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4)
2023(6953)
2022(5978)
2021(5383)
2020(4554)
2019(10884)
2018(10625)
2017(20976)
2016(11230)
2015(12869)
2014(12637)
2013(12753)
2012(11955)
2011(10784)
2010(10498)
2009(9472)
2008(9242)
2007(7815)
2006(6793)
2005(5666)
作者
(30832)
(25663)
(25527)
(24122)
(16745)
(12598)
(11839)
(10043)
(9994)
(9113)
(9039)
(8572)
(8073)
(8053)
(7845)
(7786)
(7696)
(7519)
(7422)
(7236)
(6272)
(6188)
(6181)
(5933)
(5824)
(5661)
(5659)
(5630)
(5211)
(5060)
学科
(56258)
经济(56195)
管理(32171)
(30008)
方法(28473)
数学(26223)
数学方法(26014)
(24293)
企业(24293)
中国(15114)
地方(14499)
(12711)
(12610)
业经(10230)
农业(9054)
(8338)
财务(8312)
财务管理(8291)
环境(8180)
企业财务(7897)
(7800)
(7637)
(7569)
贸易(7567)
城市(7556)
理论(7338)
(7198)
技术(6632)
(6596)
地方经济(6581)
机构
大学(159462)
学院(157964)
(66404)
经济(64875)
管理(64770)
理学(56676)
理学院(56038)
管理学(55251)
管理学院(54945)
研究(49695)
中国(37409)
(33623)
(30223)
科学(29513)
财经(24657)
中心(23866)
(22899)
(22774)
(22448)
业大(21708)
(21643)
(21528)
师范(21375)
经济学(20705)
研究所(20696)
北京(20689)
经济学院(18970)
(18852)
(18461)
财经大学(18389)
基金
项目(111115)
科学(88936)
基金(81865)
研究(81723)
(69862)
国家(69289)
科学基金(61325)
社会(53828)
社会科(51160)
社会科学(51143)
基金项目(44464)
(43195)
自然(39363)
自然科(38450)
自然科学(38444)
教育(37805)
自然科学基金(37737)
(36400)
资助(33349)
编号(32290)
(25159)
成果(25011)
重点(24393)
(23736)
(22730)
国家社会(22402)
课题(22396)
教育部(22099)
人文(21781)
创新(21249)
期刊
(68871)
经济(68871)
研究(46446)
中国(27549)
(23428)
管理(21143)
科学(20011)
学报(19731)
(17589)
大学(15712)
技术(14678)
教育(14631)
学学(14592)
(12905)
金融(12905)
农业(11973)
财经(11814)
问题(11096)
经济研究(10565)
业经(10519)
(10064)
资源(8944)
统计(8717)
(8694)
技术经济(8458)
城市(8303)
(8112)
现代(7353)
决策(7292)
图书(7271)
共检索到224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劲  吕红  邹小勤  
旧城更新改造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实现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等目标,对旧城改造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有利于解决其实施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旧城更新改造评价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重庆城市主干道改造为例,构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心理5个方面、15个指标的城市主干道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评价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重庆三条典型主干道改造的数据,运用yahp0.5.3层次分析法软件对重庆城市三条主干道改造的综合效益和子效益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市主干道改造综合效益都属于较好,社会、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如玉  申丽娟  谢德体  丁恩俊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以2001、2006和2011年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数据为基础数据,借助GIS技术,对旧城改造区的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1年的10年期间,区域始终以农用地为主要覆盖类型,一级农用地变化幅度不大,农用地下的二级地类发生较大转变,其他农用地向林地及园地发生大幅转化,主要原因是北碚规划建设生态型新城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到2011年达到区域18.03%占有量,建设用地主要由未利用地转化而来;2001—2011年,区域景观破碎度呈现由小破碎度到大破碎度再到小破碎度的趋势,到2011年破碎度达到最小值;区域各地类的分维数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自然景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锡晶  曹赫  文大棒  
首先分析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旧改)的背景及原因,明确旧改的概念,总结国内外改造经验,分析目前旧改现状。然后,阐述综合效益的生成及影响因素,选取适当的指标,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仿真模型,探究运行的过程并分析存在的问题。示例项目的结果显示,虽然旧改的综合效益良好,但整体经济效益不佳。最后,为提高其综合效益,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运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等优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虹  
城市规划意味着多方利益的再分配,由于利益主体力量的悬殊,其中处于弱势一方的私人利益的保护显得极其重要。目前应通过健全城市规划的程序、确立城市规划的损失补偿制度和完善城市规划救济制度来加强对私益的保护。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滔  唐靖媛  杨玉玺  
