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4)
- 2023(8891)
- 2022(7978)
- 2021(7617)
- 2020(6358)
- 2019(14932)
- 2018(14931)
- 2017(29055)
- 2016(15864)
- 2015(17885)
- 2014(17802)
- 2013(17689)
- 2012(15960)
- 2011(14261)
- 2010(14002)
- 2009(12579)
- 2008(11986)
- 2007(10137)
- 2006(8638)
- 2005(7226)
- 学科
- 济(60483)
- 经济(60417)
- 管理(44733)
- 业(42306)
- 企(35705)
- 企业(35705)
- 方法(30787)
- 数学(26728)
- 数学方法(26443)
- 农(15487)
- 中国(14688)
- 学(14646)
- 财(14399)
- 业经(13265)
- 地方(12755)
- 理论(10572)
- 农业(10492)
- 和(10457)
- 贸(10256)
- 贸易(10252)
- 易(9934)
- 技术(9874)
- 环境(9791)
- 务(9566)
- 财务(9509)
- 财务管理(9494)
- 制(9166)
- 企业财务(9002)
- 教育(8809)
- 划(8666)
- 机构
- 大学(221312)
- 学院(218988)
- 管理(91731)
- 济(81887)
- 理学(80765)
- 经济(80018)
- 理学院(79879)
- 管理学(78538)
- 管理学院(78161)
- 研究(70772)
- 中国(49817)
- 京(46866)
- 科学(46844)
- 财(35468)
- 农(35410)
- 所(35217)
- 业大(35053)
- 研究所(32637)
- 中心(31764)
- 江(29996)
- 财经(29527)
- 北京(29349)
- 范(29307)
- 师范(28976)
- 农业(28019)
- 经(26918)
- 院(26026)
- 州(24795)
- 师范大学(23611)
- 技术(23493)
- 基金
- 项目(159673)
- 科学(125055)
- 研究(115746)
- 基金(115657)
- 家(100858)
- 国家(100035)
- 科学基金(86147)
- 社会(70874)
- 社会科(67074)
- 社会科学(67056)
- 省(62758)
- 基金项目(62732)
- 自然(57883)
- 自然科(56526)
- 自然科学(56514)
- 自然科学基金(55480)
- 划(52861)
- 教育(52701)
- 编号(47688)
- 资助(47436)
- 成果(37849)
- 重点(35317)
- 部(34707)
- 发(33409)
- 创(33308)
- 课题(32140)
- 科研(31024)
- 创新(30959)
- 大学(29685)
- 项目编号(29682)
共检索到299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曦 王兰梅 高建操 杜金梁 曹丽萍 聂志娟 徐钢春
早熟中华绒螯蟹是指相对于2龄正常性成熟的个体,其在第1年就达到了性成熟,造成的危害阻碍着其产业的发展。为分析雌雄中华绒螯蟹的早熟差异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早熟中华绒螯蟹雌雄眼柄、肝胰腺和性腺组织的转录组比较筛选,获得差异基因,进一步与正常成熟雌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最终获得和早熟有关的性别差异基因。结果显示,组装共获得337 221个转录本和135 007个基因。分别在眼柄、肝胰腺和性腺组织中获得和早熟有关的性别差异基因1505、756和11223个。其中3个组织共同的与早熟有关的性别差异基因7个,包括 wash复合亚基1(washc1)和β-淀粉状蛋白a4(βa4)基因等。KEGG通路分析发现,中华绒螯蟹和早熟有关的雌雄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主要为亚油酸代谢、a-亚麻酸代谢、乙醚脂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其中磷脂酶A2(pla2)基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这些与脂类代谢有关的通路与基因在雌雄中华绒螯蟹早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结果为雌雄中华绒螯蟹早熟机制的差异调控提供了基础,从而对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薇 魏华 刘青
The precociousness of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Eriocheir sinensis) is correlative with the level of estradiol in the hemolymph and gonad.In female,the hemolymph estradiol level of immature crab was(118.75?11.25) pg?mL~(-1),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precocious and mature crab((291.84?33.71...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雌二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佳鑫 徐敏杰 黄根勇 张聪 杨志刚 成永旭 杨筱珍
性早熟是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发掘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正常与性早熟雌蟹的Y-器官转录组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测序分别获得44 619 538和43 052 958个clean reads,比对发现2655个差异表达基因,Gene Ontology(GO)功能分类分析将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归类到3大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的42个类别中。KEGG富集分析将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13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Y-器官 转录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董鹏生 刘青 吴旭干 何杰 常国亮 丁怀宇 王幼鹏 成永旭
