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2)
- 2023(12063)
- 2022(10597)
- 2021(10293)
- 2020(8560)
- 2019(20204)
- 2018(19901)
- 2017(38717)
- 2016(20947)
- 2015(23524)
- 2014(23301)
- 2013(23246)
- 2012(21334)
- 2011(19274)
- 2010(19047)
- 2009(17524)
- 2008(16957)
- 2007(14502)
- 2006(12541)
- 2005(11122)
- 学科
- 济(84946)
- 经济(84842)
- 管理(58263)
- 业(55338)
- 企(45881)
- 企业(45881)
- 方法(40543)
- 数学(35770)
- 数学方法(35441)
- 中国(23890)
- 财(21476)
- 农(20846)
- 业经(17296)
- 贸(17280)
- 贸易(17272)
- 学(16970)
- 易(16883)
- 地方(14886)
- 制(14658)
- 务(13951)
- 农业(13916)
- 财务(13886)
- 财务管理(13868)
- 和(13321)
- 企业财务(13261)
- 环境(13032)
- 银(12826)
- 融(12801)
- 金融(12800)
- 银行(12789)
- 机构
- 大学(297980)
- 学院(291933)
- 济(123885)
- 经济(121501)
- 管理(118364)
- 理学(103101)
- 理学院(101993)
- 研究(101761)
- 管理学(100475)
- 管理学院(99960)
- 中国(76557)
- 京(63919)
- 科学(60554)
- 财(54577)
- 所(50459)
- 研究所(46296)
- 财经(44718)
- 中心(44657)
- 农(42751)
- 业大(41319)
- 北京(41249)
- 经(41042)
- 江(38879)
- 范(38365)
- 师范(38075)
- 经济学(37740)
- 院(36970)
- 经济学院(34095)
- 财经大学(33692)
- 农业(33604)
- 基金
- 项目(202060)
- 科学(159598)
- 研究(149259)
- 基金(149092)
- 家(129630)
- 国家(128616)
- 科学基金(110287)
- 社会(94860)
- 社会科(89932)
- 社会科学(89907)
- 基金项目(79329)
- 省(74395)
- 自然(71292)
- 自然科(69665)
- 自然科学(69650)
- 自然科学基金(68416)
- 教育(67942)
- 划(64298)
- 资助(61842)
- 编号(60004)
- 成果(49232)
- 部(46436)
- 重点(44612)
- 发(42296)
- 创(41748)
- 课题(40518)
- 教育部(40224)
- 国家社会(39385)
- 创新(38945)
- 人文(38678)
- 期刊
- 济(129270)
- 经济(129270)
- 研究(89035)
- 中国(51208)
- 学报(43950)
- 管理(42922)
- 科学(41841)
- 财(39385)
- 农(38521)
- 大学(33633)
- 学学(31400)
- 教育(31214)
- 农业(27718)
- 融(25007)
- 金融(25007)
- 技术(23808)
- 经济研究(21409)
- 财经(21395)
- 业经(18478)
- 经(18229)
- 问题(17127)
- 图书(15917)
- 贸(15490)
- 业(15146)
- 世界(14621)
- 理论(14603)
- 国际(14252)
- 技术经济(14207)
- 科技(13654)
- 实践(13161)
共检索到422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洪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中华
日本的“高储蓄两难”使经济陷入了持续的通货紧缩、长期萧条,当前我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与明显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使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本文通过对日本经验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缓解我国所面临的“高储蓄两难”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高储蓄两难 日本 汇率 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殷剑峰 陈洪波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并存的现象。文章认为:人口红利、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是造成中国经济“三高”的实体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这些因素并不能由宏观经济政策予以调整。文章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改革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亚东 李丹
2002年开始,低消费、高投资、高出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失衡的代名词。这种结构失衡的背后实际上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高储蓄"难题,中国宏观经济几乎所有问题都可归因于此。本文作者客观、理性地分析了我国"高储蓄"难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打通生产、流通、分配等"上游"环节的制约瓶颈,摆脱"消费制约型"增长模式,以及中国参与全球竞争要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逐步转型,在GNP框架内扩大外需的内涵,从根本上破解"高储蓄"难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燕桥
不同收入阶层的储蓄倾向是否存在本质差异?这个问题对于理解收入增长、收入分配与宏观储蓄率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消费理论发展至今,对该问题尚未形成一个具有普遍说服力的理论体系,不同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模型或经验证据给出了不同的结论。文章梳理了西方消费理论对不同收入阶层储蓄行为差异的研究脉络,并简要总结了其对研究我国高储蓄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
不同收入阶层 储蓄倾向 高储蓄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杰平 陈国权
本文利用1978-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的方法,从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分析不确定性与流动性约束在中国居民消费储蓄决策中所起的作用。通过选取不同分位点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城乡居民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均受到了不确定性与流动性约束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者环境和完善保障体系等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流动性约束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建华
