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3)
2023(4029)
2022(3431)
2021(3222)
2020(2786)
2019(6471)
2018(6088)
2017(12675)
2016(6719)
2015(7712)
2014(7510)
2013(7664)
2012(7543)
2011(6757)
2010(6679)
2009(6191)
2008(5960)
2007(5462)
2006(4635)
2005(3979)
作者
(18276)
(15290)
(15173)
(14719)
(10316)
(7363)
(6980)
(5982)
(5978)
(5658)
(5497)
(5301)
(5030)
(4851)
(4836)
(4782)
(4628)
(4459)
(4448)
(4340)
(3804)
(3692)
(3617)
(3507)
(3451)
(3426)
(3360)
(3237)
(3046)
(3024)
学科
(36310)
经济(36267)
管理(22815)
方法(20921)
数学(19903)
数学方法(19860)
(18762)
(14560)
企业(14560)
(10966)
地方(8409)
(7977)
中国(7789)
(6340)
国家(6057)
农业(5558)
(5445)
贸易(5444)
(5395)
财务(5392)
财务管理(5372)
业经(5259)
企业财务(5255)
(5223)
(5203)
环境(5175)
财政(4834)
(4816)
金融(4816)
技术(4787)
机构
大学(100180)
学院(97561)
(45100)
经济(44304)
管理(41228)
理学(35883)
理学院(35549)
管理学(35230)
管理学院(35042)
研究(29635)
(23208)
中国(23184)
(20610)
财经(18485)
(17093)
经济学(15372)
科学(15345)
中心(14986)
经济学院(14184)
(14152)
财经大学(14001)
(13130)
北京(12869)
业大(12420)
(12327)
研究所(11542)
(11456)
师范(11378)
(11317)
商学(11167)
基金
项目(67106)
科学(54183)
基金(51769)
研究(49162)
(43456)
国家(43127)
科学基金(38416)
社会(34309)
社会科(32783)
社会科学(32776)
基金项目(27564)
自然(24017)
(23868)
自然科(23400)
自然科学(23393)
自然科学基金(22994)
教育(22630)
资助(21936)
(20778)
编号(18205)
(16661)
教育部(14948)
国家社会(14812)
成果(14694)
人文(14398)
重点(14375)
(13791)
(13424)
(13276)
大学(13268)
期刊
(48360)
经济(48360)
研究(29887)
(18360)
中国(16322)
管理(13194)
学报(12476)
科学(11867)
(10558)
金融(10558)
大学(10349)
财经(10208)
学学(9840)
(9789)
(8639)
经济研究(7745)
问题(7000)
技术(6873)
农业(6365)
业经(6339)
教育(5612)
(5336)
统计(5265)
技术经济(4919)
理论(4818)
(4779)
商业(4298)
决策(4296)
资源(4247)
现代(4201)
共检索到14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万建忠  
如何妥善解决好旧城改造与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的问题,是城市现代化进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北京、上海、南京以及青岛市市南区在此问题上都进行过一些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青岛市市南区劈柴院的改造模式因综合考虑了改善民生、传承传统文化和注重产业发展,为解决旧城区改造与历史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找到了一条新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令人欣慰的是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日益重视,这点从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角度便可略见一斑。在全国知名度比较高的有上海的"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改造,北京在奥运会期间完成改造的前门老北京风情一条街等。青岛在我国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东泉  
本文从西方国家住房政策的演变脉络 ,简述了政府“赋予能力”思想出现的社会经济背景。基于我国旧城改造中的问题、旧城区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目标 ,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国家提供与市场提供两种方式都不能理想地实现旧城改造的目的 ,而实施政府“赋予能力”政策应是旧城改造的一条新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永泰  赵艳华  
目前我国的城市正在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在城市更新再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论文从历史风貌建筑的特性出发,分析其修复开发模式,使其在传承历史文化和古旧建筑再利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岩  张颀  
老城厢地区曾经是天津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也是津味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区域。其更新改造自2003年开始启动,至今整体建设已初具规模。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该改造项目的评价,笔者针对在老城厢地区有购房意向的市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士、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以及本项目的主要开发商这四类不同的对象展开调研,发现受访的各类人群普遍对该改造项目非常关注,但出于不同的立场,对项目的评价却不尽相同,对新建建筑的风格取向和现行拆迁政策的认同度也存在差异。希望本文的调研结果,能够引发社会多方对老城厢更新改造工程的思索,并对该地区未来发展策略改进和其他地区旧城更新改造策略制定有所参考和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奚江琳  黄平  钱汉成  
在城市发展过快,历史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的阶段,"大单位"稳定而凝滞的发展性质却形成了城区历史建筑保护的平衡斑块。以南京为例,说明"大单位"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做出的重要贡献,从而,进一步分析"大单位"对历史建筑本身的保护策略,以期为旧城更新改造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国  段义猛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 ,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和经济重心的转移 ,导致传统商业街区经历了由繁华到衰落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改造的经验得失 ,传统商业街更新改造导致其传统的丧失是最严峻的问题。如何恢复传统商业街的生机 ,并保护其传统特色 ,是传统商业街更新改造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玲  
《旧城改造》从青岛市市南区劈柴院的改造入手,介绍了青岛市市南区旧城改造与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的成功模式,提出了对旧城改造与城市历史风貌保护间的侧重点的认识[1]。《旧城改造》所举实例运作较成功,对其他地区妥善解决旧城改造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的问题具有参考性。《旧城改造》通过对一个实例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树伟  张晋晋  
文章分析了在城市土地利用允许建新区的情况下,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中相关主体的成本与收益,并对相关主体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政府作为城市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的决定者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其决策的决定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成本收益,进而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得出政府热衷建新区的结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由城市管理向城市管治转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岳升阳  田鹏骋  
北京旧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仍面临着挑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旧城改造中的道路规划未能考虑原有街道格局的保护。保留老城区道路的基本格局,是保护当地地名文化遗产的基本前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堂军  张鸿堃  孔立志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到"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政府转型势在必行。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转型的中心任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才能达到建设高效政府的目的。文章在分析青岛市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青岛市在进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了基于可视化管理技术的青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模式和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凌汉  娄成武  王刚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在各地的深入开展,在明确行政目的、规范政府行为、满足公众需要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下,有必要通过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方式提升区域生态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基于国内外环境绩效及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地方政府应在尊重生态规律、遵守法律规章的前提下,以地方政协为评估主体,构建系统、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绩效评估体系。为了确保评估体系质量,在构建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评估目标、绩效模型框架、指标维度、指标及指标要素的选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素英  
旧城改造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在旧城镇的原规模基础上扩大城镇的容量,提高城镇的质量,推动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旧城改造中由于常常注重城镇容量的增加,所以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上一般着重关注建筑面积的扩大,为此而忽略了绿化用地的调整和增加。其一,许多地方政府在制定旧城改造格局时,往往只考虑短期经济利益,把土地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土地利用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