河蟹一龄性早熟是扣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正常性成熟河蟹家系,综合评估了两种家系子一代在扣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早熟率、成活率、产量、早熟蟹和正常扣蟹的平均体质量及其规格分布等参数,结果显示:(1)除215日龄雄体甲壳长外,一龄早熟家系扣蟹在155和215日龄的体质量、甲壳长、甲壳宽、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低于二龄成熟家系(P<0.05);(2)整体上两种家系子代的成活率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尽管一龄早熟家系子代雄体的早熟率略高于二龄成熟家系,但是两者的差异不显著,一龄早熟家系子代雌体无一龄早熟现象,二龄成熟家系子代雌体的早熟率是其雄体的两倍;(3)...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扣蟹 养殖性能 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若晨 朱筛成 张光宝 顾伟 向朝林 邓登 赵金山 吴旭干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单性化养殖是一种具有推广潜力的养殖方式,基于雌雄营养需求配制雌雄专用饲料是实现精准投喂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雌雄专用育肥饲料对雌、雄中华绒螯蟹亚成体养殖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实验采用2×2因子实验设计(2种饲料×2种性别),在室外池塘围隔中开展了为期80 d的养殖实验,实验包括雄蟹投喂雄体专用饲料组、雄蟹投喂雌体专用饲料组、雌蟹投喂雌体专用饲料组和雌蟹投喂雄体专用饲料组(分别记为MM、MF、FF和FM),每组各设置4个重复围隔。结果显示:饲料对雌雄蟹的生长、成活率、产量及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差异,而雌雄蟹性别之间生长、产量和饲料系数存在显著差异;FF组其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高于FM组,且在80 d的GSI差异显著;除FF组其肝胰腺中的总脂含量显著高于FM组外,两种饲料对可食组织中的常规生化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就抗氧化和免疫指标而言,MM组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FF组肝胰腺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 活性最高;饲料和性别因素对血淋巴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就蛋白质和脂质代谢指标而言,MM组肝胰腺胰蛋白酶活性最高,脂肪酶活性最低;FF组肝胰腺中甘油三酯(TG)、血淋巴中总蛋白(TP)、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均最高。本研究表明,雄蟹投喂雄体专用料可以提高抗氧化和免疫性能,促进蛋白质沉积;雌蟹投喂雌体专用料可以增加肝胰腺中的TG沉积,加速卵巢发育速度。综上,雌雄专用育肥饲料可提高河蟹雌雄分养条件下的育肥养殖效果,促进中华绒螯蟹雌雄单性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嘉敏 姜新耀
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与血淋巴钙离子浓度相关。性早熟雌性扣蟹 (一秋龄 )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 2 1.2 5± 11.89mmol·L-1,明显高于正常发育的 13 .70± 1.17mmol·L-1;雄性扣蟹 (一秋龄 )则相反 ,性早熟扣蟹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 16 .33± 1.38mmol·L-1,低于正常发育的 2 0 .13± 2 .37mmol·L-1。二秋龄雄性成蟹的血淋巴钙离子指标与性早熟雄性扣蟹相当 ,无显著差异。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 ,雌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 17β -E2浓度逐步提高 ,正常发育扣蟹为 0 .15± 0 .0 5pg·mL-1,性早熟扣蟹为 0 .5 9± 0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维信 陆剑锋
运用放射化学方法跟踪测定中华绒螯蟹早熟个体和正常发育个体的大颚器合成和分泌的激素—甲基法尼酯(methylfarnesoate,MF),发现早熟雌、雄蟹当年9月的MF合成速率约为正常蟹的2倍,早熟蟹的MF在当年秋季(10月或11月)均达到峰值,之后MF合成速率显著降低,而成熟系数继续升高。正常发育的雌、雄幼蟹,当年至翌年4月的MF合成速率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翌年6月开始,MF合成速率迅速增大,至翌年10月的MF合成速率已超过早熟蟹的峰值,11月的MF合成速率明显降低,性腺发育至Ⅳ期末。研究结果表明:早熟蟹大颚器的提早发育,大量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MF,刺激卵巢或精巢发育成熟是导致性早熟的内分泌...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大颚器 甲基法尼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魏薇 魏华
报道了水环境中不同的Ca2+浓度对一龄扣蟹性早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一龄扣蟹性早熟率随着水环境Ca2+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水环境Ca2+浓度超过161.6mg/L时反而下降;(2)存活率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随着水环境中的Ca2+浓度的上升而下降,当Ca2+浓度超过161.6mg/L时存活率又上升。(3)当水环境中的Ca2+浓度低于161.6mg/L时,扣蟹平均性早熟率与Ca2+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4,扣蟹平均存活率与Ca2+浓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9。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薇 吴嘉敏 魏华
于2004年6月至11月在崇明岛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进行1秋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试验,通过荧光免疫二步抗体检测法和原子吸收等方法,测定了1秋龄蟹血淋巴钙离子和雌二醇水平,研究了不同盐度水体中1秋龄中华绒螯蟹性早熟情况及盐度促进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水体盐度的升高,1秋龄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率上升,成活率则呈下降趋势;(2)水体盐度升高导致1秋龄未发育雌蟹血淋巴中Ca2+含量上升(P0.05);(3)池塘养殖90 d之后,高盐度水体中1秋龄未发育雌蟹血淋巴中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低盐度水体1秋龄未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宁 姜晓东 吴旭干 郑海地 龙晓文 成永旭
