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
- 2023(961)
- 2022(930)
- 2021(827)
- 2020(672)
- 2019(1410)
- 2018(1428)
- 2017(2384)
- 2016(1404)
- 2015(1481)
- 2014(1579)
- 2013(1598)
- 2012(1509)
- 2011(1425)
- 2010(1426)
- 2009(1259)
- 2008(1269)
- 2007(1028)
- 2006(937)
- 2005(906)
- 学科
- 济(5611)
- 经济(5603)
- 管理(2921)
- 地方(2810)
- 业(2684)
- 企(2021)
- 企业(2021)
- 方法(1687)
- 地方经济(1625)
- 农(1623)
- 中国(1532)
- 学(1499)
- 数学(1499)
- 数学方法(1456)
- 业经(1296)
- 农业(1129)
- 制(970)
- 策(880)
- 财(878)
- 贸(857)
- 贸易(855)
- 环境(849)
- 易(807)
- 及其(781)
- 发(698)
- 融(675)
- 金融(675)
- 和(657)
- 银(657)
- 理论(653)
- 机构
- 学院(19745)
- 大学(19228)
- 研究(9462)
- 科学(7028)
- 农(6738)
- 济(6397)
- 经济(6231)
- 中国(5953)
- 管理(5826)
- 所(5679)
- 农业(5486)
- 研究所(5298)
- 理学(4839)
- 理学院(4746)
- 管理学(4622)
- 管理学院(4586)
- 京(4497)
- 业大(4431)
- 省(4011)
- 中心(3875)
- 江(3698)
- 科学院(3536)
- 业(3428)
- 院(3206)
- 农业大学(3152)
- 室(3045)
- 技术(2980)
- 州(2904)
- 范(2782)
- 师范(2720)
共检索到32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中华 黄任中 林清 雷蕾 黄启中
渝椒三号是采用优势育种方法,以纯化自交系“42—2”为母本,“5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组合。杂一代优势强、早熟、丰产。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改良早丰增产61.0%和36.1%,比湘研1号增产56.8%和22.5%。抗性鉴定表现耐寒、中抗疫病。鲜椒肉厚、多汁、微辣、商品性好、耐贮运。宜春季早熟栽培。
关键词:
渝椒三号,一代杂种,杂种优势,选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早熟高产抗病杂交辣椒新品种─—洛椒4号洛椒4号是洛阳市郊区辣椒研究所采用早熟甜椒自交系和早熟大果型羊角椒自交系配制的一代杂种,1992年参加河南省辣椒品种区试,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超过对照品种湘研1号。该品种现已推广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平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贤贵 潘光辉 杨琦凤 张赟
渝红9号是以国内外引进材料、经系谱法选育的优良株系585-1-1-1和529-4-2-1-1为父母本配制的杂种一代。该品种属自封顶类型,早熟,生长势强,叶片较稀,叶量较少;第7~8节着生第一花序,花序间叶1~2片;果实属大果型,平均单果重210 g,果面光滑,无绿果肩,成熟果红色,畸形果和裂果率较低;皮厚,耐贮运;抗TMV,中抗枯萎病;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栽培。
关键词:
番茄 渝红9号 一代杂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云 范妍芹
冀椒 3号是以经多代选择、创新的NL、 811分别为母、父本培育成的适宜露地栽培的河北省第一个中晚熟杂交种 ,原名 88- 3 ,其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商品性好的优点
关键词:
甜椒 冀椒3号 一代杂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继凤 赵政文 窦铁生 胡正明 李小红 王悦
为了选育更适合于湖南省栽培条件下种植的春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用丰产性较好、中熟偏早的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2号与早熟、优质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7号杂交,经多代选择、产量鉴定、品比试验及省内多点试验,于2006年育成了比普通早熟品种早熟6 d以上,且丰产稳产性好,适合湖南及南方类似地区种植,蛋白质、脂肪双高的春大豆新品种,2007年2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湘春豆25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启中 黄任中 吕中华 张世才
对培育的朝天类型辣椒自交系进行早期配合力测定,经过5年试验,育成朝天、单生加工型辣椒杂一代新品种艳椒425。该品种中熟,生长势强,株高91.8 cm、株幅84.5 cm,果实小尖椒型,果长8.9 cm、果宽1.1 cm、果肉厚0.14 cm,青椒果绿色,老熟果大红色,抗病强,丰产性好,辣椒素、辣红素含量高,品质优良,风味上佳,一般产量30.0 t/hm2。适宜在中国西南各省市及湖北、湖南等地推广种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亚华 刘录祥 毕宏文 谢立波 王雪 高永利 邓立平 郭会君