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更新与改造需要综合考虑对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和项目开发的经济收益。通过历史文化街区旧城改造开发强度确定方法的文献分析与实际经验,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旧城改造开发强度测算模型。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测算出最低经济容积率,通过评价各区域历史文化价值等级对容积率进行调整,并考虑其他因素综合确定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最佳开发强度。以重庆市十八梯核心片区旧城改造项目作为例,验证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袁志华  
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相关规范,构建商业街区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并对指标加以说明。以深圳市坪山区商业街区改造项目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数据,构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通过路径系数判定指标间的影响程度,并计算出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区域进行实地调研与数据获取,并对其产生的综合效益作出实证评价研究,结合指标权重,计算出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评价分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晶  刘清  张明举  
将社会需求和城市供给理论引入旧城改造中,以成都市华阳镇的旧城核心区为例。以居民需求、区域群体需求两项指标反映华阳的社会需求;以商品、公共品、半公共品和就业机会的供给反映华阳的城市供给,比较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异,揭示华阳城市建设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对改造区进行功能调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源  
提出了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工程的社会目的性特征;阐述了现实中城市规划往往难以实现弱势群体利益的状况和原因。借鉴公共政策的程序理论,探讨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的制度保障和程序安排。其中包括完善规划提案机制、建立规划听证制度以及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洋  翟国方  何仲禹  顾福妹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对改造规划实施后的南京门东历史街区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包括门东周边居民与游客在内的空间使用者对改造后的门东历史街区总体评价较高;传统餐饮保留状况、手工艺保留状况、开发模式和卫生状况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洋  翟国方  何仲禹  顾福妹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对改造规划实施后的南京门东历史街区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包括门东周边居民与游客在内的空间使用者对改造后的门东历史街区总体评价较高;传统餐饮保留状况、手工艺保留状况、开发模式和卫生状况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春容  赵万民  谭少华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旧城改造是一项牵扯矛盾多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其中拆迁阶段的利益冲突尤为激烈。旧城改造意味着利益关系的重构,阐明了利益分配矛盾的成因,从制度、技术和实施三个层面提出了改良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文锦  陈可石  马学广  
旧城改造是我国当前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方式。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以上海新天地为例总结了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过程,结论是:旧城改造过程由动机、行为和结果构成,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方以各自利益为导向都具有对旧城进行改造的动机;政府和开发商占据决策和行为的主导地位,决定城市空间的功能定位和物质形态;其结果引发城市空间使用者的置换和空间社会关系的变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华彬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原有空间结构和功能已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城市部分地区出现了过度拥挤、功能单一、旧建筑保护不力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以上海市长风街道为例,充分借鉴简·雅各布斯城市多样性理念,总结了该街区城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城市多样性保护提出一些看法,从而为未来旧城改造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素英  
旧城改造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在旧城镇的原规模基础上扩大城镇的容量,提高城镇的质量,推动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旧城改造中由于常常注重城镇容量的增加,所以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上一般着重关注建筑面积的扩大,为此而忽略了绿化用地的调整和增加。其一,许多地方政府在制定旧城改造格局时,往往只考虑短期经济利益,把土地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土地利用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