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3)
2023(11662)
2022(10233)
2021(9558)
2020(7913)
2019(18351)
2018(18166)
2017(34781)
2016(19077)
2015(21251)
2014(21159)
2013(20940)
2012(19064)
2011(17271)
2010(16999)
2009(15405)
2008(14864)
2007(12823)
2006(11132)
2005(9599)
作者
(57103)
(47590)
(47259)
(44764)
(29886)
(22922)
(21110)
(18793)
(17962)
(16865)
(16148)
(16003)
(14952)
(14922)
(14640)
(14581)
(14522)
(14199)
(13543)
(13394)
(12015)
(11485)
(11472)
(10740)
(10738)
(10524)
(10507)
(10414)
(9717)
(9524)
学科
(71947)
经济(71837)
管理(54867)
(50630)
(42360)
企业(42360)
方法(34713)
数学(30091)
数学方法(29748)
(19422)
(18661)
(18114)
中国(18108)
业经(16108)
地方(14241)
环境(13806)
(13655)
农业(12785)
(12442)
(12384)
贸易(12379)
技术(12214)
(12008)
理论(11985)
(11283)
(11163)
财务(11100)
财务管理(11081)
企业财务(10527)
(10507)
机构
大学(271763)
学院(269518)
管理(107519)
(101637)
经济(99385)
理学(94263)
理学院(93224)
管理学(91585)
管理学院(91107)
研究(90945)
中国(63900)
科学(60459)
(57468)
(50285)
(46639)
业大(46151)
(45926)
研究所(43197)
中心(40435)
农业(39937)
(37655)
财经(37598)
北京(36065)
(34839)
师范(34426)
(34283)
(33027)
(30977)
经济学(30135)
技术(28498)
基金
项目(195552)
科学(151528)
基金(140867)
研究(137695)
(125466)
国家(124467)
科学基金(105257)
社会(85300)
社会科(80726)
社会科学(80705)
(76983)
基金项目(75891)
自然(70863)
自然科(69143)
自然科学(69123)
自然科学基金(67858)
(65364)
教育(62042)
资助(57497)
编号(55042)
重点(44077)
成果(43830)
(42158)
(41327)
(40938)
创新(38231)
科研(37926)
课题(37712)
计划(37481)
大学(35615)
期刊
(106366)
经济(106366)
研究(74905)
学报(51101)
中国(46853)
(45459)
科学(44275)
管理(37480)
大学(37183)
学学(35339)
(32901)
农业(31896)
教育(27128)
技术(21272)
(19207)
金融(19207)
业经(17765)
财经(17623)
(17029)
经济研究(16473)
(14858)
科技(14828)
问题(13978)
图书(13840)
业大(13811)
(13392)
理论(13294)
林业(12997)
实践(12375)
(12375)
共检索到374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铁成  李红燕  曹群虎  鱼昌为  曹卫东  高亚军  
【目的】研究不同绿肥品种及其种植密度对绿肥鲜产量、饲用价值和土壤水分、养分含量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旱地绿肥作物的高效种植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5种绿肥(长武怀豆、绿豆、大豆、毛叶苕子和油菜)为主处理,4种绿肥种植密度(用播量控制,分别为当地推荐播量的75%,100%,125%和150%)为副处理进行试验,于绿肥盛花期收获、计产,采集部分植物样品测定相关养分含量,然后翻压还田。绿肥翻压前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水分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结果】夏季种植绿豆、长武怀豆、毛叶苕子,推荐播量150%的处理绿肥生物量最高,大豆推荐播量125%处理的生物量也高于100%处理,油菜在推荐播量的7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毋玲玲   魏玉杰   宿翠翠   张兆萍   陈芳   王玉红  
为明确引黄灌区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氮肥施用量,本试验选用红花‘甘红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施氮量,副区为种植密度,设3个施N水平(45、90、135 kg·hm~(-2))和4个种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30 cm×60 cm、25 cm×60 cm、25 cm×50 cm、27 cm×40 cm),研究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氮素积累量随着两者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籽粒产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受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干花产量对种植密度反应敏感。其中,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50 cm条件下,HSYA含量最高,其余指标在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60 cm条件下趋于最大。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氮素利用协同提高,在引黄灌区红花种植最佳施氮量为90 kg·hm~(-2),种植密度以株行距25 cm×50 cm或25 cm×60 cm为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宗贵  孙磊  王浩  王淑兰  王小利  李军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渭北旱塬不同株型春玉米品种光合特性与产量差异的影响,旨在揭示旱地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规律,确定与降水资源相适应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于2015—2016年以豫玉22、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置D1(5.25万株/hm2)、D2(6.75万株/hm2)、D3(8.25万株/hm2)和D4(9.7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玉米各生育时期光合特性、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1)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光合速率(Pn)、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慧颖  李春喜  叶培麟  毛德虎  李荣  
以甜高粱(Sorghum dochna)吉甜5号和九甜杂3号为材料,在海拔2 040m的青海旱地覆膜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行株距分别为40cm×40cm、40cm×30cm、40cm×20cm)和追施不同尿素量(0、150和225kg·hm(-2))对草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吉甜5号和九甜杂3号两个品种在行距×株距为40cm×20cm(12.00万穴·hm(-2))时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鲜草产量分别达99.75和108.17t·hm(-2),干草产量分别达17.89和22.58t·hm(-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跃  王伯伦  王慧新  王一  
