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6)
- 2023(5803)
- 2022(5150)
- 2021(4699)
- 2020(4189)
- 2019(9953)
- 2018(9821)
- 2017(18984)
- 2016(10674)
- 2015(12200)
- 2014(12509)
- 2013(12629)
- 2012(12048)
- 2011(10855)
- 2010(11052)
- 2009(10538)
- 2008(10712)
- 2007(9891)
- 2006(8362)
- 2005(7532)
- 学科
- 济(46319)
- 经济(46278)
- 管理(28810)
- 业(28330)
- 方法(24047)
- 企(21950)
- 企业(21950)
- 数学(21711)
- 数学方法(21499)
- 农(13136)
- 财(12585)
- 中国(10888)
- 学(10273)
- 税(9828)
- 税收(9224)
- 贸(9224)
- 贸易(9222)
- 收(9178)
- 易(8943)
- 地方(8910)
- 业经(8799)
- 农业(8732)
- 制(7976)
- 和(7329)
- 务(7293)
- 财务(7275)
- 财务管理(7251)
- 企业财务(6765)
- 银(6518)
- 银行(6492)
- 机构
- 大学(160851)
- 学院(159413)
- 济(65156)
- 经济(63750)
- 管理(59002)
- 研究(54659)
- 理学(50823)
- 理学院(50241)
- 管理学(49133)
- 管理学院(48838)
- 中国(40865)
- 科学(35169)
- 京(33974)
- 农(32374)
- 财(31237)
- 所(29423)
- 研究所(26762)
- 业大(26657)
- 农业(25947)
- 中心(25338)
- 江(24703)
- 财经(24637)
- 经(22231)
- 北京(21526)
- 经济学(20353)
- 范(20294)
- 师范(20067)
- 州(19343)
- 院(18970)
- 经济学院(18632)
- 基金
- 项目(103964)
- 科学(79856)
- 基金(74073)
- 研究(73293)
- 家(65514)
- 国家(64981)
- 科学基金(53998)
- 社会(44742)
- 社会科(42350)
- 社会科学(42333)
- 省(40901)
- 基金项目(39082)
- 自然(35730)
- 划(35032)
- 自然科(34862)
- 自然科学(34849)
- 教育(34306)
- 自然科学基金(34220)
- 资助(31413)
- 编号(30263)
- 成果(25105)
- 重点(23922)
- 部(23361)
- 发(22378)
- 创(21141)
- 课题(20980)
- 科研(20553)
- 计划(20213)
- 创新(19818)
- 大学(19515)
共检索到233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松林 高爱民 王波 戴飞 韩正晟
为提高弹齿式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回收机的拾净率,以起膜齿齿数、起膜齿入土深度、搂膜耙齿齿径和齿数为试验因素,拾净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对拾净率影响显著的因素——起膜齿齿数、起膜齿入土深度、搂膜耙齿齿径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以确定残膜回收机最佳工作性能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起膜齿齿数为4个,起膜齿入土深度为50 mm,前、中、后搂膜耙齿齿径分别为10、8和6 mm时,拾净率最高,为93.6%。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残膜拾净率为93.4%,远高于75%的标准,能满足残膜回收作业质量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新星 吴努 严伟 游兆延 施丽莉 胡志超
针对耙齿式残膜回收机收膜率低下及漏膜严重的问题,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残膜回收机收膜机构的工作参数进行试验研究,以耙齿曲率半径、耙齿入土角度、耙齿间距为影响因素,以拾膜率、漏膜率为试验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拾膜率影响显著顺序依次为耙齿曲率半径、耙齿入土角度、耙齿间距;漏膜率影响显著顺序依次为耙齿入土角度、耙齿间距、耙齿曲率半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耙齿曲率半径195mm、耙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士琦 曹肆林 王敏 卢勇涛 营雨琨 孙博 赵永满
[目的]针对弹齿式残膜回收机残膜回收作业后自动脱膜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旋转脱膜式残膜回收机具。[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确定了搂膜弹齿的最佳入土角范围、曲率半径和排布方式,通过理论研究设计残膜回收机的脱膜机构,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残膜回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残膜回收率最高为优化目标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并对修正后的最优参数组合进行试验验证。[结果]综合田间试验数据,得出搂膜弹齿最佳入土角为18°~35°,主弹齿直径10 mm,副弹齿直径5 mm,3排搂膜弹齿交错排布;正交优化试验表明,各因素对残膜回收率影响的表现为作业深度>作业速度>搂膜弹齿曲率半径,当作业速度为7 km/h、主搂膜弹齿曲率半径190 mm、副搂膜弹齿曲率半径160 mm、作业深度50 mm时,对应的残膜回收率最高;验证试验表明,在该参数组合条件下残膜回收率为84.86%,与预测的残膜回收率(85.56%)十分接近。[结论]设计的旋转脱膜式残膜回收机收膜效果好、脱膜率高、制造成本低、调整使用便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东兴
通过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设计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回收作物收获后的残膜回收机。介绍这一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有关设计参数。试验表明,该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动力消耗少,适应性广。
