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7)
- 2023(15207)
- 2022(12640)
- 2021(11430)
- 2020(9438)
- 2019(21119)
- 2018(20660)
- 2017(40036)
- 2016(21684)
- 2015(24129)
- 2014(24121)
- 2013(23893)
- 2012(22463)
- 2011(20352)
- 2010(21019)
- 2009(20021)
- 2008(20104)
- 2007(18586)
- 2006(17076)
- 2005(16007)
- 学科
- 济(96092)
- 经济(95949)
- 业(89536)
- 管理(81126)
- 企(79710)
- 企业(79710)
- 方法(32767)
- 财(32305)
- 农(31875)
- 业经(31771)
- 中国(28177)
- 制(25084)
- 数学(24023)
- 数学方法(23739)
- 地方(22847)
- 农业(22247)
- 务(21889)
- 财务(21850)
- 财务管理(21813)
- 企业财务(20693)
- 策(19549)
- 技术(19507)
- 体(17773)
- 银(17555)
- 银行(17519)
- 和(17227)
- 贸(17028)
- 贸易(17010)
- 行(16955)
- 融(16742)
- 机构
- 学院(319501)
- 大学(313772)
- 济(135901)
- 经济(133021)
- 管理(122687)
- 研究(112015)
- 理学(102984)
- 理学院(101881)
- 管理学(100505)
- 管理学院(99888)
- 中国(89335)
- 财(69218)
- 京(67654)
- 科学(64753)
- 所(57350)
- 农(55978)
- 江(53337)
- 财经(52051)
- 研究所(50792)
- 中心(50692)
- 经(46984)
- 业大(44451)
- 农业(43536)
- 北京(43304)
- 州(41565)
- 院(40601)
- 经济学(40405)
- 范(39723)
- 师范(39280)
- 财经大学(37964)
- 基金
- 项目(197337)
- 科学(156680)
- 研究(148176)
- 基金(142195)
- 家(122854)
- 国家(121650)
- 科学基金(105082)
- 社会(94874)
- 社会科(89890)
- 社会科学(89871)
- 省(79067)
- 基金项目(73573)
- 教育(66991)
- 自然(66351)
- 划(65243)
- 自然科(64786)
- 自然科学(64767)
- 自然科学基金(63665)
- 编号(59810)
- 资助(58401)
- 成果(49919)
- 发(47315)
- 重点(44673)
- 创(43895)
- 部(43650)
- 课题(43120)
- 业(41723)
- 制(41566)
- 创新(40222)
- 性(38668)
- 期刊
- 济(169773)
- 经济(169773)
- 研究(102990)
- 中国(73577)
- 财(56959)
- 农(54477)
- 管理(54031)
- 学报(45046)
- 科学(44220)
- 融(37927)
- 金融(37927)
- 农业(36796)
- 教育(35848)
- 大学(35354)
- 学学(33412)
- 业经(29813)
- 技术(29205)
- 财经(26780)
- 经济研究(25967)
- 经(23126)
- 问题(21352)
- 业(20806)
- 贸(17448)
- 技术经济(17252)
- 世界(16443)
- 现代(16332)
- 国际(15830)
- 商业(15093)
- 经济管理(15000)
- 科技(14503)
共检索到518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中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下降,无疑与人口机会窗口的逐渐关闭有直接的关系。然而,进一步分析中国目前所处阶段的产业发展潜力,并从统计上进行国际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并未完全丧失,新优势潜力巨大,因此,制造业比重下降是一种早熟的表现。这个趋势的延续,将显著缩短资源重新配置的链条,挤压生产率提高的潜力空间,从而过早、过速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稳定制造业增长和经济占比,需要从更新产业政策理念和实践出发,通过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增长的分享性、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制造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业比重 比较优势 产业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中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下降,无疑与人口机会窗口的逐渐关闭有直接的关系。然而,进一步分析中国目前所处阶段的产业发展潜力,并从统计上进行国际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并未完全丧失,新优势潜力巨大,因此,制造业比重下降是一种早熟的表现。这个趋势的延续,将显著缩短资源重新配置的链条,挤压生产率提高的潜力空间,从而过早过速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稳定制造业增长和经济占比,需要从更新产业政策理念和实践出发,通过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增长的分享性、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制造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业比重 比较优势 产业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鲁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平稳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制造业与物流业分散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给物价平稳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要规避这种风险,就需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形成稳定物价促进机制,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与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洁
世界制造业全球化趋势导致技术创新在企业竞争中的主导地位日渐突显 ,而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已经成为中国这个新兴经贸大国不能再忽视的发展阻碍。本文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论证 ,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跨国公司 技术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建江 徐长生 袁冬梅
当前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发展制造业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以较低层次的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低价格、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的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为此 ,结合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在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 ,要使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过渡到劳动资本密集型、劳动技术密集型等附加值高的形态 ,要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兴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并加快传统非劳动密集型重工业的改造和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比较优势 国际分工 新型工业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武安华 赵然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要义。在党中央、国务院引领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提高信用贷款占比,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作为银行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城商行依托自身资源禀赋,
