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5)
- 2023(5889)
- 2022(4738)
- 2021(4663)
- 2020(3962)
- 2019(8629)
- 2018(8644)
- 2017(16153)
- 2016(9295)
- 2015(10264)
- 2014(10567)
- 2013(10310)
- 2012(9955)
- 2011(8938)
- 2010(9221)
- 2009(8509)
- 2008(9043)
- 2007(8458)
- 2006(7422)
- 2005(7156)
- 学科
- 济(37320)
- 经济(37268)
- 管理(25021)
- 业(24255)
- 企(20110)
- 企业(20110)
- 方法(15360)
- 学(14575)
- 数学(12446)
- 数学方法(12156)
- 中国(10417)
- 财(10147)
- 农(9432)
- 理论(8561)
- 制(8061)
- 业经(7719)
- 务(6595)
- 财务(6581)
- 教育(6562)
- 财务管理(6558)
- 地方(6480)
- 融(6447)
- 金融(6447)
- 银(6415)
- 银行(6393)
- 农业(6350)
- 企业财务(6219)
- 行(6089)
- 体(5740)
- 和(5606)
- 机构
- 大学(140005)
- 学院(135927)
- 研究(51104)
- 济(49575)
- 经济(48297)
- 管理(44628)
- 中国(37694)
- 理学(37192)
- 理学院(36621)
- 管理学(35629)
- 管理学院(35362)
- 科学(33816)
- 京(32478)
- 所(27977)
- 农(27128)
- 财(25622)
- 研究所(25196)
- 江(23748)
- 中心(22471)
- 农业(21624)
- 业大(21493)
- 范(20678)
- 师范(20401)
- 财经(19749)
- 北京(19729)
- 院(17945)
- 经(17823)
- 州(17661)
- 省(17262)
- 师范大学(16526)
- 基金
- 项目(84362)
- 科学(64882)
- 基金(60300)
- 研究(58945)
- 家(54116)
- 国家(53643)
- 科学基金(44237)
- 社会(36312)
- 社会科(34243)
- 社会科学(34233)
- 省(32791)
- 基金项目(30838)
- 自然(29136)
- 自然科(28486)
- 自然科学(28476)
- 教育(28406)
- 自然科学基金(27945)
- 划(27930)
- 资助(25568)
- 编号(23169)
- 成果(21046)
- 重点(19635)
- 部(18770)
- 发(17331)
- 性(17104)
- 课题(17062)
- 创(16716)
- 科研(16401)
- 计划(15999)
- 大学(15729)
共检索到220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大春
梅亚苏关于关联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以早期现代哲学中的绝对概念为逻辑起点。早期现代哲学迷恋无限(理)性,后期现代哲学遵从有限(理)性,当代哲学顺应有限性之后的不定性,这是一次从无限的绝对经由有限的绝对关系通向不定的绝对的思辨之旅。为了解决偏离早期现代的神性导向并完全以心性为导向的后期现代哲学造成的关联性问题,当代哲学在强化关联性的同时,试图以各种方式走出关联性循环。这些尝试不可能回到以神性为导向的早期现代哲学,而只能深化以物性为导向的当代哲学。这里的物性意指天、地、神、人都有其摆脱关联性的自主自足性,或者说凡物皆为绝对并因此有其绝对性。当代哲学意义上的绝对意味着必然性最终让位于偶然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大春
梅洛-庞蒂以一种含混的姿态超越实在论与观念论之争。他的早期哲学以知觉现象学的名义一般地探讨人与世界的实存关系,围绕本己身体、身体主体等重要概念从不同角度对知觉与被知觉世界框架的系统描述体现出强烈的关联论色彩。作为强关联论者,梅洛-庞蒂早期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有别于早期现代哲学中的独断/素朴实在论者和弱关联论者,不同于处在从早期现代哲学向后期现代哲学转换进程中的思辨观念论者,区别于后期现代哲学的其他强关联论者和当代哲学中的超强关联论者。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藿
在21世纪的今日,民主化成为世界潮流,尽管世界各国在民主化的实施方式、内容与进程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不可否认公民德育在推动并建构民主化社会的目标上有其关键的重要性。透过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政治学文献的探讨,可以厘清原始公民德育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政治学》一书中对公民的定义与城邦的构成要素、公民教育与政体的关系、公民德育实践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尽管亚里士多德有关公民的概念与公民德育的理论太过粗略与朴素,还没有碰触到现代民主社会中复杂的权利与义务理念,但他把公民德育的培育当做政治哲学的理论核心却是充满超越时代的先知卓见。
关键词:
公民 德育 亚里士多德 实践哲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景璟 陈翀 齐亚双
阐述不同哲学流派的概念理论及其在情报学研究中的体现。认为概念理论全面深入地影响了情报学研究的5大领域:主题分析、知识组织、信息检索、文献计量学和信息素养。论述概念理论对情报学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包括明确情报学研究对象、确定情报学核心领域、规范情报学研究范式和提升情报学理论高度。
关键词:
概念理论 情报学 理论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彬
通过概念解析的方法澄清有关"知识服务"概念使用上的混乱,并借助这种解析讨论知识服务与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之间的关系。提出知识服务是由知识生产服务和知识消费服务两部分构成的。虽然可以把知识生产服务摆在知识服务的核心地位,但对知识服务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知识生产服务方面。与知识生产服务相比,知识消费服务才是图书馆更为基本的知识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涛
