旱性有关的性状影响明显 ,且除株高和收获指数外 ,其余性状P1的方差均大于P2 的方差。说明水地亲本对杂种后代产量性状影响大 ,旱地亲本主要影响抗旱性状 ,水旱两种生态型杂交 ,实现了抗旱与丰产的有机结合。株高、穗下节长、穗粒数、单株产量、单株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以加性效应为主 ,而显性基因对单株穗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万林  吴毅歆  李先平  阎发祥  隋启君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薯形、皮色、肉色、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间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为42.2%~57.8%,相差不大。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雪  胡学爱  杨荣  梁燕  刘世建  卢双才  
以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开发中心近年来育成的部分玉米新自交系和骨干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其主要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个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个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交系YA3729、YA3237、YA8201和YA8801能显著改进F1的产量,其产量配合力显著高于平均效应,属于高配合力自交系,用其作亲本易组配出高产杂交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万林  李先平  吴毅歆  阎发祥  隋启君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晚疫病的亲本加性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效应分别为54.8%,52.1%。双亲(至少有1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维传  张从宇  王敏  
以 6× 6双列杂交的F1~F3 及亲本为试材 ,对籽粒灌浆持续期和籽粒灌浆速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性状的GCA (一般配合力 )和SCA (特殊配合力 )均方达显著水平 ,说明籽粒灌浆性状的遗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随世代推进 ,基因加性变异在总遗传变异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世代与GCA、SCA的互作极显著。F1与F2 、F3 的GCA、SCA相关不显著 ;F2 与F3 的GCA表现基本一致。在进行籽粒灌浆性状的家系育种时 ,应考察F2 及以后世代的亲本配合力及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伯群  谭昌华  余国东  张继君  王卫强  杨沛丰  石有明  
本试验以3个重庆温光敏不育系,6个恢复系配制的温光型核不育杂交小麦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株高、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粒重5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了亲本性状值与一般配合力的相关、遗传力,以及性状间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亲本株穗数与株粒重的性状水平与其一般配合力存在显著正相关。(2)狭义遗传力在性状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大小顺序为:株穗数(96.87%)>株高(81.57%)>千粒重(53.25%)>株粒重(45.80%)>穗粒数(13.02%)。(3)除株高外,其余4个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与其特殊配合力相关达显著水平。(4)双亲或亲本之一一般配合力高的其特殊配合力的概率也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芮豪  龙洪进  桂敏  钟秋月  杜磊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润秀  黄开健  黄爱花  韦新兴  贺囡囡  邹成林  郑德波  谭华  翟瑞宁  
【目的】分析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耐低氮玉米自交系与自育骨干自交系的配合力,有效评估CIMMYT种质的育种潜力,为我国玉米自交系利用途径扩增和强优势玉米组合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C-Ⅱ设计,以20个CIMMYT耐低氮玉米材料为母本与6个自育骨干自交系为父本组配120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粒和单株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2组亲本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除父本系中的穗粗外,其余性状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下同),其余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亲本A2、17、A5、20和19的综合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是具有较大潜力的育种材料,应用这些亲本组配出较高产量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其中A2×20(桂A10341×CLYN463)组合产量的SCA效应值最高。【结论】A2(桂A10341)是最理想的玉米亲本材料,A2×20(桂A10341×CLYN463)是筛选出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黄安霞  覃永嫒  覃嘉明  时成俏  
用NCⅡ遗传设计分析方法,选择10个糯玉米自交系1(SN9-111)、2(SHN1111)、3(SHN321)、4(SN602-111)、5(珍5124)、6(JNF20)、7(DW613)、8(YL6113)、9(SNF611)、10(SN668-211)作为父本,10个糯玉米自交系A(SNM121-1)、B(珍5112)、C(SNHN11)、D(SN紫1)、E(YL6112)、F(YL6114)、G(DW62122)、H(宜糯1-112)、I(SN606-1)和J(CT4211)作为母本,进行几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父本系间和母本系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献林  康明辉  任明全  陈时良  
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小麦亲本品种8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有明显差异,亲本品种自身的性状表现与其配合力也不尽相同.百粒重、每穗粒数、穗长等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早代选择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偏低,不宜在早代进行严格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邦发  
对88个试验点的资料分析表明,多抗、丰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绵阳26的主要性状:基本苗、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株高与产量存在真实的回归关系。经偏回归和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有效穗对绵阳26产量的贡献和影响最大,而千粒重、有效数、穗粒数之间为负相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在所分析资料现有产量的基础上,稳定千粒重,主攻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是发挥绵阳26高产潜力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佘旭  王朝辉  马小龙  曹寒冰  何红霞  王森  
【目的】中国黄土高原旱地小麦籽粒锌含量普遍偏低,但存在较大的变异现象。揭示小麦籽粒锌含量变异的原因,从而调控作物锌营养,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方法】在2014—2015和2015—2016年,对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甘肃旱地冬小麦主产区的379个农户麦田土壤(0—100 cm土层)和小麦植株进行取样分析,研究旱地冬小麦籽粒锌含量差异及其与主要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该区域小麦籽粒锌含量介于12.2—50.7mg·kg(-1)。相关分析表明,0—100 cm各土层水分含量和有效铁、多数土层的pH和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燕  任纬  杨克诚  
以48-2,9636,RP125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S260个单株的配合力进行研究,以分析不同群体自交后代间、群体内S2株系间、株系内个体间配合力差异。结果表明,除株高、穗位高、行粒数外,其余性状GP-5 S2GCA优于GP-4 S2,多数性状群体内S2株系间GCA具有较大差异,株系内个体间经济性状GCA的差异远远大于农艺性状;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不同群体自交后代所配组合SCA效应值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数目均有一定差异,且GCA与SCA无明显相关关系。55,57,89,93,105,107株系多数性状具有较高的GCA,可能有较大利用潜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