为了揭示不同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处理对沈稻3号根部性状的影响程度,以沈稻3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肥密条件与根系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成熟期插秧穴距均与根体积密度和根干重密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拔节期穗数与根体积密度(r=0.593**)、根干重密度(r=0.336*)、根活性表面积密度(r=0.462**)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每穗粒数与根体积密度(r=-0.371*)、根活性表面积密度(r=-0.369*)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齐穗期每穗粒数与根活性表面积密度(r=-0.449**)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成熟期穗数与根体积密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少华  郭承刚  薛润光  李国庆  赵菊  陈翠  王连书  张腾波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施肥量对云当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尿素、普钙和氯化钾对云当归的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云当归获得高产的最合理密度为119 880株/hm2;尿素最优施用量为999.0 kg/hm2,普钙最优施用量为1498.5 kg/hm2,氯化钾最优施用量为777.0 kg/hm2。本研究结果可为云当归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符明联  原小燕  汪铭  凌青  杨进成  贺斌  彭识  文和明  杨和团  李根泽  
为配合杂交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集成云南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组织了云南省5个不同生态产区,开展杂交油菜种植密度、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密度及磷肥用量3个因素极显著影响小区产量,同时各地区油菜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助于提高小区产量,但是过大的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降低小区产量的趋势。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各地区的最优处理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钦  于恩江  林海波  张爱华  陈正刚  朱青  曹卫东  朱大雁  
【目的】为探明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方法】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蓝花苕子(Vicia cracca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var.)为对象,研究连续种植不同绿肥对耕层土壤团聚体组成、直径的影响。【结果】连续种植光叶苕子主要提高> 5 mm粒径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2~0. 2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肥田萝卜主要提高5~2 mm粒径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 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蓝花苕子和毛叶苕子主要提高2~0. 25 mm粒径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 5 mm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增加有利于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积累,其中肥田萝卜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最高。连续种植肥田萝卜、毛叶苕子有利于耕层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的提升,而光叶苕子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直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越高,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越大,土壤结构的团聚度越高。【结论】连续种植绿肥能够提高不同粒径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大聚体(> 0. 25 mm)的形成,对土壤团聚体直径的影响表现不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陈   王伟妮   廖世鹏   任涛   郭晨   许源源   于道海   刘俊梅   张豪强   孙霞   鲁剑巍  
为了进一步明确麦后复种油菜绿肥(Brassica napus)适宜种植方式和播种量参数,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开展田间试验,在3种种植模式(秸秆移走翻耕、秸秆还田翻耕和秸秆移走免耕)下设置了7个播种量梯度(7.50~30.00 kg·hm-2),以油菜绿肥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为依据研究适宜的播种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翻耕种植模式下各播种量的平均干物质积累量达8.92 t·hm-2,较秸秆移走翻耕和秸秆移走免耕模式分别显著增加26.5%和16.4%(P<0.01)。播种量显著影响油菜绿肥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P<0.01),且在三种模式下表现为相似趋势,当播种量在7.50~26.25 kg·hm-2范围内,油菜绿肥生物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提高,在26.25 kg·hm-2播种量时所有模式的油菜绿肥干重均可达7 t·hm-2以上,当播种量高于此水平后油菜生物量呈稳定甚至下降趋势,油菜绿肥碳、氮、磷和钾养分累积量随播种量的变化趋势与生物量基本一致。3种种植模式的具体适宜播种量略有不同,根据油菜绿肥理论获得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归还量与播种量的拟合方程计算,翻耕模式(小麦秸秆移走和还田)适宜播种量范围为24.39~28.36 kg·hm-2,而秸秆移走免耕模式可以增加20%左右播种量,适宜播种量范围为30.03~37.84 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婷婷  李军  司政邦  
【目的】探讨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品种类型处理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渭北旱塬区旱地玉米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豫玉22(平展型)、郑单958(紧凑型)和先玉335(耐密型)为供试品种,设置5.25,6.75,8.25和9.75万株/hm2 4种密度处理,研究各生育时期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性状、光能利用率(RUE)、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结果】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春玉米LAI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春玉米群体对旱地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最终实现增产增收;不同密度下以8.2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平均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胜男  陈楠  郑新宇  肖清铁  汪敦飞  王玉洁  吕昭君  樊荣荣  吕荣海  林瑞余  
