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6)
2023(5872)
2022(5077)
2021(4901)
2020(4008)
2019(9376)
2018(9236)
2017(18144)
2016(9987)
2015(11164)
2014(11118)
2013(10877)
2012(10345)
2011(9269)
2010(9368)
2009(8516)
2008(8372)
2007(7455)
2006(6845)
2005(6131)
作者
(27021)
(22484)
(22315)
(21519)
(14776)
(10866)
(10319)
(8831)
(8592)
(8330)
(7606)
(7574)
(7472)
(7110)
(7107)
(7064)
(6810)
(6661)
(6592)
(6448)
(5677)
(5585)
(5391)
(5341)
(5207)
(5115)
(5046)
(5000)
(4485)
(4478)
学科
(38272)
经济(38238)
管理(27054)
(24410)
(18035)
企业(18035)
地方(14367)
(14043)
方法(12063)
数学(10838)
数学方法(10615)
中国(10182)
(9412)
农业(9198)
业经(8448)
(8050)
(7836)
贸易(7827)
(7778)
(7533)
环境(7208)
(6855)
地方经济(6472)
及其(6238)
政策(5601)
(5482)
银行(5481)
(5321)
(5271)
(5259)
机构
学院(132544)
大学(129059)
(54720)
经济(53329)
管理(50506)
研究(47662)
理学(42199)
理学院(41665)
管理学(40947)
管理学院(40670)
中国(37337)
科学(28625)
(28544)
(26121)
(23303)
中心(23064)
(22418)
(21194)
研究所(20792)
(19483)
财经(19420)
师范(19378)
北京(18335)
业大(18298)
(18137)
(17991)
(17412)
农业(16183)
(16016)
经济学(15445)
基金
项目(86285)
科学(67855)
研究(66601)
基金(60615)
(51851)
国家(51361)
科学基金(44169)
社会(40637)
社会科(38372)
社会科学(38363)
(34109)
基金项目(32123)
教育(29729)
(29036)
编号(28684)
自然(28472)
自然科(27662)
自然科学(27651)
自然科学基金(27106)
资助(24922)
成果(23654)
课题(20442)
(20234)
重点(19265)
(18553)
(17427)
(16811)
(16784)
发展(16551)
(16292)
期刊
(68106)
经济(68106)
研究(42883)
中国(29555)
(19591)
(19554)
管理(18278)
科学(16812)
教育(16030)
(15815)
金融(15815)
学报(15530)
农业(13164)
技术(12106)
大学(12000)
业经(11795)
学学(11071)
经济研究(9754)
问题(8946)
财经(8636)
资源(8502)
(7560)
(7517)
(7223)
现代(6987)
(6909)
图书(6763)
(6374)
论坛(6374)
国际(6291)
共检索到213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小妹  贺传皎  
旧工业区改造是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重要潜力空间,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政策瓶颈。本文通过详细剖析这些瓶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葛永军  邱晓燕  王飞虎  范钟铭  
旧工业区是深圳市南山区政府能够施加管理影响的唯一产业资产。发展成本提升、重大项目建设、城市形象提升等推动了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南山区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规划有以下四点体会:要把握好业主、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产业引导宜粗线条;要贯彻低碳绿色更新改造理念、要重视规划管理和实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冕  常江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用地更新正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也对不同的城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城市的旧工业区面临着主动或被动的更新。本文首先介绍了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背景,提出了对旧工业区进行适应性更新发展的观点。通过介绍适应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及方法,结合夏桥的适应性更新改造的具体实例探讨了旧工业区的适应性更新改造的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覃文超  
历经四十年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深圳近年来逐步出现产业空间过度房地产化的问题,削弱了深圳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作为深圳产业空间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其过度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在分析深圳城市更新的模式及其对产业空间产生的影响后,指出深圳应摒弃将产业空间作为“资产”全面推向市场的错误观念,而是将其作为“产业发展资源要素”准确理解,通过政府主导、连片升级改造,使其回归产业本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松林  刘修岩  
本文将深圳市2010-2016年城市更新项目的详细地理边界与小区层面的住房交易数据、企业层面的工商登记注册数据及栅格层面的人口数据相匹配,定量考察城市更新的外部性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更新项目周围0-1000米范围内的房价、人口和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数量在更新后的10年内平均增长了9.04%、1.69%和1.83%。异质性分析和机制检验证实,更新规模越大的项目,其带来的正向溢出越强,且更新所引致的“便利设施”增加是城市更新正外部性溢出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城市更新规划引导中,政府应充分考虑城市更新所产生的外部性,发挥更新的规模效应,同时积极推动商业或商住功能混合的更新项目,以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和提升邻里品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凌  张子逸  王富彬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产业用地指引工作对于地方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发展环境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政策的内容、导向,结合深圳市产业发展环境和地方政策的实践,对深圳市提升产业用地空间使用效率和扶植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志坚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生态经济为理论基础,融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以低投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少排放甚至零排放为特征,对物质、能量闭路循环使用。本文以龙岗为例,积极探讨加快龙岗区循环经济建设步伐的对策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庆富  
基于深圳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践经验,重点剖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代建管理模式管理控制难点,并针对管理难点提出具体策略及建议,希望能为后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管理及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云凌  武艳华  徐延辉  
基于拉维瑞克的社区能力指标体系,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社区能力进行了系统测量,并总结了我国社区建设的经验与不足。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社区发展中存在社区参与疲劳、权力控制及组织协调性差等问题,值得后续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关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燕  
传统城市工业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衰退现象是城市复兴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首先概述法国城市复兴与旧工业区更新的理论背景,再以里昂的维斯地区复兴项目为例介绍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的公共政策,最后通过总结法国经验,以期对其他城市的旧工业区更新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翔  向立群  
深圳推行了市场化的城市更新模式,通过打破“政府收储—拆迁安置—政府出让土地”的“旧制度”,促进政府、市场、社区三方利益共享,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然而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市场化的城市更新模式未能促进三方利益共享,项目实施困难。基于合作型治理理论,指出深圳市场化的城市更新模式存在市场主体的领导力不足、多元主体的参与规则不清晰、政府的审核监管不足、共识形成的协商过程缺乏、社区的参与文化不成熟等问题。因此,市场化的城市更新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权力、明确参与规则、强化政府监督、构建多方共识、塑造社区参与文化,以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名训  
公众事业价格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完善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制对提高民生福利、促进公用事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状况、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的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程达军  谢红辉  查振祥  彭朝林  
新发展格局下,深圳承担着建设高质量创新发展高地的历史重任,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宝安区作为深圳目前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是传统工业强镇。受发展惯性制约,深圳市宝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更低于比邻的南山区。人才作为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重要性不言自喻,海归人才作为优秀人才群体是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建设力量。传统工业强镇宝安区在海归人才存量和增量上与南山等区相比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通过一系列海归人才政策高效吸引、集聚和使用海归人才,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从而为传统产业区域转型升级的人才策略树立深圳模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