采用养殖实验、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等方法,以未经选育的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养殖群体作为对照组,测定和比较了河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第三代(G3)成蟹的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显示:(1)在体重接近的情况下,无论雌雄,三群体成蟹的性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龄晚熟群体雌蟹的肝胰腺指数显著大于二龄早熟群体(P0.05),尽管二龄早熟品系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二龄晚熟品系,但是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3)就雄体常规生化组成而言,二龄早熟品系生殖系统(含量精巢、副性腺和输精管)中粗蛋白和灰分显著高于晚熟品系(P0.05)。综上,整体上遗传选育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G3成蟹的组织系数、可食率和可食部位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其中仅二龄早熟G3雄体的肝胰腺指数显著低于二龄晚熟品系而其生殖系统中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二龄晚熟品系。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遗传选育 可食率 营养成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强 杨筱珍 成永旭 吴旭干 范丽萍 黄志峰
与正常雄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早熟雄性蟹生精小管的细胞构成明显不同。早熟雄性蟹精巢生精小管主要管型为精母细胞型,而正常雄蟹管型以精原细胞加精母细胞型为主;早熟雄蟹性腺发育速度明显快于正常雄蟹;正常雄蟹的生精小管和精荚横截面积分别为(0.041±0.007)mm2和(0.080±0.010)mm2,而早熟雄蟹则分别下降为(0.026±0.005)mm2和(0.044±0.005)mm2,两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次,早熟雄蟹与正常雄蟹各期精细胞大小差异较大,表现为正常蟹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均大于早熟蟹;早熟蟹的精子成活率仅为(...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汪桂玲 韦荣编 邱高峰
采用不同浓度的17β 雌二醇注射中华绒螯蟹雄性幼蟹,每隔7d注射1次,共注射5次,35d后取样。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促雄腺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常规石蜡切片显示,处理组的促雄腺细胞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电镜切片结果也表明在不同浓度的处理组,促雄腺在β 雌二醇的影响下,腺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如腺细胞核变形,呈不规则的形状,核仁消失,核内异染色质增多等,而8μg/g体重的处理组效果最明显,细胞质内出现溶酶体,其它细胞器很少见。随着浓度的增加,17β 雌二醇对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发育及分泌抑制作用愈明显。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17β-雌二醇 促雄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晓清 李传武 谢中国 范武江 张建社
对雌、雄鳜主要可量性状及其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雌、雄鳜的体长/体高差异极显著,体重/体长差异显著,体长/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体重170 g以内时,雌、雄鳜生长无显著差异;但从170 g到800 g雌鱼的生长速度明显地快于雄鱼;800 g以上雌鱼生长减慢,雄鱼生长开始快于雌鱼;1 kg以内的鳜雌大雄小,1 kg以上时一般雄大雌小。
关键词:
鳜 生长性状 差异研究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赵维信 陆剑锋
对早熟和正常发育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大颚器官(mandibularorgan,MO)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发现早熟蟹的MO在当年秋季已充分发育,MO细胞直径在当年11月达到最大值;而正常发育幼蟹的MO在当年细胞排列紧密,直到翌年秋季才充分发育。正常发育成蟹(二秋龄蟹)的MO细胞直径在10月达到最大值,明显大于早熟蟹(P<0.05)。表明早熟蟹MO较正常发育蟹提早一年发育,但是,秋季早熟蟹MO的发育速度和发育良好程度均不及二秋龄蟹MO的发育,这可能是早熟蟹卵黄发生过程较缓慢,较二秋龄蟹滞后约一个月达到次级卵黄发生末期的原因。中华绒螯蟹MO细胞超微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丰...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大颚器官发育 早熟 超微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再忠 王武 成永旭
采用磷酸苯二钠法在520nm波长测定了未成熟、早熟和正常成熟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与性腺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表明:(1)各组蟹肝胰腺ACP和ALP活性都显著高于性腺;(2)早熟蟹肝胰腺中ACP活性都显著高于未成熟蟹而低于正常成熟蟹,在各发育阶段没有性别差异,但是,早熟雌蟹和正常成熟雌蟹卵巢中ACP活性都较早熟雄蟹和正常雄蟹精巢低,早熟与正常成熟个体没有差异;(3)早熟雌蟹肝胰腺ALP活性显著高于未成熟和正常成熟雌蟹,而与三组雄蟹处于同一水平,但是,早熟和正常成熟雌雄蟹的性腺中ALP活性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1)性腺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动员或合成主要与肝胰腺AC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