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2)
2023(7625)
2022(6286)
2021(5875)
2020(4613)
2019(10338)
2018(9912)
2017(18258)
2016(9457)
2015(10983)
2014(10749)
2013(11056)
2012(10879)
2011(10361)
2010(10215)
2009(9708)
2008(9355)
2007(8093)
2006(7514)
2005(7130)
作者
(28528)
(23979)
(23820)
(23032)
(15494)
(11403)
(10718)
(9375)
(9254)
(8655)
(8343)
(7872)
(7850)
(7810)
(7639)
(7424)
(7003)
(6974)
(6702)
(6200)
(6190)
(5729)
(5661)
(5537)
(5531)
(5441)
(5050)
(4798)
(4698)
(4681)
学科
(69874)
经济(69825)
管理(23342)
方法(21979)
数学(19921)
数学方法(19846)
(18511)
中国(17853)
地方(17594)
(13003)
企业(13003)
地方经济(12800)
(12123)
(11970)
(11920)
贸易(11910)
(11556)
业经(10861)
环境(9693)
(9068)
(8808)
(8698)
金融(8697)
(8336)
农业(8213)
关系(7962)
(7805)
银行(7803)
(7693)
经济学(7613)
机构
大学(155437)
学院(151868)
(84089)
经济(82917)
研究(64361)
管理(52893)
中国(49094)
理学(44686)
理学院(44082)
管理学(43612)
管理学院(43306)
(34332)
科学(34199)
(33548)
(32273)
经济学(29268)
研究所(29238)
财经(27642)
中心(26486)
经济学院(26150)
(25368)
(22693)
北京(22456)
科学院(20573)
(20560)
财经大学(20550)
(20440)
(20293)
师范(20197)
社会(18416)
基金
项目(94997)
科学(76045)
基金(72892)
研究(70075)
(63924)
国家(63526)
科学基金(53258)
社会(50039)
社会科(47644)
社会科学(47635)
基金项目(37142)
(31294)
自然(30845)
资助(30290)
教育(30064)
自然科(30047)
自然科学(30037)
自然科学基金(29507)
(28089)
编号(24683)
(23149)
国家社会(23064)
中国(22966)
(22654)
重点(21951)
成果(20593)
教育部(20282)
(19296)
发展(19271)
经济(19131)
期刊
(99291)
经济(99291)
研究(56684)
中国(29783)
(24276)
管理(22202)
科学(21334)
学报(20443)
(18691)
经济研究(17982)
大学(16110)
财经(15639)
学学(15222)
(14812)
金融(14812)
(13850)
问题(13424)
(12964)
农业(12904)
世界(12379)
国际(12018)
技术(11521)
业经(11111)
教育(10497)
技术经济(9408)
统计(8373)
经济问题(8162)
资源(8030)
(7976)
现代(6930)
共检索到244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德彤  
冀朝鼎(1903-1963),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13岁便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29年赴美留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英文博士论文题目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Key Economic Areas in Chinese History)。该著创造性地提出了基本经济区的动力学这一概念,并利用详实的史料,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修建灌溉防洪工程和运河的研究,追溯基本经济区的发展,说明基本经济区作为控制附属地区的工具和政治斗争武器的功能,揭示其转移过程及其与中国历史上统一分裂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历史性的描述分析,鸟瞰式描绘了中国历代基本经济区的拓展以及转移路线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该著作虽然早已蜚声海外,但迟迟没有中译本问世,直到1981年才由朱诗鳌先生译为中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译本填补了这本世界名著问世40余年没有中译本的空白,整体来看翻译质量较高,但是,囿于时代和查询手段,以及个人专业知识结构等原因,该译本还存在一些不够规范之处,尤其是参考文献部分,涉及到一些人名和著作出现了一些知识性错误。虽说瑕不掩瑜,但作为一部有着广泛影响的学术名著,不能不说存有一丝缺憾。而且该译本问世已有40年之久,可谓一本难求,已不能满足当下正在兴起区域社会史研究的需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文德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经济生活,就经济类型看,古今数百个民族和族体,大致可划分为农耕民族、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其中,游牧民族和半游牧民族占居很大的比重。在我国北方、西北、西南、东北周边万里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曾居住过狄、戎、匈奴(包括其支系铁弗、屠各、卢水胡)、东胡、乌桓、鲜卑(包括其支系拓跋、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段氏、柔然、契丹、奚)、氏、羌、丁零(高车、敕勒、坚昆)、乌孙、月氏、突厥(沙陀、突骑施)、回鹘、吐蕃、女真、蒙古等许多从事游牧、半游牧的民族。目前,居住在上述地区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藏、土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很长时期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整个经济有重要贡献。但经济史的研究对小农经济大都持有很深的误解与不正确的评价。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学者们认为中国历史上主要是封建地主制度,小农为数甚少,无足轻重。后来,慢慢有人承认小农确是占有很大比重,但却只产生了负面作用。他们认为小农缺乏稳定性,在态度上保守落后,所以小农是中国经济停滞落后的主要因素。