关键词:
城商行 制造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秋云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促进了分享经济蓬勃发展。分享经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提升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更能刺激新的消费需求,创造新价值,同时也颠覆了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降低了创新的门槛和成本,重塑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制造业应抓住分享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积极构建开放式的协同创新体系、协作生产网络,建立数据协同的柔性供应链,实施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促进制造企业的绿色发展和智能化转型。
关键词:
分享经济 制造业 发展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宏
"中场经济"是指从基础原材料生产到最终产品制造之间的中游产品的制造业。按照现代制造业的分工体系和空间布局规律,举凡建设一个制造业基地,都有赖于"中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本文分析了合肥这一内地省会城市为建设国内外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充分发展制造业"中场经济"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指出现存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中场经济 管理体制 民营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何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效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制造业正从工业化支撑发展到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引领创新驱动和升级发展,尤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既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对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作出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正向工程的集群式升级路径、自主创新的具体方法,并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最后,提出强化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度关注装备制造业资产结构,打造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地;推动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技术成熟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不断提升经济创新力和全球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分工网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业 产业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海成 秦菲菲
苏州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制造业的发展急需物流业提供有力支撑。但制造业物流外包意愿不足和物流业专业化供给有限,使得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程度较低。文章通过对苏州市制造和物流企业的联动现状分析,提出了鼓励物流外包,提升供给质量,发展战略关系,建立诚信体系和加快人才培养等促进两业联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苏州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理军 陈劲 王恒彦
当前,中国低技术制造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其发展策略要由追赶型向竞争性和协调型调整,企业要采取平衡全球化和本地化发展战略、从事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信息化进程、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战略等对策。
关键词:
低技术制造业 企业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龚鹏 阎黎
从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出发,指出西安在两业联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西安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士梅
中国的制造业究竟实力如何一直是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外两方面因素入手 ,分析了当前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不仅指出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和市场集中度等方面所处的明显劣势 ;还特别强调了我国物流业发展滞后以及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严重制约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等问题 ;主张消除外部因素制约是中国制造业壮大的更重要任务。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 物流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贺正楚 黄颖琪 吴艳
电子商务(电商)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成为促进我国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制造业电子商务(制造业电商)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我国制造业电商的发展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快速、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电子商务发展得到政策鼓励等背景,电商对制造业的企业组织扁平化结构、数字化设计和生产、企业竞争方式、企业风险控制等方面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和作用。由于我国制造业电商发展正面临着制造业产品质量问题、分销渠道冲突、复合型人才缺失等问题,故要从重视研发创新、实行柔性生产、建立品牌优势等方面采取对策加快发展制造业电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焱 原毅军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本文阐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经济合作基本情况,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构成和特征,并从政策导向、自主创新、升级路径和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