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
- 2023(1699)
- 2022(1392)
- 2021(1232)
- 2020(1065)
- 2019(2510)
- 2018(2347)
- 2017(4693)
- 2016(2606)
- 2015(2869)
- 2014(2900)
- 2013(3040)
- 2012(2797)
- 2011(2372)
- 2010(2271)
- 2009(2091)
- 2008(2044)
- 2007(1808)
- 2006(1513)
- 2005(1306)
- 学科
- 济(10908)
- 经济(10875)
- 收入(8135)
- 业(8043)
- 财(7099)
- 管理(6189)
- 方法(5815)
- 数学(5290)
- 数学方法(5241)
- 农(5194)
- 企(4537)
- 企业(4537)
- 国民(4335)
- 农业(4277)
- 国民收入(4237)
- 富(4100)
- 财富(4100)
- 人民(3334)
- 分配(3164)
- 中国(2952)
- 结构(2084)
- 业经(2055)
- 制(1998)
- 学(1887)
- 消费(1856)
- 务(1785)
- 财务(1772)
- 水平(1770)
- 消费水平(1768)
- 财务管理(1766)
- 机构
- 大学(36668)
- 学院(36484)
- 济(16980)
- 经济(16652)
- 管理(14268)
- 理学(12341)
- 理学院(12236)
- 管理学(12023)
- 管理学院(11961)
- 研究(11485)
- 中国(8766)
- 财(8585)
- 京(7572)
- 财经(6663)
- 科学(6495)
- 经(6127)
- 农(6084)
- 经济学(5840)
- 所(5662)
- 江(5358)
- 业大(5353)
- 经济学院(5353)
- 中心(5190)
- 研究所(5010)
- 财经大学(4985)
- 北京(4785)
- 农业(4475)
- 范(4422)
- 师范(4396)
- 院(4190)
共检索到53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亚平 王敏
通过对旧城更新中基本矛盾的分析 ,指出了旧城更新中低收入居民面临的失去家园及谋生环境 ,失去原有社会经济网络的困境 ,并从经济、社会、物质环境、政策法规等层面提出了维护旧区低收入居民利益的对策。
关键词:
旧城更新 低收入居民 社会经济网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罗泽真
通过对生态公益林内涵和区划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对公益林界定、种类等问题认识不到位,加之政府追求的生态效益与林农的利益诉求不同,在实践中,区划公益林时存在较大随意性和忽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中国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中,既要重视公益林在维护生态建设方面的作用,还应关注林农利益的维护。生态公益林的区划应遵循主导功能、生态保护、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和兼顾生态建设和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当国家将集体林直接界定为公益林时,应该在明确公益林区划权力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分类管理、签订林地地役权合同和国家征收的不同方式来解决生态效益和农民经济利益的冲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启臻 王念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的薄弱环节。近期,我们对北京、河北、河南一些乡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指集体工矿用地、原集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灿
天津市城市居民中低收入存在的原因、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张灿近十几年来,天津市居民在改革中不同程度地得到实惠。全市年人均实际收入从1980年的492元上升到1992年的2239元,12年增加1747元,去掉物价上涨因素,12年增加508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庆新
农民负担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很好地解决。目前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规范政府机关的行为 ,减少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 ,改革税费征收办法等。本文则认为 ,农民组织程度低 ,缺乏一个能维护农民正当权益的社区组织来抵制各种乱收费是农民利益屡受侵犯 ,农民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文章分析了农村社区组织从人民公社体制向村民自治组织的变迁及变迁过程中社区组织同农民的利益关系问题。最后指出 ,把村委会建设成为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自治组织 ,同时协调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将是维护农民利益 ,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长久之策。
关键词:
农民负担 农民利益 社区组织 村民自治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玲
《旧城改造》从青岛市市南区劈柴院的改造入手,介绍了青岛市市南区旧城改造与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的成功模式,提出了对旧城改造与城市历史风貌保护间的侧重点的认识[1]。《旧城改造》所举实例运作较成功,对其他地区妥善解决旧城改造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的问题具有参考性。《旧城改造》通过对一个实例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万艳华 卢彧 徐莎莎
随着时代的进步,旧城更新已发展成为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物质空间的全面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政策。为了提高旧城更新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首先应明确技术背后的相关价值,协调技术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技术与价值相结合的旧城综合更新规划策略。为此,引入"向度"概念,作为探索并建立旧城更新规划与决策的科学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首先从利益主体向度和情景向度上梳理更新实践中各相关因素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然后提出旧城更新目标选择的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芳
面对住房价格飞涨的状况,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愿望更加难以实现。让中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困难家庭实现自己的安居梦,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为了更有效地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的问题,应以政府为主体,进一步拓宽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的融资渠道。
关键词:
中低收入群体 住房消费 融资渠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和平 章征涛
旨在对被动郊区化现象进行探讨,提出了被动郊区化的概念以及回顾了其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当前中低收入者被动郊区化的成因,主要包括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土地功能置换、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三个方面;总结了被动郊区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即原有社区的解体,同质住区的分异等;最后提出了调控中低收入者被动郊区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中低收入者 被动郊区化 成因 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攻研 刘小玄 刘洪钟
基于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项目数据库,采用工具变量法识别中国援助对中低收入受援国贫困率的影响和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伴随中国援助规模的增加,受援国的贫困率显著下降;经济基础设施领域的援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欧美为代表的传统援助并未产生显著的减贫效应,作为对比,一方面,中国"水平范式"的援助直接或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加速了中低收入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中国的援助改善了中低收入国家的国内安全局势,有效降低了国内冲突,有助于打破"冲突-贫困"陷阱。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先标 陈明
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后,中低收入群体的"房困"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本文认为,公共部门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准公共住房的制度安排模式,可以有效破解中低收入群体的"房困"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冰 刘洪玉 卢玉玲
随着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的实施,居民家庭已经成为住房市场需求主力。在住房制度转型时期,如何实现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需求已成为政府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完善新住房制度下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政策,本文从生产者补贴和消费者补贴两个角度,分析归纳了国内外典型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形式,对各种补贴形式在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福利损益和公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已有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形式,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现行住房补贴政策效率的建议:(1)政府合理干预市场;(2)平衡效率与公平;(3)提高住房补贴边际效用;(4)合理运用生产者补贴和消费者补贴;(5)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住房补贴形式。
关键词:
中低收入家庭 住房补贴 效率 公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宝富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日益严峻,理论和实践界对解决该问题存在漠视需求、理想化寻求解决办法、过于迷信市场机制、忽视政府作用等误区。应将中低收入流动人口的租赁房供给行为定性为兼具市场经营和社会保障性质的准住房保障行为,提倡政府以适当赢利的方式投资、经营流动人口公寓。流动人口公寓应以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单间和20-30平方米的小套房为主要户型;应以"补砖头"而非"补人头"的方式解决中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面向城区服务业中的中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公寓应"大分散,小集中";应以保障房开发为纽带来建设都市卫星城。
关键词:
城市化 流动人口 住房保障 城市规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先溥
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者在一个国家所占的比重越大,社会就越稳定。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要将中等收入者转变为居民消费的主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把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扩大内需的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主题。目前,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正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要使我国的广大中低收入者逐步转变为中等收入群体,以其消费能力为支撑,使我国逐步成为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并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转型,缩小贫富差距,奠定共同富裕的基础,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使消费真正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中等收入 消费动力 收入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