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4)
2023(9945)
2022(8063)
2021(7389)
2020(6314)
2019(13902)
2018(13961)
2017(27200)
2016(14561)
2015(16286)
2014(16236)
2013(16243)
2012(15114)
2011(13198)
2010(13480)
2009(12764)
2008(13009)
2007(12239)
2006(10886)
2005(9899)
作者
(42094)
(35622)
(35322)
(33188)
(22519)
(17010)
(15910)
(13907)
(13460)
(12938)
(12022)
(11875)
(11563)
(11239)
(11085)
(10588)
(10480)
(10315)
(10278)
(10213)
(8930)
(8759)
(8757)
(8337)
(8218)
(7918)
(7910)
(7801)
(7283)
(7210)
学科
(84173)
(69028)
经济(68945)
(67182)
企业(67182)
管理(55229)
(45697)
农业(30216)
方法(29674)
业经(27866)
(22440)
数学(22042)
数学方法(21826)
技术(19804)
(17109)
财务(17094)
财务管理(17077)
企业财务(16114)
中国(15572)
(14407)
(14194)
(12137)
理论(12000)
技术管理(11834)
(11798)
(11660)
贸易(11653)
(11641)
地方(11451)
(11379)
机构
学院(218352)
大学(206048)
(98424)
经济(96791)
管理(91471)
理学(78489)
理学院(77880)
管理学(76922)
管理学院(76524)
研究(67401)
中国(56779)
(53691)
(42958)
(42936)
农业(40817)
科学(38841)
业大(37051)
(35567)
(34043)
财经(33533)
中心(33079)
(30319)
研究所(30286)
经济学(28468)
经济管理(28316)
(27344)
北京(26267)
经济学院(26061)
商学(24864)
商学院(24672)
基金
项目(139754)
科学(111492)
研究(106795)
基金(101530)
(86834)
国家(85848)
科学基金(75391)
社会(70264)
社会科(66363)
社会科学(66348)
(57728)
基金项目(54102)
教育(46626)
自然(46471)
自然科(45437)
自然科学(45427)
(44920)
自然科学基金(44667)
编号(44647)
资助(40214)
(36064)
成果(33790)
(32792)
(31720)
(31434)
(30390)
重点(30382)
创新(29822)
国家社会(29294)
(28887)
期刊
(119656)
经济(119656)
研究(60321)
(57700)
中国(45624)
农业(39391)
(36222)
管理(35585)
科学(30129)
学报(29006)
业经(27152)
技术(24390)
大学(23550)
学学(22893)
(21311)
金融(21311)
(20450)
经济研究(16655)
财经(16449)
教育(16304)
问题(16107)
技术经济(15829)
农村(14360)
(14360)
(14274)
农业经济(14166)
世界(13722)
经济问题(11514)
(11442)
现代(11163)
共检索到334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静林  赵鸣骥  卢贵敏  张立君  吕书奇  丁丽丽  李超  
旱作农业是在旱区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耕作技术,在降水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依靠天然降水而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包括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或耐旱作物品种的选育及旱作栽培耕作技术等。发展旱作农业是充分利用我国旱区农业耕地资源、发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旱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农产品供求关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良玉  
使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本文着重从6个方面论述了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文利用全国统计数据和个案实地调查的资料,从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经费来源、职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人员数量多,专业素质较差;经费严重不足,开展工作困难;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发挥不平衡;非政府部门的推广机构参与度提高,但有局限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革和加强我国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建勋  
近年来,乡村农技推广工作作为农业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和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受管理体制、推广体系、经费投入、人才队伍、传统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难以有效突破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此问题,我们对甘肃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振玉  孟晨  
通过对粮食总产量增产因素的分析,指出近40 年主要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使得中国粮食总产量连上台阶。对粮食生产中各种物质投入贡献率进行了排序,其中化肥位居第一。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根据小麦主产区11 个省市121 个变量对小麦总产、单产与农业推广项目经费、良种覆盖率、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施纯氮量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推广经费、良种、化肥均与单产密切相关。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可以显著增加粮食产量。文中还提出加大投入、依法推广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乔方彬  张林秀  胡瑞法  
本文根据对我国四省22个县的76位有关农业技术人员调查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行为。结果认为,推广经费短缺和社会地位及收入水平低是影响推广人员减少推广时间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两点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璐  何光喜  李强  
通过对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呈现出年龄高、教育水平低、职称低的"一高两低"特点,发展能力和潜力堪忧。提出了国家人才政策应加强挖掘国内基层的科技人才红利,加速推动我国农业类院校领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改革人事制度,将更多的高级职称资源投向农村技术服务一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立达  
农技推广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内容有:技术可行性、经济有效性、运行操作性和社会、环境可行性等。提高农技推广效果的对策:调整推广目标、优化推广结构,强化科技载体,改革推广体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朱希刚  陈良玉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在不同地区出现的各种具体的农技推广模式的特色与存在条件,借鉴国内外农业推广的理论和经验,分地区、分类型地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技推广的模式,并提出了由传统模式向优化模式转变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巨涛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成功实施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一环。我国农业生产区域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推广和扩散体系。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要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燕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可持续农业,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特点决定了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因此,本文分析了生态农业的特征及技术推广要求,针对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夏冰  肖长坤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紧密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这需要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链条的有机衔接,而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根据本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特点,围绕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与运行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并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国际上典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本文归纳为主要8种,在依托主体、运行机制和特点上各不相同,为了便于中国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关键时期,进行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鉴,现对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其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近远期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维生  
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重新整合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同时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坚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原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沈达尊  
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大力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是科技兴农的支撑点。但在“七五”期间,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的转化率只有30%左右,说明我国的农业推广工作还有待迅速加强。因此,加深对农业推广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推广的增产实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农业推广的任务、农业推广的效益评价和加强农业推广的主要措施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略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