1987年8月5日以龙椒二号甜椒(纯系)的干种子搭载于"870805"返地卫星上,并留下等量种子作为原始对照.(搭载的种子随卫星在空间飞行5d,飞行高度200~400km,飞行周期为90min,微重力为10-10e/cm2).种子回收后在常温下保存,1988年开始进行选育,1996年从龙二的搭载后代中获得突变体B10.1997—1999年又于田间进行连续4代鉴定,2001—2003年在所外布点3处,进行了异地试验及预备试验,2003-2005年进入全省区试及生试.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宇椒二号甜椒.龙椒二号甜椒果大、抗病、质佳、果面光滑少褶、适于保护地栽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庆国 黄丰 李海林
为选育早稻新品种 ,加速水稻品种更新 ,从怀 5 882 - 5×超丰早 1号的后代中 ,经多代选育育成了优良中熟早稻新品种湘早籼 33号 .该品种熟期适宜 ,全生育期与湘早籼 13号相同 ;米质较好 ,蛋白质含量高 ;田间抗性好 ,适应性广 ,产量在 7.5 t/hm2 左右 ,高产可达 8.2 5 t/hm2 以上 .于 2 0 0 1年 2月 2 2日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命名
关键词:
早稻 品种 湘早籼33号 育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阳文龙 刘志敏 肖深根 龚石洋 陈正超
于 2 1个干辣椒品种的始花期 ,测定植株主茎自上而下数第三片已完全展开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 ,所测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 ,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之间、水分利用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偏正相关 ,水分利用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偏负相关
关键词:
干辣椒 生理特性 相关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佑斌 盖钧镒 游明安
南农88-48系从高代选系73-935与美国引入种SRF400的杂种经F2~F4单籽传处理,于F5代由单株选择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早熟、耐病、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沿江、沿海地区种植。该品种荚粒分布为均匀-主茎型,开花期对光照不敏感,生育前期相对较短(占全生育期30%),而后期相对较长。叶形分布为下圆上窄,有利通风透光和适于密植。1992~1993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2163.2kg/hm2,比对照淮豆二号增产14.93%,1993年生产试验5点平均2110.5kg/hm2,比对照淮豆二号增产19.7%。栽培试验表明,在正常夏播条件下,若肥水条件较好,并辅助以某些外...
关键词:
大豆,品种,单籽传,产量,熟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富宏丹 何莉莉 陈俊琴 赵瑞 王丽红
对3个不同辣椒品种胎座和果肉中的辣椒素与其降解相关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辣椒,不同发育时期辣椒素含量及积累特点不同,其中牛角椒胎座中辣椒素含量最高,沈椒4号次之,农大40最少;沈椒4号果肉中辣椒素含量略高于牛角椒中含量,农大40果肉中最少,仅在花后36d检测到极少量的辣椒素,并且胎座中辣椒素的含量均高于果肉中。在整个辣椒果实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和辣椒素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因此,这两种酶有可能参与了辣椒素的氧化降解,且在该过程中有互补的作用。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素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小松
2008年7月17日,湖南农业大学刘志敏教授主持选育的1个高辣椒素含量的特辣型辣椒新品种通过了湖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现场评议。该辣椒新品种青果为深绿色,生理成熟果实为红色,果表光滑,有深沟纹,果皮薄,略有香味;前后期果实整齐一致,果实呈小灯笼形,硬度较好,耐贮运;耐高温干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正武 刘红梅 王家伦
利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黔湄419号种子,经Co60-γ射线处理并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法培育成高产、高效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黔辐4号品种为大叶类,中偏晚生种,生长势极强,抗寒及抗病虫性强,主要生化成分与黔湄419相当,产量均超过对照黔湄419及福鼎大白茶,适制绿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云 杨建国 郭丽芬 杨谨 张锡顺
"云红三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花油两用红花新品种。"云红三号"具有无刺,花色红,色素含量高,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在云南省多点试验,平均产花量比对照弥渡红花增产27.98%。在试验示范中平均产籽1610.40 kg/hm2,平均产花336.15 kg/hm2,产值达18274.5元/hm2(花瓣40元/kg,种子3元/kg),较云南本地红花品种收益高27.49%。适宜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及云南省的周边国家推广种植。
关键词:
花油两用红花 云红三号 选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