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
- 2023(399)
- 2022(408)
- 2021(370)
- 2020(351)
- 2019(719)
- 2018(745)
- 2017(1288)
- 2016(882)
- 2015(858)
- 2014(791)
- 2013(697)
- 2012(730)
- 2011(660)
- 2010(726)
- 2009(609)
- 2008(674)
- 2007(552)
- 2006(472)
- 2005(445)
- 学科
- 虫(2017)
- 害(1513)
- 济(1433)
- 经济(1433)
- 虫害(1383)
- 学(1365)
- 病虫(1097)
- 病虫害(1097)
- 防(1006)
- 治(970)
- 防治(970)
- 地方(939)
- 及其(887)
- 棉(633)
- 地方经济(585)
- 水产(542)
- 农(530)
- 动物(522)
- 业(517)
- 管理(502)
- 物(471)
- 生物(407)
- 动物学(394)
- 植(374)
- 方法(367)
- 植物(367)
- 各种(345)
- 麦(338)
- 草(303)
- 病害(297)
- 机构
- 学院(11569)
- 大学(11285)
- 农(8722)
- 农业(7205)
- 研究(7010)
- 科学(6612)
- 业大(5595)
- 所(5325)
- 研究所(5048)
- 农业大学(4637)
- 业(4093)
- 室(4000)
- 省(3993)
- 实验(3799)
- 中国(3730)
- 实验室(3716)
- 重点(3530)
- 科学院(3335)
- 京(3172)
- 技术(2571)
- 生物(2511)
- 中心(2404)
- 农业科学(2163)
- 院(2137)
- 林(2109)
- 部(2106)
- 河(1968)
- 济(1959)
- 经济(1898)
- 家(1886)
共检索到16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兆晓 刘素恩 刘存敬 陈素省 郭宝生 张香云 崔瑞敏 耿军义
冀优768是利用携带有外源抗棉铃虫Bt基因的326作母本,以具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遗传基础的322系作父本,其后代在黄枯萎混生重病地、不防治棉铃虫的高压胁迫下,经过连续定向选择育成。其突出表现早熟、抗棉铃虫、高产、抗病。2003-2004年在河北省冀东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40.6%和39.2%;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DP99B增产14.1%,29.0%和38.5%,籽皮棉产量均居第1位;纤维长度29.7 mm,整齐度84.9%,比强度28.7 cN/tex,伸长率6.4%,麦克隆值5.0。2006年4月通过河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素恩 张香云 耿军义 郭宝生 刘存敬 崔瑞敏 王兆晓
冀优杂69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种间杂交转基因后代与常规棉杂交育成,其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2003-2004年在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25.4%和33.9%,适宜冀中南棉区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区春播种植。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冀优杂69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董章辉 赵国忠 马峙英 王虎 眭书祥 李增书 张艳丽 朱青竹
为研究当前主推早熟棉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选育优质棉花品种提供亲本来源。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验田和辛集市马兰农场棉花天然病圃内,对来自我国不同研究单位的103份主要早熟抗虫棉花品种(系),进行8个农艺性状指标,5项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系)生育期较早,株高适中,节位较低,体现了早熟棉的典型特性。霜前籽棉、霜前皮棉、籽棉总产和皮棉总产变异系数分别为30.15%,32.35%,24.28%,29.11%,遗传变异较大,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果枝数与单株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烂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枝节位与果枝数、单株铃数和烂铃数都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早熟棉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李增书 赵国忠 李爱国
冀创棉一是利用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与抗病材料5013杂交育成,突出表现为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2年皮棉总产分别比对照新棉33B和DP99B增产21.5%和19.2%,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冀中南棉区和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关键词:
冀创棉1号 杂交抗虫棉 新品种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章辉 赵丽芬 赵彦坤 眭书祥 张艳丽 王虎 李增书 李爱国 朱青竹
早熟棉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早熟棉遗传改良的基础,对培育早熟棉新品种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早熟棉品种的早熟性,为早熟棉育种的亲本组配提供依据,利用35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不同地区的83份早熟抗虫棉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2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30条多态性条带。NTSYS-pc2.11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83份材料的相似系数变化为0.73~0.98,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3时,将83份棉花早熟材料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群包含59个材料,第Ⅱ类群包含24个材料。表明我国早熟棉遗传基础比较狭窄,今后育种中要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创制新的早熟棉种质资源。