为明确栽培措施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调控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种植密度(D1:行株距30 cm×20 cm;D2:行株距25 cm×20 cm;D3:行株距20 cm×20 cm)、3种施肥方式(F1:有机肥;F2:复合肥;F3:混合施肥)、2种植方式(P1:移栽;P2:直播)处理,探讨了不同栽培措施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措施下紫苏根、茎叶和籽粒的铅含量依次为7.10~16.87 mg·kg~(-1)、1.50~5.50 mg·kg~(-1)和0.23~5.73 mg·kg~(-1),铅富集系数为0.02~0.09,转运系数为0.09~0.51.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铅含量以D1处理最低(2.43 mg·kg~(-1)),茎叶铅含量以D3处理最低(2.50 mg·kg~(-1));不同施肥方式下,籽粒铅含量以F2处理最低(2.68 mg·kg~(-1)),茎叶铅含量以F1处理最低(2.56 mg·kg~(-1));P1处理的籽粒(1.14 mg·kg~(-1))与茎叶的铅含量(2.35 mg·kg~(-1))均低于P2处理.不同栽培措施组合间,籽粒铅含量以D2F2P1组合最低(0.23 mg·kg~(-1)),茎叶含量以D1F1P1组合最低(1.50 mg·kg~(-1)).紫苏铅富集系数在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施肥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但P1处理显著低于P2处理,各组合以D1F1P1最低(0.02);铅转运系数大小表现为D1>D2>D3,F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锦越  宋碧  罗英舰  张军  刘婕  杨翠  丁含成  
【目的】黔北地区玉米种植密度较低,缺乏耐密抗倒品种,为筛选出适宜黔北地区种植的抗倒伏玉米品种。【方法】以2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抗倒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明确影响玉米倒伏的茎秆因素。【结果】同一密度下随节间部位的上升,各品种的茎秆穿刺、压折和压碎强度有所降低。增加种植密度,不同品种茎秆抗倒力学性状变化不同。先玉1171、郑单958、仲玉3号和金玉838的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压碎强度较大。相关分析表明,茎秆穿刺强度与压折强度和压碎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压折强度与压碎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倒折率与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压碎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地上第4节穿刺强度和地上第3节压折强度分别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节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压碎强度分别与倒伏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茎秆强度的大小是影响植株倒伏和倒折的主要因素。【结论】综合各参试品种的抗倒力学特性和产量认为,先玉1171、正红431、仲玉3号、靖单12号、郑单958和新中玉801表现较好,适合在黔北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峰  闫秋艳  鲁晋秀  杨峰  董飞  王苗  贾亚琴  
为探索晋南地区玉米适宜的栽培品种和种植密度,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8.25和9.00万株/hm~2,分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晋南夏玉米茎秆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减小,倒伏率呈现增加趋势。同密度条件下,‘郑单958’的倒伏率低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在种植密度为7.50、8.25和9.00万株/hm~2获得最大产量分别为1 1034、8 668和8 456 kg/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增加,而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茎秆性状和产量结果看,‘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8.25万株/hm~2时,可取得较好生产效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勇  刘强  宋海星  官春云  荣湘民  彭建伟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湘杂油763氮磷钾养分吸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高施肥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低施肥处理,且4个施肥水平间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施肥而种植密度小和低施肥而种植密度大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所设的24个处理中,产量最高为2 696.15 kg/hm2(施N肥180 kg/hm2、施P肥90 kg/hm2、施K肥158 kg/hm2、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施肥量高的处理氮磷钾积累量相对较高,其变化趋势和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氮磷钾积累量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盛花期和收获期氮素和磷素含量呈先增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琪  景豆豆  杨珍平  张春来  高志强  
为合理利用夏闲期光、热和水资源,提高山西南部农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研究种植绿肥苜蓿对后作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有助于提高小麦的生产力的苜蓿种植模式。试验为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苜蓿不同播量,分别为7. 5(S),15. 0(M),22. 5 kg/hm~2(L),副区为不同还田日期:9月10日(T1)、9月20日(T2)、9月30日(T3),以常规复种玉米为对照(CK),于后作小麦的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测定农艺性状、土壤养分,并于成熟期测定小麦产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供试夏闲期种植苜蓿各处理下,后作冬小麦的株高、绿叶数、单株干质量及倒二叶长宽,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播量中还田日期的LT2处理下,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 20~3. 38倍和4. 08~5. 42倍。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 3%,5. 8%,4. 1%,比对照增产3. 9%。大播量中还田日期的LT2处理更有利于该地区小麦产量的提高,该试验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