This article redefines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philosophy angle of view,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substance or consciousness,information and things,information and mapping,and information and language.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敏希
提问是儿童哲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好的提问策略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深入探究并解决问题。儿童哲学既重视对苏格拉底诘问法的继承,也重视进一步的改良与创新,在李普曼等人的研究中提出了更为符合儿童经验特征的提问与探究方式。从儿童哲学对提问的研究可以看到,它试图建立起儿童提问与儿童思考之间的联系,而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同样关注提问与促进理解之间的本质关联,因此借由解释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对儿童哲学的提问活动产生为更深入的解读与思考。
关键词:
儿童哲学 提问 解释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陶杨华
本文首先探讨了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对主权原则的物化,物化的根源在于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对古典政治哲学的背弃。要克服对主权原则的物化,就必须展开对主权原则的政治想象,认识到主权是对现代政治秩序的一种历史性解答;而要认清这一历史性,就必须把主权原则放在现代性的兴起这一语境下来解读,主权原则的确立与那个现代性的自我肯定的主体的出现息息相关。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现代性 主权 历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济彦
九、简化简化是科学研究中处理复杂问题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对应用性学科更是这样,因为其研究成果要便于学习、便于应用、便于操作,只有采取化繁就简才能做到。化繁就简不意味着问题的简单化,更不意味没有学问。恰恰相反,这正是说明解决问题中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和高度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聪 于伟
哲学概念是建构高中哲学教科书的关键。通过对不同版本高中哲学教科书中"实践"概念的位置变化、话语分析与解读过程的比较研究发现,高中哲学教科书的概念表达呈现关注高中生的可接受性、哲学概念的类生活性、注重哲学概念表达的逻辑性以及资源采用的开放性等基本趋向。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宁中
这不是激情的产物,恰恰相反,这是避免激情的产物。思考教育,希望能够究其原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推理。思考的结果,或许会对现实教育的反思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教育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其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由此而见,孟老先生是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马玉学 王慧青
早期分析哲学家罗素、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都重视逻辑的语言分析,主张对世界上的事物可以做到终极分析,对命题都有较为细致的分类,在命题如何与事实相符合的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感觉经验是最终的保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庆
概念分析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分析教育哲学最为核心的研究方法。教育概念分析在使用中缺少正当性的证明。分析哲学是教育概念分析的方法论基础,语言分析纠正了思辨心理学的主观化倾向,语境原则为概念分析提供了可行性。教育概念分析不是去寻找适合所有情境的普遍性定义,而是通过差异性和相似性比较相关概念背后的教育关系,由此区别于名词解释或操作性定义的界定。教育概念分析的价值标准依社会情境而定,并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来关涉教育活动,而非直接给出教育活动的结论或建议。只有从单纯的逻辑学研究拓展到语用学研究,教育概念分析才能拥有更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水华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抽象精神劳动"和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基础上,明确把实践概念表述为感性的活动,并认为这种感性的活动是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的辩证统一,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制约的现实基础,也是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解读马克思实践概念中的生态哲学内涵,对于我们科学分析和应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实践 感性活动 生态哲学 物质变换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莉莉
在由笛卡尔的二元论所引导的近代哲学二元论思维方式中,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的,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被区别开来,人被分解为心灵与身体,并以分裂的方式加以理解。二元论思维方式不仅导致认识论困境、心-身问题困境,也使认识的起源问题成谜。从狄尔泰、詹姆斯、梅洛-庞蒂等人的思想中,可以洞察到一种现代哲学思潮,它在批判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同时,通过重新解读身体的观念,不仅消解了主-客对立与心-身对立,也消解了作为实体的意识观念,不仅提供了关于认识起源问题的回答,也着力重塑了心智的具身性和人的整体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