关键词:
早熟棉 种质资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樊云茜 周安定 薛至祥
通过对574份试材的综合分析研究及抗病低酚棉花新品种普棉14号的成功培育,认为:①低酚与抗(耐)枯萎病不存在遗传负相关,选育抗病低酚棉花的较佳技术路线应该是,有性杂交渗人抗源基因—早代干病圃进行一次自然淘汰和人工定向选择—无病圃和病圃对中选个体进行交替种植选择。②感病的低酚棉品种或无抗源的低酚棉组合后代,若置病圃连续种植和筛选,亦可获得抗病材料,但需时较长,选效亦差。
关键词:
特早热,抗病,低酚棉,感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显 万艳霞
杂66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三种间杂交后代与抗虫棉杂交而育成的,其突出表现抗棉铃虫、抗病、高产、优质。1996~1997年在河北省抗虫棉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冀棉20号、33B分别增产73.0%和13.3%。
关键词:
棉花 杂交种 多抗 高产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妙 王国印 辛树朋 万艳霞 张子花 赵红霞 朱继杰 王士杰
分析了冀丰1056的产量构成因子、纤维品质主要指标、抗枯、黄萎病性能、抗棉铃虫性及其农艺性状表现,明确了该品种具有结铃性强、衣分高、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主要指标综合配套、高产稳产的突出特点,为进一步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王平祥 郭介华
抗虫棉若干性状研究吴征彬王平祥郭介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STUDIESONECONOMICCHARACTERSTOINSECTSRESISTANCEINCOTTONWuZhengbinWangPinxiangGuoJiehua(...
关键词:
棉花 抗虫性 经济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丽英 戴茂华 吴振良 岳海旺 郭秀林
以河北省当年棉花区试对照品种DP99B为对照,在足水和干旱两种条件下对衡科棉369抗旱性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衡科棉369离体叶片失水速率较低,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含水量的变化较小。脯氨酸增加较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增加较多。说明衡科棉369比对照DP99B抗旱性强。
关键词:
衡科棉369 抗旱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炬红 郭建英 万方浩 夏敬源
棉蚜是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上的非目标害虫,也是Bt棉上危害较严重的害虫之一。用酶标仪在室内测定了取食Bt棉GK12不同世代棉蚜中肠消化酶系的活力和比活力,包括蛋白酶、蔗糖酶、海藻糖酶和淀粉酶,并与取食亲本常规棉泗棉3号的棉蚜比较,以研究Bt棉对棉蚜中肠消化酶的短期影响和长期效应。结果发现,取食Bt棉1代、2代、3代和60代以上的棉蚜,与取食常规棉棉蚜的这4种消化酶的活力和比活力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Bt棉上取食不同世代棉蚜的消化酶活力也无显著差异。表明无论从短期影响还是长期效应来看,Bt棉对棉蚜的中肠消化酶系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棉蚜 消化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华兰 何炼 叶鹏盛 刘朝辉 韦树谷 张骞方
采用系统调查方法,研究了在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田害虫群落情况。结果表明:在四川棉区,转基因抗虫棉对棉田昆虫群落组成无影响。转基因抗虫棉能有效控制棉铃虫、棉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发生数量,并将其种群控制在较低水平;转基因抗虫棉对棉田中棉蚜、红蜘蛛的群落数量无影响,但蝽类的群落数量比常规棉田高。
关键词:
转基因 棉花 昆虫 群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娟 刘丽 王旭文 孔宪辉 余渝
利用田间卡那霉素抗性鉴定法和Bt基因PCR扩增法联合检测共9个回交群体的抗虫性,对180株NPTII阳性的植株进行PCR扩增,获得170个Bt基因条带。结果表明,符合率在阳性植株上为94.4%,非阳性植株上为96.7%,认为分子特异性标记检测法与卡那霉素涂抹鉴定法相结合,是选育转基因抗虫材料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本试验选育出一批高世代的抗虫棉材料,为抗虫棉新品种的选育提供资源。
关键词:
抗虫棉 Bt基因 PCR检测 抗性鉴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朱旭东
1999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259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259.该组合全生育期110~115 d,产量7.5 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广,于2003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关键词:
杂交晚稻 T优259 选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朱旭东 严秋平
2001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115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115.该组合全生育期112~114d,单位产量7.5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较广,于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关键词:
杂交晚稻 T优115 选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