这些看法与评价既不全面,也不客观,应重加检讨。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一,比较观察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一阵市镇史的研究热潮,佳作迭出。许多学者化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将地方志与碑刻上有关市镇的资料,发掘搜集,并悉心整理,使后来的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些市镇发展的轨迹与经济活动。但是不幸这些精彩的研究作品却对这个课题留下了一个很关键性的空白点——缺一个宏观的注释。大家指出明清时期市镇的数目与规模都有快速的增加,是因为这时期的人口、商业、手工业都有快速的增长。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自然而正常的过程。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一下,可能就不会满意上面的简单答案。如果我们追问,人口增加,为什么不进城去?不向大城市发展?不在大城市里从事商业与手工业?为什么要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德海  
在笔者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难度不小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作简要论述。纵观中华民族整个悠长的历史,可以说: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中国社会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社会,中国人民也历来具有热爱知识文化和尊师重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2013年6月中国出现了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高企、流动性短缺的情况,有人称其为"钱荒"。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代中叶和宋代都出现过具有典型意义的铜钱流通短缺的现象,那才是真正的"钱荒"。钱荒的危害及成因中国古代的钱荒最早出现在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刘秩谈到"物之贵贱"与"钱之轻重"的关系,就涉及当时的通货不足问题。到唐德宗时期,杨炎于780年实行两税法之后,"物轻钱重,民以为患",通货不足越来越成为一个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实物借贷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信用活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之前,实物借贷一直是主要的借贷形式。粮、布、菜、茶、柴、猪等生活资料都曾作过借贷物,其中粮食是最重要的借贷品。历史上私人之间的实物借贷方式,从简单的单一实物借贷,发展为多种多样、多种借贷机制的实物借贷。除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实物借贷是无息或低息外,其他私人实物借贷都具有高利贷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德馨  
在游猎采集为生阶段,无城无市。进入农业定居阶段的氏族社会,城兴,有城无市。家族社会里,市随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生而兴起,城中有市,市被垣围住。地主经济形态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破垣而出,散布全城,城区即市区。市场经济兴起后,市破城墙而出,市比城大,城在市中。城成为市发展的障碍,相继被拆除;新兴之市不再修城,于是有市无城。城与市关系的演进过程显示:市场的力量可以突破市垣与城墙的限制,并最终摧毁市垣与城墙,自行前进;中国市场经济是几千年历史客观进程的必然产物,它是内生的,而不是从国外搬来的或主观设定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实物借贷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信用活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之前,实物借贷一直是主要的借贷形式。粮、布、菜、茶、柴、猪等生活资料都曾作过借贷物,其中粮食是最重要的借贷品。历史上私人之间的实物借贷方式,从简单的单一实物借贷,发展为多种多样、多种借贷机制的实物借贷。除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实物借贷是无息或低息外,其他私人实物借贷都具有高利贷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薛亚玲  华林甫  
当今省区划小是学术界共识,而如何划小以及在多长时间之内划小则罕有人问津。本文从学术史回顾出发,立足于中国历史的上千年时段,逐一分析"郡""州""道""路""行省"五种高层政区划小的历程,得出高层政区划小以渐变为主的普遍性结论;又考察历史上高层政区突变的两个例证,认为反面教训十分深刻。历史上每一个高层政区的析置多有特定原因和背景,故而今后的划小省区改革只应渐变、不能突变,也不存在人为的改革时间表,省区划小将可能会持续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傅允生  
汉武帝时期为了筹措巨额对外战争经费 ,实行大规模的官营工商业政策。本文认为官营工商业是一种封建统制经济 ,它强调国家干预 ,便于组织财政收入 ,但不利于社会经济尤其是民间工商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且封建经济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豆建春  冯涛  杨建飞  
本文将技术创新区分为效率型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通过一个包含产品种类的内生生育率动态模型,从不同技术创新与人口增长关系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只要孩子类似于一种"正常商品",生育率的变化就与效率型技术进步正相关,而与产品创新负相关。如果经济中出现了相对较快的产品创新,人均收入增长率最终将收敛于劳均产出增长率水平。如果技术创新更多地表现为效率型技术进步,人均收入增长率将下降到一个低于劳均产出增长率的水平。中国自宋代开始的农业技术进步和明清时期早期工业的发展都以生产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缺乏有效的产品创新。这种技术进步倾向于提高人口增长率,从而削弱了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这是古代中国有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