关键词:
农用地膜 残膜回收机 理论分析 工作原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祁峰 刘广才 熊春蓉 张成荣 朱永永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高效利用机理。结果表明,玉米播前至拔节期,秋季全膜双垄、顶凌全膜双垄和播前全膜双垄0-20cm土壤含水量较传统播前半膜平铺分别提高5.5-5.8%、4.5-4.7%和0-3.2%,1m土壤贮水量较播前半膜平铺分别增加48.4-51.7mm、36.4-38.8mm和0-25.6mm,正是由于秋季全膜双垄和顶凌全膜双垄前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从而有效解决了玉米4-5月份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瓶颈。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6.8%、平均达到70.2%,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存教
该文以甘肃省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行的"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为例,对甘肃省农业功能区的划分进行了拓展和展望。研究表明,该项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将会使甘肃省中部的11个干旱县由"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区转变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从而承担马铃薯种植、玉米制种等多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仕林 戴飞 赵武云 张雪坤 魏万成 史瑞杰
为深入研究全膜双垄沟覆膜机作业时的镇压性能,结合全膜双垄沟种床构建农艺要求,探讨作业机镇压部件与种床土壤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影响。利用ABAQUS/Explicit分析软件建立镇压装置轮组与种床土壤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镇压过程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前进速度为1 m/s时,应力云图结果显示,镇压装置轮组与种床土壤之间的最大接触应力为1.20×10~(-2) MPa,在镇压轮作用下,大垄垄面土壤下沉16.61 mm;经由打孔轮作业所形成的的渗水孔在机具前进方向上偏移6.62 mm,渗水孔平均深度为31.84 mm,相邻渗水孔相距225.75 mm;垄体对镇压轮的最大阻力发生在接触后第1.15 s,且最大土壤阻力为137.156 N;打孔轮在垄沟内运动时所受最大阻力为51.38 N;镇压轮及打孔轮整个过程中受平均土壤阻力大小为104.78和15.02 N。田间验证作业效果对比表明,该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预测镇压装置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
土壤镇压 全膜双垄沟 仿真 ABAQUS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瑞杰 戴飞 赵武云 张锋伟 马海军 马明义
为增强全膜双垄沟起垄覆膜机的覆膜、覆土质量,聚集降水,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提出偏置轴承式、凸轮顶杆式、地轮拨齿式3种横向土带堆放机构,运用SolidWorks Motion对3种机构进行运动仿真与机构分析,优选出工作时间短、急回特性明显的横向土带堆放机构,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仿真参数情况下,地轮拨齿式横向土带堆放机构完成1次抖土压膜工作所需时间仅为0.29 s,抖土板位移为530.45 mm,倾角和张角分别为29.00°、21.39°,最大电动机消耗功率最小。田间验证试验表明:作业后横向土带宽度合格率为96.5%,间距合格率为95.3%,厚度合格率为95.5%。相比较偏置轴承式和凸轮顶杆式,地轮拨齿式机构放土质量均匀,急回效果好,不易粘土,能耗最少,覆土覆膜效果较好,符合全膜双垄沟作业要求,适宜于全膜双垄沟覆膜种床横向土带堆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万成 戴飞 张锋伟 张仕林 史瑞杰 刘元祥 沈鹏云
为研究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垄体结构对其水热效应的影响程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垄体结构和保温保水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参考现有的全膜双垄沟种床构建农艺要求建立4种垄体模型,分别为T1、T2、T3和T4模型,对其雨水入渗和热平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模拟结果对玉米全膜双垄沟垄体结构和相应的配套机具进行了优化。入渗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边界条件下T2模型垄沟内土壤平均含水率最高(含水率为18.0%),其次为T4模型(16.9%)。热平衡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边界条件下T4模型垄沟内土壤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值为23.5℃),T2模型最低(22.8℃),兼顾保温性和保水性2个因素,T4模型为最优模型。在T4模型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全膜双垄沟垄体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垄体呈拱型结构,大垄拱顶弧半径为48 cm,大垄宽70 cm,垄高15 cm;小垄拱顶弧半径为22 cm,小垄宽40 cm,垄高20 cm;垄沟为梯形结构,沟底宽8~10 cm,沟底与大垄宽度比约1∶7,与小垄宽度比约1∶4。同时配套的起垄铺膜机具需要安装垄体整形装置,其形状和结构要与优化后的垄体相匹配,配套的直插式穴播机行走轮宽度应小于垄沟沟底宽度(8~10 cm),播种后膜孔半径保持在4~5 cm。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 水热效应 数值模拟 农艺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书林 毛志怀 孔建铭 那明君 张惠友 董欣
