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6)
2023(9135)
2022(7705)
2021(7419)
2020(6156)
2019(14231)
2018(14361)
2017(26668)
2016(14813)
2015(16669)
2014(16499)
2013(16351)
2012(15381)
2011(14186)
2010(14399)
2009(13723)
2008(13757)
2007(11914)
2006(10855)
2005(10266)
作者
(40629)
(34146)
(34058)
(32735)
(22109)
(16197)
(15487)
(13255)
(13031)
(12271)
(12103)
(11597)
(11320)
(11311)
(11226)
(10637)
(10160)
(10056)
(9996)
(9557)
(9158)
(8302)
(8245)
(7889)
(7838)
(7807)
(7600)
(7353)
(6802)
(6758)
学科
(60515)
经济(60418)
管理(42256)
(36721)
(30733)
企业(30733)
方法(24832)
数学(21996)
数学方法(21781)
中国(20343)
(18704)
(17695)
(15378)
(13308)
贸易(13299)
(13184)
业经(13129)
(12963)
(12591)
银行(12573)
(12164)
(12111)
金融(12108)
(11412)
体制(11197)
(9335)
环境(9323)
财务(9317)
财务管理(9289)
农业(9229)
机构
大学(215846)
学院(209731)
(97876)
经济(96155)
研究(81790)
管理(74778)
中国(65439)
理学(63071)
理学院(62293)
管理学(61385)
管理学院(60969)
(48924)
(46655)
科学(44448)
(41383)
财经(37565)
研究所(37211)
中心(35515)
(34402)
经济学(32807)
(31646)
(31575)
北京(30406)
经济学院(29361)
(28964)
(28337)
财经大学(28162)
师范(28096)
业大(26049)
农业(24512)
基金
项目(132729)
科学(106170)
基金(99996)
研究(99654)
(87500)
国家(86862)
科学基金(73427)
社会(66529)
社会科(63183)
社会科学(63171)
基金项目(51215)
教育(46879)
(46745)
自然(44518)
自然科(43511)
自然科学(43495)
自然科学基金(42785)
资助(41656)
(41604)
编号(37814)
成果(33615)
(32825)
重点(30876)
(30367)
国家社会(29470)
教育部(28855)
中国(28639)
(28072)
课题(27884)
(27375)
期刊
(109870)
经济(109870)
研究(73890)
中国(49732)
(38333)
学报(30920)
管理(30437)
科学(30403)
(29353)
(27183)
金融(27183)
教育(26345)
大学(24546)
学学(22726)
财经(20360)
农业(19392)
经济研究(18716)
(17622)
技术(17071)
(14716)
问题(14601)
国际(14034)
世界(13589)
业经(13489)
(11039)
技术经济(9618)
(9550)
理论(9283)
改革(9093)
(9093)
共检索到339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祥财  
旧中国的两次币制改革及其教训钟祥财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国民党政府分别于1935年和1948年实施的两次币制改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前一次改革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由贵金属货币本位向纸币制度的转变,并孕育了此后的纸币膨胀;后一次改革加剧了中国纸币的恶性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文章认为,体制革命离不开理论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也是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但是,正象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深化一样,思想对理论也亟待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对此,文章就三个重大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生产力应是检验我国改革的唯一标准;(2)我国应建立平等竞争的多元化、混合型所有制结构;(3)应确立按资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相统一的复合分配体系。文章还指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第一个重大的飞跃;建立平等竞争的多元化、混合型所有制结构是第二个重大的飞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艳  
通观近代中国货币危机与币制改革的全过程,不难发现:第一,货币危机推动币制改革;第二,政府可从货币危机中寻求改革玄机;第三,政府要随时防范货币危机的再次发生。当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货币危机发生之时,政府应在第一时间把握危机的命脉,并及时制定出正确对策,然后周密而果断地推行改革,以取得制度上的跨跃发展,并进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迅速复苏与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燕红忠  