韩国的邮政金融局既是政府机关部门 ,又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金融实体。韩国的邮政储蓄业务办得既品种多样 ,又很有特色。本文介绍了韩国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情况及特点 ,并就规范管理方面阐述了韩国邮局邮政储蓄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韩国邮政储蓄 发展 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朝晖 何建武 蒋周文 王书伟
高的储蓄率,高的储蓄投资转化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则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目前,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下,且改善时间较长的前提下,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是短期内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一个理性选择。
关键词:
高储蓄率 低转化率 非平衡增长 资本积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
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虽然我国国内储蓄水平远高于投资水平,但还需要引入外资来满足额外的投资需求,而这意味着一定的效率损失。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的效率损失进行简单测算,计算结果表明,迄今为止高储蓄现象造成的损失至少在300亿美元以上。其次,本文对导致居民高储蓄现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因素包括: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差距、预防性储蓄动机、投资工具匮乏,政策性因素和文化性因素。
关键词:
居民高储蓄 效率损失 因素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收入差距与高储蓄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从收入差距与储蓄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储蓄意愿及储蓄率,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储蓄资产对其未来收入产生的影响,深入剖析了收入差距和高储蓄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关政策及建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高储蓄 国民储蓄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收入差距与高储蓄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从收入差距与储蓄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储蓄意愿及储蓄率,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储蓄资产对其未来收入产生的影响,深入剖析了收入差距和高储蓄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关政策及建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高储蓄 国民储蓄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燕
本文介绍了国内理论界关于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研究的进展。这包括储蓄率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人口结构变化、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因素的关系,同时综述了储蓄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高储蓄率 经济增长 预防性储蓄动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东波
本文首先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模型,揭示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最优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最优储蓄增加。随后,我们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居民储蓄的作用都是显著的扩张性影响。根据现阶段中国居民高储蓄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的事实,并结合原因探索,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有效利用现阶段人口红利和居民高储蓄以及降低未来居民储蓄倾向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晖
居民储蓄心态坚挺 ,消费意识淡薄 ,除了其本身的规律外 ,缺乏对居民储蓄具体化、系统化、立体化的分析 ,引起政策和舆论导向的偏差是强化居民储蓄动机的重要因素。现阶段 ,居民储蓄行为背后是保守而沉重的个人负担动机 ,安全、预防、未来消费等储蓄动机的强化抑制了居民的当期消费。要想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必须弱化储蓄动机 ,而弱化储蓄动机必须增加收入 ,特别是增加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收入 ,切实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提高他们的收入预期和信心 ,同时 ,减少居民的未来支出负担 ,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 ,增加政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关键词:
储蓄 政策导向 舆论导向 收入预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根
关于高储蓄的思考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根当前,我国的储蓄存款迅速增加,但在高储蓄的背后,存有高通胀,名义利率难以抵补物价的上扬,实际利率长期处于负值现象。这种在实际利率为负值背景下的高储蓄,究竟是忧是喜,不得不令人深思。一、我国储蓄的特征近十几年来,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