设计了一种滚轮缠绕式残膜回收机 ,利用分布在滚轮边缘上的拾膜弹齿将田间的残膜拾起并缠绕储存在滚轮上。该机具将拾膜与储膜融于一体 ,略去了输膜过程 ,在配置割刀或犁的情况下 ,可进行割茬或起垄与收膜的联合作业。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回收大根茬作物的残膜具有良好的效果 ,残膜收净率 85~ 90。
关键词:
残膜回收 滚轮 拾膜弹齿 大根茬作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勇 赵武云 戴飞 石林榕 郭笑欢
为解决马铃薯收获后的残膜回收问题,研制了一种用于马铃薯挖掘和残膜回收的联合作业机。马铃薯挖掘机采用成熟机型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残膜回收机采用曲柄滑块扒膜装置和圆筒式收膜与卸膜装置。通过计算确定了曲柄滑块扒膜装置和圆筒式收膜与卸膜装置的关键参数,改进了起膜铲的形状和参数,在降低伤薯率的同时提高了起膜和收膜的效果。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挖掘和输运流畅,分离效果显著,残膜能连续性地被卷膜筒卷起,卸膜方便可靠,伤薯率为4.4%,明薯率为96.4%,残膜回收率为89.3%、脱膜率为98.1%,均可达到技术规范设计要求。联合作业机与马铃薯收获机单独作业相比,明薯率和损伤率无明显差距。
关键词:
马铃薯 挖掘 地膜 回收 联合作业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太祥 王腾 张朝辉
[目的]从农户、企业和政府3个维度入手,系统分析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农田残膜回收体系的建立与农田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借鉴。[方法]文章运用模糊集理论与决策实验分析法定量考察农田残膜回收体系构建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关键因素进行有效识别。[结果]政府和农户对残膜回收体系建设具有较为长期的影响,是影响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建设的原因因素;企业对残膜回收体系的建设起直接作用,是结果因素;农户的残膜回收收益、企业的净收益预期、回收物流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政府的技术支持、税收优惠及补贴政策是影响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建设的6个最关键因素,其中技术支持、税收优惠及补贴对体系中其他因素产生重要影响。[结论]要高度重视农户对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要制定出有效的补贴制度激励农户参与体系建设;政府对残膜回收机械研发投入及残膜加工企业的技术支持对残膜回收体系建设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文强 熊春蓉 张永祥 杨祁峰 牛芬菊 张雷
试验通过全膜双垄沟播覆盖种植与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研究对其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经秸秆还田后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表现为整株还田>秸秆粉碎>免耕留茬,秸秆还田后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但免耕留茬一膜两年用后的土壤容重增大。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与温度的影响,在玉米生育前期经秸秆还田后的土壤温度与水分均显著低于对照,在玉米生育后期秸秆腐解后对土壤水分起到一个补偿效应。就玉米产量变化而言,表现为全膜覆膜+整株秸秆还田>全膜覆膜+秸秆粉碎还田>全膜双垄沟播>免耕留茬一膜两年用>露地种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较露地种植增产达到显著水平,玉米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结合秸秆还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红丽 张绪成 宋尚有 马一凡 于显枫
【目的】从玉米季节性耗水调节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揭示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机制。【方法】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含水量、玉米地上干物质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计算土壤温度梯度等,探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对玉米季节性耗水和产量的调节机制。【结果】全膜双垄沟播(PMF)和全沙覆盖平作(SM)对玉米生长期的水分环境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裸地平作(CK)相比,PMF和SM能提高地温最低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温度梯度和地温最高点玉米拔节前土壤温度梯度,在显著高于CK和地温最高、最低点反方向温度梯度驱动下实现了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使玉米在需水较少阶段保蓄更多的水分以供需水盛期利用;各处理玉米耗水高峰出现的时期与当年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东升 张东兴 娄秀华
针对地膜回收机回收超薄地膜时回收率较低的现状 ,提出为地膜回收机增加拢膜机构的设想 ,并对拢膜机构进行了结构参数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回收机增加拢膜机构可明显提高捡膜器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
地膜回收机 拢膜机构 参数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