从明代中叶起,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与货币制度中最主要的货币形态。文章从货币供给和信用扩展的机制出发,探讨了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以及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的路径及特点。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信用渗透和管理货币的激励不足,白银的货币供给与信用创造主要由民间机构主导,其信用扩张机制包括发行私人银钱票、使用记账与信用货币,以及发展信用票据等途径,进而导致中国逐步形成了由多种不同货币形态和信用层级构筑而成的分散化、区域化的货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近代中国的币制变革,本质上是将货币主导权从民间商人手中收归政府,确立国家的垄断发行权和公共信用。金银货币本位选择的争论,反映了中央政府、外国列强和地方政府在主导或分享货币发行权方面的博弈;而两元之争和废两改元则是政府与传统民间金融势力之间对货币主导权的争夺。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由金属货币转变为信用货币,国家在货币发行和管理中的职能进一步强化,随之而来的战争及通货膨胀则对政府的公共信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晖  
社会公正与中国改革的经验教训秦晖中国改革已进行了20年了,但中外改革成败的比较研究严格地说还是在90年代苏东剧变后才真正开始的。因为在那以前所有前计划经济国家的改革无论微观上有何不同,宏观上都属于所谓的体制内改革。而90年代前苏联东欧国家走上了另一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志华  陆逊  
在一切公有的传统经济体制下 ,如何内生出以自然人为基础的产权主体 ,实际上就是国企产权改革的实质。林毅夫、郎咸平和秦晖等人主要从市场宏观经济环境角度 ,认为物质资本产权要进入市场交易 ,其来源首先要公正或正确 ,否则 ,人们在心里会根本不承认这种物质资本产权 ,市场交易秩序也就无法建立。周其仁和张维迎等人则从微观角度 ,希望通过增量改革和企业所有权制度创新 ,建立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互转化的产权制度 ,逐步转变国有资本产权主体缺位的局面。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航  林惠盛  
在20世纪初,中国被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丧失了金融货币的自主权,在外国银元入侵和本国滥发铜元的双重影响下,清朝国内货币流通体系极为混乱,货币制度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严复客观分析了清末货币乱局,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主张。严复的币制改革思想使用国际比较分析方法,扩展了国人的视野,开拓了国人经济学案例研究的先河,也是西方经济理论中国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其渐进式的改革主张仍有现实启发意义。我们应借鉴严复广纳众流的务实研究方法,进行币制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把握货币自主权,促进人民币国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圆  
<正>奥勒良(Lucius Domitius Aurelianus)是“三世纪危机”晚期的罗马帝国元首(公元270—275年)。为了防御外部蛮族的入侵,奥勒良重新筑造了罗马城墙;为了抑制分裂,使帝国重归一统,奥勒良发动了对东方帕尔米拉王国的战争和对西方高卢王国的战争。奥勒良继位前后,罗马帝国的各种钱币都在大幅度贬值。为了提振人们对于钱币的信心,奥勒良实行了货币制度改革。
关键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然而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离不开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它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动向及其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了相当动荡的时期。国际社会一直在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而努力,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到目前为止远没有达到目标,将来还有许多艰难的任务有待完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段艳  
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禁烟失败,货币危机比战前更严重,迫使全国上下继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币制改革。时人纷纷主张"重钱贱银",推行大钱制度,恢复制钱,发行纸币,自铸银元,改铸铜元等。这些币制改革思想是近代中国币制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晚清货币的近代化进程,也加剧了晚清币制的紊乱程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绍欣  刘阳  
聚焦于20世纪以来的恶性通胀及其币制改革案例,基于CNTS、PolityⅣ等综合性数据库,定义了政府/政权变动、民主程度以及战争三个指标。通过建立离散被解释变量有序Probit模型对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制度性变量进行回归,着重分析了政治环境变量的影响程度以及作用机制。实证分析表明,一国民主程度越高,在恶性通胀背景下币制改革成功的概率越大,而战争则具有相反的作用,但是政府变动这一指标的影响并不显著,央行独立性也是显著的影响因素,深层次的体制原因对于币制改革的成败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