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3)
2023(9046)
2022(6944)
2021(6506)
2020(5204)
2019(12005)
2018(11902)
2017(21584)
2016(12447)
2015(13990)
2014(14118)
2013(12836)
2012(11515)
2011(10279)
2010(10482)
2009(9325)
2008(9294)
2007(8299)
2006(7692)
2005(7273)
作者
(31575)
(26188)
(25944)
(25135)
(16892)
(12480)
(12164)
(10399)
(10049)
(9473)
(8837)
(8824)
(8431)
(8398)
(8222)
(8199)
(7795)
(7726)
(7697)
(7526)
(6944)
(6444)
(6310)
(6069)
(5961)
(5929)
(5834)
(5729)
(5263)
(5244)
学科
(42582)
经济(42528)
管理(28468)
(28078)
(22026)
企业(22026)
中国(20520)
教育(19908)
(14429)
方法(13433)
业经(11658)
理论(11474)
(10958)
(10947)
数学(10537)
数学方法(10312)
农业(9659)
(9177)
地方(9177)
(8959)
发展(8217)
(8095)
教学(7585)
技术(7496)
(7275)
贸易(7267)
(7161)
(7152)
金融(7152)
银行(7146)
机构
大学(167433)
学院(162118)
(61585)
研究(60543)
经济(60197)
管理(54571)
理学(46560)
理学院(45950)
管理学(44960)
管理学院(44620)
中国(39602)
(36973)
科学(34128)
(32178)
师范(31969)
教育(31633)
(30389)
(29515)
研究所(26680)
(26339)
师范大学(26320)
中心(26014)
北京(24098)
财经(23788)
(23586)
(21910)
(21633)
(20690)
业大(20653)
技术(20220)
基金
项目(104525)
研究(86048)
科学(84424)
基金(72924)
(62659)
国家(61969)
社会(53819)
科学基金(52515)
社会科(50688)
社会科学(50676)
教育(46942)
(41229)
编号(37100)
基金项目(37046)
(36688)
成果(33613)
自然(30193)
自然科(29555)
自然科学(29549)
自然科学基金(29010)
课题(28961)
资助(28310)
重点(25436)
(25111)
(24517)
(24408)
(23028)
规划(22613)
教育部(22590)
项目编号(22261)
期刊
(70057)
经济(70057)
研究(61827)
教育(52866)
中国(42880)
(23213)
学报(23068)
(22543)
科学(21182)
管理(21075)
大学(19342)
技术(17353)
学学(16264)
农业(15082)
(13722)
金融(13722)
职业(13177)
财经(12051)
业经(11616)
经济研究(11560)
(10622)
问题(9706)
(9002)
论坛(9002)
技术教育(8687)
职业技术(8687)
职业技术教育(8687)
图书(8513)
(8375)
(8189)
共检索到259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中日两国在早期教育现代化的选择和发展上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中日两国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及兴办近代教育,但在发展历程上存在的时间差异,以及在对待西方科学和技术、西方文化等问题的思想与态度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它的研究应当是一项跨时空、跨学科的研究。它所要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当代“显学”。从历史学学科而言,教育现代化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进程,它不只是一个纯粹的抽象的理论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炜  
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成就卓越,惠泽时人与后代,被誉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作为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张謇对中国的优秀教育传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继承,同时又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现代性。张謇"会通古今,兼具中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体现了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所进行的融合与选择。他的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价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汉新  
本文以农业比较利益为视角,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农业比较利益可基本界定为三个方面:即农业产业比较利益、农业区域比较利益和农业国际比较利益,农业现代化就是以这三个比较利益为导向,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过程。在以比较利益为动力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调整农业贸易条件,实现工农协调发展;必须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培育区域支柱农业,缩小农业区域比较利益势差,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协调推进;必须通过加速农业的升级转型,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鉴于农业的产业特征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步入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轨道后,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市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政  
职业教育现代化通过职业体验、技能传承和价值传递三个维度,保障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权。从个体社会化和公民素养的培育,到职业能力的培育和人力资本的增值,再到生涯发展的多元选择,每个人在其一生当中都将受到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的影响。个体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价值体现为服务个体经验的生长、挖掘个体的经济价值,以及丰富和优化个体的生涯发展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华桂宏  朱瑾  成春林  
大量的研究和事实都说明我国存在金融约束现象,我国正处于金融约束向金融现代化的转轨时期,而金融约束是个阶段性命题,走向金融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金融约束与金融现代化的相关理论,认为我国实现金融现代化必然经历一个渐进过渡的过程,提出应该从改革国有银行、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落实配套措施、调整监管体制等方面渐次实现这一过渡,从而推进我国金融现代化进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俊杰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再次把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现实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贯彻整体性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系统,促进各经济部门(区域)协同参与,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结构系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畅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传导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宏观调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涛  
从制度层面思考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是基于指标体系同时又超越指标体系。当前大数据时代监测评价的凸显意义也在于用数据说事,为改革实践提供导向、激励和平台。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多学科的制度分析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目标导向的监测预警与改进机制、与深化改革相关联的多样化激励机制、指向促进治理的开放合作与多渠道参与机制,这三项机制有机构成分析框架,其核心是用制度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超  
专项治理具有非常规化、非制度化和非专业化特点,常常被认为不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然而,不同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治理技术可能有所不同。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弱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治理技术,分析了其融入现代化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在弱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行政权威、官员意志和压制性程序,但更倾向于采取专家治理、制度治理和技术治理的策略,从而增加专项治理的现代化价值内涵,并可以通过人、技术和制度的多重维度融入现代化进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剑平  校伟杰  黄妍伊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满足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基础上要更好发挥消费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更好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数字经济为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有助于让消费者享受更加便捷化、个性化、品质化、社交化的消费服务。尹世杰消费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宝库,新时代消费经济学发展应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丽  刘晋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性 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由对“物”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首先,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政府要提高管理效率,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及时,准确地利用信息资源。拿一个企业来说,其对信息的需求不仅包含了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还包括了财务金融信息以及人事信息等。这些信息形式多样,流动迅速而且是双向的原始的人工收集和处理已远不能满足需求,随着MIS,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鹏  李崇光  
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关系我国整体现代化与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其推进与实现既具有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普同性特征,也具有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市场调控作用。当前,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是必须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和区域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为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首先要变小农户的"小生产"为现代化的"大生产",其可能路径,一是农户的自组织化探索——主体选择内推路径;二是农户自我选择与政府规制的联合作用——主体选择与政策相互作用的路径;三是农户与资本色彩浓厚的市场流通主体的合作——政策规制外推路径;四是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日本早期的教育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深受中国儒学的影响。以圣德太子、中江藤树和贝原益轩为代表的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教育理论的实践者和教育思想的探索者通过宣传、解读和应用中国的儒家经典,并按照中国儒家思想修正、完善自己的教育学说,成为日本早期的儒学教育家。他们不仅代表了日本早期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也为日本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本文在分析“比较”学科大量涌现这一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着重对比研究了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两个“比较”学科共同面临的“四个困境”:比较困境、母学科困境、学科性困境和国界困境,进而提出“比较学科”的可能性,并展望了从比较学科的视角观照比较教育学的前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充分利用家庭劳力等行为准则 ,在与现代工业技术结合后 ,可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积极因素。因为一 ,中国国情不允许以高资本高能源消耗取代劳力的经济发展取向。二 ,在理论上生产要素之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相互替代。三 ,中国已经以远较发达国家劳力密集的生产方式结合适用科技 ,取得了惊人成就。长江三角洲的历史经验表明 ,小农经济可以与大工业结合互补 ,共同向现代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