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
2023(600)
2022(519)
2021(484)
2020(419)
2019(1043)
2018(1222)
2017(2278)
2016(1188)
2015(1482)
2014(1488)
2013(1567)
2012(1554)
2011(1692)
2010(1564)
2009(1309)
2008(1277)
2007(1152)
2006(1294)
2005(1284)
作者
(3602)
(2921)
(2902)
(2833)
(1944)
(1578)
(1340)
(1239)
(1225)
(1176)
(1119)
(1090)
(1083)
(957)
(905)
(902)
(898)
(895)
(878)
(834)
(778)
(756)
(748)
(724)
(723)
(684)
(680)
(666)
(634)
(608)
学科
图书(10027)
书馆(9554)
图书馆(9554)
工作(5110)
读者(3683)
(2862)
(2516)
网络(2515)
管理(2357)
(2303)
图书馆学(2275)
自动(2238)
自动化(2238)
网络化(2227)
中国(1669)
(1444)
电子(1389)
数字(1290)
电子图书(1290)
建设(1238)
组织(1225)
作者(1103)
工作者(1103)
(1092)
(1063)
藏书(1060)
事业(967)
(946)
经济(946)
地方(687)
机构
大学(19318)
图书(19218)
书馆(18784)
图书馆(18783)
学院(13798)
大学图书馆(8299)
管理(6300)
理学(4540)
信息(4514)
理学院(4424)
管理学(4335)
管理学院(4246)
(4190)
师范(4173)
(4001)
(3810)
研究(3389)
(3259)
师范大学(3130)
信息管理(2744)
中国(2723)
科学(2690)
北京(2514)
(2399)
(2361)
广东(2197)
经济(2133)
(2128)
(2046)
上海(1978)
基金
项目(8742)
研究(7900)
成果(6499)
科学(5877)
编号(5631)
基金(5554)
(5257)
之一(4874)
项目编号(4795)
研究成果(4539)
(4414)
国家(4384)
社会(4297)
社会科(4059)
社会科学(4058)
图书(3960)
书馆(3806)
图书馆(3806)
科学基金(3504)
基金项目(3095)
(2746)
教育(2658)
(2282)
(2095)
服务(1922)
高校(1921)
国家社会(1878)
科研(1700)
资助(1687)
课题(1674)
期刊
图书(26101)
书馆(21585)
图书馆(21585)
情报(5929)
学报(5279)
(4838)
论坛(4838)
图书馆学(4465)
建设(4237)
(3476)
(3476)
杂志(3476)
工作(3380)
大学(3289)
情报工作(3057)
中国(2802)
大学图书馆(2532)
研究(2048)
(1708)
经济(1708)
国图(1630)
知识(1394)
报知(1386)
理论(1313)
实践(1289)
(1289)
科学(882)
教育(834)
学学(700)
(678)
共检索到33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徐燮元,上海嘉定人,1914年6月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任该校图书馆馆长。任职期间建成新馆,"一切设施,至是大备",开架阅览,"教员学生可随意观览"。1916年秋,徐赴美入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1917年夏肄业回国复任馆长,"对于管理上及组织上,大加整顿"。因染肺病,于1918年11月辞职,赴庐山休养。1922年11月,他受南开大学的聘请,担任该校图书馆主任,对该馆"竭力整顿"。因肺病复发,于1923年3月10日去世,年仅三十二岁(据《徐燮元君小史》,见《约翰年刊》1923年版365页;黄维廉撰《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大多有过在美国各东亚图书馆从事馆藏建设、分类编目及参考咨询工作的经历,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与美国现代图书馆学技术相融合,为美国汉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和治学门径。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与美国汉学家形成了知识共同体,考察二者的关系,对于汉学和图书馆学具有知识史和学术史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基金会、图书馆构成了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知识圈。汉学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中文文献管理专门人才。借助洛克菲勒基金会、来华汉学家等汉学知识圈的内生力量,在国内官费留学无望的中国图书馆学人“另辟蹊径”获得了新的留美通道,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和哥大图书馆等汉籍收藏重地成为留美图书馆学人主要的工读基地。文章探究了美国早期汉学知识圈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留美之路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如何形成了互动的知识共同体,对于汉学研究及图书馆学研究具有学术史及知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旭岩  李波  
本文叙述了胡庆生一生从事教育、图书馆、金融、医疗工作的曲折经历 ,概括了其为开拓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 ,对胡氏家庭及与我国图书馆的渊源亦作了简要描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丽芬  
以民国早期留美的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现有研究拾缺补遗,论述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留美的整体状况。从赴美背景和途径、在美学习经历等方面揭示图书馆学的"西学东渐"和人才跨国培养之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余光  
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对于图书馆学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尚显不足。文章讨论了学人研究亟待厘清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学人研究的历史分期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元斌  
文章梳理今人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现状列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简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华薇娜  
对中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统计的比较研究华薇娜Abstract:InChina,anabstractandtheoreticalmethodismuchmoreusedtostudy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while...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友富  
包含慕课(MOOC)在内的中国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以"爱课程"网为主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及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中国在线开放课程正朝着建设与应用同步、开放与专有兼顾、公益与市场结合、引进与输出并重等方向发展。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取得不俗成绩。图书馆及其联盟或学术组织、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可在多方面为MOOC的建设应用与管理提供服务与支持,图书馆学人可在学习、应用、建设和研究MOOC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服务和教学水平。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国立  刘竟  汪满容  卢章平  
采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工具,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法、膨胀词探测法和内容分析法,重点对PQDD数据库中3 973篇欧美图书馆学博士论文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此外,还探讨研究热点的演化、研究前沿及其演化。总体上,欧美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特征表现在:研究内容偏重应用,绝大多数论文面向具体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以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工作实践。这与欧美整体科学研究的实用性和实证性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此外,研究主题多样和细致,非常注重具有特殊身份和职业特征的小用户群体和图书馆馆员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波  
借为刘欣所著《书香英伦》写序的机会,结合2014年暑假作者访美的体验,提出中国图书馆应该向英美图书馆学习的7个方面:建造长寿美观的图书馆,使其散发美感和历史感;装修华美的主阅览室,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用心布设灯光,营造适合读书和思考的氛围;让微创新处处可见;图书馆员要热爱工作和生活;突出图书馆的地域特色;创新要基于实际需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竟  杨志刚  杨国立  
文章以PQDD数据库1925-2013年欧美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学科数量、相关学科标引词词频、学科大类和学科演变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断加剧;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情报学等四个学科是与图书馆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图书馆学逐渐趋向与信息管理学科群下的学科相融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黎飞   罗雯文  
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统计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数量基础上,考察了这一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群体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通过图书馆学术研究、图书馆工作实践、图书馆人才培养、图书馆社团活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雯琦  
图书馆界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与技术传统。本文从人文、技术的概念入手,探讨两者论争的主要根源,认为两者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它们走向融合、构建"图书馆人文技术",是图书馆学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德运  
中国图书馆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代代中国图书馆学人经过近百年奋斗的结果。认真开展对中国图书馆学人的研究,特别是整体研究,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